
第97章 大结局上
细雨可以洗净花尘,第九年了,或许她也能找到新的起点。
程念沈去了XZ。
她告诉周绍,她想一个人走走,看看。
许是淡季的缘故,车厢里的人并不多,错落的坐着,比往常空荡。
她放好行李,然后回到座位上。
她坐的地方现在只有她一个人,她四下张望,也许一会儿就有人来了。
可等到列车鸣笛,在轨道上慢慢发出“哐当哐当”的声响后,也没人坐到她旁边。
窗外,暮色沉沉。
一颗颗挺拔的树木从眼前倏闪而过,依稀可见远处的山脉轮廓,一望无垠的原野以及几点星火。
她注视着,凝望着,在这样的景色里重新获得宁静。
从小学三年级起,她每天都在盼望着快点长大。她不想当个小小人,她想像大人一样,获得话语权,自由的支配自己的每一天,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因为当你是小孩时,没有人会真正在意一个孩子的想法和意见。成人的世界自然是成年人做主。
所以,当她听到SHE唱《我不想长大》时,她感到很奇怪,姐姐们明明已经长大了,为什么还想着不要长大呢?
长大不好吗?这是一件多么让人羡慕的事情啊!
而如今快30岁的程念沈能够坦然回答自己:长大当然不是坏事,但比起无忧无虑的童年,长大意味着失去,失去童趣,失去快乐,失去作为一个孩子的纯真。
熊培云《追故乡的人》的那句话很贴切:我们这辈子的很多得失与寻找,无外乎前半生找后半生,后半生找前半生。寻寻觅觅,寻到的与要寻的都只是半生缘。
她从包包里拿出一幅画。
稚嫩的笔法,奇怪的色彩搭配,五个小女孩紧挨着嬉闹,仿佛是不久以前。青涩又懵懂,一个个脸上洋溢着带着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那是最美好的青春啊。
岁月不曾回头。也会有新朋友,一起聚餐打闹。
有人会坐在你的位子,故事起初相似,一张张变换的脸,好像也能猜到结局。
“你”会不会死在旧照片里?
她写下5-3。
去掉傅冉,去掉顾锦罗,最后是她。
列车中途到站停留时间有半个多小时,坐了一路的程念沈决定下车转转。
其实车站附近并没有什么好风景,只是旅人落脚便利。除了几个临时的小摊位,再也寻不到什么吃食。
“你尝尝嘛,好吃哩。”大爷指着一盒凉面,露出慈祥的笑容。
还有凉糕,凉粉,钵仔糕和一些切好的水果。
程念沈买了份凉面,两个钵仔糕。旁边还有卖糖炒栗子的,她以前最喜欢吃这个,于是又过去买了一份。
车站迎面吹来一阵风,给汗津津的她带来无比的清凉。
连带着碗里的凉面也好吃多了,咬了一颗栗子,坏了大半,应该是搁置了好些天。
她把剩下的凉面匆匆吃完,正准备丢到垃圾桶里。
一抬眼,恰好和对面的人视线相交。
两个人几乎是同时叫出对方的名字。
“小郁!”
“念沈!”
她们欣喜地抱在一起,自从毕业后,也该有八年没见了。
李郁还是长发,笑起来还和以前一样亲切,不过她变得更漂亮,更大方。
“真没想到在路上能碰见你。”
“我也是。”
火车上,两个人为这特别的缘分感慨。
“你瘦了好多。”
李郁心疼的看着她,程念沈的事情她都在网上看到了。
“不说这些了,你去重庆做什么?”
“在那边找了份工作,你知道像我们这个年纪还不结婚,小地方的蜚短流长早晚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不想将就,更怕自己扛不住。大城市包容性强,每个人忙自己的事都还来不及,谁会管你结不结婚,生不生?”
程念沈犹豫的说:“这么多年……还等他吗?”
李郁露出笑容,乐观积极:“不等了,再等我都成老姑娘了。人都得往前看嘛。”
谁都不知道李郁到底是怎么熬过来的,那些黑暗时光终究只能靠自渡。
谁都帮不了谁。
程念沈点头,“这样想才是好的。”
李郁握住她的手,鼓励她:“你也要加油哦,别忘了你可是407的开心果。”
久别相逢是欣喜,却又短暂的。
火车到达重庆时,她们依依不舍的告别,这次之后,再见又不知是何年了。
“以后常联系。”
李郁站在车窗说。
“好。”
车厢的门被关上,火车准备启动。
李郁嗫嚅着,在车身开始移动时,最后终于朝程念沈大声喊出来。
“念沈,我一直把你当做最重要的朋友,一直都是。”
虽然我们不常联系,但在我心中,你一直都是特别的朋友。
大学期间,她们几乎形影不离,一起去大学城看帅哥打球,瞧上谁就央对方去打探消息;翘课买奶茶撸串,那段时间程念沈窘迫,通常都是李郁请客,让程念沈下次买单,可这个下次一直被推到下次,下下次;李郁失恋醉酒那次,胆怯的程念沈二话不说冲进酒吧找人;每年互相庆祝生日,生日歌唱的最大声永远都是李郁,按李郁的说法是,歌声越嘹亮,幸福就越大。
程念沈的眼角渐渐湿润。
车子越来越快,李郁的脚步快追不上了。
程念沈双手在嘴边拢成一个圈。
“谢谢你!”
小郁,谢谢你把我看得这么重要。
谢谢。
关于情谊,时间并不能证明什么,但偏偏又能证明什么。
有的人明明伴你前行,心却隔了好远。那些落在时光碎片里的人明明远去,却一直牵绊着,挂念着你。
时间让你经历一些事情,好的坏的,其实都有寓意。你要了解时间的苦心,它一定在教你些东西,苦痛中方见心志。
不怕路远,就怕再也没有站起来的勇气。
你可以倒下一次,两次,无数次,但绝不可以当做最后一次。
要坚信,我们每个人都熬得过去的。
火车在下午时分抵达LS。
当背着行囊的程念沈一脚踏上这片陌生又神圣的土地时,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期盼。
于是第二天她起了个早,7点到了布达拉宫。
没想到已经排了长长的队伍,大多也是睡眼惺忪的。
她只好耐心的等着。
程念沈默默注视着眼前这座殿阁雄伟的宫堡式建筑,不由得赞叹。
它巍峨耸立在山之巅,依山叠砌,气势磅礴。主体建筑分为红宫和白宫两部分,宫墙红白相间,宫顶金碧辉煌,重重叠叠,迂回曲折,同山体融合在一起。
仓央嘉措写道:“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是的,为了这次相见,她已经等了太久。
玛布日山下,手持佛珠的藏民在转经筒,一遍又一遍,为祈福,为避难。
那是一种五体投地的虔诚。
她一级一级的爬上阶梯,这对她来说绝不是易事,她只能走一步歇一步。
停停走走,竟也磨了大半时间。
休息时,她听到身旁的两个女孩的交谈。
“你听说过吗?如果爬布达拉宫的过程中出现头疼的症状,一定是前世的债在作祟。所以要多多磕头忏悔,来消除前世的债。”
“真的假的,这么玄乎?”
“真的,我姑的亲身经历。”
“不行不行,我觉得头开始痛了。”
“快,磕个长头。”
程念沈坐在旁边,笑而不语。
有没有前世的债她不知道,但头疼一定是高反。
依次参观了世袭殿、灵塔殿、红宫二回廊和德央厦等主要景观。
这座雪域圣城历经千年风雨,仍保留着它的庄严,肃穆。
朝圣的路上,从来只有虔诚。
气喘吁吁的程念沈终于爬上了布达拉宫最高处,她不由得向下眺望。
密集的人群顿时变成了一个个细小的点,涌动着。
澄霁的天空是那样蓝,脚下一汪碧绿的湖水,清澈见底,让人心旷神怡。她仿佛听见了远方虔诚的呼唤,听见了胡琴悠扬的旋律,音色浑厚,仿佛在诉说着久远。
她仿佛融在山风里,和自然化作一体,肉身所化,皆为欲望。
远方的山脉连绵起伏,河流蜿蜒曲折。
山河原来如此崔巍。
一朵洁白的云浮在头顶,姿态飘逸,在高远的空中变化着各种形状,最后渐渐的消散,和其他云彩重合,已然不是最初的模样。
人生不也是如此吗?所有的情爱,怨憎,都将散似彩云无觅处。
你应当知晓,原来这聚散离合,你我亦无从更改。
她站在山顶,突然明白爱要往何方。
爱不是唯一应该追求的东西。
那一刻,仿佛全身的血液重新在体内流动,心呯呯直跳,感官回到身体里。
原来放下一切的感觉是如此释然,她只觉得通身舒畅。
“念沈!”她突然听到有人叫她的名字。
是璘子!她穿着浅紫色的防晒服,兴奋地朝她招手。
程念沈喜出望外。
“你不是说你来不了吗?”
半路的时候,程念沈收到璘子的消息,说是店里有事,来不了了。
“怎么会呢?我们俩的九年之约,一定要来的。”
璘子小跑上来,亲昵的把手搭在程念沈的肩上,
她依旧是一头利落的齐耳短发,永远笑盈盈的样子。
看着她的眼睛,你无法编织谎言。
“哎,我昨天做梦梦到我生了个儿子,取名叫白鹤。”
然后是程念沈的大笑。
“亲爹是谁?”
“失忆了嘛,记不得。”
“记不得你还知道是个儿子。”
“那我回忆回忆……”
微风拂过,引得树叶簌簌作响。太阳穿过绿叶的缝隙,投下斑驳的影子。
她们便踩着这样的影子一同走下布达拉宫,走向尘世纷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