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设计心理学
1.2.1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为了研究方便,我们一般把它分为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即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又叫心理活动,是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心理过程一般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根据心理过程的形成和作用,可将其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简称知、情、意。
① 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人的基本的心理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它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伴随状态。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过程中都有注意现象。
② 情感过程。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时,并不是无动于衷的。人们不仅要认识周围世界,还在认识过程的基础上对这个世界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态度,体验着喜、怒、哀、乐等情绪情感,有时感到高兴和喜悦,有时感到气愤和憎恶,有时感到悲伤和忧虑,有时感到幸福和爱慕等(图1.1)。情绪和情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图1.1 人的不同情感表现
③ 意志过程。人们不仅在不断认识世界,产生情感体验,还在实践活动中改造世界。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拟订实践计划,做出决定,执行决定以及为达到目的而克服各种困难等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中称为意志过程。简而言之,意志过程就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都有其自身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但是,它们不是彼此孤立的过程,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认识是情感和意志产生的基础,情感对认识有巨大的反作用是意志行为产生的催化剂。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的心理过程,它们是统一的心理活动的不同方面。
(2)个性心理
个性也称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每个人的生活极其独特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与众不同的个性。个性贯穿于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的一生。个性心理是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部分构成的。正是人的个性倾向性中所包含的需要、动机和理想、信念、世界观,指引着人生的方向、人生的目标和人生的道路;正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所包含的气质、性格、能力,影响和决定着人生的风貌、人生的事业和人生的命运。
① 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其中以性格为核心。个性心理特征首先表现出极其稳定的特点,例如,能力的变化是缓慢的,因此是相对稳定的。其次,个性心理特征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各种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
a.能力。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心理特征。
b.气质。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过程发生的速度、强度、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气质是性格的内在基础,是决定个性类型的基础。
c.性格。性格主要是指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特征。性格是个性的外在表现,是显露的气质的外形,是在社会实践中对外界现实的基本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
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不是孤立存在的,是错综复杂、相互联系、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
② 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它较少受生理、遗传等先天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在后天的培养和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个性倾向性中的各个成分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其中,需要又是个性倾向性乃至整个个性积极性的源泉,只有在需要的推动下个性才能形成和发展。动机、兴趣和信念等都是需要的表现形式。而价值观居于最高指导地位,它指引和制约着人的思想倾向和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人的言行的总动力和总动机。由此可见,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以价值观为指导的动力系统。个性倾向性是人活动的动力来源。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在个体人身上独特的稳定的结合,就构成了个体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心理。个性心理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个体所具有的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心理过程是个性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人的个性心理通过心理过程而形成并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已经形成的个性心理反过来又制约着一个人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表现,对心理过程具有调节作用。事实上,不存在不具有个性心理的心理过程,也没有不表现在心理过程中的个性心理,二者是同一现象的两个不同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1.2.2 设计心理学发展现状
现代设计心理学的雏形大致产生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机工程学和心理测量等应用心理学科得到迅速发展,战后转向民用,实验心理学以及工业心理学、人机工程学中很大一部分研究都直接与生产、生活相结合,为设计心理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来源;其次,西方进入消费时代,社会物质生产逐渐繁荣,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研究最后设计成为商品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并出现了大批优秀的职业设计师。其中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设计师德雷夫斯( Henry Drefuss),他率先开始以诚实的态度来研究用户的需要,为人的需要设计并开始有意识地将人机工程学理论运用到工业设计中。德雷夫斯在1951年出版了《为人民设计》( Design for People)一书,介绍了设计流程、材料、制造、分销以及科学中的艺术等。书中的许多内容都紧密围绕用户心理研究展开,他的设计不仅应作为“人性化设计”的先驱,同时其针对用户心理的研究也作为针对设计的心理学研究的先行之作。
1961年,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赫伯特·A·西蒙发现了现代设计学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人工科学》,他的思想核心就在于 “有限理性说”和“满意理论”,即认为人的认知能力具有限度,人不可能达到最优选择,而只能“寻求满意”。他将复杂的设计思维活动划分为问题的求解活动,其理论为人工智能、智能化设计、机器人等研究领域提供了重要依据,初步界定了设计心理学以“有限理性”和“满意原则”为研究内容的基本理论。认知科学和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对于现代设计心理学以及可用型工程做出了最杰出的贡献, 20世纪80年代他撰写了《The Design Everyday Things》,成为可用性设计的先声,他在书的序言中写到“本书侧重研究如何使用产品”。诺曼虽然率先关注产品的可用性,但他同时提出不能因为追求产品的易用性而牺牲艺术美,他认为设计师应设计出“既具有创造性又好用,既具美感又运转良好的产品”。2004年,他又发表了第二部设计心理学方面的著作《情感设计》,这次,他将注意力转向了设计中的情感和情绪,他根据人脑信息加工的三种水平,将人们对于产品的情感体验从低级到高级分为三个阶段:内脏控制阶段、行为阶段、反思阶段(图1.2)。
图1.2 产品情感体验三阶段
内脏控制阶段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的、生物性的反应,反思阶段有高级思维活动参与,有记忆、经验等控制的反应,而行为阶段则介于两者之间。他提出的三种阶段对应于设计的三个方面,其中内脏控制阶段对应“外形”,行为阶段对应“使用的乐趣和效率”,反思阶段对应“自我形象、个人满意和记忆”。
目前,我国对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设计心理学的专家,按照专业背景的不同,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曾接受了系统的设计教育,对与设计相关的心理学研究有浓厚兴趣,并通过不断地扩充自己的心理学知识,而成为会设计,懂设计,主要为设计师提供心理指导的专家;另一类是以心理学为专业背景,专门研究设计领域的活动的应用心理学家,他们学术背景的心理学专业色彩较浓,通过补充学习一定的设计知识(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运作模式),在心理学研究中有较高的造诣。前者具有一定的设计能力,在实践中能够与设计师很好地沟通,是设计师的“本家人”。较一般的设计师而言,他们具有更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能够更敏锐地发现设计心理学问题,并能运用心理学知识调整设计师的状态,提出更好的设计创意,是设计师的设计指导和公关大使,对设计活动的开展充当顾问角色,比设计师看得更远更高。由于其特殊的知识背景,可以在把握设计师创意意图的同时调整设计,兼顾设计师的创意和客户的需求,更易被设计师接受。后者是心理学家,心理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优于前者,但若不积累一定层次的设计知识则很难与设计师沟通。他们在采集设计参考信息、分析设计参数、训练设计师方面有前者不可比拟的优势。现在许多设计项目都是以团队组织的形式进行,团队中有不同专业的专家,他们都专长于某一学科的知识,同时具有一定的设计鉴赏能力,可以从他们的专业角度,提出对设计方案的独到见解和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心理学专家也是其中的一员,辅助、协助设计师进行设计。而为了与其他专业的专家沟通,设计师的知识构成中也应包括其他学科的一些必要的相关知识。在设计团队中,设计师与心理学家及其他专业的专家结成一种相互依靠的关系。由于设计师不可能精通方方面面的知识,因此,与其他专业的专家在不同程度上的协作十分必要。设计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也主要由心理学专家来指导进行,因为其专业知识,使他们在训练方法、手段和结果测试方面的作用更突出。前者以设计指导的角色出现,主要指导设计,把握设计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仍然是设计师。后者主要还是进行心理学的研究,研究的范围锁定在设计领域,更关注对人的研究。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在对设计心理学的研究中,设计学与心理学的结合还不够紧密,针对性不够强。
对消费者和设计师的双重关注,使设计心理学在培养设计师、为企业增加效益、以设计打开市场、获取高额利润方面都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各设计专业的心理学研究有的已经很成熟了,有的则刚刚起步,它只能随着设计心理学的发展而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部分来自调研、设计、销售等实践环节的经验,由于缺乏严谨的心理学和设计学理论基础而常常停留在现象层次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
设计是一个艰苦创作的过程,与纯艺术领域的创作有很大的差别,设计必须在许多的限制条件下综合进行。因此,积极地发展有设计特色的设计创造性思维是设计心理学不可或缺的内容。传统的消费观关注的是物,只要能够充分发挥物质效能的设计就是好的设计。现代消费观越来越关注人对设计的要求和限制,越来越多人成为设计最主要的决定因素,人们不仅要求获得商品的物质效能,而且迫切要求满足心理需求。设计越向高深的层次发展,就越需要设计心理学的理论支持。而设计是一门尚未完善的学科,研究的方法和手段还不成熟,主要还是依靠和运用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手段,设计心理学的研究也是如此,主要利用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和测试方法来进行。
可见,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是必要而迫切的,设计心理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需要在建立设计心理学的框架后细分设计心理学的内容,使其更专业化、更完善,这有待于设计师和心理学家的共同努力。
设计心理学经过多年的研究,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扩大和充实,形成了多方位的心理学研究领域。见图1.3。
图1.3 多方位的心理学研究领域
1.2.2.1 认知心理学
(1)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Gestalt)可以直译为“形式”,一般被译为“完形”,格式塔心理学也可以称为完形心理学。1912年,惠特海姆( Wertheimer)、考夫卡(Kurt Koff-ka)和科勒(Wolfgang Kohler)在似动现象的基础上创立了格式塔心理学。它始于视觉领域的研究,但又不限于视觉领域及整个感知觉领域,而是包括了学习、回忆、情绪、思维等许多领域。它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知觉到的东西要大于单纯的视觉、听觉等,个别的元素不决定整体,相反局部却决定整体的内在特性。
格式塔心理学是设计心理学最重要的理论来源之一,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 格式塔心理学揭示了人的感知,特别是占主要地位的视知觉,它不像我们一般认为的必须通过“较为高级”的理性思维的加工分析,知觉本身就具有“思维”能力。视知觉并不是对刺激物的被动重复,而是一种积极的理性活动。人的视知觉能直接选择、组织和加工所看到的各种图形。
② 格式塔心理学发现的大量的知觉(主要是视觉)规律,对于设计实践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③ 格式塔心理学提出审美对象的形体结构能唤起人的情感,即 “异质同构”。
④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艺术创作是一种过程,设计师对于理想的形象构图创造和追求,是不断逼近、不断清晰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格式塔心理学的关于“形”的研究成果。
a.图形与背景。格式塔心理学有一条基本原则是组织,组织原则首先是图形和背景,即在一个视野内,有些形象比较突出鲜明,构成了图形,有些形象对图形起了烘托作用,构成了背景。
b.接近性。空间上彼此接近的部分,距离较短或互相接近,容易组成整体。
c.相似性。在视野中,如果各部分的距离相等,但它的颜色有异,那么颜色相同的部分就自然组成为整体。
d.完整和闭合倾向。直觉印象随环境而呈现最为完善的形式,彼此相属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彼此不相属的部分,则容易被隔离开来。
e.共同方向运动。一个整体的部分,如果有共同方向的移动,则这些共同方向移动的部分容易组成新的整体。
f.连续性。具有良好连续的几条线段,容易组成整体。
(2)拓扑心理学
拓扑心理学是在拓扑图形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说。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勒温(Kurt Lewin)。拓扑心理学注重行为背后的意志、需要和人格的研究,试图用心理学的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它的研究超出了格式塔心理学原有的知觉研究范围,是格式塔心理学的重要补充,为社会心理学开辟了新的道路。
① 心理动力场理论。勒温提出,心理环境也就是实际影响一个人发生某一行为的心理事实(有时也称时间)。这些事实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a.准物理事实,即一个人在行为时,对他当时行为能产生影响的自然环境。
b.准社会事实,即一个人在行为时,对他当时能产生影响的社会环境。
c.准概念事实,即一个人在行为时,他当时思想上的某事物概念,这一概念有可能与客观现实中事物的真正概念之间存在差异。在这里,勒温提出了“准事实”,他是想借用这个概念来说明影响人行为的事实非客观存在的全部事实,而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情境中实实在在具体影响一个人行为的那一部分事实。
② 心理生活空间。为了更好地说明心理动力场,勒温又提出了新的概念—心理生活空间,有时也简称生活空间。按勒温的说法,生活空间可以分为若干区域,各区域之间都有边界阻隔。个体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心理生活空间中随着目标有方向地从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移动。生活空间是一个心理场,是一个人运动于其中的那个空间。勒温认为,心理空间的每一部分都可以有一个区域,区域没有数量大小的区别,但有质的规定。生活空间包括自己、他人和觉察到的对象。生活空间按边界划分区域,每个区域可以看成一个心理事实。
这些理论提示我们,当研究设计中的主体心理时,要特别重视环境因素对于人的心理状况和行为的影响和制约,设计物不仅是作为相对主体的客体环境的组成部分对主体心理存在重要影响,并且其与人的交互活动本身也受到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拓扑心理学是近年来逐步发展的应用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来源。
(3)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研究涉及人的认知的所有方面。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Neisser)所著的《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跨越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专家艾伦·纽厄尔(Newell)和赫伯特·H.西蒙(Simon)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将人的思维活动认同为信息加工的过程,这一加工过程与计算机处理信息极为类似,都是信息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其主要目的和兴趣就是解释人类的复杂行为,如概念形成、问题求解等,但与其他同样侧重研究人类复杂行为的心理学流派(如格式塔心理学和新行为主义)不尽相同,“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从低级的感知到高级的记忆、思维的流动”,因此它使心理过程的研究领域扩大,心理实验通过对心理物理函数的获取走向对内部心理机制的探索。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以人的认知过程作为研究的对象,把人看成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试图用信息加工观点来说明各自的具体研究对象。
① 认知是信息的加工过程。持有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在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中占优势地位。他们认为,认知就是刺激输入的变换、简化、加工、储存以及使用的过程,他们强调信息在体外的流动过程,并试图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模拟人的认知过程。
② 认知是问题解决。持有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把问题解决作为认知的核心,认为认知是利用外部和内部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由于这种观点把认知仅仅局限于问题解决领域,缩小了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因而遭到一些心理学家的反对。
③ 认知主要是指思维。持有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认为,认知主要就是指思维,包括言语思维、形象思维、概念形成及问题解决等。他们把思维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以探索思维活动的特点、规律和模式作为根本任务。这种观点在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中占很大一部分市场。
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和模型可以分析和解释设计过程和产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许多心理现象。例如,人机系统模型常常在人机界面设计中使用;消费行为模型在消费者行为分析中使用;消费者动机模型以及视觉传达设计中使用的信息传达模式等。此外,认知心理学中的知觉理论、模式识别、注意、记忆、问题求解等内容也可以被广泛地运用于设计心理学的各种研究。
1.2.2.2 人格心理学
(1)精神分析心理学
精神分析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是四大心理学取向之一。精神分析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 Freud)和荣格(lung)。最初,它主要是一种探讨精神病病理机制的理论和方法,由于它对人心理活动内在机制的关注,对人格和动机等方面的崭新观点,给心理学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到20世纪20年代,它已经渗透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并发展成“新精神分析学派”,成为包罗万象的人生哲学。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都在于承认人的无意识的存在,以及无意识对人行为的驱动作用,但他们各自又从自己的理解出发,对无意识的形成和结构作出了不同的解释。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成三个领域,即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这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冰山理论”:人的意识组成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识),而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无意识)却对其余部分(意识和前意识)产生影响。
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就会发觉内心不断有一个个观念、意识或情感流过,这种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意识与前意识在功能上接近。例如,某一目前属于意识的内容,当不再注意它时,它就不再是有意识的了;当注意它时,它就是意识的了。前意识使之能够变成意识到的东西。比如,我们对待特定经历或特定事实的记忆不是一直意识到的,而是一旦有必要时就能突然回忆起来。前意识处于无意识和意识之间,担负着“稽查者”的任务,严密防守,把住关口,不许无意识的本能和欲望随便侵入意识之中。但是当“稽查者”丧失警惕时,有时被压抑的本能和欲望也会通过伪装而迂回地渗透意识之中。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而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察觉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被称为无意识。在弗洛伊德看来,无意识在人的精神生活中占主要地位。精神分析所研究的对象应当是无意识的内容,而不是仅限于意识内容的研究。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可以分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人格中与生俱来的最原始的无意识结构部分,是人格形成的基础。“本我”是趋乐避苦的,为快乐原则所支配,无节制地寻找满足感的随时实现而不考虑其后果,这种快乐特指性、生理和感情的快乐。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人所觉察。“本我”是人格深层的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动力。“本我”这一概念是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基石。“自我”是在“本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格结构中的管理和执行机构。“自我”要同时满足现实、“本我”和“超我”的要求,并在三者之间进行协调。“自我”遵循现实原则活动,其基本含义在于对生存条件的适应与服从。“超我”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层领导。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其功能是监督“自我”去限制“本我”的本能冲动。“超我”的监督作用是由自我理想和良心实现的。
荣格是另外一位著名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大师,他进一步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提出人类社会中艺术创作的推动力、艺术素材的源泉、艺术欣赏的本源都是与人类深层心理中的“集体无意识”,及其“原型”密不可分的。荣格描绘了两种水平的无意识心灵。在我们的意识觉察之下是个人无意识,它包含着在个人生活中被压抑或遗忘的记忆、冲动、欲望、模糊的知觉和其他一些经验。无意识的这一水平隐藏得并不深。来自个人无意识的事件可以很容易地返回到意识觉察水平。个人无意识中的经验群集成情结。情结是一些有着共同主题的情绪和记忆模式。通过专注于某些观念(如权利或自卑),一个人表现出某种情结,因而影响着行为表现。因此,情结在本质上是整个人格中的较小的人格。
在个人无意识下面这一水平上是集体无意识,它是个体不了解的。集体无意识中包含着以往各个时代累积的经验,包括我们的动物祖先遗留下来的那些经验。这些普遍性的、进化性质的经验形成了人格的基础。但是请记住集体无意识中的那些经验是无意识的。它不像个人无意识中的那些内容,我们并不能觉察到它们,也不能回忆起或者具有它们的表象。
与现代心理学的崇尚实证的取向不同之处,弗洛伊德、荣格的理论对艺术和艺术创作的解释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显得含糊和神秘。但是,它是唯一涉及人的无意识、行为之下的潜在动因的心理流派,对于我们理解设计的消费者(用户)的潜在需要和行为动机,以及设计师的创意来源都具有重要意义。
从精神分析心理学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设计师通过对产品功能、结构等客观条件的把握和分析,运用一定的设计原则进行最优化设计。同时,还需相当程度的艺术创造,那一部分更多地涉及设计师的“无意识”的过程,其他心理学理论均缺乏对这一过程的解释和分析。因此,有些研究者开始运用精神分析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来挖掘消费者潜在的动机和需要。基于这种认识,有些营销专家和设计者相信通过分析消费者潜在需求,可以利用外观、包装、广告、环境等设计要素,刺激消费者,唤醒部分个体的一些特定的潜在需要。设计师在试图迎合消费者(用户)的需求时,必须同时兼顾三重人格的需要,即“自我”“本我”和“超我”的需要。
(2)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自1913年问世以来,即受到众多心理学家的欢迎和拥护,发展到20年代末期,它已成为美国最具影响和势力的心理学流派。这一时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也称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或古典行为主义心理学。其后,20世纪30~60年代约30年的时间里,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经历了诸多内部变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新体系。尽管这些新体系在基本观点、概念体系、术语名称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立场却是一致的,因此统称为新行为主义心理学。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社会历史条件、思想背景及心理学自身发展的内部需要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反射是最基本的神经活动,也是实现心理活动的基本生理机制,是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引起的神经冲动,先通过神经纤维传至神经中枢,经过神经中枢的加工,再通过神经纤维传到效应器(肌肉和腺体)引起的活动。反射可以分为无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以及工具性条件反射。
① 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即本能,是动物先天遗传下来的行为形式的基础,它是动物为了维持生命所必需的。例如,人在吃食物的时候会分泌唾液,在寒冷的环境下会打寒战,碰到烫的物品会缩手等。无条件反射是自动的行为,不需大脑思维活动的参与。无条件反射具有适应性,即针对不同刺激而做出不同行为。
② 经典条件反射。20世纪初,俄国著名生物学家巴甫洛夫通过一系列经典实验发现了两种信号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它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例如食物没有进到嘴里时,光看到食物,人们可能已经开始分泌唾液,食物就与分泌唾液的行为形成了对应的关系。概括而言,即当一个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同时出现若干次后(心理学称为强化),就可能直接引起它原本不能引起的属于无条件刺激引起的活动,这就是望梅止渴的效应。巴甫洛夫还指出,人的大脑有两种信号系统,第一信号即具体的信号,如光、声、味、触等;第二信号是抽象的信号,如语言、文字。第二信号不能脱离第一信号而单独存在,是在第一信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是人比动物的反射行为高级的地方所在,虽然某些高级动物也可能对符号产生条件反射,如猿猴等,但只能对极为简单的符号产生反应。
条件反射刚形成时,具有泛化的现象,即对于类似的刺激都具有相似的反射。如果只对其中某种刺激进行强化,而对近似的刺激不给予强化,泛化反应就逐渐消失,这种现象称为条件反射的分化。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才可能通过组合不同的符号—声音的或视频的,来代表不同的刺激源,这才出现了丰富多彩的音乐、美术等艺术作品,并使人们产生各种不同的感官刺激。例如,人们听到某些节律的音乐就会感觉愉悦,而某些节律则引起感觉悲伤。此外,条件反射行为形成后,并非一成不变,如果长期得不到强化就可能消退。比如,长期不向狗提供食物,而仅仅摇铃,若干次后它就不再分泌唾液了。
③ 工具性条件反射。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 F. Skinner)通过实验发现,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工具性条件反射理论。这个著名的实验是将动物放进一个箱子中,当动物碰到机关就能掉出一块食物,开始动物在箱子里面乱动,如果碰巧碰到机关,食物就掉出来,之后它们就越来越少碰其他地方,直到最后只碰机关。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斯金纳提出了工具性条件反射理论,将这种习得的反应称为“行为的塑造”,认为行为结果能塑造新的行为,这是人类能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行为的关键原因,它成了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重要补充。根据他的理论,人们最初很艰难地进行某些操作,需要不断通过推理、计算、选择、判断等,做对后人们则重复这一行为(强化),做错则避免这一行为,多次做对后这个行为就变得自动化了,也就是习惯或技能的形成。并且与无条件反射一样,工具性条件反射也存在消退、泛化和分化等特征。在艺术设计中,产品的使用方式都是后天习得的行为,有时需要某种技能,斯金纳的“行为塑造”理论对于设计艺术中的新行为的塑造、技能学习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在60~7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它是心理学的一种新思潮和革新运动,又称现象心理学或人本主义运动。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反对行为主义的机械的环境决定论和精神分析以性本能决定论为特色的生物还原论,所以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目前,它已成为当代心理学中的一种新的有重要影响的研究取向。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美国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心理学自身的内在矛盾相互冲击的产物,也是吸收当时先进的科学思想并融合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哲学观点而发展起来的。
① 需要层次论。马斯洛认为,动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动机引起行为,而需要则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和源泉。需要的性质决定着动机的性质,需要的强度决定着动机的强度,但需要与动机之间并非简单的对应关系,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但只有一种或几种最占优势的需要成为行。马斯洛从总体上把人的需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本需要,这类需要和人的本能相联系,因缺乏而产生,所以又称缺失性的需要。在一个健康人身上,它处于静止的、低潮的或不起作用的状态中。这类需要主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基本需要属于低级需要,是由低到高逐渐发展的。马斯洛认为,低层次的需要未得到满足之前难以产生高一层次的需要。另一类是成长性需要或心理需要,这类需要是不受本能所支配的,它的特点有:不受人的直接欲望所左右;以发挥自我潜能为动力;这类需要的满足会使人产生最大限度的快乐。这类需要包括自我实现的需要。
② 高峰体验论。在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中,高峰体验是一个重要的概念。高峰体验是人在进入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状态时所感受得到的一种非常豁达与快乐的瞬时体验。这种体验是每一个正常的人都可以产生的,但自我实现者能更多地体验到高峰时刻的出现。
高峰体验在不同人身上表现方式不同,甚至同一个人身上由于从事不同的活动,表现方式也是不同的。它可以是作家完成了自己的一部得意之作,也可以是音乐家的一次成功演出;可以是工匠完成一件精湛的雕刻,也可以是一次陶醉的艺术品欣赏;可以是家庭生活的美好感受,也可以是对自然景观的迷恋;可以是某一科学真理的发现,也可以是某一项发明创造。高峰体验既可以是极度的快乐,也可以是宁静而平和的喜悦。
1.2.2.3 其他应用心理学
(1)工程心理学
工程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之一,它主要研究工作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心理学基础。工业心理学的发展主要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总结了战争期间的工作经验,并在军工、民用工业中广泛加以推广,人的因素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兴理论如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也影响着工业心理学的发展方向。现在,工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工作环境的研究、组织关系、生产过程自动化、消费需求以及人-机系统五个方面。工业心理学发展至今其理论和思想已日趋完善,主要包括管理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劳动心理学、人事心理学等。
其中,工程心理学主要涉及的人机工程学是设计艺术学科的重要基础学科,它也可以称为人因工程学、人类因素学、人类工程学,日本称为人间工学。工程心理学是以人-机-环境系统为对象,研究系统中人的行为及其与机器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工业心理学分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研究。
① 研究与技术设计有关的人体生理心理特点。它为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提供有关人的数据。
② 人机界面的设计。人机信息交换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显示器和控制器与人的感知器官、运动反应器官特性的匹配程度。为使两方面匹配得更好,就要研究显示器和控制器的物理特性与人的感知、记忆、思维、运动反应等身心特点的关系。
③ 工作环境的空间设计。它主要包括:工作空间的大小,显示器和控制器的位置,工作台和座位的尺寸,工具和加工件的安排等。工作空间的设计要适应使用者的人体特征,以保证使用者能够采取正确的作业姿势,达到减轻疲劳、提高工效的目的。因此,研究特殊环境条件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对设计空间舱和地下、水下工作的人-机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环境心理学
不同城市的生活节奏是不一样的。在人们的印象中,有些大城市中每个人都走得飞快,另一些城市中的人们却悠闲地散步,还不时地停下来观赏景致。心理学家莱文(Robert Levine)和他的学生们对美国36座城市的生活节奏进行了测量和比较。为了评价城市的节奏,他们考察了四个指标,其中包括行走速度、工作速度、讲话速度和不同性别者戴手表的比例。莱文等人发现,生活的节奏与心脏病有关。人群之中,A型人格是一种易发心脏病的性格,而城市之中,好像也同样存在A型城市。A型人格者最有可能被快节奏的A型城市所吸引,到了那里,他们会努力使自己适应快的节奏。
莱文等心理学家们所探讨的是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这属于心理学一个分支—环境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环境心理学研究中涉及两种环境:自然的或人工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由一群人组成的环境,如一场舞会、一次商务会议或晚会。环境心理学家们也特别关注对行为场所的研究,行为场所是指环境中的一些有特定用途的场所,如办公室、衣帽间、教堂、赌场或教室等。众所周知,不同的环境和行为场所对人的行为有不同的要求,有些场所甚至有严格规定。例如,在学生活动中心的休息室里大家可以谈笑风生,而在图书馆里则要保持肃静。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下列内容:个体空间、领地行为、应激环境、建筑设计、环境保护以及许多相关问题。
环境心理学在环境的影响作用研究中有一个重要发现,即人的多数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都受着特定环境的控制。例如,购物中心和百货商场大都设计得像迷宫,顾客们要在里面绕来绕去,这样就能让顾客在商品前多徘徊或逗留一会儿。再如,大学教室的设计也清楚地表明了师生关系,学生座位固定在地板上,老师面对学生而立,这样可以限制学生们在课堂上交头接耳;公共浴室中的座位不多,人们只能洗完就走,而不可能舒舒服服地坐在里面开会。
心理学家们还发现,环境因素的变化影响着公共场所中故意破坏公物行为发生的数量。在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现在很多公共场所都选用了新型建筑材料,不可能在上面乱涂乱画,使此类破坏行为不再发生。没有门的厕所隔间和瓷砖墙面也是防范措施之一,还有一些措施是为了使人们降低乱涂乱画的欲望。比如,在一块广告牌周围种上一些花,人们不愿意践踏花草,因而也就不会走过去乱画了。
在当今世界依然存在着许多环境问题。但我们欣喜地看到,至少在某些问题上可以通过设计改变影响人的行为,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法。当然,创造和保持一个有益健康的环境也是我们和子孙后代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3)消费心理学
消费心理是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活动时产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消费心理学是研究消费者商品购买行为、使用行为和服务规律的商业心理学分支,它涉及商品和消费者两个方面。它来源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消费者导向的营销策略,当时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营销商们意识到,与其去游说消费者购买产品,不如去生产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而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就是消费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消费心理学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与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有着密切联系。与之相关的研究包括广告、商品特点、市场营销方法等,以及消费者的态度、情感、爱好及决策过程等。总之,消费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行为科学,它是以观察、记述、说明和预测消费者心理活动为目的的科学。
近年来,从着重研究消费者购买活动转向于更一般、更全面地研究消费者,其研究重点有所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 消费者行为。消费心理学要全面研究消费者的行为,研究影响这个行为的一系列社会的、个人的和法律的各种变量。它不仅要研究说服消费者购买已有产品的问题,还要研究消费者需求发展以及消费者安全等问题;同时,还要进一步研究消费行为的两个方面,即社会对消费者的责任和消费者对社会的责任问题。
② 产品测验。产品测验是研究产品的特点和消费者对产品特点的反应。这种研究通常采用蒙目测验来确定产品的非视觉特点的特征,如饮料味道的改进和新产品使用的行为分析等,通过产品测验的数据从消费者那里获得有效信息。
③ 消费者调查。消费者调查主要是了解消费者的态度和意见。这种调查既包括消费者对现有产品和服务的意见,也包括有助于新产品设计的一般意见。消费者调查一般采用问卷调查法,可以用客观量表,也可以用投射量表。
(4)审美心理学
审美心理学是研究和阐释人类在审美过程中心理活动规律的心理学分支,是一门主要研究人们在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中心理运动规律的科学。审美主要是指美感的产生和体验,而心理活动则是指人的知、情、意。审美心理学着重审美体验的心理学分析,因此,审美心理学也可以说是一门研究和阐释人们美感的产生和体验中的知、情、意的活动过程,以及个性倾向规律的学科。
审美经验即审美感受,是审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中的生理和心理感受,是一个流动的动态的体验过程。广义的“美感”即审美经验,包括了从审美知觉—感知、理解、想象、情感—审美愉悦这一过程;狭义的“美感”仅指审美经验中审美愉悦(包括审美感受和审美判断)这一部分。
精神分析学派、格式塔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信息论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对审美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审美经验的源泉存在于无意识之中,揭示出审美心理的深层结构。格式塔学派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和“力”与“场”的概念去解释审美过程中的知觉活动;行为主义学派提出观赏者对艺术品刺激所做出的生理性反应,就是产生愉快、兴趣和审美经验的原因和机制;信息论学派通过对审美知觉的研究认为,知觉者欣赏艺术品时会唤起一种期望模式,当期望得到肯定时就会产生愉快和美感;人本主义学派认为美感是一种高峰体验,是对自我的审美观照。
我们可以认为,审美心理学并不满足于描述审美心理现象,而要在了解审美心理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审美活动的成效,因为“心理学就是人类为了改造客观世界并改造自己而了解自己的一门必要的科学”。同时,因各国、各民族社会历史的不同而形成人的审美经验的认知差异,审美心理学还要研究审美心理的个性和共性以及社会文化对于审美心理的影响等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