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第九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向历史致敬——第四版说明

1978—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中国会计变革的30年。

30年中国会计始终在变革中前行。会计变革的实质就是要建立一种会计系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机制。会计环境的最大变化莫过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会计信息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会计正是沿着这个经济转型轨迹坚定前行的。还记得当年的“记账方法之争”和“会计阶级性的讨论”,还记得基于“资金运用=资金来源”的会计体系……然而,斗转星移,今天的会计已经面貌全新——会计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变化,会计的思维方式和机制机理发生了变化,会计更好地适应了转型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国会计变革遵循了“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资本市场—会计变革”的内在逻辑。无论是扬汤止沸的改革尝试,还是釜底抽薪的革命性变革,会计变革既坚持了国际通用标准,又保持了自己应有的理性。中国会计变革凝聚了所有会计人的力量。无论是会计主管部门,还是会计学界业界,在共同的会计事业旗帜下,经历了风雨,也见证了彩虹。

历史会铭记会计制度变革的三个里程碑。1992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财政部、国家体改委联合颁布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从3月5日起实施,这种制度颁布在后而实施在前在会计史上绝无仅有,因为时不我待!这个制度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簿记制度,强调根据股份公司资本保值和增值的要求建立企业会计制度。这是会计变革的第一个里程碑。1996年“琼民源”和“中川国际”事件的发生呼唤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财政部制定了《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两个会计准则,从此打破了会计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中国会计制度开始走向了准则导向的道路。这是会计变革的第二个里程碑。2006年1月15日,财政部在人民大会堂发布新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标志着两大准则体系的建设工作大功告成。新会计准则体系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能够独立实施,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这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历史会铭记会计研究范式变革的抉择。在方法论意义上,范式指的是某学科内被一批学者和应用者所共同接受、使用并作为交流思想的工具的一套概念体系和分析方法。只有建立在公认范式基础上的会计学才可能有交流的共同语言和思想激荡的平台。库恩在其饮誉世界的《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年)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范式的危机、破裂与演变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环节和集中体现。在库恩看来,科学革命的实质就是“范式转换”,是排挤掉“不可通约”的原有范式。会计学革命又何尝不是范式的革命呢?或许出于职业的原因,会计学家的反应力是值得称赞的。早在1996年中国会计教授会年会上,香港科技大学的李志文先生毫不顾及两百多位会计教授的情面猛烈抨击中国会计研究,令会计界震惊。同样出于职业的原因,会计学家们很快冷静下来,反思自己的研究成果,检讨自己的研究范式,于是,一场范式的变革在会计界悄然兴起,蔚然成风。范式的变革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人们对于驾轻就熟的旧范式总是抱有依恋的温情,对新范式的解释力却往往持怀疑态度。会计学家经受住这个抉择的考验。

历史会被铭记,被历史永远铭记。3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30年中国会计的变革发展,更是值得永远铭记!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日子,本书第四版的问世表达的就是一种铭记。

本书从1998年出版以来,先后进行了三次修订。修订的本身反映了会计理论的和实践的变革的轨迹,反映了我们这个编写团队对会计学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本次修订主要依据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新会计准则,对一些章节进行了补充、修改或者重写,以便于更好地反映会计准则的新成果和会计实践的新经验。同时,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教材,我们编写了《会计学学习指导》。然而,实践在发展,认识在进步,任何一本教材都始终处于不断完善之中,没有穷尽。

会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会计是一门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的学科,也是一个知识与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的职业。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对会计执业人士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们希望读者在使用本教材时,不拘泥教材本身,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应用、学会创造!

2008年7月31日于光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