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中國小說的起源
早期的小說來自傳說,即民間長期流傳下來的、對過去事跡的記述和評價。傳說之中,既包括純屬幻想的產物,也有的是以特定歷史事件為基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時人民群眾的觀感和願望。前者是神話傳說,後者是歷史傳說。換言之,中國古典小說就是從神話傳說發展而來,不斷吸收史傳文學和寓言散文的藝術經驗,而逐漸趨於成熟的。
■ 神話傳說
神話是古代先民集體創造的故事,通過幻想的形式,表達其對世界起源、自然現象,以及人與自然關係的理解。中國的上古神話傳說,散見於《山海經》、《穆天子傳》、《楚辭》、《淮南子》等古籍,在《左傳》、《國語》、《莊子》、《呂氏春秋》諸文獻著作中,也有不少神話傳說。
《山海經》是中國古代著名神話著作,約成書於周秦之際,記有“精衛填海”、“夸父追日”、“大禹治水”、“黃帝戰蚩尤”等傳說,還有“小人國”、“長臂國”、“深目國”等異聞。《穆天子傳》記周穆王姬滿(公元前947-前928年在位)駕八駿西征,日行千里,並會見西王母,樂而忘返。《楚辭》是西漢劉向(約公元前79/前77-前8/前6年)編,收集屈原(約公元前340-約前278年)、宋玉等楚國辭賦家的作品。《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西漢淮南王劉安(公元前179-前122年)及其門客著,內容龐雜,記有“后羿射日”等神話。
古代每一則神話傳說,都有簡單的故事情節和一兩個較為突出的人物形象。神話故事的傳奇性,直接影響到後來的志怪小說、唐宋傳奇,甚至白話小說的傳奇性;神話中描寫的英雄形象,也直接影響到後世小說中的人物塑造;神話傳說中奇特的幻想、豐富的想像,給後世的小說家提供了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的養料。此外,從敍事文學的角度來看,神話傳說已孕育了一些故事類型,並且世代延續下來。
■ 寓言故事
先秦散文中的寓言故事和早期的史傳文學,都對中國小說的發軔起了積極的催化作用。寓言故事一般以短小精悍見稱,深藏哲理而又富有情趣,為後世小說簡潔凝煉的敍事風格所繼承,哲理蘊涵和諷刺意味在此後的小說中都深刻存在。至於早期史傳文學,在事件鋪陳、人物塑造上對小說的影響尤為重要,《左傳》作為歷史著作的開篇,敍事極富故事性和戲劇性,當中許多篇章對後世小說的情節設計和藝術技巧,也具備了借鑒價值。
《左傳》是《春秋左氏傳》的簡稱,又叫《左氏春秋》、《春秋內傳》,相傳是與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同時的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成書時間應當是在戰國中期。內容不限於政治,往往涉及社會各個方面,加上記事詳贍,文詞優美生動,不但是一部完整的編年史,同時也是優秀的文學作品。(1)
■ 史傳文學
稍後出現的《史記》(原名《太史公書》),是中國二十五史之首,開創了中國紀傳體史學的先河,也是中國傳記文學的濫觴。《史記》一百三十篇,西漢司馬遷(約公元前145/前135-前87年)撰,內容上起黃帝,下至漢武帝時止,分為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類,後世把這種體裁稱為“紀傳體”。辭句優美,敍事活潑明瞭,寫人也栩栩如生,如〈項羽本紀〉、〈刺客列傳〉等均極精彩,後世推為古代散文的典範之一,在文學史上亦享盛譽。《史記》多樣化的結構,對後世小說結構的藝術手法有極大啟示。
東漢的班固(公元32-92年),是繼司馬遷之後把歷史和文學結合起來的一位傳記作家;他撰寫的《漢書》,開創了“包舉一代”的斷代史體例。《漢書》列傳雖然沒有《史記》那樣生動活潑,但同樣運用藝術手法作深刻細緻的描寫,作為史傳文學,有很多可取之處。班固以辭賦名家,不免多用文人辭藻,《漢書》中的文字,已開六朝駢儷之風。(2)
史傳文學並不是小說,只能在歷史實錄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藝術加工;不過史傳文學對小說在情節安排、人物塑造、表現手法等多方面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必須指出,先秦兩漢史傳文學對小說的形成,比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影響更大,是中國古代小說起源的主要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