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章 金玉缘,黛玉殇
黛玉也是心情愉悦的回到了潇湘馆。潇湘馆上下的人,都察觉到了黛玉的心情跟以前不一样了,眉目间也没有了以往的那种忧郁,多了一丝开朗。
黛玉自从知道自己对宝玉的感情后,越发的对宝玉的态度冷了下来。只是,到底是从小长到大,这份情不是说断就能断了的。至少,黛玉现在不必再为宝玉伤神,身子骨也逐渐好转。喜的王嬷嬷众人一阵开心。
贾母见黛玉被康熙封为公主,心思越发的活络起来,还想着促成宝玉和黛玉。而王夫人,则是想着要怎么样才能让贾母同意那薛宝钗与宝玉在一起。于是,在众人各怀心思的算计中,时间慢慢的,就到了中秋。
中秋那日,作为皇家公主,宫里照例宣了黛玉进宫,来接黛玉的,依旧是十三阿哥,允祥。荣国府贾母也派了人来请黛玉,只是,黛玉如今到底是公主,自是要去宫中,便也罢了。
宝玉席间,见并没有黛玉,那痴傻的毛病又犯了,直嚷嚷要见林妹妹。急的众人又是一阵瞒哄。那袭人见宝玉一心只有黛玉,心中酸楚。对黛玉多了一丝怨恨。
这袭人原本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贾老太太因溺爱宝玉,生怕宝玉其他婢子,服侍不周。知晓袭人乃心细之人,遂与宝玉。宝玉知她本姓花,又曾见旧人诗句中有“花气袭人”一说,回明了贾母,更名为袭人。
这宝玉自小爱吃胭脂,袭人也是个有心思的。她用心照顾着宝玉,时间久了,这宝玉对她,也离不开。这大户人家,三妻四妾自是少不了,贾母原本也是想等宝玉大些了,给袭人开个脸,做个通房丫头。
宝钗看着宝玉吵着要见黛玉,心中鄙夷,脸上却不动声色。她去年落选后,一直还住在荣国府梨香园中。后来,王夫人明里暗里都表示,她是中意宝钗给她当儿媳妇的。那黛玉,一脸狐媚子模样,一笑一颦,自有一股风流。跟她那死鬼娘亲一样,看着就生厌。
宝钗低头沉思着,如今,薛家的生意,越发的困难了。如果做了这荣国府的媳妇,然后再夺了这掌家的大权,凭她的手段,这荣国府,日后还不是她的?
且不说宝钗的心思,只单单王夫人那里,见如见宝玉的模样,也是起了心思。这日,王夫人在房里,闭目沉思。周瑞家的在一旁候着。
“太太,可是有什么烦心之事?”这周瑞家的,一直跟着王夫人,对王夫人的心思也是一清二楚。王夫人如今烦心之事,无非就是那块宝玉的婚事。
“唉,还不是我那个孽根祸胎,整日被那个狐媚子迷得神魂颠倒,跟她那个死鬼娘一样。”王夫人恨恨的说道。旁人无法理解,一个是王家的嫡出大小姐,一个是贾家的大小姐,为什么王夫人这么不待见贾敏,连带的也不喜黛玉。
周瑞家的走过去,手劲轻巧的给王夫人捏着肩,似不经意的一样说道:“这可以请宫里的娘娘开口呀。”
王夫人闻言,心思一转,却又想着,贾母似乎想着那狐媚子给宝玉,微微敛眉,道:“也好。”
翌日,王夫人收拾妥当,带着周瑞家的,去了宫中。
王夫人见到贾元春,行跪拜之礼:“臣妇见过元娘娘。”
只见上首坐着一宫装女子,不是那贾元春又是谁?这女子是贾政与王氏所出,因生于正月初一,所以名元春。是那贾宝玉一母同胞的姐姐。
元春在十多岁时,因“贤孝才德”被选入宫,起初充任女史,后来封为凤藻宫尚书。
贾元春上前一步,虚扶着王夫人,道:“都是自家人,淑人免礼。”随即又问:“今日不是探亲之日,不知淑人因何而来?”
王夫人谢过贾元春,在元春下位坐下,方才开口:“娘娘有所不知,臣妇今日来见娘娘,是为我那孽根祸胎而来。”
元春一听,忙开口询问:“宝玉可是有事?”
王夫人喝了一口茶,擦了擦嘴,道:“娘娘,您也知道,那宝玉出生之时,口衔玉而生,如今也到了仪亲年龄,臣妇此番进宫,也是想求了娘娘,与那薛家宝钗,定下。”
贾元春微微沉吟,没有答话,想了想,问了王夫人那宝钗之事,见王夫人对那宝钗满是赞誉,又有周瑞家的在一旁帮衬,便也应了。吩咐小宫人备了笔墨,写下“金玉良缘”四字,让王夫人带了回去。
荣国府,后院,小小的三间厅,旁边是五间上房,出去是后院和东西穿堂,另一头穿堂出去是垂花门。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这个地方正是荣国府老太君贾老太太的住处。
此时,贾老太太微微敛目,看着手中的茶杯,似乎在思索着什么。丫鬟鸳鸯在身后,手劲轻巧的给捏着肩。
“鸳鸯,依你看,那林如海给玉丫头留多少?”
鸳鸯微微沉吟,摇摇头:“这个奴婢不好随便说。想那林姑爷,乃世袭之位,定是不少。”
贾母点点头,道:“我原是想,让宝玉与那玉丫头成就好事,也有利于我们的伟业。”
“可太太似乎更看好那薛家姑娘。”鸳鸯此时也没有了平日里人前的憨厚。
“哼,妇人之见。不是看那王家,也乃鼎盛之家,如何能让她进了这贾府。那薛家,虽说是皇商,终究是不能与林家相比”
鸳鸯不再说话,伺候着贾母歇下,便去了外间,拿出绣架,开始做荷包。
这边潇湘馆,黛玉听着春纤带回来的消息,微微一愣,心口隐隐作痛,脸色煞白。春纤吓了一跳:“紫鹃姐姐,你快来看看姑娘。”
正在整理黛玉书籍的紫鹃,听见春纤的喊声,慌忙来到黛玉跟前:“姑娘,怎么了?可是哪里不舒服?”
“扶我进去躺会。”黛玉惨白着脸,在春纤和紫鹃的搀扶着进了里间躺下。挥手让二人下去:“下去吧,我没事,我想一个人呆一会。”紫鹃和春纤满眼担忧,又不敢不听黛玉的,不放心又没办法,只得退下去。别看黛玉小小年纪,可骨子里自带一股不怒而威的气势。
黛玉躺在那里,她刚得到的消息,是王夫人寻了元妃,写下了“金玉良缘”。初听闻的时候,只是没想到王夫人速度这么快。再跟着,就是心里不受控制的,难受的不行。她知道,她对宝玉,不是那种男女之情,她不喜宝玉整日就知道吃胭脂,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就想哭一场。跟着,黛玉就昏睡了过去。
梦中,黛玉又来到了上次的那个唤作“太虚”的地方。只见一女子,也迎了上来:“妹妹可是稀客。”正是那警幻仙子。
黛玉微微一福身:“黛玉见过姐姐。”
那警幻仙子笑着伸手扶起黛玉:“妹妹无需多礼。妹妹此次前来,可是想通了?”
黛玉一愣,也不说话,警幻仙子也不催促,只在一旁独自品茗。约过了一盏茶时间,只见黛玉双目有神,笑着说:“多谢姐姐提点,妹妹明白。”
警幻仙子笑道:“不愧是绛珠仙子,果然通透。妹妹如今乃肉体凡胎,生魂不可离太久。这便送妹妹回去。”
“多谢姐姐。”说罢,榻上歇息的黛玉便悠悠转醒,睁开眼睛,看着头顶的沙曼,也不说话。片刻后,黛玉道:“紫鹃。”
守在外间的紫鹃应声进来:“姑娘。”
“与我梳洗一下,我要去见外祖母。”黛玉轻声说道。
紫鹃便着手安排,伺候黛玉梳洗。“姑娘似乎与以前,有点不一样了。”紫鹃忽然道。是的,想通了的黛玉,整个人的气质,自然与以前不一样。现在的黛玉,似乎更加鲜活一些。黛玉看见镜子里的人,慢慢的,竟重叠成,那允禛的面貌。黛玉心中一惊,赶紧擦了擦那铜镜。
“怎么了?姑娘。”紫鹃诧异的看着黛玉的动作。
黛玉的脸微微一红,轻声说道:“没什么,有点看不清。”
心中却是想到,也不知四哥如今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