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享:设计师札记](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61/30809161/b_30809161.jpg)
第三种存在
扎哈·哈迪德 滨海文化中心与大剧院设计
项目名称:滨海文化中心与大剧院
用地面积:45ha
建筑面积:42300m2
设计时间:2009—2015年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F0AF2/16756658905522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09_0001.jpg?sign=1739288824-EEK7aefIvsc20HHX1ck21oZPO2FSQgDw-0-4e57f72866174a0e97b59515926d07e4)
建筑与场地应该存在的是
一种经验的联系,
一种行而上的联系,
一种诗意的联系,
当一件建筑作品成功地
将建筑与场地融合在一起的时候,
第三种存在就出现了。
——史蒂芬·霍尔(Steven Holl)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F0AF2/16756658905522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0_0001.jpg?sign=1739288824-Hgdae6DmkT6owheikSYdx0WpttHRmSM4-0-9a3560761fdee96e0a8464023cf57459)
THE FIRST WOMAN WHO WON PRITZKER PRIZE FOR ARCHITECTURE IN HER 26 YEAR HISTORY扎哈·哈迪德,200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她是该奖项创立26年以来的第一位女性获奖者。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F0AF2/16756658905522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1_0001.jpg?sign=1739288824-C4AYfwVayBUSunsB2WxymhhQ7K9xMBVa-0-c01800c0be4b747a7d95540695d95f15)
最初的场地分析从对基地的理解开始,在投标阶段每位大师都给出了对基地的不同理解
从对基地的理解入手的场地设计
设计师的首要任务是理解场地、阅读场地。滨海文化中心(2009—2012)总用地面积为45公顷,总建筑规模约51万平方米,包括大剧院、航天航空博物馆、现代工业博物馆、美术馆、青少年活动中心、传媒大厦、商业综合体七组文化建筑。于2010年12月,进行了国际方案征集,包括了文化艺术中心建筑群总体设计及建筑单体概念设计两个层面。同台竞技的不仅有英国的扎哈·哈迪德建筑设计事务所与天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分院的合作团队,还有欧洲新锐设计事务所荷兰MVRDV、美国明星建筑师伯纳德·屈米先生,以及国内大师何镜堂院士所带领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在场地的总图设计的第一个投标阶段,每位大师都给出了对场地的不同理解,如下图所示。屈米先生带领的团队对场地的理解以后现代的方式,用方、圆、三角等强烈的几何形状作为场地的表达手法,创造出非传统的场景,延续了他一贯的反传统的设计手法。而MVRDV对场地的理解则表现在,他们通过倾斜的跑道塑造飞行博物馆,这样倾斜的建筑与场地上线条的折叠,突现了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过渡,并把室外的景观元素带入了室内空间。然而,不论用何种手法创造的场地,都离不开对场地的解读。很幸运因为对基地现状的把握和对整体项目的理解,我们联合团队获得专业评审第一名的结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F0AF2/16756658905522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3_0001.jpg?sign=1739288824-YODzTZAFy9YfRpmRvvtTrpIESeKpDbwL-0-1b74d8d6201ef4077d7d3fbbf9070115)
场地关系疏离静止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F0AF2/16756658905522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3_0002.jpg?sign=1739288824-WrVVv6j06v9rAiGt6VNN5dCdjRF1wEF1-0-0d34cac9ee1171b5048698a1fcc57657)
线脚锐利和冲击强烈的几何空间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F0AF2/16756658905522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3_0003.jpg?sign=1739288824-oz2jhDPSZ4UQQHpzQhhVMfYLNuQY37zH-0-de91a26842a9cea959c96554ee9722d1)
流线型的场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F0AF2/16756658905522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3_0004.jpg?sign=1739288824-GPkCF1Z9v5wNZsrtX1EygPr89N5cI1mz-0-101881158b50f0f1ade0333529af717a)
原城市设计中并不明朗的建筑间互动单一离散,各自为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F0AF2/16756658905522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3_0005.jpg?sign=1739288824-BqpHpCgbridambyPVoAY4hm0F74is77p-0-e3b68f0318318adf1e76270452e02722)
场地分析及视线分析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F0AF2/16756658905522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3_0006.jpg?sign=1739288824-ueP61rWGCZvnt2YBVa5y5WRpFrmE8sz0-0-72178b65384a60ad270929752a063748)
形成向心凝聚、相互对话的整体性文化中心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F0AF2/16756658905522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3_0007.jpg?sign=1739288824-N8babK1kXSRhgyU1fdbe71Ypm47I1EiG-0-c49806ffc4b0de077656d3f8d377230d)
中期汇报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F0AF2/16756658905522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3_0008.jpg?sign=1739288824-RT2ZFQSxSvvO8ITncfbvYJFoDAx4kBJx-0-ad92cb2c205e5a5c1d1aeb0213f60678)
工作间隙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F0AF2/16756658905522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3_0009.jpg?sign=1739288824-vR7shh4gujRXckf2heN8tTsSizzKVHZC-0-6242a1b0f0222cd0688cfe9a6e2d867e)
基地模型讨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F0AF2/16756658905522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4_0003.jpg?sign=1739288824-jGaTznuYSYHpXSlxAlX0F4ePmtWodx7u-0-98b3db50d418f67233c98ba2dc2ca0fe)
规划局讨论
讨论
我们在与扎哈·哈迪德女士的合作过程中,对场地进行了反复的讨论与研判,基地东北两侧各临一条快速道路,基地相对处于一种内向型的状态。这很容易在基地内部推演出扎哈·哈迪德所倡导与践行的流线与张力,并自成体系。随着讨论的深入,方案也逐渐地转换和演变,场地关系由最初城市设计中的单一离散、各自为政,慢慢过渡为向心凝聚、相互对话,将建筑融于场地中,呈现出畅快的美感和丰富的空间表情。在整个场地的设计中,如何处理基地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如何组织场地中的各项功能并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依存,成为我们整个场地设计的重中之重。我们参考了英国的城市规划政策中专门列出的针对场地设计的目标与标准,这些目标均不同程度地参与并塑造着目标场所,包括场地多样性、可识别性、通达性、适应性、空间质量等一些设计标准。并达成以下几项设计共识。
1.营造室外正空间。
2.强调可识别性及关注功能性的场地设计。
3.对“自然”曲线的美学探讨。
4.建筑设计与场地设计的相互协调。
场地关注点一:营造户外正空间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F0AF2/16756658905522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5_0001.jpg?sign=1739288824-zZ4HpwVBESKnoRWag2PcvweiNAtoTjuz-0-4e41cd3653d55ba65d0d2fd2d73d3bc7)
曲线运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F0AF2/16756658905522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5_0002.jpg?sign=1739288824-LzuTAgj45rc95Wx2S7kzDjSO0iPfO4kA-0-c54a354177cdf9a8984f35b6887f59ba)
户外正空间的功能
随着西侧天碱综合商业中心及东侧滨海行政中心的建设,滨海文化中心被列入了天碱综合商业区的城市设计与整合深化中。滨海文化中心所处的区位南临紫云公园,北接泰达高尔夫球场,位于市区到滨海的入口通路上,地理位置显著,却由于北侧高铁路线与东侧中央大道的存在与周边城市关系稍显割裂。在这样的情况下,处理好场地自身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正负空间的关系可以用图底关系清晰地表示出来。相对而言,其他几位大师的作品均以一种独立的场地与建筑的精神进行了思考,有阴阳相生的理论,也有独立自由的精神。其他方案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也或多或少表达了愿与场地融合且互动的意愿,却迷失于那些锐利的线脚和给人瞬间强烈冲击的几何空间,这样的设计往往将焦点放在单栋建筑上,随着方案的发展,那些边角和线条往往越发强烈,和场地的关系疏离而静止,转而表达的是一种雕塑般的静态美。场地与建筑的关系若不加调整,该中心将会成为卡米洛·西特(Camillo Sitte)《城市建设艺术》一书中描绘的毫无生气、空旷的广场。而真正有生气的场地设计应该是局部围合并且彼此沟通的。扎哈·哈迪德女士的方案在思考之初,希望每栋建筑和场地的关系都能援引源于自然的柔美曲线,希望这些线条能够具有现代的气息与活力以表达文化中心的时代感,同时期望能够用曲线塑造基地的新活力空间。如左图所示曲线的运用在营造户外正空间中发挥了沟通与纽带的作用,正如史蒂芬·霍尔曾说过的:“建筑与场地应该存在的是,一种经验的联系,一种行而上的联系,一种诗意的联系,当一件建筑作品成功地将建筑与场地融合在一起的时候,第三种存在就出现了。”用流动的曲线塑造出来的升高的景观层,形成了一个个半围合的空间,这些半围合的空间在交会处实现了联通;而在曲线另一端降低的广场空间,就如同锡耶纳的田园广场一般吸引着人气,不仅使得场地成为整个基地的焦点,也使得广场空间成为一个绝好的观景点。我们对基地中曲线的运用与运化,也同时应了马库斯和弗朗西斯在《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中所提倡的亚空间。当然,户外场地的这种正空间的联通与亚空间的划分上最重要的就是尺度的把握,既不能使人们感到恐惧而疏远,又不能觉得被侵犯。这种升高和降低曲线的做法不仅划分了场地,模糊的空间边界又使得场地的划分变得微妙,人们便不会觉得自己被分割到了一个特殊的空间。
她是一颗在自我轨道上运行的行星。
——库哈斯对扎哈·哈迪德的评价
场地关注点二:强调可识别性及关注功能性的场地设计
鉴于滨海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临海工业先驱的诞生地,文化中心的塑造应体现文化的传承。为了分离并提炼出最有价值的理念,扎哈·哈迪德团队和天津规划院建筑分院的同仁们,从一开始,就对场地现状及滨海的“文化肌理”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分析,甚至对矶崎新在滨海一个交叉口的“海草”意义的雕塑也反复讨论,提炼升华。于是,场地设计就从满含文化的沧海遗珠的寓意开始,融合传统文化的书画笔墨与海水梯田意象,如右图所示。场地的关系向内缓缓集聚,高处渐渐成峰、成岭,成为场地上海贝初开的大剧院,低处渐渐成谷、成堑,成为大剧院前内聚有力的城市广场和联系地下空间的商业步道。这样的做法,使得建筑与场地得以空间转换、相互渗透。模糊的边界,顺滑地联系了地上及地下的建筑与通道,而北侧的高铁站迎合这种曼妙的曲线,消融于场地中,浑然天成。建筑与场地的关系,通过一种新的流动和融合的地形与边界的模糊,又创造了第三种独特的场地。这样第三种独特的场地被赋予联系地下商业街及行人通道的功能。人们顺着这样的曲线到达博物馆、美术馆、大剧院及媒体中心等连续的空间。场地通过曲线变得协调统一,曲线又消除了建筑与场地的边界,建筑之间的沟通以及建筑与场地之间的呼应,使建筑与场地相互依赖,成为不可分离的整体,也将人车分流、客货分流做到了极致。
最初,曲线与基地的结合被大多数人质疑为浮夸而不实用。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修整。慢慢对曲线的坚持演变成对基地四相维度的利用,曲线不再是毫无意义的随手涂鸦的线条:建筑的曲线形成了升高的景观层,满足了卸货车的通行要求;场地的曲线形成了隐匿在景观造型层之下的广场空间,同时倾斜的界面也为道路一侧提供了很好的城市观景界面。这样的做法不仅显示了景观和城市文脉所保持的张力,同时也揭露了通过建筑为场地创造的新的几何秩序与空间关系,第三种存在就这样在时空的变换中出现了,整个步行系统和车行系统在这样的时空变化中却表现出严谨的组织和完整的结构。同时,在场地设计中,我们也关注每一块被分割出来的场地的空间属性。例如,大剧院前的场地是产生看与被看的关系。在这块场地上,通过一些锚点的设置,提供了一些显眼的设置使得整个广场空间丰富起来,同时也提供了隐蔽的休息场所。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F0AF2/16756658905522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7_0001.jpg?sign=1739288824-181ieBF4TdUFnDXrCGKClM9mrWaggexM-0-22421eba2a9d97e52eb3ebebc47ceaa6)
相互渗透的场地关系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F0AF2/16756658905522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7_0002.jpg?sign=1739288824-WfycHWieeWvcEkDAPY6vMVU7eOc0uYLK-0-282885e8fca366468de8c2d8732104ee)
文化梯田意象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F0AF2/16756658905522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9_0001.jpg?sign=1739288824-wuJBJbFEpPC0G91iJod0lFXOet3xMfGx-0-ec4f1928378f2e43fa9804daa6c09adc)
总图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F0AF2/16756658905522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0_0002.jpg?sign=1739288824-KPIXpxDzCyGo4tmEoxJ22pYmWFELFoaD-0-5f127aacf2c7a8dc1ed80b50fb94fa4d)
曲线的运化,与轻轨站顺滑连接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F0AF2/16756658905522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0_0003.jpg?sign=1739288824-oPRWzX7mlBWRxIRRuNbNdoNqs2FjMsAA-0-aa70fb0566fe61125e7935b19a4eb128)
渐进渗透的下沉广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F0AF2/16756658905522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0_0004.jpg?sign=1739288824-n6fvB2REy56YLI3K6KLvyUV7S15fevfQ-0-d76f5b806cbce10920208b8aa24dddab)
景观的做法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F0AF2/16756658905522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1_0001.jpg?sign=1739288824-T3y9h5GbCTt5fjTwRjC8nD8vXaF7sqgb-0-a83eaa452b49d331cb52ed68a367d1f1)
鸟瞰图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F0AF2/16756658905522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1_0002.jpg?sign=1739288824-phwlHSea6PSeOqIxB2Rg56ahUCtk7X9y-0-29abd004d0879893f22352eb5b9cdc58)
曲线美景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F0AF2/16756658905522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1_0003.jpg?sign=1739288824-omgqOz3iWXXQiIcdS2Y0RglljaxLzHZw-0-47b836d79fcb2a8189700566bd9b7442)
相互渗透的美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F0AF2/16756658905522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1_0004.jpg?sign=1739288824-budBiNv1Dr85Y6HdZG4VqpAOmNhx4Evp-0-dde2a2d312dcedb81fcce73fdf777673)
大剧院前的场地与周边建筑高低起伏、相互渗透
场地关注点三:对“自然”曲线的美学探讨
安东尼·高迪(Antoni Gaudi)曾说过:“曲线属于上帝,直线属于人类。”而勒·柯布西耶却有不同的理解:“曲线是骡马线,直线是人的线。”在一种文化环境中可能是很顺理成章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环境中极可能就是错误的,在一代人中恰如其分的东西,到下一代可能就会成为笑话。正如高迪和柯布西耶的思想,我们无法以今天的眼光去评判对与错。而从扎哈·哈迪德的思想来看,她似乎更同意高迪的观点。从地下缓缓上升的通道,是对形成自然之美的大地力量的探索。正如同对于在文化中心场地上运动的人来说,体验很难是静止的,在场地设计中对曲线的运用,正是迎合了这种动态的体验和感受。尤其对于场地上的建筑物来说,人们很少会从一个固定的视点或者正立面来观察与欣赏,因此场地规划中格局的变化,也使得在场地中运动的人获得了无数的视点,而这样创造出来的视点越多,在场地中的人的体验和感受也就越丰富。这种独特的运用,是扎哈·哈迪德所代表的一种哲学观和世界观。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F0AF2/16756658905522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3_0001.jpg?sign=1739288824-qaHPoKvlbmEsnHn6trSCdVFPyzutP6Mp-0-5d682e2ce7596677322e2206d8a7f984)
海贝初开的大剧院,场地与建筑的动态平衡(一)
场地设计关注点四:建筑与场地的相互协调
大剧院成为场地中最靓丽的一点,通过大剧院外壳设计的变形,为场地创造了一种新的结构与空间。大剧院的设计,更强调空间的延展性和动态平衡,本来是一个人们印象中的庞然大物,在这些曲线的运化下,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却是轻盈与流动感,正是这样的轻盈,使得大剧院这样一栋偌大的建筑,瞬间摆脱了重力的束缚,这也恰恰解释了扎哈·哈迪德建筑中的美,并非静态的对称,而是动态的平衡,就像一个曼妙的舞者,有着轻盈与充满流动感的体态,如左、下图所示。这使得大剧院的设计真正成为“流淌的音乐”和“凝固的乐章”。这种对直角的摒弃,不仅体现在大剧院外部与场地的关系中,更存在于大剧院内部空间中。当我们通过户外的空间进入大剧院内部时,空间的流动,似分似合,隐约互见。游弋其中,有看不尽的风景。
在这样的设计下,交通的流线,虽非捷径直驱,却让人在曲折的流线中反复体验到连续的移动所带来的强烈体验与冲击。尼采说:“最高贵的美是这样一种美,它并非一下子把人吸引住,不做猛烈的醉人的进攻,相反它是那种渐渐渗透的美。”扎哈·哈迪德所想要表现的这种渐渐渗透的美,我们通常会用自己固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考量而对这种感性的复杂结构摇头说不。在深入接触了参数化这样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后,我们竟也使这种神秘的逻辑性成为可能,这必然也得益于纯熟的设计手法与参数化设计的优势。扎哈·哈迪德团队以及本项目其他的专业顾问团队,可以说是极其专业高效和关注细节的,邮件沟通往往是即时回复,周例行电话会议也为推进项目及交换信息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大剧院方案确定过程中,对使用方舞台檐口高宽的反复确认及建议,使得方案更加具有建设性。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F0AF2/16756658905522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4_0001.jpg?sign=1739288824-jZHN9DTJ6Qrqb47PIOG81YvQYhHzgSPq-0-e307a77783e830788990e839b6301d46)
海贝初开的大剧院,场地与建筑的动态平衡(二)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F0AF2/16756658905522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4_0002.jpg?sign=1739288824-rIhD0iB1YFBcTIizzD2SDKCH7eihMMYH-0-1893992512f295b59b41fb52786b544a)
大剧院内部构造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F0AF2/16756658905522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5_0001.jpg?sign=1739288824-zEK5pqBYgQerNCluUsjn9P0eI1qeMZQS-0-cad21cf6ad5c4956384e175e08dd257e)
大剧院功能图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F0AF2/16756658905522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5_0002.jpg?sign=1739288824-vIkSVEnxt3SxeFLZilMf6hUyvg7MtjQG-0-00adde96e2eb3d9d2dae0491cba464f0)
功能分析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F0AF2/16756658905522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6_0002.jpg?sign=1739288824-FFlMhRTPNxyxfufmQUX91NBPCDbuZjPa-0-af98c8e836f4b8ee66b1d6da3ef2bd69)
大剧院剖面
结语
2011年初春,与扎哈·哈迪德女士合作,参与滨海文化中心的设计竞标,是一次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她本人特立独行、独树一帜。正是她这种不迎合、不屈从的态度,使她的心灵赢得了自由翱翔的天空,也使她成为塑造自己风格的主人。这也正应了库哈斯对她的评价:“她是一颗在自我轨道上运行的行星。”诚然,滨海文化中心这样一个雄心勃勃的设计,彰显的是天津要与世人分享的这一场文化盛宴,以及非凡的团队智慧。最终方案虽未实施,但已如一滴水拨动我们对场地的理解、对渗透美的认识和对场地精神的追寻。
注:由于选址变化,该项目未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