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大场合引经据典,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掀起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热。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我们的文化自信再次得以提高。在当代,文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维度。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文化融合加剧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应为中国社会各界所重视与扶持。我们须知,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文明的创造力所在,只有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华民族的持续健康成长。
本书从研究文化、传统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入手,结合新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多方面分析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增强高校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厘清其演化规律,对积极引导和有效开展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大量数据调研、收集和整理,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之间的关系。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增强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对策建议及延伸思考。基于文化自信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工作,对川渝地区高校青年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数据及分析结果。
全书共六章。第一章为第一部分,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发展现状,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对增强高校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第二、三、四章为第二部分,对文化、传统文化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文化自信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第五章为第三部分,具体阐释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增强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联系。第六章为第四部分,主要提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进一步增强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对策建议及延伸思考,具体从社会、学校、高校青年学生主体三个层面进行分析。本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解读为理论背景,旨在消除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偏差,培养高校青年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自信。
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刘波、尹申、颜子如和外国语学院肖茜尹四位同志,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创作完成了本书。著者在前期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之后,才开始进行初稿的撰写,此后经过多次的修改,通过著者及其他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最终形成本书的定稿。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刘波是本书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框架,与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尹申、颜子如以及外国语学院肖茜尹一起拟定写作提纲,并共同完成了本书的写作。另外,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罗立川、何佳、张玉昭、杨瑜琪、李世铮、周琪、游馨淳、陈燕、周丽、余霞、高雨、盛焰婷、向思杨、惠永琦、陈冠澎、李森、杨丽梅等同学参与了本书的有关研究,承担了文献收集、资料整理、数据统计等工作,在此表示感谢。
本书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校共青团课题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8LX200)和西南石油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基金(项目编号:XYZX201827)资助。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处、学生工作部和西南石油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为本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本书的写作参考了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本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著者水平有限,加之人力、物力等条件的限制,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欢迎读者和同行批评指正。
著者
201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