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V带传动
V带和带轮有两种宽度制,即基准宽度制和有效宽度制。
基准宽度制是以基准线的位置和基准宽度bd(图3.1-1a)来定义带轮的槽型和尺寸。当V带的节面与带轮的基准直径重合时,带轮的基准宽度即为V带节面在轮槽内相应位置的槽宽,用以表示轮槽轮截面的特征值。它不受公差影响,是带轮与带标准化的基本尺寸。
图3.1-1 V带的两种宽度制
有效宽度制规定轮槽两侧边的最外端宽度为有效宽度be(图3.1-1b)。该尺寸不受公差影响,在轮槽有效宽度处的直径是有效直径。
由于尺寸制的不同,带的长度分别以基准长度和有效长度来表示。基准长度是在规定的张紧力下,V带位于测量带轮基准直径处的周长;有效长度则是在规定的张紧力下,位于测量带轮有效直径处的周长。
普通V带是用基准宽度制,窄V带则由于尺寸制的不同,有两种尺寸系列。在设计计算时,基本原理和计算公式是相同的,尺寸则有差别。
2.1 V带尺寸规格与结构
普通V带和窄V带(基准宽度制)的截面尺寸和露出高度见表3.1-2,有效宽度制窄V带截面尺寸见表3.1-3。普通V带的基准长度、极限偏差及配组公差分别见表3.1-4和表3.1-5。基准宽度制窄V带的基准长度见表3.1-6,有效宽度制窄V带的有效长度见表3.1-7。
按GB/T 1171—2006的规定,一般传动用普通V带的疲劳寿命,A型和B型V带无扭矩疲劳寿命不小于1.0×107次,24h中心距变化率不大于2.0%。
表3.1-2 V带(基准宽度制)的截面尺寸(摘自GB/T 11544—2012、GB/T 13575.1—2008) (mm)
表3.1-3 有效宽度制窄V带截面尺寸(摘自GB/T 13575.2—2008) (mm)
表3.1-4 普通V带基准长度(摘自GB/T 13575.1—2008) (mm)
表3.1-5 普通V带基准长度的极限偏差及配组公差(摘自GB/T 11544—2012) (mm)
表3.1-6 基准宽度制窄V带的基准长度系列(摘自GB/T 11544—2012、GB/T 13575.1—2008) (mm)
表3.1-7 有效宽度制窄V带长度系列(摘自GB/T 11544—2012、GB/T 13575.2—2008) (mm)
2.2 V带传动的设计
2.2.1 主要失效形式与设计准则
1)带在带轮上打滑,不能传递动力。
2)带由于疲劳产生脱层、撕裂和拉断。
3)带的工作面磨损。
保证带在工作中不打滑,并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使用寿命是V带传动设计的主要根据,也是靠摩擦传动的其他带传动设计的主要根据。
2.2.2 设计计算
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见表3.1-8。
表3.1-8 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续)
注:设计有效宽度制窄V带传动时,应将表中的dd1、dd2、Ld0换为de1、de2、Le0。
图3.1-2 普通V带选型图(摘自GB/T 13575.1—2008)
图3.1-3 窄V带(基准宽度制)选型图(摘自GB/T 13575.1—2008)
图3.1-4 窄V带(有效宽度制)选型图(摘自GB/T 13575.2—2008)
表3.1-9 工况系数KA(摘自GB/T 13575.1—2008)
表3.1-10 小带轮包角修正系数Kα(摘自GB/T 13575.1—2008)
表3.1-11 基准宽度制V带单位长度质量m(摘自GB/T 13575.1—2008)
表3.1-12 有效宽度制窄V带的单位长度质量m(摘自GB/T 13575.2—2008)
表3.1-13 基准宽度制普通V带和窄V带的带长修正系数KL(摘自GB/T 13575.1—2008)
(续)
表3.1-14 有效宽度制窄V带的带长修正系数KL(摘自GB/T 13575.2—2008)
表3.1-15a Y型V带的额定功率(摘自GB/T 13575.1—2008) (kW)
表3.1-15b Z型V带的额定功率(摘自GB/T 13575.1—2008) (kW)
表3.1-15c A型V带的额定功率(摘自GB/T 13575.1—2008) (kW)
表3.1-15d B型V带的额定功率(摘自GB/T 13575.1—2008) (kW)
表3.1-15C C型V带的额定功率(摘自GB/T13575.1—2008)(kW)
表3.1-15f D型V带的额定功率(摘自GB/T13575.1—2008)(kW)
表3.1-15g E型V带的额定功率(摘自GB/T 13575.1—2008) (kW)
表3.1-15h SPZ型窄V带的额定功率(摘自GB/T 13575.1—2008)
(续)
表3.1-15i SPA型窄V带的额定功率(摘自GB/T 13575.1—2008)
表3.1-15j SPB型窄V带的额定功率(摘自GB/T 13575.1—2008)
表3.1-15k SPC型窄V带的额定功率(摘自GB/T 13575.1—2008)
表3.1-15I 9N、9j型窄V带的额定功率(摘自GB/T 13575.2—2008) (kW)
表3.1-15m 15N、15j型窄V带的额定功率(摘自GB/T 13575.2—2008) (kW)
表3.1-15n 25N、25j型窄V带的额定功率(摘自GB/T 13575.2—2008) (kW)
2.3 带轮
2.3.1 带轮设计的要求
设计带轮时,应使其结构便于制造,重量分布均匀,重量轻,并避免由于铸造产生过大的内应力。v>5m·s-1时要进行静平衡,v>25m·s-1时则应进行动平衡。
轮槽工作表面应光滑,以减少V带的磨损。
2.3.2 带轮材料
带轮材料常采用灰铸铁、钢、铝合金或工程塑料等。灰铸铁应用最广,当v≤30m·s-1时用HT200,v=25~45m·s-1,则宜采用孕育铸铁或铸钢,也可用钢板冲压—焊接带轮。
小功率传动可用铸铝或塑料。
2.3.3 带轮结构
带轮由轮缘、轮辐和轮毂3部分组成。
V带轮的直径系列见表3.1-16~表3.1-18;轮缘尺寸见表3.1-19~表3.1-22。
轮辐部分有实心、辐板(或孔板)和椭圆轮辐三种,可根据带轮的基准直径参照表3.1-22决定。
V带轮的典型结构见图3.1-5。
表3.1-16 普通和窄V带轮(基准宽度制)直径系列(摘自GB/T 13575.1—2008) (mm)
注:1.有+号的只用于普通V带,有⊕号的用于普通V带和窄V带。
2.基准直径的极限偏差为±0.8%。
3.轮槽基准直径间的最大偏差,Y型—0.3mm;Z、A、B、SPZ、SPA、SPB型—0.4mm;C、D、E、SPC型-0.5mm。
表3.1-17 窄V带轮(有效宽度制)直径系列(摘自GB/T 10413—2002) (mm)
注:1.有效直径de为其最小值,最大值demax=de+2△d。
2.选用情况◎—优先选用,○—可以选用。
表3.1-18 带轮最小基准直径、有效直径(摘自GB/T 13575.1、2—2008) (mm)
表3.1-19 V带轮(基准宽度制)轮槽截面及尺寸(摘自GB/T 13575.1—2008) (mm)
(续)
表3.1-20 窄V带轮(有效宽度制)轮槽截面及尺寸(摘自GB/T 13575.2—2008) (mm)
表3.1-21 有效宽度制窄V带轮的径向和轴向圆跳动公差(摘自GB/T 10413—2002) (mm)
表3.1-22 V带轮的结构形式和辐板厚度 (mm)
图3.1-5 V带轮的典型给构
a)实心轮 b)辐板轮 c)孔板轮 d)椭圆辐轮
d1=(1.8~2)d0,L=(1.5~2)dθ,S查表3.1-22,S1≥1.5S,,式中:P—传递的功率(kW),n—带轮的转速(r·min-1),A—轮辐数,h2=0.8h1,a1=0.4h1,a2=0.8a1,f1=0.2h1,f2=0.2h2
2.3.4 带轮的技术要求(摘自GB/T 11357—2008)
1)带轮各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如下:
V带和多楔带轮槽和各种带轮轴孔的表面粗糙度Ra不应超过3.2μm。
平带轮轮缘,各种带轮轮缘棱边,不应超过6.3μm。
同步带轮的齿侧和齿顶,对一般工业传动不应超过3.2μm,对高性能传动(如汽车专用传动)不应超过1.6μm。
2)带轮的平衡按GB/T 11357—2008的规定。
2.4 V带传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V带通常都是做成无端环带,为便于安装、调整轴间距和预紧力,要求轴承的位置能够移动。轴间距的调整范围见表3.1-8。
2)多根V带传动时,为避免各根V带的载荷分布不均,带的配组公差应满足表3.1-5~表3.1-7的规定。若更换带必须全部同时更换。
3)传动装置中,各带轮轴线应相互平行,带轮对应轮槽的对称平面应重合,其角度偏差不得超过±20′(见图3.1-6)。
图3.1-6 带轮装置安装的公差
4)带传动的张紧方法见表3.1-63。采用张紧轮的带传动,可增大小轮包角,有利于保持带的张紧力,但会增加带的曲挠次数,使带的寿命缩短。
2.5 设计实例
设计由电动机驱动旋转式水泵的普通V带传动。电动机为Y160M-4,额定功率P=11kW,转速n1=1460r·min-1,水泵轴转速n2=400r·min-1,轴间距约为1500mm,每天工作24h。
(1)设计功率Pd由表3.1-9查得工况系数KA=1.3
Pd=KAP=1.3x11kW=14.3kW
(2)选定带型根据Pd=14.3kW和n1=1460r·min-1,由图3.1-2确定为B型。
(3)传动比
(4)小轮基准直径参考表3.1-16和图3.1-2,取dd1=140mm。
大轮基准直径
dd2=idd1(1-ε)=3.65×140(1-0.01)mm
=505.9mm
由表3.1-16取dd2=500mm。
(5)水泵轴的实际转速
(6)带速
此处取dP1=dd1。
(7)初定轴间距按要求取a0=1500mm。
(8)所需基准长度
由表3.1-4选取基准长度Ld=4000mm。
(9)实际轴间距
安装时所需最小轴间距
amin=a-(2bd+0.009Ld)=[1487-(2×14十0.009x4000)]mm=1423mm
张紧或补偿伸长所需最大轴间距
amax=a+0.02Ld
=(1487+0.02×4000)mm=1567mm
(10)小带轮包角
=166.130
(11)单根V带的基本额定功率
根据dd1=140mm和n1=1460r·min-1,由表3.1-15d查得B型带P1=2.82kW。
(12)考虑传动比的影响,额定功率的增量△P1由表3.1-15d查得
△P1=0.46kW
(13)V带的根数
由表3.1-10查得Kα=0.965
由表3.1-13查得KL=1.13
取4根。
(14)单根V带的预紧力
由表3.1-11查得m=0.17kg·m-1
(15)带轮的结构和尺寸
此处以小带轮为例确定其结构和尺寸。
由Y160M-4电动机可知,其轴伸直径d=42mm,长度L=110mm,故小带轮轴孔直径应取d0=42mm,毂长应小于110mm。
由表3.1-22查得,小带轮结构为实心轮。
轮槽尺寸及轮宽按表3.1-19计算,参考图3.1-5典型结构,画出小带轮工作图(见图3.1-7)。
图3.1-7 普通V带轮工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