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2章
第六十一章
《高考百日誓师大会》
No.1
县城里的三月份,濛濛细雨,室外温度也才勉强爬到十度以上。青山环抱着篷山中学,门前溪水潺潺。若站在云层之上往下看,整个学校简直就是县城那个‘黔中秘境’的缩影。
作为每年高考的压轴表演,篷山中学的高考百日誓师大会在2014年3月3日如期举行。这天早晨太阳出来得特别早,空中也是浅蓝色的。
升旗台上,汪潇何和林远超手持国旗屹立两边,旗帜越升越高,风也越来越大。
作为升旗班的一员,林远超不知道见过多少次这种良辰美景了。在仪式完成了之后,学生会广播主持人庄重的开场介绍今天的出席领导。
在篷山将近三年了,也见过领导不计其数,可就是有人真的记不住领导的名字,脸盲患者汪潇何便是其一,到如今他还觉得,学校副校长是教务处主任,学部主任是兼职财务处的老师。
台下的学生一如既往地说悄悄话,丁子婕背过身看着秦亦夏,两人站在队伍最后面。
No.2
‘万人迷’唐陆则和三班前排的两个女同学开着玩笑,看他那表情,极其猥琐,可想到玩笑也不是什么正经玩笑,毕竟正经的玩笑谁听呢。
实验班大多数人都埋着头,扣着手指,似乎没有人愿意停下来静心听领导的演讲。以往,这种时候都是思教处和教务处晒某个年级的精神面貌、晒某个班级的教室卫生、还有某某学生的优异成绩。今天全部学生在操场上晒太阳。
“同学们!!!”思教处的领导接过话筒,想用激昂的语气唤醒沉睡学生。
时间过去了一分钟,听到台上没有了动静,底下的人都开始张望发生了什么情况。有时候为了吸引注意力,并不需要高声大喊。反道行之,安静下来也可以博取关注。
“同学们!尤其是高三的同学们,请你们把眼睛放到台上,放到我面前摆着的这几盆盆栽上。”
白况再次埋下头,扣着手指,缓缓开口:“这老师也是搞笑,把眼睛放上去,扣眼珠子放上去吗?”身后的毛佳明也是捂嘴忍不住笑。
No.3
带着眼睛的老师,哦不,戴着眼镜的老师清了清嗓子,“这些盆栽是我们高三学部的一些学生家长送来的,我们再次感谢这些学生家长。”
接下来又是一段长长的感激内容,台下掌声雷鸣,点头如小鸡啄米。
“在我讲话的最后,我想对高三的,即将奔赴考场的学生们深深的说上一句,篷山中学舍不得你们,就好比···”演讲到忘情的老师环顾四周,看到了盆栽,于是灵机一动即兴演讲,“就好比我面前的这盆石榴树苗,石榴···石榴,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学校舍不得你们,你们也想留下来一样。”
台下哗然一片,留下来?老师你怕是不走进基层很久了吧,学生早就想逃离这个地方了。留下来干嘛,等着再交学费冲击GDP还是复读啊?
“当然,我是形容你们和学校深厚的感情,绝不是真的希望你们人留下来,都希望你们金榜题名。”眼镜老师继续解(圆)释(场)。
母校,母校就是自己可以吐槽千百次不好,但是只要有人说它一句不得体的话,你就会去辩解去维护它的尊严。
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No.4
等教室里充满了齐齐整整的写字声音,墙上的分针已经走了半周。就在大家都在为下节化学晚自习准备的时候,班主任推开了教室大门,随即悄悄把汪潇何传唤出去。
同时一个宿舍的林远超、路云扬、曹德俊等人看见了汪潇何出去,还在私下讨论他是不是又被老魏拉去做思想工作了。
八点整,第二节晚自习开始了,然而汪潇何的座位依然空着。第二节晚自习空着,第三节也空着,然后第二天,第三天,接下来的七天都空着。
轮到每周座位前后左右调换的时候,汪潇何的座位仍旧空着,没有人去挪动。
青少年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长大了,大多是懂得权衡利弊,懂得控制情绪的时候吧。‘长大了’这个标签一定是在某个特殊的时候被贴上的。
对于汪潇何来说,这个标签可能是父亲走的那一晚,亲朋好友拍着他的肩膀说:以后这个家就靠你了。
誓师大会那一晚,汪潇何被通知家中急事,有所预感的他表情先是惊慌,随后怀疑,然后害怕,在街道上在细雨中奔跑的他,短短几分钟就体验了浩劫的滋味,瘫软坐在绿化带樱花树下的他,泪水留下两道深深的痕迹,逐渐凝固的悲愤,转化成了冷笑,苦笑,强颜欢笑。
No.5
脑海里不断地回放着父亲的容貌以及那些在一起的画面,人啊,有时候就是这么难堪,慢慢很痛苦,却偏偏要让回忆去撕扯自己的心脏。
小时候汪潇何很怕鬼,因为它们狰狞恐怖。汪潇何回忆起小升初考试完以后,他和父亲夜间去田里给秧苗放水的事情。夜很黑,父亲在旁边吸烟,星光和烟火交辉相应。他感觉时间很美好,这种事情这种场景,今后还会有么?
今天看来,那种场景应该不会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