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4章
第七十四章
《再见!》
No.1
二零一四年六月八号,下午四点半。篷山中学的高三学子们考完最后一科科目——英语。他们写完了在篷中整个学习生涯的最后一笔画。(当然那啥,补习复读的另当别论。)听到了那段记忆中很漫长很漫长的下课铃声。
依照吩咐,所有人都要回到自己所属的班级,因为在那里,有个人在等他们。
徐颜站在五楼二班的门外,与站在一班门口的杨妈隔眼相望。两人来回踱步似乎焦急。
终于,螺旋楼梯口逐渐热闹起来,很快,吵闹声就涌上五楼楼梯口来。
“怎么样?怎么样?”一班班主任杨妈心急火燎的询问着考生关于考试的情况,“题目难不难?那个谁你作文写完没有?还有那个谁你可别忘了完形填空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啊?”
反观徐颜这边,一点儿都不问学生考试的情况,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一句:“好啦,这次你们终于解放了!”她是认为已经考完了,就不要想那么多,以免自扰。脑海里迅速闪过一句话:下笔书自成,结局莫再言。
No.2
很奇怪又很熟悉,这句话她好像在班上哪位同学的作业本上见过。
同学们悉数回到教室坐好,尽管桌子已经被打乱了阵型,但还是男女分开,同桌无别的并排着坐。毛佳明和白况还是嘻嘻哈哈的,吴頔在整理刚刚小迷妹们送来的书信。除了这些有一点点格格不入的画面,其余人都是神情没落,暗自神伤。更有甚者,啜泣不绝。
在另一间教室里,3-1教室。老魏在黑板上奋笔疾书,“这来日方长的世上,经过一个回首之后便是人走茶凉。望诸君今后不忘初心,愿各位前程似锦!”
一段相当标准的行楷字体祝福语留在黑板上,尤其是最后一个“锦”字,那一竖被拖得很长很长。这一笔笔锋犀利,意犹未尽。
整个过程实验班始终没有一人在下面窃窃私语,都默默专注地看着黑板。其上几十个苍劲有力的汉字,每个人都看的清清楚楚,口中默念。引用语文老师的经典诗词分析方法,此地叫意境,此刻叫情怀。
No.3
“好!今天的班会就开到这儿吧,该说该讲的我都已重复好几遍了,大家别嫌我唠叨。最后黑板上这段话送给各位。”老魏说完后便将目光转移向窗外,有点耷拉着头的模样。教室又陷入死寂。
“起立!!!”
寂寥的空气被一声洪亮的命令给撕破了,老魏特别惊诧地抬起头看着前面。看到眼前齐刷刷站起来的三十个学生,她很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便开口欲言。
但却被学生们抢先了一步,全部人异口同声喊道:“老师,谢谢您!”(其实这句话在开班会之前课间十分钟大伙就排练了好几遍,排练时间全程不到两分钟,每个人都明白这是共同的心声。所以排练起来十分默契。)说完致谢词后,全班又集体向老魏鞠躬行礼。这个动作并没有因为三年来天天重复而熟练,只因此刻情深而震撼。
老魏用手扶了一下眼镜框,想要说什么,却又欲言而止。转而一边拍手鼓掌一边点头,然后便是一阵微笑。终于忍不住泪水的她谎称自己眼疾老毛病又犯了。情字何解,世间烟火最抚人心。
No.4
以前高中下课的时候,老师一定死拖着不放学,说是再耽搁大家一两分钟,讲完这道题就下课,于是底下就一波躁动,表达自己的不满。
可今天,听到杨妈、徐颜和魏清渊三个班主任宣布放学后,所有学生没有像往常一样抱着一大摞书蜂拥而出,路上遇到熟悉的同学一边聊一边笑。而是纹丝不动的坐在座位上,大多是感慨,因为再也不会有周末补课了,再也不会有晚自习了,也再也不会有老师拖堂了。
本来想想这难道不是应该值得庆祝的事情吗?不然,人性总是贪婪的,活在今天却描绘着明天的模样,等度过了明天却又想回到昨天。
记得那个时候夕阳透过西窗,不偏不倚刚好照在脸上,暖暖的。如果那个时候知道这是我们今后再也不能拥有温度,我们当初必定会慢慢的走,看夕阳慢慢落下山头,让时光慢慢的过去。
临将毕业的这一次班会,每个人都不希望听到下课铃声的想起。可奈何,它还是准时的响了起来,声音还是一如既往的清脆,另外多了些刺耳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