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6章 精彩的婚礼
经过半个月的紧罗密布,大家终于迎来了杨、李两家的婚事。
初八这一天是周三,杨可可因为要操持很多事情,所以请了周二、周三共两天假。她提前将自己能处理完的工作一一处理完备,又将日常工作交接给了张小仙和程默,这才顺利地在明茗那里换来了两天请假的机会。
婚礼仪式是按照传统的中式婚礼进行的,因为是二婚,所以除了必须的几个环节之外,没有设计其他一些年轻人爱玩的花里胡哨的活动。
半个多小时的仪式很快结束,宾客们开始热闹地用起餐来。
按照常理,应该由新人一桌桌向来宾敬酒,但考虑到这对新人都已年过半百,在座的除了五、六个人与新郎新娘同辈之外,其他的都是晚辈,所以最终由杨可可和曹畅代父母向宾客们一一敬酒。
敬酒是先从长辈聚坐的一桌开始的,在座的是杨可可的大伯夫妇、二伯夫妇,还有几位与杨世言同宗的长辈们。
“可可呀,你爸终于有着落了,我这个当哥哥的,总算是放心了。”看到前来敬酒的杨科可可,大伯语言激动。
“可可啊,你爸爸好不容易有了新家,你以后凡事要让着点你阿姨,不要无理取闹啊。”大伯母跟着大伯,又是一顿语重心长。
“谢谢大伯、大伯母。”
杨可可微笑着回谢,而曹畅也恰到好处地把敬酒端到了二位老人面前。
“这是李阿姨的儿子,曹畅。”
虽然在筹备婚礼的时候,杨家这边有些长辈们见过曹畅,但杨可可还是觉得,很有必要在亲人齐聚的正式场合,好好向大家介绍一下他,同时,也好让曹畅认识一下以后要成为亲戚们的杨家人。
“谢谢大伯父、大伯母。”曹畅也跟着杨可可的叫法称呼着,表达了谢意。
大伯夫妇喝完敬酒入座,杨可可与曹畅移动到一旁二伯夫妇前,继续敬酒。
“二叔,二娘,谢谢您们。”
这一句谢谢,杨可可不只是感激他二人今天能来参加父亲的婚礼,更是感激当年母亲病重时,二娘放下地里正忙的农活,义无反顾地到家里来帮衬着父亲与自己,没日没夜照顾当时已经生活无法自理的母亲,更是感谢在母亲去世的时候,身体瘦弱的二叔在大冬天里前前后后忙里忙外帮忙操办着丧事。
相比于日子清平的二伯一家,大伯父这生活宽裕的一家子,却在当年父亲求助的时候,几番找借口推脱。也自那以后,杨可可对二伯一家的称呼总是比对大伯一家要亲切许多。
“好!好!”常年和田埂打交道的二叔不太会说话,只连连叫好。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端起小小的酒杯,实诚地喝了两盅。
虽然二娘是个踏实能干的人,但在这种人多又正式的场合还是有些紧张,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随着二叔老老实实的喝了两杯喜酒。
站在杨可可身边的曹畅看姐姐眼圈有些发红,面容却还是微笑着,心里猜想,她大约是与二叔家有什么感天动地故事吧,否则她也不会这样硬生生地逼着自己微笑着往喉咙里咽酸水了。
“二叔二娘,谢谢您们!”曹畅依旧跟着杨可可的叫法称呼着,同时表达了感谢。
见曹畅乖巧,杨可可不由得看了看他,心下感慨着,自己上辈子一定是做了什么大善事,这辈子才能遇上这么听话懂事的一个弟弟!
曹畅给空了的小酒杯满上酒,抬眼间,与给正盯着自己的杨可可目光相会。他微笑着给杨可可递了个眼色,示意她该去给下一位长辈敬酒了。
杨可可笑着轻轻点了点头,领着曹畅继续给其他亲戚们敬酒。
……
只二十多分钟,杨可可与曹畅就挨个儿向来宾们敬完了酒。
曹畅被他的舅舅们喊去一桌吃饭,而从早晨到中午只吃了两个包子的杨可可此刻却也一点儿也不觉得饿,丝毫没有吃饭的胃口,只想找个地方能安静地歇歇脚。
宴会厅里全是熟悉的亲戚,坐在哪里都要聊天陪吃。她寻思了半天,寻得了楼梯间的一席清净地方,坐在一楼与二楼之间的楼梯上,晒着从落地窗里投来的阳光,享受着安静。
“姐?”
不用回头去看,杨可可听声便知道是赵梓清在叫自己。
赵梓清走到姐姐身边,同她一起坐在楼梯间的台阶上,松了松白色衬衣领口的衣扣。
他盯着面露疲色的姐姐,冷不丁地说了一句:“想哭就哭吧。”
赵梓清不说还好,这轻轻的一句真话,引得杨可可憋了好些日子的酸楚终于随着眼泪夺眶而出,一行清泪顺着脸颊留下。
泪珠一串串,竟不知何时能停歇。
赵梓清很清楚,有些事情是不需要太多言语安慰的,因为有些事情人为难变,有些伤痛必然刻骨,并不是旁人一两句安慰能化解的。即便她此刻破涕为笑,看似化解了,那也不过只是她为搪塞旁人的故作坚强罢了。
除了母亲外,赵梓清怕是最了解杨可可的人了。
刚才的宴会上,当看到杨可可憔悴面容上那硬挤出来的标志性礼貌微笑,他已经能猜到,杨可可为了成全杨世言今天的幸福,不知道咽下了多少不平和辛酸。
杨可可好不容易缓了过来,才抽泣着说了话。
“那是妈妈用一辈子的青春和心血经营的家啊,那是妈妈一生爱着的丈夫啊……
“可如今,他却成了别人的,别人的了……
“她都还没来得及享享福,却就已经……
“那是她的一生啊……
“是一辈子啊!”
赵梓清用他坚实的臂膀轻轻一环,将姐姐搂进自己的臂弯,让她靠在自己的肩膀上,任她的泪水浸透自己那干净的衬衣衣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