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解构主义服装的发展历程
一、解构主义服装的起源
15世纪,瑞士军队在与勃艮第大公的一次战役中取得胜利,这位大公的军营中有很多精美的服饰,士兵们激动万分,随手将他们缴获来的服装撕成一块块的碎布,然后将这些五颜六色的碎布填充到他们身上破烂不堪的战袍上,当这些士兵穿着这样的战袍返乡时,瑞士人感到新奇不已,纷纷效仿,人们故意将自己身上的服装剪出一条条的裂缝,然后把色彩缤纷的碎布塞进去,这种穿着方式在当时非常流行,并因此而取名为“切口装”,这种切口装迅速传播到欧洲各国,贵族纷纷在衣裤上切口,在配件上切口,瞬间这种切口设计广泛流传。“切口装”的设计手法打破了传统理念,虽然当时没有对这种设计手法给出明确的定义,但以破为美的“切口装”风靡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到今天,这种切口设计也一直存在,可以说15世纪就已经出现了解构主义服装的设计雏形。
德里达指出,解构主义并不想取代也取代不了结构主义或者形而上学的传统思想,但它反对权威、反对理性崇拜,反对二元对立非黑即白,应该以多元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和容纳,后人应该用新的眼光和角度去解读。
二、解构主义服装的发展
(一)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60年代,既是动荡的年代又是科技取得突破的年代,特别是在计算机工程、电子信息、遗传工程、航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如1968年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晶体管被集成电路所取代。60年代的青年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具有挑战性。这时期的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同时爆发了越南战争。欧洲一方面生产力快速发展,消费品种不断扩大,而另一方面伴随着游行和暴力事件的高发。这个时期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导致服装开始了大批量生产,同时年轻人开始不断地挑战传统。人们不再需要传统的合体精致的时装,而是更倾向于宽松的样式,兼容多种地域文化以及样式,1963年出现了代表60年代的服装,它们是由法国设计师设计的,首次出现集多元化、多功能于一体、不分场合的服装,既适合参加宴会和喝下午茶时穿着,也可以办公穿着,这样更加符合当时消费者的心理和需求。60年代初期,法国流行的“度假装”,被称为“圣·特洛佩兹”,一直影响到整个欧洲。1964年,摇滚乐风靡全球,特别受到年轻人的喜爱,他们纷纷模仿当时炙手可热的一个名为“披头士”乐队的穿着打扮,西方的青年开始流行“中性装扮”,服装没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到了60年代中期,“迷你裙”风靡一时,是英国设计师玛丽·匡特发明的,她是带有反传统、反流行,带有现代人精神面貌的设计师,同时她的作品也将其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将当时流行的26英寸的长裙剪短至18英寸,是对传统着装不小的颠覆,同时形成轰动一时的“迷你风貌”。60年代后期,“嬉皮士”运动对服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些“嬉皮士”认为它是源自“hip”(人的髋部)一词,hip通常用来形容走在时尚前沿和最有魄力的人,是50年代“垮掉派”的一个分支,如图1-1所示。20世纪60年代后期全世界年轻人将这种另类的、反传统、反主流的趋势推向了高潮。嬉皮式作为解构的一种形态,它打破传统、模糊性别、不论男女一律长发披肩、悬挂各种珠串项链,嬉皮士服装风格成为一个时代的产物。
(二)20世纪70年代
图1-1 嬉皮士青年
20世纪70年代,美国虽然摆脱了越南战争,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暴发了能源危机,无论对政治、经济还是服装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6]。这个时期服装的功能性被放到首位,由迷你裙过渡到中长裙再到“热裤”“肚脐装”的流行,也反映出能源危机给服装带来的影响。在这个时期,由于女权运动,中性服装成为女性着装的主线,女性服装呈现男性化趋势,全世界的女装除了尺寸与男装有差异以外,结构款式跟男装一样,中性服装主要反映在军装上,中国当时也是中性服装盛行的时期,除此之外,牛仔装作为中性服装的典型也在欧洲开始流行。70年代嬉皮士服装势头减弱,但这种反传统的意识继续延续,通过另一种服装风格——“朋克”表现出来,这是被西方较下层的年轻人所推崇的,虽然都是反对传统思维,但两者有很大差异,嬉皮有自己的团队,有明确的目标和政治觉悟,崇尚爱和和平。而朋克没有明确的团队意识,强调个体形态,行为散漫,着装怪诞,紧身裤、长靴、中性的发型、刺眼的图案和纹身都是朋克的特点。朋克风格对服装设计的影响十分重大,一直影响至今。
(三)20世纪80~90年代
80~90年代是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年代,全球信息化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发生了变化,人们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相距很远的人们也可以在瞬间取得联系,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变得高效起来,现代化的服装机械大批量生产,可以说是一场数字化的革命,不仅有量的增长,同时可以高标准地模仿手工制品,满足了人们对个性的追求和消费能力的要求。服装设计上开始拼凑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元素,特别是东方元素受到西方设计师的青睐。
这个时代也是人们开始对工业时代进行反思的时期,人们渴望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和原始,亚洲感的独特设计打破了西方一统的服装舞台。1981年,山本耀司与川久保玲一同参加了巴黎时装周,他们推出的“破烂装”引起巴黎时装界的轰动,他们将服装外面故意留出粗糙的线脚,毛衣上有大大小小的破洞和毛边,打破了传统的服装基本结构,袖子、领子、衣身不按照正常的人体特征设计。对于当时的年代来说,这些设计特点很难受大众追捧,但这种对传统呆板的反叛、奇特的构思、对结构的独特解构都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服装设计师,当下的服装设计很多的灵感元素都是来自于三宅一生、川久保龄和山本耀司的设计,比如中国的例外和江南布衣等品牌都受到他们不小的影响,用解构的设计手法来表现对现实的反叛,强调自身个性和独特的存在感,给服装一个崭新的面貌,同时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这种设计,由原来的非主流变成了主流设计,渐渐成为世界各地喜欢这类风格的服装设计师的选择。现代的服装解构仍然是倾向于强调个体本身,强调每件衣服的独特存在感[17]。如山本耀司所说,凡穿着我品牌服装的人,都能够找到你所要表达的自我和独特个性,而我的设计理念就是对服装结构、面料进行不断的拆分和重组,在此过程中营造出不同的造型和风格。而并非是纯粹的破坏,更重要的是重构、同构,通过解构的多样性,使服装的结构富有非常规性和可塑性。一件服装如果单纯被拆分,就不是解构服装,只有将拆分的服装重新再组合形成新的结构、新的整体才算是解构主义服装的全过程。
90年代早期,新朋克风格开始流行,主要表现在内衣外穿、透视镂空装、折衷服装。内衣外穿是将紧身胸衣外穿,颠覆了传统思想和着装习惯,彰显性别特征。透视镂空装是通过编织几何形或网状的透空服装,采用透而薄的面料制成。
(四)21世纪
进入新千年之后,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的又一次跨越,高科技产物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对服装的功能性的追求越来越执着,一些可穿戴的高科技服装也悄悄地走进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对服装的解构逐步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18],不仅如此,人们意识到服装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综合运用,款式造型的创意越强,其设计的艺术创造性就越高,如果缺乏艺术的表现,设计出来的服装将没有主线或者说是灵魂,相反如果缺乏精准的技术,则无法充分地表达出艺术的魅力。图1-2是针对服装功能上的重构,通过加入高科技技术,赋予服装另外一种功能,使原本不敢想的事物通过解构而成为一种可能,丰富了服装设计的灵感范畴。从这个时期开始,可穿戴的高科技会使服装具有更多的功能体现。
图1-2(a)是一款新型特殊功能的“上衣”,袖口有一个显示器,可以在任何地方和时间来观看视频和图像,这时的服装不只是具有保暖、御寒、遮羞、审美等基础功能,而是富集了互动交流、视觉传达、语音等特殊功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有趣丰富。
图1-2(b)是一件数码T恤,T恤集成了MP3播放器的功能,比带一个MP3播放器更加便捷,无须任何工具的协助,只要操控T恤上的按键就可以轻松搞定,内置芯片可以拆卸,方面清洗。
图1-2(c)是摩托罗拉与Burton Snowboards公司联合推出的一款蓝牙夹克衫,通过衣服上的蓝牙装置可直接对手机通话进行操控,无须拿出手机便可操作。
图1-2(d)是一件能上网的服装,这种服装的前胸部位可以充当通信工具。显示屏通过蓝牙与手机网络相连,还可以通过GPRS定位系统与他人联网。
图1-2 高科技服装
到了21世纪10年代开始,人类无穷的想象力通过科技的支持,把想象变成了现实,比如智能衣。加拿大肯高迪亚大学的教授Joanna Berzowska研发了一款名叫“Karma Chameleon”的智能衣,这款智能衣可以吸收人体的能量,并保存起来,然后借助所保存的能量根据运动形态和穿着者本身的意图来改变服装自身的造型,这种特殊的面料采用电子器件和计算机组件嵌入式设计,而不是在织物表面进行设计,并且此纤维组织由多层高分子材料组成,所以纤维不管是收缩还是延伸都会产生交互作用,如图1-3所示。
图1-3 能量衣
荷兰的一名设计师Anouk Wipprecht设计了一款蜘蛛机械衣,外观造型独特,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在彰显个性的同时又赋予服装另外一种保护隐私的功能。这款服装有多个传感器,能够根据周围环境特点做出相应的快速反应,比如当有陌生人靠近这件服装时,它的“脚”便会伸展出来保护身体,如图1-4所示。
图1-4 蜘蛛机械衣
图1-5是谷歌联合李维斯研发的一款智能骑行夹克,李维斯通过谷歌的提花织物技术,将带有传导性纤维织入牛仔布料里,这种纤维织入后会通过互动式感应、指令识别以及无缝连接到各类服务和应用的交互式服装。夹克内置智能扣环连接核心点,可以用蓝牙连接到手机或者计算机上,并可以在手机APP上轻松设定骑行的指令手势,在愉快的骑行过程中骑行者无须拿出手机就可以控制音乐、导航和电话等,是一种集运动时尚与功能于一体的轻松体验。
图1-5 智能骑行衣
图1-6是2014年加拿大Hyperstealth生物科技公司发明的一种叫做“量子隐形(Quantum Stealth)”的材料,它可以将周围的光波弯曲,进而达到隐形的效果。该公司表示这种材料将会用在军事上,为士兵制作“隐形衣”,但并没有向外界公布隐形衣材料的技术细节。
图1-6 隐形衣
图1-7是科罗拉多大学的在读博士HalleyProfita设计的一款“听声辨向衣”,这件服装有内置麦克风和传感器,可以帮助听力障碍者辨认声音传来的方向,对于听力障碍者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帮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所处的环境中,并通过声源的辨识帮助听力障碍者及时做出反应,这是助听器目前实现不了的功能。
图1-7 听声辨向衣
图1-8是Danilo Zizic和Nikola Knezevic设计的一款Pacer连体服,它可以将穿着者的一举一动谱写成一段旋律。Pacer连体服上内置传感器和触发器,传感器用来捕捉人体的肌肉运动,而触发器利用收集到的信息转化成旋律。穿上它后每做一个动作都会相应有一段音乐相伴而出。该服装可以在医学领域里用于肌肉萎缩的治疗和康复。
图1-8 谱曲衣
图1-9是一款名为Virtuali-tee的T恤,它是一款透视人体内脏的服装,穿着Virtuali-tee的用户可以通过配套手机APP扫描服装正面所印的图案,当用户扫描面部后可以在手机屏幕上观看到人体的骨骼、器官的图像,通过配套的VR设备可以观看到自己的每次心跳和血管的流动情况,该服装主要针对教育教学方面,可以让人们清晰地观察和掌握解剖知识。
图1-9 透视衣
当然这些新型、智能服装是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科技的不断进步提升了服装的高效发展,从解构传统思想和观念的萌芽到现在智能服装设计,解构是一个进步,同时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在该阶段经济、科技的进步程度,文化水平,生活方式等、解构主义服装的出现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和过程[19],人们对生活方式的开放性和多样性推动着解构主义在服装中的发展,它也在一天天地长大和成熟,今天的成就就是明天辉煌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