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材料学·应用篇(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纺织业区域分布及流通体系

我国是纺织大国,拥有比较完善的纺织品流通体系。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纺织产品特色,因此,了解我国纺织业区域分布及流通体系是科学、合理地选购衣料的前提。

一、纺织业区域分布情况

纺织品生产基地是应地理、文化、风俗及人力物力资源、经济发展等条件而形成的。如意大利科摩湖畔的印花染色;法国里昂的传统高级丝绸;英国苏格兰地区的粗纺毛织物;意大利的彼埃拉精纺毛织物等,都是世界上久负盛名的高级衣料生产基地。此外,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纺织加工业的东移,东南亚地区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纺织生产区域,亚洲各国纺织业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产业规模和格局。如日本和韩国的化纤业、我国的棉麻及丝绸业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针织业等,在世界纺织业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从纤维原料(包括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纺纱、织布、染整到服装,形成了上下游衔接和配套生产,成为全球纺织服装的第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东部沿海的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福建、上海则是全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的主体。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开始涌现出上百处以县、镇区域为依托,中小民营企业为主体,纺织经济占主导的纺织产业集群地区。其中,95%分布在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福建等省,如著名的化纤产业集群区——浙江绍兴,毛纺产业集群区——江苏江阴,化纤布产业集群区——江苏盛泽等。目前,东部五省一市的纺织工业总产值已占全国纺织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资产占70%以上,利润近90%,企业数占70%以上,从业人员占70%,出口交货值占80%以上。

二、纺织品流通体系

与纺织生产链相呼应的是各链节产品:纤维原料、纱线、织物进入市场后,形成了纺织品流通体系。目前,国内纺织品的流通体系总体上由实体和流通渠道两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

图1-1 纺织品流通体系

(一)纺织品流通体系中的实体

我国纺织品流通体系中的实体包括纺织品生产商、纺织品批发商、纺织品市场和纺织品购买商等。

1.纺织品生产商

纺织品生产商包括各种类型的纺织商品生产企业,如纤维生产厂、纺纱厂、织造厂和染整厂等。由于原料、设备、工艺及管理的特殊性,往往还可细分为不同的生产企业,如化纤厂、缫丝厂、棉纺厂、毛纺厂、麻纺厂、棉织厂、毛织厂、丝织厂、针织厂、非织造布厂和印染厂等,只有一些大型纺织企业兼纤维原材料、纺纱甚至织造、染整为一体,如棉纺织厂、毛纺织厂、染整厂或纺织染厂等。需指出的是,目前,大多生产商不仅从事生产,同时拥有专门的销售部门。

2.纺织品批发商

纺织品批发商是指销售纺织品的专门公司,具有一定的规模,其主要经营功能是在生产商与购买商之间架设桥梁,并在资金、物品流通、商品企划、营销及信息传递、商品质量管理、货期管理等方面发挥作用。其特点是在小批量多品种的市场趋势下,比一般生产商提供更多的品种和允许更小批发量的服务。另外,还包括以纺织品设计与开发为依托的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按季推出该公司特有的产品系列,并以委托加工形式进行定点生产和销售。

3.纺织品市场

纺织品市场由众多的生产商销售点和各种大小规模不一的纺织品贸易商组成,除了具有交易功能之外,还提供金融、货运、商务信息、品牌推广和质检等多种服务。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纺织品市场得以迅速发展。

4.纺织品购买商

纺织品购买商主要包括专业服装公司和成衣加工企业。

在我国专业服装公司大多是指集商品企划、设计、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服装公司。少部分则与国外大多专业服装公司相似,是以企划、设计及营销功能为主,采取委托加工的形式,不含缝制加工生产。成衣加工企业主要是指缝制加工工厂,通常有三种类型:生产销售一体化的独立型企业,专业销售企业的联营工厂和单纯承接加工业务的加工型企业。

(二)纺织品流通渠道

商品的流通渠道是指将商品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的诸环节的总和,它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同样,我国纺织品流通渠道也随着社会的发展由计划经济时代的三级批发(省级纺织公司统一收购纺织厂的产品→县级纺织公司或百货批发公司→零售店)的单一形式发展到如今的多渠道形式。

目前,国内纺织品流通渠道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1.纺织品生产商→纺织品购买商

这种形式主要出现在较大规模的生产商与购买商之间的交易,很多情况下是一种长期稳定的供求关系,如毛纺织厂与西服生产厂家之间的供求关系。这种形式有利于购买商降低成本,缺点是生产商的产品门类不可能齐全。而且,即使与多家生产商结成稳定的供求关系,也不可能包括所有产品门类。所以,大型购买商除了选择一定数量的生产商作为稳定供货商之外,还必须有其他的供货渠道。

2.纺织品生产商→纺织品批发商→纺织品购买商

很多中小型购买商由于所需产品的批量不大、品种繁多,往往通过纺织品专业批发商进行采购,而大型购买商也有批量不是很大的品种需要通过纺织品专业批发商进行采购。这样既可以避免因拥有过多供应商带来的管理难度,同时又可省去不少商品质量管理、货期管理等工作。

3.纺织品生产商→纺织品市场→纺织品购买商

大多中小规模的生产商由于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往往通过市场上的批发销售商代销或自己在市场设置批发销售点兼零售点,这样不仅达到了在市场销售产品的目的,而且为日后直接与购买商建立稳定的供求关系起到了宣传的作用。另外,对购买商而言,即使拥有稳定的供货商也不见得能顺利地从中购取包罗万象的品种,而纺织品专业市场则是除获得稳定供货商之外一个很好的补充,对于中小规模购买商而言更是如此。

服装企业采购纺织衣料的形式是由纺织品的流通渠道决定的,目前国内服装企业采购纺织衣料的主要渠道统计如图1-2所示。

图1-2 目前国内服装企业采购纺织衣料的主要渠道统计

4.网络流通

除传统的流通渠道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纺织品的网络销售也逐渐发展起来。目前主要有两种流通形式:一种是制造商通过大型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面料销售,目前几乎所有面料制造商都加入了这种销售形式。另一种是企业通过建立本企业电子商务销售平台进行面料销售,这种情况较少,仅限于少量规模很大的知名品牌面料企业。

(三)纺织品批发市场

近年来,我国兴起了大量的纺织专业化批发市场。这些专业化批发市场达到了拥有几十万个摊位、几千万平方米营业面积和几千亿元年销售额的规模,在我国纺织品流通环节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此外,这些专业化批发市场与各种纺织产业集群衔接紧密,除了与其他纺织品市场一样提供市场交易场所和金融、货运、商务信息、品牌推广和质检等多种服务之外,目前,不少专业化批发市场在开展传统业务的同时还依靠电子商务进行交易。它们已经成为我国纺织产业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有效地降低了行业物流成本,是我国纺织产业提升竞争力的一个方向。

纺织品批发市场大都是纺织专业化市场中的一级市场,属于产业集群区形成的产地型市场,大多分布于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等纺织企业密集地区。

目前,我国纺织品批发市场分为纺织品综合批发市场,如浙江绍兴中国轻纺城、四川成都西南纺织市场、广东西樵轻纺市场等;原材料专门市场,如浙江绍兴钱清轻纺原料市场、宁波华东棉纱市场、中国(浙江桐乡)濮院羊毛纱市场、江苏南京羊毛市场等;棉布专门市场,如中国(浙江湖州)织里棉布市场、辽宁西柳棉布市场等;丝绸专门市场,如浙江湖州丝绸市场、中国(嘉兴)茧丝绸交易市场等;化纤布专门市场,如江苏盛泽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