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融机构在地化与农村金融供给
(一)金融机构的在地化
在地化(Localization)是相对于全球化(Globalization)而来的另一种趋势和潮流,是指在一个地区或国家,任何一种经济或商品流动必须适应地方需求,才能加速发展。金融机构的在地化可视为一种金融产品或服务,能够被某一特定文化或语言地区所接受的情况。简单来说指金融机构的人员、产品、营销、工作方式方法以及机构(服务的最下一层物理网点)与当地农户以及村落经济社会的紧密链接。
人员的在地化是指一线工作人员距离农民的距离(一是空间上工作地点与农民之间的距离,二是时间上与农民在一起的时间长短)。产品的在地化是指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是否能满足当地小农户有效的金融需求(正常生产、生活的金融需求),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提供的金融产品供给能满足当地农户的金融需求,二是作为金融产品本身必须是专业的有效的并且具有天生的规避被动违约风险的能力。营销的在地化是指在对农民提供金融服务之前,由于有些农民接受能力相对较差,需要对农民进行金融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让农民不仅能接受新的金融服务理念而且也可以实质性参与。工作方式方法的在地化是指在与农民交往过程中为了完成工作计划采取农民可以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交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确保农民能够接受,二是单位农户所需花费的人力(或时间)、物力投入最小化。机构的在地化是指提供金融服务的物理网点距离农民的空间距离,这一点是从农民享受基本金融服务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考量的。
(二)国内金融机构在地化与农户信贷供给的研究
许圣道、田霖(2008年)用农村地区银行业中介机构数量作为反映农村金融排斥的指标(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数量、股份制商业银行机构数和农村信用社数量),并选择了人均收入、从业人员数量、农户储蓄、地区虚拟变量、金融知识水平、政府支农情况、金融基础设施、乡镇企业增加值等作为因变量,以计数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加大政府支持、创新服务模式、加强金融教育等建议。该项研究是从供给角度讨论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一种尝试。但是,在影响因素指标选取方面似乎有进一步调整的余地,作者将金融教育程度、基础设施等作为因变量,而这些指标本身可能是反映金融排斥的一些变量。田霖(2009年)还针对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研究中存在的城乡割裂问题,尝试通过金融地理学方法和视角,从城乡互动联通的角度剖析金融排斥问题,即城乡金融地域系统研究。何德旭、饶明(2008年)也从供给对需求满足的角度探讨了农村金融排斥。
祝英丽等(2010年)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了中部县级单位的银行业综合指数。并指出中部地区各地银行业发展水平差别巨大,市辖区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市银行业发展水平高,超过2/3的中部县市银行业发展水平低于平均水平,存在金融排斥的县市主要分布在传统农业区、高原、山地或丘陵等自然条件差和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经济总体水平低、农村人口多、第一产业产值高、第三产业不发达的县市,容易形成金融排斥。
王修华、邱兆祥(2010年)构建了地理排斥、评估排斥、条件排斥、价格排斥、营销排斥、自我排斥“六维”指标,分析了农村金融排斥困境。另外,从微观主体金融需求满足状况这个角度对金融排斥问题的研究,大多针对信贷约束和信贷配给。如马九杰等人(2010年)利用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直接访谈资料衡量农村信贷约束。被调查的987户农户中,面临信贷约束的占28.5%。被调查的155家农村中小企业中,面临明显信贷约束的企业占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