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马家军宝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家族尘封往事,少年结伴西行

西北大学有个历史系宿舍四个男生,来自东西南北,包含了汉、东乡、彝、鄂伦春四个民族。平时互相帮助学习,是学校民族团结的模范,而且都是一色的博物学家,平时在宿舍,一个历史话题就能掰扯个半天,各自在学术上都很钻研,社交上也不甘示弱,出了一个团委副书记,两个社团部长,除了子昂,据他透露,是自己不稀的争,的确如此,大一刚进学生会的时候,子昂就是部门一把手钟爱的种子选手,后来他自诩与世无争,就退出了学生会。子昂来自江苏,出生在一个江北小城,其祖上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王钱鏐,按族谱排列,子昂是钱鏐的三十七代孙,被人称为江南第一望族的吴越钱氏,自古以来人才辈出,出过影响中国的三钱,即钱三强,钱伟长,钱学森,三钱皆为钱鏐后人,只不过分为了湖州钱氏,无锡钱氏,杭州钱氏,按族谱来讲,子昂属无锡钱氏,太平天国运动之际,江南连年混战,祖上迁居江北,他得喊钱学森一声老太爷,家族临水而居,耕读传家,他的老太爷是晚清秀才,太爷是民间艺术宝卷传承人,爷爷是堪舆先生,父亲是老高中生,也是家乡有名的赤脚医生,子昂自小耳濡目染,对历史政治,天文地理,风水及药学有独到见解。他的大学死党兼舍友马一腾,东乡族,祖籍甘肃临夏,东乡族是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据说东乡族的祖先是中亚的撒尔塔人,成吉思汗发动大规模西征,东乡人的祖先跟随蒙古军队来了今天的甘肃临夏地区,并同当地的汉、蒙古等民族通婚,逐渐形成了东乡族,属于蒙元时期常说的色目人。东乡族自称“撒尔塔”,或者称作蒙古回回。临夏故称河州,是近代中国西北军阀马家军兴起之地,太爷那辈被马步芳部队抓壮丁,投身行伍,应了那句话,会说河州话,就把洋枪挎,太爷从马夫做起,一步步做到了中校团长,红军西路军血战河西的时候,太爷同情革命,私下里救助了不少失散红军,最后被上司以督战不力为由撤职入狱,幸亏同乡法外开恩,得以返回原籍。后来秘密加入了地下党,为解放兰州做出了杰出贡献,后来马步芳兰州战役溃败,逃亡沙特。老爷子因为熟悉甘肃的军政情况,光荣的参加了解放军。老爷子最后在兰州军区副师职任上离休,住在省军区大院。

新中国成立后,西北民间就流传着马家军宝藏的事儿,这并不是空穴来风,当年以马步芳为首的青马盘踞西北地区,残暴统治,横征暴敛,几代人积聚了大量财富,据民间流传来说,藏宝地方有三个,第一个是在青海湖边的金银滩,第二个在海西州的花土沟,第三个在甘肃武威的乌鞘岭。1982年,青海贵德县园艺场的梨园,原马家军曾经清末民初西宁镇总兵马元海的官邸所在地,挖出了七万玫银元,还有一千多个银锞,而马元海不过是国民党青海省政府主席马麒的外甥,住处就出土如此巨额金银,更不用说马步芳的宝藏了,至此,人们更是对传说深信不疑。子昂也听过各种小道消息,对此充满了兴趣,老是向一腾打听,一腾总是不以为意,还说子昂是想钱想疯了。

还是像往常一样,太爷去不远的清真寺做礼拜,路上突然发病晕倒,醒来的时候,老人家看着最疼爱的重孙一腾,挥挥手,示意家人出去,留下了一腾,太爷说,尕娃,我给你说个事儿,我的日记本你仔细保管着,我一直也没对外人或者家人透露一点关于宝藏的传说,但是现在我不能带着这个秘密走了,我毕生都在寻找马家军的宝藏,我曾无数次往返于甘青两省,若你寻到宝物,当全部上交给政府,毕竟这不义之财都是当年西北百姓的血泪。记住,尕娃,沿着河西走廊,自东向西搜寻,太爷的工资卡和日记本都放在你书包里,里面的钱都是留给你的,望一切平安!说完溘然长逝,享年一百零六。

长辈们和军队上的工作人员开始安排太爷的追悼会,一腾带着子昂回到军区大院的家中,这是一本羊皮封面的日记本,历经岁月洗礼,封面变得泛黄,纸张已经褶皱,全书以阿拉伯文字书写,对于子昂来说这就是无字天书,对于一腾来说就是轻车熟路。一腾觉得这是对当年受马家军剥削的老百姓一个交代。一腾内心坚定了完成太爷交给他的使命,他迫切的想揭开传说中的秘密。他和子昂虽是不同民族,大学四年却处的像亲兄弟,他需要一个伙伴,而子昂天生对大西北有一种执着,他喜欢大西北,内心向往,不然大学也不会义无反顾的来西北求学,提到河西走廊,他更是心潮澎湃,几千年的飞沙走石,金戈铁马,各个民族在西北大地博弈,一切虽然烟消云散,但是戈壁滩上残存的烽隧,佛窟壁画,无一不是悄悄诉说河西千年之前的昌盛繁华!

去了华林山以后,子昂给父母亲打电话说要在甘肃游学一年,父亲欣然应允,一腾带着他去银行查了一下,太爷的余额是七位数!!!二人开上家里的皮卡,带着日记本,采购了野外生存工具,带上了家里的冲锋衣和帐篷什么的,开着皮卡,开始了未知寻宝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