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英森临证经验辑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自序

我出生于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古城,父亲沈卓然是一位德艺双馨、深受当地群众欢迎的老中医,生前为潮州镇(县级)人大代表;母亲是一位贤惠善良的家庭主妇,乐善好施是她的美德。我在这样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家庭环境下成长,从小就受到良好的熏陶,尤其是对中医的认识日渐加深,并且萌生了长大后跟父亲一样当一名中医师。1961年高考前,中学老师说要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我说如果考不上大学就跟父亲学中医。回家对父亲说了这件事,他听后说:你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广州中医学院(今之广州中医药大学)。正如父亲所愿,我考上了广州中医学院中医医疗系,经过6年的学习,得到师长们孜孜不倦的传道解惑,我终于成为一名中医师。
毕业后被分配到粤北山区南雄县(今之南雄市)白云公社栏河卫生所(今之栏河镇卫生院)工作。由于我能扎根山区,为当地村民治病,受到他们的欢迎,1971年底调到县卫生局业务组工作,因为本人不适应行政工作,而且违背我的初衷,所以我主动向局领导写了报告,要求回到医疗单位做医生。因此,1974年4月我被调到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直至1978年9月调入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中医科工作,直到退休。这段时间,于1983年参与建立广州华侨医院中医病房,1988年被任命医学院中医针灸培训中心副主任、主任,参与培训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的中医爱好者;1993—2005年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参与筹建中医学系并担任首任系主任,2002年从系主任岗位上退下来,但仍继续中医教学和临床工作。期间,主编了《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发挥》和《岭南中医》。2001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名中医”称号,同年被评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
2007年1月,我正式办理退休手续,但是退而不休,至今仍受返聘。2003年开始,被遴选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参与了第三、四、五批的师承工作,带了6位徒弟。不论什么情况,亦不分寒暑假,我都以病人为重,坚守中医临床第一线;看病时,坚持不分贫贱富贵一视同仁的原则。回想起来,我能够这样做,大概有三个原因:①受到父亲优良的医疗技术和医疗道德的影响;②医学是一项既崇高又神圣的事业,不容玷污,尤其医生是关乎病患生命的;③我在读大学期间,先后两次回家服侍病危的双亲,使我感受病者及其家属的困难和痛苦。
自1961年考入广州中医学院开始,我的命运就紧紧地与中医事业联结在一起,几十年的临床、教学实践使我积累了不少经验体会,总结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中医药学的科学性与重视经典

《黄帝内经》是两千多年前的一部科学巨著,该书汇集了当时条件下的自然科学和社会哲学的先进文化科技知识,从天文、地理到人文哲学均有涉及,直到现在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中医药的发展史,简单来说,是从《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以至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以及明清时期的温病学说,是中国医药学发展过程的不断补充和完善,是密不可分的。而中医传承下来的经典方剂,更是具有一定的可重复性,如小柴胡汤、桂枝汤、补中益气汤、银翘解毒丸等,都是行之有效,被历代中医所反复使用的,所以说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实践和检验传承下来的,其科学性是毋庸置疑的。

二、学习中医要博览群书

记得1961年入学之初,刘汝琛副院长在给新生讲话中就勉励学生们要“熟读、勤练、博览、精思”。我在几十年的实践中,体会到做一名称职的中医师,除了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博览群书。现代社会发展千变万化,日新月异,如果不及时学习补充知识,就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现代医疗系统不断涌现新的医疗技术检测手段,即使是老中医也不能靠“把脉”解决诊断疾病。我们践行拿来主义,使这些新知识、新技术为我所用,不断充实和丰富中医的内涵。

三、做一位好医生,要谦虚谨慎,善于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

每一位同行,每一位患者和家属,都是我们的老师。前辈同行有很多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如20世纪80年代我曾在广州市一次中医名家座谈会上,听广州市儿童医院的何蔼谦老医师介绍白术、草决明二味中药治疗习惯性便秘,在后来的实践中,我根据病情灵活应用该二味中药,果然取得很好的效果,又如20世纪60年代初随父亲诊治一昼夜啼哭、翻滚不已的女孩,当时父亲作“内热”处理而取效,20世纪70年代初在南雄县医院会诊一女孩时,发现该女孩口眼紧闭,双拳紧握,发病之前惊叫,喜饮冷水,昏迷六天,认为该女孩与前一女孩病性相同,故力主使用泻下泄热之法而取效。有时,失败也是我们的老师,常听一些病人诉说:我的病已经好久了,找了好几位医生都没有效果。此时,千万不要在病者面前指责前医的不是,而应该接过其病历,仔细地了解、研究那些疗法与处方不能取效的原因,另辟思路,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和处方,并耐心说服和安慰病者,才能取效。

四、整体观、辨证论治与灵活变通

一位好的医生,必须准确掌握中医理论的两大特点,即整体观与辨证论治。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所以天文地理、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的变化对人的健康影响深远;同时又必须懂得灵活变通,包括所谓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才能确立正确的治疗原则和精准的处方用药。《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指出了东南西北中的气候环境不相同,各地民俗饮食和生活习惯也不同,因此,产生的疾病也就不相同。例如岭南,地属南方,“地卑炎方”,以湿热交蒸的气候为主,所以南方人体能消耗较大,其体质以气阴两虚为多见,因此,南方的药物多以轻柔、清淡相适应,如木棉花、鸡蛋花、桑叶、鼠壳棉等。

五、仁医、仁术、仁心

一位好的医生,必须具备“三仁”。古人称中医为仁医,称具有高超医术为仁术,称富有同情心为仁心。只有具备了“三仁”,才能将病人看成自己的亲人,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医者千万不能厌弃病人,要设身处地为病者考虑,减轻其痛苦,处方用药要根据病情用药恰到好处。

六、做好中医传承工作

千百年来中医药的发展,主要是靠师带徒的方式来传承的,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才有第一批中医学院,开始规模教学。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传统的师承易于形成一家之言,比较狭隘,而且有传内不传外以及为了防止徒弟学成后与师父争饭碗而出现留一手的现象;规模办学亦有不足之处,容易流于形式,出现一般化的通病。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相关部委开展全国性的师承工作。这样的师承工作与过去的师承有着根本的不同。现在的师承工作由各医疗单位遴选医技精湛、经验丰富、医德高尚的名家担任指导老师,徒弟则选择有志中医事业、有一定基础的中青年中医生担任。学徒除了跟师、记笔记医案,还规定学习古典名著,定期集中培训,这样就能保证传承的质量。
我自第三批全国师承工作开始,连续三批带徒,每批两人,共六位徒弟。平时出门诊时也有不少研究生、本科生跟随我临床诊病。我的想法是:只要热心中医事业、有志中医的年轻人,我都愿意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临床经验、用药体会传授给他们。我相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医药事业一定能够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增添光彩。
我的几批徒弟和学生都很努力学习中医,也做了不少工作,在传承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实绩,尤其是谭金华、张军以及吕小亮、彭景钦几位,他们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工作,将我从事中医以来的一些论著和文章,以及我的徒弟、学生所发表的与我有关的作品,精心整理,汇编成册,定名《沈英森临证经验辑要》即将付梓,我对他们的工作是满意的。该书虽是我一生从医的总结,但在整个中医学的大海里,只是沧海一粟,恳切祈望指正。
在该书即将出版之际,我要感谢一切帮助过我的师长和同行,尤其是我的老伴黄丽云和家人对我生活上的照顾及事业上的支持。
沈英森 2019年春
写于暨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