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区块链:行业解决方案与案例分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2.2 多方合作的互信问题

安全隐私问题属于技术层面,下面从商业层面来看一下。物联网行业涉及的参与方较多,价值链条较长,例如,仅用智能标签进行食品溯源的物联网应用就会涉及农场、产品生产加工厂、仓储、物流、大型商超等多个商业主体。在多个市场主体的合作流程中,一旦出现产品问题,各方都有动机隐瞒甚至篡改自身的相关数据,令最终用户和政府监管部门对商家的追责和责任认定变得困难重重。即便不是产品质量的问题,多方合作中的财务数据隐瞒和造假问题也是十分普遍的。例如,现在贵重的工业、机械设备(例如,高级机床、矿山机械、施工机械)的销售中普遍采用融资租赁的模式,并利用物联网跟踪设备的维护情况和状态,明确其资产所有权,然后资产所有方(例如设备制造商或融资租赁公司)按照设备的使用量(制造产品的个数、设备开机使用时长等)对设备的租赁方(最终使用设备的工厂、施工单位)进行收费。在这种应用场景下,租赁方会有足够的动机去篡改终端设备记录的数据,缩小实际使用的时间或产量,从而导致资产所有者受到损失。因此,多方合作(博弈)的互信问题能否解决对于物联网商业模式能否顺利开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上述问题的存在由来已久。对于技术上的安全问题,可以通过物联网的管理方加强安全措施来降低风险,例如,加强内部的互相监督,加强密钥管理,雇佣技术水平高的网络管理与安全技术人员,聘请外部白客或网络安全公司对物联网安全进行监控或不定期抽查等,但是由于物联网设备的计算能力远弱于黑客的设备,以及内部员工存在以数据牟取私利的动机这两个固有弱点,上述措施并不足以保证能够实时发现和避免物联网安全(数据泄露、篡改)问题的发生。对于商业互信问题,由于各方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传统上如果在价值链上存在较强势的一方(例如,京东、天猫这样的垄断性平台,大型金融机构,或供应链金融的核心厂商),那么可以采取强制让相对弱势的各方缴纳一定的安全押金或实物抵押的方法,或者强制让各方购买相关保险的方法,但是一旦出了问题,最终往往还是要诉诸法律,依然会存在取证难的问题,并且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需要考虑时间冗长、成本高昂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