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把玲珑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天官赐福

夕阳西垂,天边的云霞似火一样艳红,照射在潺潺流淌的溪水上,泛起片片金光。溪水哗啦哗啦流淌,似乎在绵绵细语,倾诉衷肠。岸边几棵杨柳,枝条低垂,随着暖风翩然起舞,欢愉跳跃。

持续了几十天的暴雨终于停驻,洪水消退,人们脸上不禁露出如那阳光般灿烂温暖笑容。

就在河边不远处有间小茶馆,挨着大道,供过往行人打尖休息,此间来往客商络绎不绝,生意也还过得去。住在附近的一些庄稼汉,做完农活,都喜欢在这里团团围坐,点上一壶粗茶,叫上一叠花生米,边吃边喝,胡吹大气。

店里有个说书先生,不知是何来历,常给茶客讲些当下发生的故事,也不知他哪里来的这么灵通消息,好像没什么事他不知道,时间久了,村里人都叫他万事通 。

马上又要到了说书时间,店小二坐在门口吆喝,“想听书的都麻利点,就要开讲啦。今天的故事可比以往的精彩,错过了保准你后悔大半年呐。”

小二卖力吆喝,几个庄稼汉听到小二喊声,匆匆忙忙往这小茶馆奔来。

“等等,先别开讲。”

“小二哥,今天说的哪一段。是三打白骨精,还是关公战秦琼。”

“别瞎扯,关公是三国时期的好汉,何时战过隋唐的英雄。”

小二白了两人一眼,没好气的说道,“进去了你们不就知道?不过书可不是白听的,老规矩,茶钱两文,听书一文。”

“不对啊,前些天茶钱不是一文吗。”

“就是,就是。”另一个庄稼汉附和道。

小二白了他们一眼,“我说两文就两文,没钱听什么书?还不滚去种地。前些天和现如今哪能一般,当下风调雨顺,田里的庄家节节疯长,眼看着就有一个好收成,你们都能吃得饱肚子了,也不能让我们继续望北喝风吧,茶钱当然要涨。”

小二见二人犹豫,接着说道,“喂,喂,你到底要不要听?若不想听,就趁早滚蛋,别占着茅坑不拉屎,挡着了小爷的财神,你看那边,正有人往这边赶呢。”

二人抬头一望,果见远处官道上一个黑点正由远而近。

说来奇怪,起初时那黑点还极小,可是一眨眼功夫便能看清是个人形。二人以为自己眼花,揉了揉眼, 岂料,那人已到了近处。

小二低估了一声,“真见鬼。”

上下打量那人,只见他身着一身灰布衣裳,风尘朴朴。上中等身材,约有二十上下年纪。往脸上看,双眉入鬓,星目炯炯,高鼻梁,四方口。手中摇着串铃,叮叮直响,另只手中,拎着个药幌子,上书几个大字,“华佗再世,专治各种疑难杂症。”

原来是个游方郎中。

小二连忙上前招呼,赔笑道,“客官,来碗茶吧,店里雅座,干净舒适,大碗茶只要三个铜板,各种点心应有尽有。屋里还可以听书,若觉得讲的好,随意打赏个两三文,博您一笑,看您老这阔绰样子,想来也不在乎这几文小钱。”

原来店小二这一行当,最能见风使舵,他见这郎中器宇不凡,便想把他当成肥羊来宰。

郎中微微一笑,“不对吧,刚刚我明明听到你说茶钱两文,怎么到了我这便涨成了三文了。”

小二一愣,心想这位莫非长了顺风耳,这么老远也被他听了个清楚,不敢怠慢,连忙赔笑,“呦,客官,您看我这记性,今天老板刚给降了价,我却忘了,快往里面请。”

游方郎中微微一笑,也不计较,挑起门帘走进茶馆内,捡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一壶茶,几样点心,自顾自吃喝起来。

鸳鸯板响起,“当里个当,当里个当,闲言碎语不要讲,咱们今日就表一表抗洪救灾杜三郎。杜三郎,家中还有两兄长,唯独这老三最刚强。要问这三郎长啥样,方面大耳、目似星光,眉分八彩、鼻直口方。”

说书人口中的杜三郎乃是本朝的天官,专司祭祀、祈祷、求雨、占卜、赈灾等工作。 姓杜名其锋,家中排行在三,他还有两个哥哥,分别叫做杜其锐与杜其利,也都在朝中为官。

说书人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又继续唱道,“春夏之交梅雨多,致使那洪水泛滥堤决口,百姓流离失所苦难当。灾荒里,人似蝼蚁,命如草芥,水深火热,苦苦挣扎。”

“当今圣上也心慌,遍撒招贤公在文菜市场。要选那贤能有道真高人,效仿圣人大禹把水治。谁曾想,招来了些三教九流、江湖术士与那贪官勾结,骗取朝廷的钱粮。”

听到此处,那些喝茶的茶客纷纷骂道,“这些狗贪官的,大发国难财,不得好死。”

“不得好死?他们才不怕。你没听过‘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吗。”

“哎!修桥补路双瞎眼,杀人放火子孙全,这世道……哪有不贪的,谁愿做那老好人。”

“话也不能这么说,咱们朱知州倒没请过什么江湖术士来治水。”

说书人哼了一声,“天下乌鸦一般黑,咱们这位知州大老爷,外号朱扒皮,上任以来先后发明了绫罗税、食肉税,不也尽干些欺上瞒下,中饱私囊的勾当。”

“谁说不是,这些狗杂碎,见不得百姓一点好,要说吃肉穿衣也需纳税,那么这些兔崽子们应该比谁缴得都多。”

“哎,咱们这些小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他们当官儿的哪天不是歌舞升平,谁管我们死活。”

“如今这世道,遇到天灾我们百姓没法活。遇不到天灾,这些王八羔子也不让我们活。”

众人纷纷摇头,生活在这样一个世道,平民百姓只能苟且偷生。

这时,店外隐隐传来小二招呼声,“呦,二少爷,哪阵香风把您吹来了……”却没人进屋,众人都不在意,又议论一阵,说书人又把手中鸳鸯板敲得叮当直响,口中继续唱道,“水患越治越严重,龙威震怒把斩杀贪官的宝刀扬!人头落地!当里个当,当里个当,奸贼佞臣哭爹又喊娘!”

“好!好。”这话直说到茶客们的心眼里,大伙儿纷纷鼓掌喝彩。

“斩杀贪官快人心,但那洪水依旧肆虐逞凶狂。群臣请命把天祭,玉皇山上,北高峰前,三清庙内,净手焚香,祷告上苍。祈求暴雨停歇,洪水消弭,救百姓于水深火热,还神州一个盛世太平。”

“天子率众九叩首,心中默念祭天文。香烟缭绕随风扬,木鱼笃笃诉衷肠。感动了上苍众神明,原始天尊显真灵。法相高有十来丈,金光闪闪放光芒。”

众茶客听到此处,尽皆喜上眉梢,仿佛亲眼见到救世主降临,有些人甚至双手合十,大念“阿弥陀佛。”

“众人莫敢抬头望,丝竹散尽寻踪忙。”说书人手搭凉棚,学那寻人模样,四处张望,又接着往下唱道,“宝石山上一人来,唱着山歌声嘹亮。众人上下细打量,原来是户部小吏杜三郎。”

“杜三郎,官小职微面圣难,就连这祭天大典也无需他着忙。”

“众人问他缘何来,三郎道,‘玉清元皇大道君,体恤民间疾苦心凄凉,特赐九字真言,帝钟法宝。命小人止暴雨,泄洪水,匡社稷,安黎民。’”

“哦,原来如此,杜大人果然是神明降世。”

“那还有假?村东的杜公祠想必大伙儿都去过,虽刚刚建成,但香火极盛,有求必应。要不是神明转世,哪有那么灵的。”

众茶客纷纷点头,“那倒是,我家里的婆娘一直不怀孕,前两天去杜公祠拜了拜,没想到真的怀上了。”

“哈哈。”大伙儿一阵哄堂大笑,“原来这杜大人把送子观音的差事也揽下来了。”

一时间茶馆内热闹非常,只有窗边那个游方郎中面无表情,喝了口茶,继续看窗外风景。

说书人望了他一眼,又继续唱道,“当里个当,当里个当。众人悄然往他手中望,果见一物熠熠生辉,灼人二目。山字柄,黄金铃,任谁都知它是宝,定非凡间物。”

“龙颜欢喜圣心悦,命三郎开坛做法在涌金门。高搭法台有三四丈,八卦仙衣罩身上。三郎绕台急行走,手中帝钟频摇晃。宝剑挥舞指苍穹,四道黄符化金龙。”

“霹雳闪电照长空,四条金龙遨游太空。嗷嗷怒吼,咬住一物不放松。直把它杀得东逃西窜,血洒天空。”

“三郎站定抖威风,指决掐,口中念,急急如律令,长剑化作电光去,直射云霄九万里苍穹。”

“风急雨猛电光闪,嘶吼惨叫心头寒,忽有一物从天降,原来是一颗血淋淋妖龙头,龇牙咧嘴双目圆睁。”

“呀!真的是龙头吗?”

“难道这世上真有妖怪作祟。”台下议论纷纷。

“对,没错,我也听亲戚说过,的确是妖龙为祸人间。”

“亏得杜大人为民除害。”

“没错,杜大人真乃活神仙!”众人欢呼雀跃,爆发雷鸣般掌声。

说书人继续猛打鸳鸯板,“一把长剑破云来,银光闪闪雨露寒。雨停风驻云飞散,万道金光照四海。黎民百姓齐欢腾,泪眼湿润心头暖,五hu四海喜讯传。”

“百姓欢愉龙心悦,齐赞三郎治水功。有罪的已罚,有功的当赏。天子御笔提八字, 乃是‘九天揽月,扭转乾坤。’”

“三郎功绩大于天,百姓牢记在心间,把那生人祠堂来修建,四季香火不间断。九转天官美名传,既在青史也在民间!”

说道此处,茶客们纷纷叫好。

“当里个当,当里个当,各位看官,小的讲的怎么样,诸位凭心来打赏。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这时一个小童捧着个茶盘走了出来,挨桌讨要赏钱。村里人大多贫苦,走了一圈也只得了七八个铜板。

说书人并不着恼,喝了口水,一拱手,“小的多谢各位了。”说着一揖到地。

那些给了赏钱的胸脯挺直,得意洋洋,觉得倍儿有面子。没给的脸上无光,低着头拼命鼓掌。

“再来一段。”不知谁喊了一声,“对,再来一段。”

说书人微微一笑,“好吧,难得诸位兴致这么高,我再给大伙儿讲一段最近绿林中传得沸沸扬扬的事,就不打这鸳鸯板了。”

他说不打鸳鸯板,言下之意这段不收书钱,免费白听,茶客们哪有不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