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6章 谁能笑到最后
杨总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也学孙总在屋里踱来踱去:市场部负责人究竟由谁来担任呢?他的用人原则首先得是“自己人”。
他将公司所有人都“筛选”了一遍,最后锁定在自己的“亲信”---招商部竞选失败的孙一学身上。
“但是,一个竞选失败的人,突然担任了市场部负责人,何以服众?”杨总自言自语:“孙总那里恐怕也过不了关。。。。。。”
杨总思前想后,突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何不再来一次竞聘?这一次自己想办法助孙一学一臂之力,对,就这样办!
杨总想到这里,立即向孙总汇报了自己的想法,他当然不会傻到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的地步,而是冠冕堂皇地提出了在全公司进行“市场部负责人通过竞聘产生”的思路。
为了使孙一学能稳操胜券,他向孙总提出了这次竞聘有两个指标:一是专业知识,占50%,竞聘演说占50%。
杨总之所以这样设计,是有自己的“小九九”的。因为通过上次竞聘,杨总发现,实际上竞聘演说成绩相差不是很大,也就是说,只要孙一学能在专业知识上远远超过其他对手,他就能最后胜出,因为这个专家知识的考题是由他来设计的。。。。。。
孙总权衡了一下杨总的思路,觉得切实可行。
“我看招商部竞聘成功的在职人员,就不必竞聘了,最主要的是招商部那几个上次竞聘失败的员工参与竞聘。”孙总脸上浮上一丝微笑:“这是公司给了他们一次机会,如果再次失败,他们就不会再认为公司不公了。”
“高,实在是高!”杨总不自觉地将老电影上的一句经典台词用上了。
“另外,我考虑再成立一个电子商务部,没竞聘成功的也选择继续留在招商部,或者进入电子商务部。”孙总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发觉是凉的,就将茶杯往桌子上一搡;杨总机灵地端起孙总的茶杯,走到饮水机上接了一杯热水,孙总接过杯子,说声“谢谢”。
“你再考虑一下具体操作思路,到时候再讨论。”孙总端起茶杯,想再喝一口,发觉有点热,就放到桌子上。
“那由谁担任电子商务部负责人呢?”杨总低头咕哝了一句。
“你先把市场部组建完毕后再说吧!”孙总从衣服架上取下外套,作出要下班回家的姿势。
杨总也下意识地将外套穿上,就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杨总下班后,开车离开公司没多远,就给孙一学打了个电话,说是晚上到“撸一串烧烤店”。
孙一学猜想杨总一定有急事,虽然他现在已经快到家了,但为了“大事”,他又折头去了“撸一串烧烤店。”
当他将车停在烧烤店车位后,发现杨总也刚将车停下。
于是,二人选了个包间,孙一学让杨总在包间休息一下,自己就点了十几个菜和若干撸串。因为二人都开车,因此,孙一学要了几瓶饮料。
在上菜之前,孙一学送给杨总一盒烟,产亲自给他点上。
“杨总,我还是称呼‘杨哥’比较亲切,”孙一学给杨总倒上了一杯茶:“如果小弟我没猜错的话,杨哥一定有好事。。。。。。”
杨总翻白了他一眼,吐了个烟圈。
等菜上齐后,杨总举起饮料瓶:“先喝点饮料再说。”
“好,祝杨总步步高升!”孙一学也举起饮料瓶,奉承了一句。
杨总喝了大大一口,差点笑喷:“你这张嘴要是用到正事上就好了!”
杨总抓起一枝撸串,也不管“吃相如何”,二一添作五,就消灭掉了。
孙一学魔术般地又将几串放到他跟前:“给杨哥补补脑子。”
“你这张嘴啊!”杨总用撸串指着他:“下次竞聘你要是给我掉链子,我就给你把嘴缝上。”
“下次竞聘?”孙一学用餐巾纸抹了抹嘴上的油:“我怎么有点蒙圈啊?”
“孙总准备组建市场部,”杨总夹了一个排骨,放在嘴里吱咂有声:“需要一个市场负责人。”
“孙总准备让谁当这个负责人?”孙一学递给杨总一个塑料手套。
“还是采用竞聘的方式产生。”杨总瞥了一眼孙一学,然后,将塑料手套套上,又抓了一个排骨。
“看来我是没戏了。”孙一学叹了一口气。将餐巾纸盒推到杨总跟前。
“你就这么没出息?”杨总扬起筷子在孙一学头上敲了敲:“你这脖子上挂的是西瓜皮吗?”
“是沙瓤大西瓜。杨哥如果想吃西瓜的话,我随时奉送。”孙一学滑稽地伸着脖子。
“好,我真想喝了,”杨总站起来用手弹了弹:“很遗憾,才五成,退货!”
“那就等八成熟再请杨哥吃。”孙一学又给递给杨总几枝烤串。
杨总吃了几串后,又喝了一瓶饮料,然后,含上一枝烟,孙一学机灵地马上给他点上。
“一学啊,你听着,这个市场负责人非你莫属!”杨总猛吸了两口烟。
“我谢谢杨总,尽力而为吧!”孙一学也点上一枝烟。
“不是尽力而为,而是志在必得。”杨总瞪了他一眼:“你只要严格按照我说的去做就是了。”
杨总从衣兜里摸出一张纸,扔给他。孙一学展开一看,是《竞聘演说词》。
孙一学心怦怦直跳:“大哥,你这是。。。。。。”
“你把这个背熟练,其他你就不用管了!”杨总喝了口饮料,又夹了一筷子牛肉。
“那我谢谢大哥了!”孙一学感激地向杨总“以饮料代酒”并示敬意。
。。。。。。
第二天上午,杨总把《市场部竞聘方案》报给孙总审批。孙总很快给以回复:同意实施。
于是,杨总将《市场部竞聘方案》发到公司微信大群里。方案内容如下:
为增强市场活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特制定《市场部竞聘方案》。
竞聘目标:市场总监一名,总监助理一名,经理一名。
竞聘方式:通过专业知识考核、竞聘演说。两项成绩各占50%。
竞聘时间:下周三上午
参加竞聘人员:招商部上次竞聘失败的员工
请以上人员即日起积极报名参加。
孙一学看到通知后,非常活跃。他积极动员那十位竞聘落选者报名参加,说这是杨总为大家争取的一次难得的机会。由于上次孙一学积极为大家争取利益,因此,他们也没犹豫便都报了名,并积极准备竞聘;又因为上次大家都有过一次竞聘经验,因此,他们对这次竞聘并不打憷。
下周三上午九点,“市场部竞聘会(第一场:专业知识考核)”在公司会议室进行。考核以书面答题形式进行。共100个题目。60分为及格。考试时间为三个小时。总经办李殊主任为监考官。
考试人员除了孙一学以外,其他人大多不是皱眉,就是叹气。
大约十一点左右,孙一学第一个交卷,而其他大部分人答了不到一半的内容。
直到考试时间结束,大部分人勉强交卷,直呼“比高考都难”!
下午两点,市场竞聘会(第二场:竞聘演说)仍然在公司会议室进行。
竞聘会由公司孙总、杨总、周总、冯总监、温总监、李主任等公司中高层领导和六位员工代表组成评定小组。
原招商五部总监廖辉第一个走上了主席台进行竞聘演说。他采用了pPT的形式,声情并茂,有理有据,孙总听了频频点头。
其余10位竞聘者虽然也不乏亮点,但大都显得准备不足。
最后一个出场的是孙一学。他同样采取了ppT的形式。他的演讲不仅声情并茂,而且显示了较强的专业性和政策性,更重要的是,他把市场部未来规划讲得扎实可行。
孙一学讲完后,杨总带头鼓掌。孙总也不吝夸赞。
十三位竞聘者竞聘演说完毕后,有三位员工代表进行唱票。
结果很快出现:孙一学、廖辉、吴军居前两位。
第二天上午,杨总在公司群里宣布竞聘结果:孙一学综合成绩第一名、廖辉第二名、吴军第三名。经公司领导研究决定,报集团批准:任命孙一学为市场部总监、廖辉为市场部经理、吴军为总监助理。
随后,孙总分别与三位市场负责人进行谈话。三位市场部负责人纷纷表态:一定严格履行职责,服从公司领导指挥,运作好市场。
下午一点左右,杨总正与孙一学谈话,突然接到了孙总的电话,说有事相商。
杨总一怔:该不会有变卦吧?但转念一想,孙总已经与他们谈了话,估计不会出尔反尔。
“杨哥,老孙会不会再增加一个考试程序吧?”孙一学有点担心地问。他已经从一名员工级别,一跃成为总监,他唯恐“好梦不常”。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杨总自言自语道。
杨总走进孙总办公室后,孙总招呼他坐下。
“老杨啊,我反复考了一下,总感到市场部有点实力单薄。”孙总双臂交叉抱在胸前,若有所思地说。
“孙总的意思是?”杨总手执钢笔,作出准备记录状。
“我觉得市场部还缺一个策划、一个设计。”孙总托着嘴巴,在杨总脸上扫了一眼。
“我跟人力资源部说一下,让他们在招聘网上招聘。”杨总不假思索地说。
孙总摆了摆手:“不用了,可以内部解决。”
杨总脸上掠过一丝疑惑的表情。
“我考虑是不是广告企划部与市场部合并为一个大的部门?”孙总像是在征求杨总的意见,又像是在决定一件事。这是他说话的风格。
杨总又是一愣怔:“合并后各自的岗位如何安排?特别是冯总监。”
“这就是我来找你商量的一个重要内容。”孙总瞥了一眼低头纪录的杨总:“你回去后考虑一下思路,报给我再决定。”
杨总点了点头。合上纪录本就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