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应该这样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师 七

扫一扫,进入课程

。贞,丈人吉,无咎。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六三:师,或舆尸,凶。

六四:师,左次,无咎。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一、语译

师。把握贞定之道,有经验老到之人,则吉,也就没有过患了。

初六:出师要有纪律,如果做得不好的话,则有凶险。

九二:(有经验的将帅)在军队中,则吉,而无咎。君王将会再三授命给他。

六三:行师时,或有车载尸体之象,则有凶险。

六四:行师时,能知停驻不前,没有过患。

六五:田园中有野禽,利于能把握言辞。则没有过患。长子能做将帅,如果年轻的子弟代替,则有车载尸体之象,以此坚持,则有凶险。

上六:伟大的君主承受天命,能开创国运和安定家邦。这时要摒弃小人不用。

二、解义

1.本卦名“师”,“师”是指的兵众。本卦由内坎外坤两卦重叠而成,其象有以下各义:

(1)坤在上,为地;坎在下为,水。地下有水,水相聚,故原意为聚众的意思。

(2)坎代表阴险,而坤又是至阴之卦,故本卦有阴和险之象。

(3)本卦五爻皆阴,只有九二一爻为阳。以王弼解《易》的条例,本卦九二为一阳,是主爻,正象征将帅统兵,为行师用兵之象。

2.卦辞:本卦以九二之主爻为对象。这个“贞”字指九二之阳刚,以德来说,就是诚信。“丈人”也是指九二的将帅。“丈人”本指老者,如《论语》的“荷条丈人”。但将帅不一定要年老,而是指有经验的长者。“吉,无咎”,照理说已经是“吉”,一切都好,为什么还要加一个“无咎”?这是因为有经验的人为将帅,在师旅是吉;而“无咎”,是指师道都有杀伤,本来不好,但有此将帅用兵,不以杀戮为主,则可以免于过咎了。

3.初六:本爻位不当,与六四不相应。且又是坎险之始,这正象征“兵者,不祥之器”(《老子》三十一章),所以军队最重纪律,因为纪律可以抑制用兵易流于凶残。“否臧”的“否”一般都解作不,但《易经》十二卦是否卦,“否”的意思是违逆。“臧”虽可解为善,但有人谋的意思,如我们常说人谋不臧。所以“否臧”两字应该是指初六的兵众违背了九二主帅所定下的纪律及谋略。

4.九二:本爻位不当,与六五相应。本爻爻辞承接了卦辞“丈人”,是指如有经验的主帅在军中,则“吉”而“无咎”。本爻虽不当位,但与六五的君王相应,得到君王的信任。“三”是指次数的多,也就是君王一再地信任。

5.六三:本爻位不当,与上六不相应,又乘驾九二阳刚之上,并且还在内卦坎险之极,故有“舆尸”之象。在战场上,士兵的死亡都是暴尸山野或当场埋葬,只有将领死亡才有以车载尸的现象。“或”是疑惑之辞,本来九二之主帅领兵出战胜算在握,可是现在年轻的将领在外不能遵守主帅的指示,本身才能不够却一意孤行,当然是惨遭败北了。

6.六四:本爻当位,与初六不相应,且夹于众阴,上面又有二阴挡住,所以前途不明,因此只有驻兵不动。“左次”就是留在它的位置上,不要轻举妄动,这样才能免于咎患。

7.六五:本爻位不当,与九二相应。本爻是君王,本该阳刚中正,但却是阴爻居位。位虽不当,却与九二相应。这在用兵时,符合反常的原则,即君主自谦、守弱而信任主帅在外的用兵,有时君王之命可以不受。“田有禽”是指田地中跑进了野禽破坏农作物,这是象征敌兵入侵国土。“利执言”,是利于把握住正当的言辞,也就是举兵抗敌,出师有名。“无咎”者,本来用兵是有咎的,但为了保卫国家,所以“无咎”。“长子帅师”当然是指有经验的九二为主帅。“弟子舆尸”正是指六三缺乏经验的年轻军官揽权的败事。“贞,凶”是指此年轻军官的固执以为是的凶险之象。

8.上六:本爻位当,与六三不相应。本爻在师卦之终,代表用兵的战事已完,卫国保家的责任已尽。此时这位伟大的君主祭拜上苍,表达他已顺承天命,接着就是为国家开创太平的新机,不再用兵,也就是不再用六三一样好战的将领。“小人勿用”的意思,不仅不用小人,相反的要用君子来辅政。

三、处变学

在占卜来说,本卦是讲用兵的军事,但《易经》占卜之象本可以用之于其他方面,尤其在处变上,更可推扩到治国、商业、个人处世和其他各方面。

(一)自修

1.初六:这个“律”,在用兵是军纪,在国家是法律,在社会是礼制,在商业是规约,在个人就是德行。就以用兵来说吧,孙武见吴王阖闾时,吴王有意考验他,让他操练宫中的侍女,以两个宠爱的妃子为队长,孙武第一次告诉她们军纪后,她们在操练时却嬉笑以对。孙武再耐心地把军纪详细陈述了一遍,可是第二次操练时,她们仍然嬉笑以对,孙武在吴王来不及阻止时,即斩了吴王的两位最宠爱的妃子,以树立军纪的重要。这个军纪的“律”在另一位兵家吴起手中,由于他受业于孔子学生子夏,他更扩大为“礼”,如他说“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吴起兵法·图国篇》)。又说:“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当,退不可追。”(《吴起兵法·治民篇》)这个“礼”除了治国整军外,更通于个人的修养,如荀子便说:“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荀子·修身》)。所以在这一爻上,处变者是以礼自修。

2.九二:在这一爻上,承接了卦辞的“丈人”,是指以有经验的长者为主帅。这里的经验,不只是指他作战经验的丰富,而是指他有真正用兵的智慧。孙子对这个“将”的要求是“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孙子兵法·始计篇》)这五者中,除了“严”是对治军而言外,其余四者,都是儒家的德行。其中“仁”,如果兼言“仁慈”的话,老子更有发挥说:“慈故能勇,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六十七章)所以这九二之主帅,不仅有用兵的计谋,最主要的还是具有智慧和仁慈的德行。

(二)应变

1.六三:这一爻面临的是最凶险的环境,爻辞只告诉我们败军的现象,而没有提示我们应变的正面意义。其实“舆尸”两字大有文章,由于本卦讲军事,很容易把“舆尸”解作车载尸体。事实上,这个“尸”字还另有一解,即在祭祀时,让幼童坐在神位上,代表神灵受人祭拜。如《诗经》说:“神具醉止,皇尸载起;鼓钟送尸,神保聿归。”(《小雅·楚茨》)又《公羊传》说:“祭必有尸者,节神也。礼天子以卿为尸,诸侯以大夫为尸,卿大夫以下以孙为尸。”(《公羊传·宣公八年》何休注)这种以幼童为尸的祭礼,在周代以前就盛行,所以本爻的“舆尸”解作抬着年幼者当作主神也是通行的礼法。这一解释也正合了本爻以年轻才弱的将领代替主帅的毛病。基于这种说法,本爻的应变态度应该是:

(1)要重用有智慧、有德性的专门人才来主导,要相信他,给以权责。

(2)切勿任用没有经验的人,凌驾在有经验的专家之上,包括领导者自己。

(3)不要相信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三个臭皮匠仍然是臭皮匠,一个诸葛亮却能胜过百万雄师。

2.六四:本爻已在外卦的变化中,爻辞的教训只有两个字“左次”。在军队中,左边的位置是次要的,老子说:“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三十一章)所以“左次”即退居,而不用兵。就本爻的位置来说,大环境仍然黑暗,而不利于有为。它的方法有三:

(1)要谦虚自守,不要逞能,不要露锋芒。

(2)应变之道在顺变,不要有意去应变,要能以不变应万变。

(3)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3.上六:这一爻在天位上,是承天而变,所以说“大君有命”,这个“命”即天命。古代发动战事,在誓师时都以天命自任。如商汤在誓师革命攻打夏桀时,即说:“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尚书·汤誓》)即是说,这场战事不是我要造乱,而是夏桀多行不义,我承天命去诛伐他。那么在商汤完成了任务后,也要祭告天命。这时候,他伐罪的天命虽然完成,但他的“天命”并没有终止。他的“天命”就是“开国承家”,使人民安居乐业,以创造太平盛世。所谓“小人勿用”,在用兵时,固然不用年轻气浮的将官为主帅,而在开创新局的政治上,更不能用目光短浅、才质下劣的人去担当治国的大任。所以一位明君,即使安邦定国之后,始终以天命自任,坚持不移。

(三)自处

六五是处变者自处之位,在本爻的爻辞上,有三点可以取法。

1.正名。所谓“利执言”的“言”就是言辞,在古代所谓“尊王攘夷”,即出师有名。在今天从事任何竞争、变革,都需要有正当的理由。这个理由不是在嘴巴上讲讲去巧言惑众,而是守诚召信,有所坚持,所以要“执言”。

2.识才。在任何事业上,用人都是一个很基本的要求。可是如何用人,却是一大学问。我们常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果用错了人,不疑岂非更误了大事?汉武帝一登基,就要“召贤”,用了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固然不错,可是后来,汉武一朝用的却尽是苛刑的法吏。曹操也来个《求贤令》,说是“唯才是用”,却不管是否为“盗嫂受金”的败德之人,他又岂能安枕无忧?所以真能用人,必须识才。贤君要找出一位能主导大局的干才委以重任,如汉初的萧何,唐初的魏征等。

3.自谦。本爻是阴爻而下应九二,故有谦下待士之象。但这里的自谦,并非只是言语上的谦让,或是自己无能的谦卑。因为自己也是第一流的君王或领导,就像老子所谓的圣人要“绝圣弃知”(十八章),掩盖住自己的光芒与才能。本卦九二,按《孙子兵法》的标准,将才是“智、信、仁、勇、严”。而六五的君王也同时具有这五德,才能用九二之将才。所以六五之自谦,乃是把他自己化为九二之分身,以应付实际的战斗或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