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应该这样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扫一扫,进入课程

二〇〇九年间,唐荣明博士曾邀我到北京,在他所创设的领导力培训班,讲解中国传统哲学的领导学。唐君在美国整体学研究院和我有同事之谊,他教管理学,我教中国哲学。后来他又随我修习第二个博士,专攻中国哲学。他对领导力的培训,是通过了他的管理学专才,这是一个新的研究和应用的领域。领导学在今天的商业界又是一个非常时髦的学科。而我是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的,去讲领导学,似乎有点不搭调,我当时在课堂上问学生的意见,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好”,接着我半开玩笑地说:“我教你们老庄与禅学,一个讲‘无为’,一个讲‘无心’,那么我只有讲无领导的领导学了。”

二〇一一年,我从山东大学国际易学会议回途,到北京时,荣明邀我在他的领导力培训班做了一次“如何解读易经”的公开演讲。与会听众的问题很多,会后荣明约我会见作家林锋先生,林君一再和我谈起写一本《易经》与领导学的书,我当时并没有回应。因为我对目前坊间所有领导学的著作一无所阅,而《易经》又是三千年前的占卜之书,把两者拉在一起,好像是在赶时髦。可是回到美国后,我仔细地想这个问题,中国传统的哲学都是讲圣人之治,落实来说,就是帝王之学。《尚书》如此,《老子》如此,《易经》“十翼”也是如此;《论语》纵然是孔子和学生的对话,但孔子训练学生,也都是为了辅助君王治理国家。那么用现代的话来说,岂不就是领导学吗?所不同的是,古代的圣人或帝王之学,是以德性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目标,今日的领导学,以管理学为方法,重在人事或商业问题。如果我们把古代的圣人或帝王之学,用在今日的领导学上,也许可以提升领导学的品质与功能。这一想法的转变,使我突然产生了兴趣和动力,在《易经》和领导学上去作新的探讨。

这一尝试,我一方面扣紧原始《易经》占卜的精神,避免了后代易学上有关象数及预测等的神秘性,而采取了道家和儒家易学的无为及德性修养;另一方面,着重《易经》原有的应变和自修两个特质,把领导别人转入领导自己。我在《易经》上所讲的领导学,就是先领导自己,再去求应变。

领导自己,虽然是一个新名词,但却具有传统哲学自修的意义。试看,我们的心意识不正像一个王国或大公司吗?意识中的七情六欲所衍生出来的,不知有多少的麻烦之事。佛学中说有尘沙般多的烦恼,中国俗话也说三千烦恼丝。我们如果对自己心意识中的这些亲近的眷属和跟班都不能摆平,都无法领导,又如何能应付员工,领导别人?

在本书的撰写上,每一卦,除了语译和解义之外,加上领导学一项。在领导学中,我把每一卦分作三部分,初爻和二爻讲德性和学识的“自修”,三爻、四爻和上爻讲“应变”,第五爻讲领导者的自处。在“应变”和“自处”方面,我尽量根据占卜的原有规则来分析,而避免作文字的枯燥考据及义理的烦长引证。我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地吸取了前人的智慧,但我所引用的,都尽量简要、易懂,可以配合了《易经》爻辞来运用。

在“自修”的德性方面,我个人不仅受传统中国儒道两家的影响,也深受佛家禅宗的感染,也很自然地掺有这三方面的思想。就《易经》占卜的原始面貌来说,如果是文王演易,他又哪里会想到后来儒家的德行、道家的修养,甚至禅宗的功夫?在这方面,我自然地,也当然地,会越出《易经》占卜的素朴色彩。但我觉得在德行的自修上,就现代人来说,是越多元越好。为了应变,应今日之变,我们必须“日新又新”,有新的德行思维和实践方法,来应付复杂的现象和变化快速的社会问题。

在这样一个框架中,使我在某些方面,大胆地做了一些新的探讨,譬如:

(1)乾卦九五的“飞龙在天”,一般都把“天”当作天空解,不加深解,而本书为了自修与应变,却把“天”演释为天道,而提出七种意义。同样在坤六五,强调学习地道,也分析了地道的七种性能。

(2)履卦九五卦的“夬履,贞厉”。本爻九五中正,为刚毅果决,这是正面的意思;可是刚愎自用,“清官杀人”(《老残游记》语),又是负面意思。历来注释仅就一面来说,不是刚毅就是刚愎。但在自处上,本书又试着从《老子》《中庸》思想中提供了四点方法,使我们能刚毅果决,而不流于刚愎自用。

以上只是一些例子而已。本书是一个新的尝试。本来是准备以“《易经》和领导学”的书名问世,可是当我写完了之后,发现《易经》本是帝王之学,可是这词又太封建了;它也是圣人之学,这词又太高标了。至于“领导学”一词,不仅西方有他们的领导学,而这个词在国内又太通俗,通俗得人人都想做别人的领导。所以为了符合《易经》应变的精神,最后我又改为“易经的处变学”,把书中的“领导学”一节的标题改为“处变学”,内容仍然包括自修、应变和自处三部分。虽然文中谈到很多领导者运用的问题,但人人都是自己的领导者,人人都在处变之中,所以领导学只是处变学的一部分而已。本书成稿匆匆,疏漏之处,尚望有兴趣的朋友,不吝指教为幸。

本书由“领导学”改名为“处变学”,内人方俶曾提供很多建议。随我至美国三十余年的学生劳嘉建君在公务繁忙之余,为本书画图及做编订,幼媳杨淑雯把我的手写稿转为电子版本。他们为本书付出的一片真诚令人感动,使本书得以提早问世,在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