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国家认同的结构分析
一 国家认同部分
(一)国家认同标准分量表
根据已有研究(Shulman,2002;Jones & Smith,2001;Herjm,1998)对认同标准的分析,可知国家认同标准是一个包含两个子成分的结构。祖先、出生地、生活地、宗教、生活习惯5个项目为传统标准,尊重体制、会讲中文、自我感觉、国籍4个项目聚在一起为公民标准。本研究以此理论为依据,以本次调查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结果如图2-1所示,验证模型拟合指标如表2-1所示。
1.以整体数据为基础验证理论模型
图2-1 国家认同标准的结构模型(模型Ⅰ)
表2-1 国家认同标准模型拟合指标(模型Ⅰ)
一般地,RMSEA低于0.1表示好的拟合;CFI在0~1之间,大于0.9(越大越好),所拟合的模型是一个好模型。当样本量较大时,X2/df的值参考价值有限,GFI也应大于等于0.90,同样的TLT也应当在0~1之间,越接近1表示模型拟合度越好。据此可知,该模型并非合理的结构。西方国家获得的结构模型在我国的大学生群体中并不适用,我们有必要先做一次探索性因素分析。我们从整个数据库中随机选择了30%的数据做探索性因素分析,并使用剩余的70%数据做结构验证。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如表2-2所示,数据结构如图2-2所示,结构拟合指标如表2-3所示(为了对这些模型做出区分,特将该模型称为模型Ⅱ,将第一个模型称为模型Ⅰ)。
2.以30%的数据做探索性因素分析,70%的数据做验证性因素分析
图2-2 国家认同标准的结构验证(模型Ⅱ)
表2-2 国家认同标准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续表
表2-3 国家认同标准模型拟合指标(模型Ⅱ)
据表2-3的指标不难看出,这一结构似乎还不是最优的拟合。我们一方面依据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因子负荷量,另一方面也分析在中国情境下,风俗习惯、使用何种语言,以及国籍这三个指标并无区分民族主义倾向者和非民族主义倾向者的作用。因此,我们删除了这三个项目,验证后的结果如图2-3所示,结构拟合指标如表2-4所示(该模型为模型Ⅲ)。
图2-3 国家认同标准的结构验证(模型Ⅲ)
表2-4 国家认同标准模型拟合指标(模型Ⅲ)
3.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调整在两个维度上负荷均高的3个题目后的模型
据表2-4指标不难看出,尽管RMSEA=0.114仍然比0.1大,但其他指标均表示拟合良好。我们在对比了以上三种模型的拟合状况后(见表2-5),认为图2-3所反映的结构是可以接受的。同时,从理论分析的层面可以得到,在西方国家中,如果公民将“讲何种语言”“是否拥有本国国籍”看做是国家的界限,那么无疑将反映较开放、现代的国家界限标准。但是在中国,由于我们并非一个移民国家,国人基本上都讲同一种语言,也都自然而言地拥有我国的国籍,对这两种指标的认同既不能代表开放的公民倾向,也不能反映其相对保守的民族倾向。此外,由于我国地域广泛,又民族众多,各个地区和民族之间表现不同的风俗习惯甚为平常。也许在我国大家都会认为风俗习惯并非国人标准,因此,也是不能反映民族和公民标准的。
表2-5 国家认同标准三模型指标对比
(二)国家自豪感分量表
根据已有研究(Herjm,1998)对自豪感的分析,可知国家自豪感也包含两个子成分——政治自豪感和文化自豪感。其中,民主、政治、经济、社会安全和公平对待5个项目为政治自豪感维度,体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和历史4个项目为文化自豪感维度。本研究以此理论为依据,用本次搜集的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结果如图2-4所示,验证模型拟合指标如表2-6所示。
1.以整体数据为基础验证理论模型
图2-4 国家自豪感结构验证(模型Ⅰ)
表2-6 国家自豪感模型拟合指标(模型Ⅰ)
根据上文所述标准,该结构还可以再行改进。如国家认同标准部分一样,我们在整个数据库中随机选择了30%的数据做探索性因素分析,并使用余下的70%数据做结构验证。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如表2-7所示,数据结构如图2-5所示,结构拟合指标如表2-8所示(为了对这些模型做出区分,特将该模型称为模型Ⅱ,将第一个模型称为模型Ⅰ)。
2.以30%的数据做探索性因素分析,70%的数据做验证性因素分析
表2-7 国家自豪感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续表
图2-5 国家自豪感的结构模型(模型Ⅱ)
表2-8 国家自豪感的模型拟合指标(模型Ⅱ)
据表2-8不难看出,各类指标均符合上文所述标准。我们在对比了以上两种模型的拟合指标后(见表2-9),认为图2-5所反映的结构是可以接受的。也即与西方国家相比,在我国,科技技术与民主、政治影响、社会安全、经济进步具有的价值是一致的,所带来的自豪之情是与历史、文艺和体育带来的自豪感不一致的。这是由于我国多年以来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强调所带来的,人们相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政治的发展基石。尽管美国社会科技发达,但其似乎并未将科技与政治和经济等混在一起看待。这种差异也许恰恰印证了,为加快发展步伐,我国正在沿着一条科技引领发展道路快速进步。
表2-9 国家自豪感的验证分析指标对比
二 国家情感部分
根据上文对国家情感相关概念定义以及设计问卷时对问卷维度的理论假设,我们确立了15个题目测量国家情感,共由4个维度组成——认同国籍(身份认同)、符号爱国、建设性爱国和非建设性爱国(无批判性爱国)(见图2-6)。
图2-6 国家情感的结构模型
其中,“做个中国人对我来说很重要”“我在很大程度上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两个项目属于同一维度,仍然根据Huddy(2007)的定义,我们将该维度称为认同国籍。
“当我听到国歌时会有激动的感觉”“当我看到国旗时会有激动的感觉”两个项目属于同一个维度,根据Huddy(2007)的定义,该维度应被称为符号爱国。
“人们应好好工作让国家更美好”“如果我批评中国,也是出于爱”“我反对中国的一些政策也是因为我在意我的国家,想让她进步”“我通过支持其他国家的积极改变来表达我对中国的感情”4个项目聚在一起,根据Frirbrother(2003)的分析将其命名为建设性爱国。
“即使我不同意他们的行为,我也仍然支持我们国家的领导人”、“那些不全心意支持中国的人就应该住到别处”、“中国实质上总是对的”、“在世界上已经有太多的人批评中国,我们作为中国公民是不应当再批判他”“如果世界其他国家的人都跟中国人一样,那么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一般说来,中国是比其他的国家更加好的一个国家”,“我相信中国的政策在道德上经常都是正确的”7个项目聚在一起。该维度代表了一种较为感性的、绝对的国家情感。我们将其命名为非建设性爱国。
我们以此结构为基础,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到如图6所示的结构模型图,表10中所列出的是模型拟合的各项指标。本研究的这几个指标基本处在理想范围内,证明这个结构是合理的。
表2-10 国家情感模型拟合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