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近代史研究(1949—2019)(全2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七章 思想史

思想史在中国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在中国悠久的史学发展史上,思想史历来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留下了丰富的思想史资料以及独特的理论方法。但思想史的概念却是在20世纪初伴随着西学东渐而来的外来词,20世纪30年代中期冠以思想史的著作开始出现(郭湛波《近三十年中国思想史》,大北书局1935年版),思想史才摆脱传统学术史的局限而成为一门崭新的学科。也就在此时,一批进步学者开始尝试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致力于此项研究工作,在当时的思想史学术园地里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对于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作出了贡献,也为以后思想史的学术研究开辟了道路。就中国近代思想史而言,需要提及的是侯外庐的《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重庆三友书店1944年版)有关近代的部分,这是1949年前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显著成果。

但诚如作者所言,写作此书时正处于特殊的战争环境,受种种客观条件限制,此书并不是一本系统完整的近代思想史著作。近代思想史研究的蓬勃发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在曲折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按照研究发展的情况,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1949年到1976年为第一阶段,从1977年到现在为第二阶段。长期以来,不论研究和教学,中国近代史下限到五四运动前,此后为中国现代史。与之相应,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下限也止于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后为中国现代思想史。本章所论重在五四运动之前,兼及五四运动后,特予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