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运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资本市场与资本市场运作

一、资本市场的概念

资本市场(capital market)亦称长期金融市场、长期资金市场。长期金融活动涉及的资金交易期限长、风险大,具有长期较稳定收入,类似于资本投入,故称其所在市场为资本市场。

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资本市场通常是指“取得和转让资金的市场,包括所有涉及借贷的机构”。

单纯从期限层面来看,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詹姆斯·范霍恩等认为资本市场是“长期(成熟期在一年以上)金融工具(股票和债券)的交易市场”。资本市场上的交易对象是一年以上的长期证券。

从资本市场的功能来看,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资本市场是“通过风险定价功能来指导新资本积累和配置的市场”。

主流的观点或大多数人的意见是将资本市场定义为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资金融通活动的总和。

二、资本市场的分类

(一)根据所交易金融产品的不同划分

按照所交易金融产品的不同,资本市场可分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投资基金市场、衍生证券市场等。

股票市场是指股票发行和买卖交易的场所。股票市场的发行人为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募集公司的股本,或者在公司营运过程中通过发行股票扩大公司的股本。股票市场交易的对象是股票。股票的市场价格除了与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有关外,还受到其他如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股票价格经常处于波动之中。

债券市场是指债券发行和买卖交易的场所。债券的发行人有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中央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公司(企业)。债券一般都有期限,债券到期时,债务人必须按时归还本金并支付约定的利息。债券是债权凭证,债券持有者与债券发行人之间是债权债务关系。债券市场的交易对象是债券。债券有固定的票面利率和期限,因此,相对于股票价格而言,其价格一般比较稳定。

投资基金市场是指基金份额发行和流通的市场。封闭式基金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开放式基金则通过投资者向基金管理公司申购和赎回,从而实现流通转让。此外,全球各主要市场均开设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P)或上市开放式基金(LOF),使开放式基金也可以在交易所市场挂牌交易。

衍生证券市场是指各类衍生产品发行和交易的市场。随着金融创新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深化,衍生证券市场已经成为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根据金融产品(工具)在资本市场上是初次交易还是再次交易划分

根据金融产品(工具)在资本市场上是初次交易还是再次交易,资本市场可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一级市场又称发行市场。新发行的股票和债券在一级市场上推出。投资基金、公司和个人投资者都可以购买一级市场中的各种金融产品。发行者即筹资者可以通过一级市场交易来获得出售这些金融产品所得到的收益。

二级市场又称交易市场或流通市场,是已发行金融产品的交易场所。二级市场上的交易是不同投资者之间的交易。二级市场非常重要,因为大部分投资者会在长期债券到期之前将其售出,而且最后也会将持有的股票售出。二级市场上所进行的交易包括两类:有组织的交易所形式和场外交易形式。

一级发行市场和二级交易市场相辅相成,是互相依存的整体。一级市场的发展是整个资本市场发展的起源,是二级市场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发达的二级市场是一级市场的重要支撑,二级市场的发达是一级市场扩大的必要条件。没有发达的二级市场,金融产品的流动性差,一级市场上的金融产品就很难发行,一级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也是不可能的。

(三)根据交易组织形式的不同划分

根据交易组织形式的不同,资本市场可分为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

场内交易市场即交易所市场,是指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交易时间,有明确的交易方式、对交易活动进行集中统一组织和管理的市场。场内交易市场的特点如下:①集中交易。场内交易市场集中在一个固定的地点(证券交易所),所有的买卖双方必须在证券交易所的管理之下进行证券买卖。②公开竞价。场内交易证券是通过公开竞价的方式进行的,即多个买者对多个卖者以拍卖的方式进行讨价还价。③经纪人制度。在场内交易市场,买卖证券的活动必须通过专业的经纪人,这是多年形成的规矩。④市场监管严密。在场内交易过程中,证券监督部门及证券交易所对证券交易的各种活动监管严密,以保证场内交易市场高效有序运行。交易所市场是最主要的证券交易场所,是流通市场的核心。交易所的交易必须根据国家有关的证券法律规定,有组织地、规范地进行证券买卖。

场外交易市场即柜台交易市场,也叫店头交易市场,是场内交易市场的补充。场外交易市场的特点如下:①分散交易。场外交易市场没有固定的、集中的交易场所,而是由许多各自独立经营的证券经营机构分别进行交易的,并且主要是依靠电话、传真和互联网络联系成交的。②场外交易市场是一个以议价方式进行证券交易的市场。券商可根据市场情况随时调整所挂牌价。③场外交易市场的组织方式采取做市商制。投资者可以委托中介机构进行买卖,投资者也可以直接与证券商进行交易。④场外交易市场的管理比证券交易所宽松。⑤场外交易市场是一个拥有众多证券种类和证券经营机构的市场,以交易未能在证券交易所批准上市的股票和债券为主。

(四)根据交易的电子化程度的不同划分

根据交易的电子化程度的不同,资本市场可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有形市场是指交易双方面对面交易的场所,如同商品市场一样。无形市场是指借助计算机和电子通信技术进行交易的市场。在无形市场,证券的登记、交易、清算、交割各个环节已经实现电子化。与有形市场相比,无形市场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大大扩大了市场范围。

三、资本市场的功能

(一)投资功能

资本市场的投资功能是指资本市场为资金供给者提供了可供交易的证券。资金盈余者则可以通过买入证券而实现投资。

(二)筹资功能

资本市场的筹资功能是指为资金需求者提供了通过发行证券筹集资金的机会。资金短缺者可以通过发行各种证券来达到筹资的目的。

(三)定价功能

资本市场的定价功能是指为资本定价的功能。证券是资本的表现形式,所以证券的价格实际上是证券所代表的资本的价格。证券的价格是证券市场上证券供求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证券提供者和需求者通过竞争影响证券价格,这种竞争的结果是:对能产生高投资回报的资本,市场的需求就大,相应地证券价格就高;反之,证券的价格就低。因此,证券市场提供了资本的合理定价机制。

(四)资本配置功能

资本市场的资本配置功能是指通过证券价格引导资本的流动从而实现资本的合理配置的功能。投资主体作为理性经济人,始终具有明确的逐利动机,从而促使资金流向高效益部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五)产权功能

资本市场的产权功能是指其对市场主体的产权约束功能和充当产权交易中介所发挥的功能。产权功能是资本市场的派生功能,它通过对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造、为企业提供资金融通服务、传递产权交易信息和提供产权中介服务而在企业产权重组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资本市场运作的概念

资本市场运作是指利用市场法则,通过资本本身的技巧性运作或资本的科学运动,实现价值增值、效益增长的一种经营方式。这也就是资本运作,也称资本运营、资本经营、资本营运。资本运作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资本运作是指以资本增值最大化为根本目的,以价值管理为特征,通过企业全部资本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对企业的全部资本进行有效运营的一种经营方式。它包括所有以资本增值最大化为目的的企业经营活动,自然也包括产品经营和商品经营。

狭义的资本运作是指独立于商品经营而存在的,以价值化、证券化了的资本或可以按价值化、证券化操作的物化资本为基础,通过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配股、增发新股、转让股权、派送红股、转增股本、股权回购,企业的合并、托管、收购、兼并、分立、资产重组以及风险投资等,对企业的资产进行剥离、置换、出售、转让,或者对企业进行合并、托管、收购、兼并、分立,以实现资本结构或债务结构的改善,并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和效益,以实现资本增值最大化的一种经营方式。本书所要分析的就是后一种,即狭义的资本运作。

五、资本市场运作的方式

资本市场运作的方式即资本运作的模式,这里介绍两组常见的运作模式:扩张型资本运作与收缩型资本运作、内涵式资本运作与外延式资本运作。

(一)扩张型资本运作与收缩型资本运作

1.扩张型资本运作

扩张型资本运作又称资本扩张,是指在现有的资本结构下,通过内部积累、追加投资、吸纳外部资源,即兼并和收购等方式,使企业实现资本规模的扩大。

根据产权流动的轨道不同,资本扩张可分为三种类型:纵向型资本扩张、横向型资本扩张和混合型资本扩张。

(1)纵向型资本扩张。

纵向型资本扩张是指有投入产出关系、处于生产经营不同阶段的企业或不同行业部门之间的交易。纵向资本扩张将关键性的投入产出关系纳入自身控制范围,通过对原料和销售渠道及对用户的控制来增强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力。

(2)横向型资本扩张。

横向型资本扩张是指交易双方属于同一产业或部门,产品相同或相似,为了实现规模经营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横向型资本扩张不仅减少了竞争者的数量,提高了企业的市场支配能力,而且改善了行业的结构,解决了市场有限性与行业整体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的矛盾。

(3)混合型资本扩张。

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之间没有直接投入产出关系和技术经济联系的企业之间进行的产权交易被称为混合型资本扩张。混合型资本扩张适应了现代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战略的要求。它的优点在于分散风险,提高企业的经营环境适应能力。

2.收缩型资本运作

收缩型资本运作是指企业把自己拥有的一部分资产、子公司、内部某一部门或分支机构转移到公司之外,从而缩小公司的规模。它是对公司总规模或主营业务范围的调整,其根本目的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以及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收缩型资本运作通常是放弃规模小且贡献小的业务,放弃与公司核心业务没有协同或很少协同的业务,从而支持核心业务的发展。当一部分业务被收缩后,原来支持这部分业务的资源就相应转移到剩余的重点发展的业务,使母公司可以集中力量开发核心业务,有利于主流核心业务的发展。

收缩型资本运作是扩张型资本运作的逆操作,具体有资产剥离、公司分立、分拆上市、股份回购等方式。

(二)内涵式资本运作与外延式资本运作

1.内涵式资本运作

内涵式资本运作是指将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和业务过程转化成资本形态运营。内涵式资本运作的对象包含整个公司里面的资金集中管理、内部借贷、资本配置、存款与投资、担保、票据贴现、股权流通、内部转移、定价等,这些都可以进行资本形态的转化。

2.外延式资本运作

外延式资本运作是指运用借壳、发债、资产证券化、并购、联盟等方法,将社会的闲散资金和可利用资源集合起来,形成外部资本注入,从而满足企业发展的资本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