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军阀:亲历者口述实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导 言

李振广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民国时期的显著特征是这是一个战争纷扰的时代。在那样的一个时代里,大大小小的军阀们成为了时代舞台上的主角,所谓“城头变幻大王旗”也正是这个时期的真实写照。军阀和他们的士兵用战争描绘着时代演进的历史画卷。如果说和平时代带给人们的是安逸、稳定和平淡,那么战争时代给人们带来痛苦、磨难的同时,也带来惊险、刺激和对智能、勇气的考验。从历史的角度看,战争时代或许给人们留下的话题更多,人们也更喜欢探究战争时代的人与事,以期从中总结经验与智能。

历史本身一直存在着不同的叙述系统,既有后世历史学家们理性、客观的描述与分析,也有当事人声情并茂的回忆与记录。这些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从不同的侧面把当年的历史还原出来,供人们学习探究。关于民国时期军阀的史料可以说是浩如烟海,一方面由于这一段历史距离我们今天这个时代还不算遥远,许多人物和事件还鲜活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史学家们也不失时机地对这一时段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另一方面,20世纪后半期,随着和平时代的到来,曾经参与创造了这一段历史的人们通过口述或口口相传的方式把大量当年的历史场景以各种方式留给了当代的人们。《民国军阀》这本书就是根据众多经历了那个军阀时代的当事人的口述史料编纂而成的,而且它的一个极为显著特点是,这些资料全部来源于中国台湾地区已经出版的各类口述史材料。众所周知,1949年,随着大陆的解放,大批国民党军政人员退居台湾。在随后的年代里,在台湾地区相关历史研究机构的推动下,一些当年战争的亲历者们以口述的方式,把当年的历史再一次鲜活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他们所提供的这些史料,其观察问题的角度、价值判断与大陆地区以前出版的相关叙述不尽相同。对于大陆地区的读者和研究者而言,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史料,从另外一个侧面了解民国时期那一段历史的面貌。

客观而言,口述史因其是当事人或亲身经历者表述的第一手史料。相对而言,情节生动、真实、具体,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民国军阀》所展现的这些历史史料,读起来就像亲耳聆听当事者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把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和过程娓娓向你道来,自然而亲切,它们是历史,也是鲜活的故事。他们似乎能够以非凡的魔力推动时光倒流,把读者的思绪拉到当年战火纷飞的时代,与口述者一起重温他们所经历过的那段时光。俨然是一种极为难得的享受。《民国军阀》这本书的所有素材均来自于国民党的高级军政要员的口述,他们以其亲身经历和丰富的历史资料,从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打开了一道了解当年历史状况的大门。

当然,民国时期的大小军阀多如牛毛,但限于篇幅,我们在整理这些资料时重点以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知名军阀为主,例如像张作霖、唐继尧、冯玉祥、阎锡山等,而那些多如牛毛的小军阀们则没有被本书纳入。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年离开大陆到台湾、身居高位而且参与口述历史工作的国民党政要大多数与东北军阀和西南军阀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因此在众多有关民国军阀的资料当中,涉及东北军阀和西南军阀的资料格外丰富,而有关西北军阀的资料就相对缺乏。在本书的编纂过程中,尽管编者尽力寻求某种平衡,但现有口述史资料的现状分布使得本书内容的分布仍然偏重于叙述东北军阀和西南军阀以及中原军阀的部分史迹。尽管如此,我们能够收集的相关资料均是非常宝贵的、难得的。它们为我们了解那一段历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我们的历史知识。

前面提到,本部口述史的原作者均为当年从大陆去台湾的国民党政要,他们大多为各自所口述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他们的亲身经历将能够保证他们的叙述的真实性和基本准确性,他们显赫的身份与地位也从侧面基本保证了他们这些口述史料的可信性。

有关张作霖和早期东北军历史资料的口述者东北军将领王铁汉先生(1905~1999) ,辽宁盘山县人。北大预科肄业,先后毕业于东北陆军讲武堂、北平中国大学、陆军、国防研究院等,是一个充满矛盾色彩的国民党军人。他被史学界称为“打响抗日第一枪的人”,但又是内战的积极参与者。据史料记载,九一八事变时,北大营是王以哲第7旅驻地,王铁汉任620团团长。九一八事变,日军进攻北大营,上面不断传来“不许抵抗”的命令:“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在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对进入营房的日军,任何人不准开枪还击,谁惹事,谁负责。”结果,很多东北军士兵死在日本兵的刀枪之下。为了带领兄弟们突围,王铁汉冒着违抗军令的风险,命620团士兵待日军一走近就开火,打死多名日军。因此说,在东北军其他部分不抵抗的时候,是王铁汉率部打响了抗日的第一枪。

随后,在长城会战、淞沪会战、长沙会战、南昌会战、浙赣战役等著名战事中,都有着王铁汉的身影。1933年2月,王铁汉部改番号为107师620团。不久,王铁汉奉命参加长城会战,率部开赴古北口作战。同年5月,他升任第67军少将参谋长。1937年8月,王铁汉从陆军大学毕业,回到东北军任49军105师副师长、代师长。1938年9月,王铁汉升任49军105师师长。1939年9月,王铁汉参加了第一次长沙会战,因指挥有方立大功一次。1941年3月,王铁汉又参加了江西上饶会战,从日军手中收复万寿宫(南昌附近地名)。1941年10月,他升任49军中将军长,不久兼任金(华)兰(溪)警备司令,驻防浙江。1942年5月至8月,他率部参加了衢州会战,多次收复失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王铁汉奉命赴杭州受降,之后率49军进驻江苏武进。

抗战中英勇顽强的王铁汉,到了解放战争中却成了一个一战即溃的常败将军。王铁汉的49军第一次被击溃是在1946年的“苏中七战七捷”如南一战中。

在随后的李堡战斗中,王铁汉的起家部队第105旅(即105师)又被粟裕击溃,“仅逃脱(105旅)旅长等百余人”。至此,王铁汉的整编49军基本被击溃。

1947年8月,兵员得到补充后的49军(由整编第49师恢复旧称)被调到东北。刚到东北才20多天的49军就被黄永胜的第8纵队痛歼,49军军部和79、105师被歼灭,王铁汉本人凭借一口东北话,侥幸只身脱逃。王铁汉指挥的原张学良东北军部队,终于在内战战场上被歼灭殆尽。一个月后,王铁汉任辽宁省政府主席,告别了20多年的军旅生涯。

1948年10月30日王铁汉搭机逃往台湾。1999年在台湾逝世,享年93岁。

本书选编的中原大战口述者刘茂恩(1898~1981) ,河南巩县人,其兄刘镇华,军阀混战时代曾任陕西省长、陕西督军、豫陕晋边区绥靖督办、安徽省省主席。刘茂恩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随兄从军。1919年入陕西军官教育团任中校教官。后任镇嵩军总司令部卫队旅机枪连上尉连长、迫击炮团上校团长等。1927年改任第二集团军第八方面军总指挥,后任第4军军长。1928年北伐后部队缩编,任第二集团军暂编第30师师长,1929年夏,任暂编第四师师长,隶属讨逆军第11路,6月率部移驻豫北,9月所部改为陆军第66师,仍任师长。1930年春,任陆军第15军军长。5月代理讨逆军第11路总指挥,仍兼第15军军长,参加对冯阎作战。7月任陇海路左翼军第四守备区司令。8月任平汉路左翼军第四纵队指挥官。10月任河南省政府委员兼任第65师师长。1931年兼任安徽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35年4月国民政府授以陆军中将。1936年兼任豫鄂皖边区第二绥靖区司令官。1937年初兼任豫皖苏军事整理委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茂恩将军以国民革命军第13军团军团长兼第15军军长的身份,增援石家庄。后因南口、张家口先后失陷,国军退守雁门关、平型关、阳方口一带。为确保山西,以牵制华北侵华日军的行动,9月初,刘茂恩奉命率军自石家庄驰援山西,以15军占领平型关正面阵地,参加平型关战役。

9月22日,日军第五师团(板垣征四郎)主力,及临时配属之关东军独立混成第21旅团(酒井镐次)约一万多人向平型关发动攻势,次日上午,千余日军突入平型关,刘恩茂的15军凭依险阻,俯冲夹击,与日军反复搏斗,战斗极为惨烈。刘茂恩率领的第15军在此一役歼灭日军两万余人。

1939年2月刘恩茂任第五集团军副总司令,10月升任第14集团军总司令。1944年率第15军驻守洛阳,又奉命兼任豫西警备司令,7月任河南省政府委员兼省主席,9月兼任河南全省保安司令,同年并任豫省警备总司令。1945年5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监察委员,1947年7月派为国民大会代表立法院委员河南省选举事务所主席委员。1948年8月,辞河南省政府委员及省主席,9月调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11月任徐州剿匪总司令部政务委员会委员及常务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前去台湾,1958年任总统府国策顾问,1981年4月24日病逝于台北,终年83岁。

冯玉祥“抗日同盟”事件的回忆者张式纶先生是辽阳省人。1924年即由基层步入仕途,嗣以两次随奉军入关结识东北军政。1936年冬转赴陕西,历任扶风、华阴、宝鸡等县县长,从事战时行政达10年之久。抗战胜利后出任辽宁、辽北两省民政厅长,一次代理省主席。国民党在东北战败后,由东北撤退到台湾。赴台后,先是出任物资调节委员会主任秘书,自1952年起开始在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从事党务、财务及战地政务等工作。

在本书中对当年震惊中外的郭松龄事件及东北军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回忆的戢翼翘(1885~1976) ,是湖北房县人。早年在日本留学期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中,参加上海光复之役,任沪军先锋队参谋长。“二次革命”中参加反袁斗争,转战徐、淮间。后应云南都督唐继尧之邀,任滇军旅长、滇西卫戍司令、楚雄警备司令、云南练兵处长、云南陆军讲武堂堂长、陆军讲武学校教官等职。1922、1924年两次直奉战争中,分别任兴绥军参谋长、奉军第1军参谋长,后任第45旅旅长、第10军副军长,与张学良结为好友。1928年,张学良易帜,奉军改编为东北边防军,戢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军事参议官。1931年,任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北平行营参谋长,主持行营工作。在晋军改编,讨伐石友三中,全力运筹、颇具勋劳。11月底,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参议,兼任东北财政委员会常委,包宁铁路工程局局长,平汉铁路局顾问。1933年5月,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次年被国民政府聘为陆军军官训练团教官。1935年4月5日,南京政府授于其陆军中将衔。1947年春,被选为民社党中央常委、组织部长,后任民社党中央委员会主席。1976年逝于台北。

另一位对郭松龄事件进行回忆的齐世英(1896~1987) ,辽宁铁岭人。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德国海台山大学毕业。历任国民参政会参议员、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中执委、立法委员等职。1949年去台后,专任立法委员。1962年与雷震、李万居等组织中国民主党末果,任《时与潮》杂志发行人。在台日关系中颇为活跃,1952年7月与张群、何应钦等组织“中日文化经济协会”,任理事,参与推进台日关系。与日本经济、文化界人士交往甚多,为台湾当局对日经济、文化交流决策的幕僚人物。齐世英与日本各界的密切关系在本书中也有深刻体现。齐世英之父是郭松龄的同学,齐世英本人与郭松龄有着密切的交往,并亲身经历了郭松龄事件的始末。1925年,齐世英海外留学回国后,受郭松龄的委托筹办同泽中学。年底,郭松龄不满张作霖的屡次进关作战,发动兵变,自滦州回师东北。齐世英应郭松岭之邀出任郭松龄的总司令部外交处主任。郭松龄失败后,齐世英先是在日本驻新民屯领事馆避难半年,后潜赴沈阳,结识日本总领事吉田茂。齐世英先是逃往日本避难,后回到天津,辗转上海、武汉、南昌,结识蒋介石,加入国民党。在国民党对日关系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回忆当年国民党山西党务及与阎锡山有关事宜的刘象山, 1911年生于山西盂县,13岁负笈太原,考取第一师范。1926年,刘象山赴北京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二年南下上海,考入上海大学英国文学系,并随即加入中国国民党。1931年毕业后返回北平。除了在中学、大学教课外,参加北平图书馆整理善本书工作。1934年,经人推荐担任国民党安徽省党务特派员苗培成的助理,参加国民党的党务、政务工作。1943年春天,开始供职于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处,为专门委员,兼任调查统计局训练科科长。1945年,兼任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秘书。到台湾后,刘象山于1960年担任“考试院”第三届考试委员,国民党中央党部先后委任他为秘书处专门委员、设计考核委员会委员、文工会兼任委员、党史会兼任委员等职,多年担任国民党地方及中央党部干部,参与国民党党务工作资历极深。他对阎锡山时期山西国民党内部斗争的这一段回忆,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

在本书中关于西北军阀的口述资料相对较少,我们仅找到一点关于盛世才的回忆。这段回忆是盛文先生在其回忆录中提到的。盛文(1906~1971) ,字国辉,湖南省长沙人。18岁入北京大学,19岁参加国民党。2年后投笔从戎,黄埔六期及陆大十期毕业。历任军事干部,1940年为34集团军参谋长,1942年受命西北第八战区剿共前敌总指挥,1943年任西安警备司令。抗战胜利后当选国民大会代表。1946年任胡宗南郑州绥靖公署参谋长。本书中所涉资料是盛文就当年盛世才从新疆回内地路过其所管辖区时所发生的一些事件的回忆,从另一个方面揭示了盛世才当年相关的情形。

关于西南军阀的口述史资料主要来源于潘宗武、唐筱蓂和白崇禧的回忆录。

潘宗武,广西钟山县人。国立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毕业后,历任广州培桂中学教务主任兼代校长职务、广西学生军政治指导员、广西绥靖公署政治部股长、广西贺县、南丹、平南、苍梧等县县长、广西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区县训练指导处处长等职。后当选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至1991年年底退休。潘宗武关于当年广西建设的回忆是以其亲身经历为基础展开的。这种经历和回忆在众多口述史料中较为少见,所以本书特意予以辑录,以反映军阀时代广西的建设情况。

唐继尧是民国初期广西著名军阀。1913年11月,唐继尧正式接替蔡锷担任云南都督兼云南民政长。1915年12月25日,他与蔡锷、李烈钧等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护国运动,率先在西南边陲打响了护国讨袁的第一枪。护国战争结束后,任云南督军兼省长。尔后,参加了孙中山发动的护法、靖国运动。1918年被推为护法军总裁,并任滇、川、黔、鄂、豫、陕、湘、闽八省靖国联军总司令。在云南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

关于唐继尧的资料,在本书中是以他的长子唐筱蓂的回忆录为基础整理的。唐筱蓂早年思想进步,抗战时期,唐筱蓂多次把唐家花园中的著名红楼提供给西南联大、中法大、云大等高校的进步学生和教师作为聚会场所,闻一多、吴晗、潘光旦、曾昭伦、楚图南、周新民、李文宜、冯素陶、李公朴都曾是这里的常客。昆明著名的“一二·一运动”的前期准备就是在此楼内商议完成的。

白崇禧关于广西统一的回忆是本书中有关广西军阀口述史料的重头戏。而且白崇禧也是所有受访者当中军衔最高的一位——陆军一级上将,他作为广西军阀的代表是当之无愧的。

白崇禧(1893~1966) ,广西临桂县人。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军事家,有“小诸葛”之称。属国民党“桂系”,地位仅次于李宗仁。李宗仁和白崇禧人称“李白”。二人是国民党内最具实力的地方军事势力——桂系的中心,多年里一直合作无间。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当时在广西省立初级师范读书的白崇禧,加入广西学生军,开赴湖北,随后入武昌陆军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6年,白崇禧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之后在广西陆军第一师任营长。1921年,白崇禧代表当时已是旅长的同学黄绍竑,到广州见孙中山,要求参加革命。孙中山任黄绍竑为广西讨贼总指挥,白崇禧为参谋长。二人与李宗仁合作,于1924年分别打败旧桂系军阀陆荣廷和沈鸿英。白崇禧在统一广西的过程中充分表现出他的谋略和军事能力,被称为“半个小诸葛”。同年,白崇禧加入国民党。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三人的合作使广西纳入国民党控制之下,三人亦成了国民党内桂系的骨干。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白崇禧任国民革命军副参谋总长。1927年初,白任东路军前敌总指挥,从江西攻取浙江。1927年4月,白崇禧任淞沪卫戍司令,配合蒋介石在上海清党。同年1月、3月、8月和10月的多次战役中,白崇禧战胜孙传芳。1928年北伐成功,到1937年抗战爆发10年期间,桂系多次以军事和蒋介石对抗。1929年3月,桂系先在蒋桂战争中败于蒋介石,白崇禧被迫逃到越南。1930年,李、白又在中原大战中出兵,支持冯玉祥和阎锡山,反对蒋介石。

1931年9月,发生九一八事变,国民党内各派系谋求妥协,桂系亦跟南京议和。1932年4月,李宗仁出任广西绥靖主任,白崇禧任副主任。自此至抗战爆发的5年内,桂系一方面“自卫、自给、自足”及“寓供兵团、寓将于学、寓征于募”,通过创立学校、改革税收、清乡建设广西;另一方面在军事上则对蒋介石堵截红军的要求阳奉阴违。

1936年5月,李宗仁、白崇禧联合广东陈济棠,以“抗日救国军”名义反蒋。由于广东军队被蒋介石收买,陈济棠被迫下台。8月,李、白宣布支持由蒋介石领导抗日,遂与蒋介石和解。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白崇禧任国军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长,成为蒋介石的谋士之一。白崇禧提出了“游击战与正规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八年抗战期间,白崇禧指挥多场大小战役,其中包括:1938年与李宗仁指挥台儿庄会战。同年6月,白崇禧指挥武汉会战。1940年2月,白崇禧指挥桂南战役,在昆仑关两度挫败日军。

抗战胜利后,白崇禧在国共内战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946年6月,白崇禧到东北督战,指挥国民党军在四平击败林彪所部。当时白崇禧曾经向蒋介石提出消灭东北共军的全盘计划,但未被采纳。同月,白崇禧任国民政府国防部长,调离东北。1947年台湾发生二二八事件,白崇禧受命率蒋经国等前往台湾进行调查安抚,会见台湾省主席陈仪等人,并向台湾居民广播。同年11月,白崇禧兼任九江指挥所主任,负责围剿大别山的解放军。1948年5月,李宗仁当选为中华民国副总统,6月,白崇禧被免去国防部长职,改任华中剿共总司令。同年年底,国民党军在战场上失利。李、白向蒋介石施压,蒋介石被迫下野。

1949年1月26日蒋介石“引退”溪口后,李宗仁任代总统主持局势。白崇禧为赢得军事上的准备时间,阻止解放军渡江,推迟与四野主力决战,建议李宗仁与中共举行“和平谈判”。1949年4月,国共和谈,白崇禧极力反对接受和谈结果。南京、武汉解放后,白崇禧被迫将其防守武汉至九江一线的部队南撤,策划在湖南进行防御,但因湖南省主席陈明仁起义而失败。10月至12月,经过衡宝战役等战役后,白崇禧指挥的国民党军被渡江后的解放军消灭。1949年12月30日白崇禧从海南岛赴台。到台湾后,白崇禧仅被委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以及“中国回教协会理事长”等闲职。白崇禧在1966年12月1日于台北逝世。

本书中,主要编录了白崇禧回忆的关于他本人身世、早期学习、从军以及参与广西统一的活动,资料弥足珍贵。

把众多关于民国军阀有关的资料汇集在一起,是一个宏大而细致的工程。在编录过程中,我们从几乎可以算得上浩如烟海的口述史料中详细查寻、摘录与本专题有关的内容,进行录入、编辑、汇总。本书在编辑过程中,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我们对于口述者的叙述资料只进行必要的编排,所有文字及其内容完全源于原作者的口述,本书未作任何改动。在编纂中我们感到,这些极有价值的历史资料无论是对于史学工作者还是对于广大喜欢读史的读者而言,都不仅是一座真实反映历史的知识宝库,更宛如一处优美的仙境,随着佳境渐入,一定会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我们也希望这本书能让大家受益,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套更鲜活、更趋近于历史原貌的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