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蒙鸠为巢

南方有一种鸟,名叫蒙鸠。它用羽毛做窝,还用发丝一类的东西把鸟窝编织得很精细,然后把窝系在芦苇的穗上。结果大风一刮,芦苇就折断了,于是,鸟蛋打破了,小鸟也摔死了。

之所以会这样,并不是鸟窝编织得不好,而是蒙鸠筑巢的地方不对头,因为鸟窝所依靠的芦苇太不结实了。

典故与出处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1]。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2]之苇苕[3]。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选自〔战国〕荀况《荀子·劝学》

导读

这则寓言讲述蒙鸠因为把鸟巢建在经不起风雨袭击的芦苇的穗上,终于导致窝毁蛋破小鸟亡的不幸经过。它告诫人们:一切工作都必须建立在一个可靠的基础上,如果基础不牢,工作做得再细致,也会随着基础的动摇而遭到毁坏。


【注释】

[1] 蒙鸠(jiū):一种鸟名,又叫鹪鹩。

[2] 系(jì):联结。

[3] 苇(wěi)苕(tiáo):芦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