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品情意
——王羲之《兰亭集序》赏读
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tuān),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chěng)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qū)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可以说是高中语文教材中较难学的一篇课文。难在何处?一是词句的理解,二是文句意思的理解和梳理,三是对于王羲之生死观的理解。三难又集中表现在文章第三、四自然段。品读文本,可以从词句入手,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写人,极尽风雅,凸显才情。“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一句之中,“贤”字描写参与活动的人员的精神风貌,多是一群才华横溢,性情飞扬,舞文弄墨,志趣相投的人。绝非一般市井吆喝的走卒贩夫,绝非一般目不识丁的山野粗人,颇见“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意味。“毕”和“咸”是同义词,都是“都”“全部”的意思,表范围,意思是说,这些才情丰赡、志趣高雅的人都来参加这次活动,我感到无比荣幸,无比自豪。想想看,要是缺失大半,或者某些重要人物不能出席,多少还是有点遗憾。特别要注意,“少长咸集”一句之中,“少”“长”两个词并置一起,辅之以“咸”,其实描绘出一幅和谐动人、欢欣愉悦的画面,不论年长的,还是年少的,都出于对山水的热爱,对文墨的兴趣,对风雅的欢喜,参加盛会。老幼皆宜,其乐融融。令人想起孔子《论语》里面的经典画面:“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自然的美好,生命的自由,人生的快意,情趣的雅致,全在春风流水的画面中流泻出来。还有一句也是写人的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句中“列坐”很有意思,流水弯弯曲曲,众人排列而坐两岸,流觞曲水,吟诗饮酒,谈笑风生,性情飞扬,何等浪漫风雅,何等畅快欢悦。我每每读到此处,总是想起家乡的长龙宴:每逢侗寨重大节日,风雨桥上或鼓楼坪前,总要摆上几十上百张桌子,拼接而成长条餐桌,餐桌两侧放置条形方凳若干,各色菜肴摆满长桌。宾主入席,酒宴开始,众人欢呼,举杯畅饮。场面浩阔,气氛热烈。人流欢聚,形似长龙,故名长龙宴。王羲之笔下的文人雅集,参与人员四十多位,排列曲水两岸,形似龙蛇,有滋有味。
写景,精心选择,凸显雅韵。“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这个句子描写兰亭暮春景色,不写草长莺飞,杂花生树,姹紫嫣红,色彩斑斓,而选择高峻的山峦,茂密的树林,挺拔的翠竹,清澈的溪流,整体表现出一种疏朗、清淡、雅致、脱俗的格调,暗合文人闲适散淡、孤高不俗的情趣追求。注意“修竹”,改为“翠竹”,比较一下,不难发现,“修竹”暗示两点,一是“竹”之修直挺拔、劲健坚强,二是“竹”之谦谦如君,高雅脱俗;“翠竹”仅仅暗示“竹”之翠色青青,生机勃勃,少了一点象征雅致情操意味。不可以置换。另外,写“竹”而不写其他景物,也有独特情韵。“竹”在中国古代诗词文化之中一般代表着君子形象,被赋予多方面的品格、操守。比如耐寒不凋、坚强不屈,中通外直、节节高升,清雅脱俗、孤高自傲,洁身自好、高风亮节,等等。提到“竹”,自然让人联想起许多美好的意蕴。苏子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又如,句中“清流”,字面意思当然是清澈溪流,明亮洁净,灵动泛光,其实暗示文人雅士脱尽尘埃,高洁不俗,纤尘不染。“急湍”自然是流泉飞瀑,飞花溅玉,晶莹洁白,闪闪发光,象征君子品性高洁,心灵洁净。动词“映带”字面意思是映衬、衬托,可是,为何要用“映带”,而不用“映衬”呢?其中意味不同。“映带”含有映衬、映照的意思,“带”暗示溪流如带,环绕左右,形象生动,具有画面感。“映衬”则显得抽象,缺少形象的画面感。
写事,言简意赅,雍容自得。句子“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对比“丝竹管弦”与“一觞一咏”,前者热闹繁盛,后者清静高雅;前者带给人世俗之乐,后者带给人盎然诗意;前者暗含五音乱耳,后者暗示诗酒快意。特别是“一觞一咏”四个字中,两用“一”字,强调数量不多,仅此一点,喝一点小酒,吟一首小诗,不是大鱼大肉,不是大鸣大放,清淡典雅,浪漫抒情,别有风味,令人神往。“虽无丝竹管弦之盛”是倒装句,定语“盛”后置了,还原为现代汉语表达语序应该是“虽无(繁)盛之丝竹管弦(音乐)”,后者表达属于一般陈述句,并无轻重缓急之分,四平八稳,语调舒缓,表意平淡,不痛不痒。前者倒置,突出定语“盛(繁盛)”,着意与后面的“一觞一咏”形成对比,突出作者对简单、风雅的诗酒生活的流连与热爱。同样,第二自然段的句子“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对举成文,俯仰天地,视域辽阔,生意勃勃。两个句子均是定语后置句,强调后面的“大”和“盛”,以宇宙之“大”开阔视野,拓展心胸,提升精神;以品类之“盛”点染大地,凸显生机,激发诗意。一“大”一“盛”,仰观俯察,天地辽阔,品类繁盛,振奋心神。
写情,自由无拘,大快人心。文章第一、二两个自然段直接描写作者心情的句子有两句“畅叙幽情”“游目骋怀”,前一个四字语中,“畅”字表明放言无忌,畅所欲言;“幽”字暗示深藏于心,久积不发,如今人逢胜友,志遇同道,当然无所顾忌,和盘托出。不妨追问,何以平时不说?隐含社会险恶,政局动荡,权力倾轧,生命危险,不敢说,不愿说,说则惹祸,说则引火。如今聚会兰亭,诗酒助兴,性情相投,自然想要一吐为快。后一个四字句中,“游”字写目光,含有目光如心,随心所欲,想看哪里就看哪里,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想怎样看就怎样看,反正极尽目力,快慰心神。“骋”字本来就是纵马驰骋,信马由缰,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用这个词来描写心灵,当然是兴会淋漓,大呼畅快。
写地,妙用倒装,不同寻常。“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一句交待此次修禊雅集的地点,按照现代汉语的惯常表达应该是“于(在)会稽山阴之兰亭(聚)会”,比较古今表达形式不难看出,后者属于一般陈述,平淡无奇,波澜不惊,将“会稽山阴之兰亭”置于句中,相对淹没了地点“兰亭”的重要性。前者则是古人常常使用的介词结构后置,突出这个特殊结构,也就是,整句而言,“会稽山阴之兰亭”这个聚会的地点比“会”这件事情更重要,更需要予以强调。另外,“会稽山阴之兰亭”这个结构之中,从“会稽”郡到“山阴”县,再到“兰亭”,范围从大到小,限制层层深入,充分突出最后一个词语“兰亭”,这实际上暗示出“兰亭”之地非比寻常,文人喜欢。文中交代时间的句子“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八个字,一用皇帝年号“永和”纪年,二用干支配对纪年,四字成句,对应成文,透露出一种庄严肃穆、庄重典雅的氛围,暗示这个时间很重要,值得纪念。当然时间的重要源自这个时间节点上所发生的文人聚会很重要,文人聚会很重要又源自这次聚会的形式与内容非常重要,一觞一咏是形式,畅叙幽情、结集成书是内容。所以,时间的重要暗示与时间相关的人物、活动、风景、习俗,等等,一切均重要。这个句子要是换作现代汉语的表达“公元353年春末”,如此则索然寡味,平淡无奇。
文章第三自然段抒写作者对生死命运的思考与感慨,关键词是“痛”字。结句“岂不痛哉”是中心句,概括全段主要内容。作者使用了反问句的形式,强调一个“痛”字,痛心、悲痛的意思。作者“痛”在何处?文段依次描述了哪些“痛”的内容?你如何理解这些“痛”?文段描述了四层“痛”意。一是时光易逝,人生短暂。“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这个句子说明,当人们沉醉于眼前的快乐,自得满足,自觉快意,往往不容易觉察时光的流逝,及至觉醒,则老之将至,时不我待,留下懊悔无及、沮丧无比的感叹。“俯仰一世”极言人生短暂,时光易逝,一抬头,一低首,转瞬之间,就是一生。这个“俯仰”高度夸张,惊心动魄。“不知老之将至”感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光阴不多;暗含青春不在,功业无成的遗憾。这个“老”字触目惊心,引人深思。二是世事无常,感慨丛生。“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注意句中“之”字,是到、达到的意思,稍作引申,“所之”就是所追求的东西、所达到的目的之类的意思。全句意思是说,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三是欢乐易逝,往事不再。“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好花不常开”,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注意句中“欣”字,是喜欢、喜爱的意思;“所欣”就是喜欢的东西、人事、景物。“陈迹”就是旧物、旧貌、旧事之类的意思。四是生死无常,生命不测。“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实际上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修短随化”,一个人的长寿还是短寿由造化安排,不由自主,凸显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助与无奈;二是“终期于尽”,寿命的修短终归走到死亡、消灭这个地步,想来令人悲凉、失望,几乎陷入人生绝境。特别要注意一个连接这几层“悲痛”的“况”字,何况、况且的意思,表示递进,说明这一段中,作者是逐层深入论述,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意思应该是“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阐述以上四层痛意之后,作者引用古人话语得出自己的结论,“死生亦大矣”。生死是人生的一件大事。言外之意就是不可等闲视之,不可草率视之,理当严肃认真,深入思考,谨慎对待。那么,如何对待呢?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哪句话谈到了这个问题?
最后一段最为核心的句子是“故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个句子内涵了上述问题的答案,包括两层意思,一层是庄子的生死观,一层是王羲之的生死观。我们先来看庄子的生死观,庄子认为,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生死是等同的。一个人从生到死,自然而然,习以为常,听凭命运造化安排,人不可以改变和把控,人需要做的只是顺其自然,与世沉浮。不为生而欢喜,不为死而悲伤,不忧不喜,坦然面对。庄子认为,长寿就是短寿,短寿就是长寿,长寿和短寿是一样的,其本质都是走向死亡。不必比较寿命之长短,不必刻意改变寿命之长短,也不可能改变寿命之长短,这是命运、造化的安排。人要坦然视之,不惊不喜。庄子的这番生死观,其实告诉人们人生天地,命由天定,不由自主,人要安天知命,顺其自然,无须作为,引申为处世态度就是与世沉浮,清静无为,消极避世。这种思想影响了两晋时代许多文人名士。两晋时代,社会动荡,政局复杂,斗争激烈,许多文人遭遇杀身之祸,为了远祸全身,保全性命,不少人远离官场,远离世俗,自成一统,呼朋引伴,崇尚老庄,谈玄论道,清静无为,放浪形骸,自由无碍。王羲之与他们的处世态度、思想观念不同。王羲之认为庄子的生死观是荒唐不实,没有依据的,完全否定,有力批评。换句话说,王羲之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两者不可等同;长寿就是长寿,短寿就是短寿,两者不可等量齐观。结合前文的“生死之大,岂不痛哉”来思考,王羲之的思想里面其实暗含经世致用、积极进取、有所作为的因素。既然人生短暂,时不我待,既然造化无常,世事难测,我们就要充分抓住有限的时间,宝贵的生命,有所作为,有益于世,而不应该消极避世,无所作为。结合文本内容和王羲之的人生经历来看,王羲之的经世致用思想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徜徉山林,一觞一咏,诗文传世,影响后人,传承千古;二是书法卓越,独树一帜,引领趣味,熏染后世;三是出身仕宦,从政为官,施展抱负,造福为民。相对第三自然段,该段文意由前面的“痛”过渡到“悲”,本质相同,含义不同。该段着重写“悲”,“悲”在何人?“悲”在何时?“悲”在何事?换句话,为何而“悲”?细细梳理文意,不难发现,作者悲古人,悲时人,悲后人,悲人类,千古同悲。一是今人如我,对生死的感受与古人相同;二是古人万千,但是对生死的感受基本相同;三是后人如今,对生死的感受相同。同在何处,文中第三自然段做了回答。纵观全段,理性思考,悟出结论千古同悲,无可奈何。另外,今人悲古人,后人悲今人,古人悲古人,还有一层意思,虽然可以世易时移,诗文传世,可以阅览文章,感同身受,但是,生命不再,无由相聚,此为悲哀。时光永逝,生命不永,人生易逝。如此感受,代代相同。作者写作此序,除了表达人类永恒悲叹之外,当然还有特别的用意。文中最后一句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也就是说,作者希望后世的读者看到这篇诗文的时候,对于今天的文人的人生感慨产生共鸣,特别是对于今天的文人珍惜生命,纵情山水,诗酒风流,独立自由的精神风范有所感知,有所体会。
全文而论,写山写水写快乐,不是根本,目的在于由山水之乐引发人生思考。最后两段才是作者的思想体现。文中四个自然段,由山水之乐过渡到后文的人生之痛,体现了作者的思考轨迹和表达意图。从对象来看,首段描述四十几个当代文人的山水之乐、心灵之乐,第三自然段描述当时社会的人生之痛,第四自然段描述古往今来的人类之悲,思考的对象、范围不断扩大,从特殊群体到一般人类。从表达方式来看,一、二段侧重描绘山水之乐、心灵之乐,抒情显胜;三、四段侧重反思生命之痛、人类之悲,悟理见长。从思维层次看,一、二段偏向感性描述,三、四段偏向理性思考,思考渐次深化。从内容上看,一、二段着重山水之乐、心灵之乐、文人之乐,三、四段着重生死之痛、无常之悲、人类之悲,内容渐次升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