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不敢欺骗你:你不可不知的心理分析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起个特别的称呼

我们已经了解到,称呼是人与人相处时的见面礼,打开交流之门的钥匙,也明白了正确称呼别人的重要性。不过,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在如何称呼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完全遵照一个硬性的规定,也没有必要采用公式化的方式来称呼别人。在特殊的交谈对象面前,在非正式的交谈场合中,完全可以采用特别的称呼来称呼对方。这样就能够让对方“顺从”你,对你产生好感,积极与你进行交流和沟通。

那么,什么是特别的称呼呢?心理学家认为,这没有严格的规定,只要是能够让交谈对象感到舒服亲切的称呼就可以。比如,他们在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除了称呼对方“先生”“教授”之外,还会用“伙计”“兄弟”这些比较亲昵的称谓来称呼对方,以此来拉近两者的心理距离,获得对方的好感。在我们和别人打交道的过程中,非正式场合远远多于正式场合。在非正式场合下,就不妨暂时收起那些显得太过于正式的称呼,选择特别的称呼来称呼他人。事实上,特别的称呼远比那些“符合理解”的称呼要管用得多,取得的效果也好得多。

在现实生活中,利用特别的称呼来与人打交道的人很多。这些特别的称呼为他们加分不少。

有一家医院在为住院病人进行护理服务的时候,护士们习惯用床号来称呼病人,病房里经常响起“3号打针”“5号吃药”的声音。对此,病人们感到非常不适应,也有些腹诽,觉得活生生的人竟然被一个个编号所取代。有一些自尊心强的人甚至认为喊床号就好比是叫犯人似的,因此,他们对护士就显得有些不满,脾气大的人还经常朝他们发火。

院领导得知这一情况之后,就要求护士们不再以床号称呼病人,规定一律按照病人的年龄、职业、职务等礼貌地称呼病人,如爷爷、奶奶、老师、工程师、老王、老张等。此举一出,立即受到病人的赞扬,护士和医生们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病人们认为,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却让人备感亲切,让他们对医院有了家的感觉。

自从医院改变了对病人的称呼之后,医患关系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医生与病人之间就显得非常亲热。没过多长时间,锦旗就挂满了医院里的各个办公室。

在人际交往中,特别的称呼能够融化他人的抵触情绪。因此,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就不妨以特别的称呼来对待交谈对象。那么,究竟该采用怎样的称呼呢?心理学家为我们提供了如下几点建议。

1.用彼此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称呼

有些人认为,和陌生人之间的关系只是陌生人,无法确定一个明确的关系。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在与陌生人沟通交谈的时候,不妨假设一种关系,比如,称呼对方为“大哥”“阿姨”,或者是“兄弟”“朋友”等。在心理学家看来,这种特殊的称呼远比“先生”“女士”听起来更亲切一些、随和一些。

2.小名或者是外号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在和熟悉的人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完全可以称呼对方的小名或者是外号,因为只有朋友之间才会“毫无顾忌”地这样称呼对方。当你用这样的称呼来对待别人的时候,就传递了彼此都是自己人的信息。听到了这样的称呼,交谈对象就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也会很自然地把你当成自己人,愿意和你进行交谈,主动告诉你想要的信息。

不过,心理学家还提醒我们,在叫他人外号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场合。毕竟,有些外号只适合在私下里使用,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乱叫。因为,在人多的场合呼叫小名,在对方看来,不是亲昵,而是侮辱。

3.不喊全名,直呼名字或者是名字中的最后一个字

比如,你的交谈对象是一个叫“吴良宇”的人,为了表示亲切,你完全可以以一种自然的态度称呼他为“良宇”或者是“宇”,这种称呼远比称呼全名要好得多。因为称呼起全名来就显得非常生硬,也太过于庄重,容易让对方产生距离感。再者,这种称呼既显得亲切,又是真情的流露,也不会给别人带来负面的心理反应,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得体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