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2章 观音出南海,老君出离恨,玉帝离大罗
陈子安抬眼四顾,见周围之人尽皆闭目静思,连师姐也是满脸潮红,享受道韵,也急忙闭眼静神,加深理解。
只是偶尔传入鼻中的血腥味,让陈子安有些奇怪,但也没有深思。
此地没有血迹,更无尸体,如此多的得道真人,应该没有哪个不开眼的大胆狂徒会造杀孽。
讲完道的荡魔祖师一脸满足,场下被他讲道镇杀的妖邪鬼仙不下二十人。
一场屠戮让他心神激荡,一时也不在乎被弥勒佛避而不见的轻视了,心满意足的就要回去大殿继续等待。
“哎?”
心底一声惊疑,面前黄旗猎猎作响。
原来是一面从未见过的明黄旗帜随风鼓荡,引起了荡魔祖师的注意。
定睛一看,黄旗明晃晃,中间图案乃是一只三耳丹炉,双侧写着“黄花观毗蓝婆菩萨”八个鎏金大字。
往下一看,黄旗下两容貌甚佳的人类男子和女妖盘膝而坐。
细看片刻,祖师心中了然,知晓了二人身份。
他从增长天王处见过二人画像,认得两人正是毗蓝婆菩萨的两个弟子。
那黄衣女子乃是大弟子,名叫杜苓,拥有天下奇毒倒马桩毒。
青袍男子是二弟子陈子安,拜师不足十年。
脚步一顿,荡魔祖师目光扫过陈子安,运起法眼一看,顿感惊讶。
那陈子安小辈周身气息清明,法体浑然一体,显然是道真之人,但周身却有佛门、旁门之气,修行之法委实难辨。
刚刚显露道韵时,这小子就引起了他的注意,毕竟陈子安吸收的道韵之多,在此地可排前三。
那大弟子杜苓虽是妖身,周身气息也是纯正,能撑得过他的讲道,也是心思单纯的妖族大圣,本领也不差。
“咦?这是何种气息?”
正待转身而走的荡魔天尊,心底又是一声惊疑。
他竟然从陈子安身上,感应到了那自暴自弃的大猪前辈还未投胎时的奇异气息,虽然微不可查,但竟然如此神似。
他怒睁法眼,看了半响,也无半点收获。
心底一惊,突然想起七年前专门绕路,从他镇守的北天门而入兜率天的毗蓝婆菩萨。
一时却理不清头绪,压下心底疑惑,荡魔祖师转身,心事重重的回身入了大殿。
随侍的麋鹿童子胆战心惊,不知为何,面前的威严道人,竟数次变脸,果真是难伺候。
却说小西天的主人弥勒佛,为了此番龙华会,准备了许久,却也没想到疏漏如此之大。
初次龙华会被他搞砸了,却尤然不知,仍旧在落珈山莲池外等候。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道门中人奉太清道德天尊之命,为他的龙华会装点门面。
至于冷落这些昔日同门,三界大仙,让他们心中不悦,也只能在事后补救一番了。
这一次龙华会乃是第一次开办,必然不能太过冷清。
他是东来佛祖,是西方第一世尊,这第一次的龙华会,怎能没有真正的三界顶尖人物前来呢?
到底是分身乏术,手下除了黄眉,再无可用之人,只得亲生前往寻找撑门面的大佬。
这第一位大佬,只能是同样手下无人的地仙之祖五庄观镇元子大仙。
索性镇元子一向好说话,他亲自上门而去,镇元子已然带着道童前往西牛贺洲了。
而这第二位大佬,才是最关键的一个,正是南海落珈山的观音菩萨。
若是观世音菩萨肯来,那后面压轴出场的那三位,才会动身前来。
观音菩萨的道场虽不在大罗天,但威势、盛名可半点不比其他大神差,甚至更胜一筹也未可知。
弥勒佛已经在落珈山莲池外,等待了整整三天,却迟迟不见观音菩萨露面,心中越发焦急,却也知半点急不得。
观世音菩萨有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之名,盛名传三界,乃是真正的有道之士,但是面对他的邀请,还是要犹豫再三。
若是观世音菩萨前去参加龙华会,那将在三界内掀起轩然大波。
因为这就意味着观音菩萨承认了弥勒佛是西方的佛祖,是西方的众佛之师。
而现在的西方大乘佛教,被同为五方五老之一的如来,当做自己的势力。
参加龙华会,意味着和如来再次交恶,也难怪观音菩萨难做了。
观音菩萨一向与人为善,好友遍布三界,上至离恨天太上老君、大罗天玉帝王母。
下至三岛仙翁,十洲住世地仙、五庄观镇元子、幽冥教主地藏王、阎罗等。
三界内,无人不称赞一声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观音菩萨思虑良久,实在找不到要去龙华会的理由,又不好当面点破,只能晾着弥勒佛,企图让他知难而退。
岂料弥勒佛却似钓鱼老叟一般,待了三天,也不离去。
无奈之下,观音菩萨还是当着弥勒佛的面,派出了灵感大王,替她前去一趟,算是维持二人之间的关系。
可这弥勒佛死了心让她真身露面前去,仍不满足,一呆就是三天,着实可恶。
观音菩萨暗自恼怒间,突闻弥勒佛的大笑声传来,心底诧异。
还不待细想,耳中突然一动,盘膝静坐,却是弥勒佛运起法力,似有密话要告知。
也不知二人说了些什么,只见观音菩萨耐着性子听完,早已是一脸纠结之色,但心底的激动仍旧压制不住。
“观音大士可愿前往龙华会一观?”
恰在此时,弥勒佛的大笑声传来,似乎笃定观音菩萨会答应一般。
只见此时菩萨脸色阴晴不定,良久才叹息道:“罢了,本座便前往一观吧!”
声音响彻诸天,震动三清九幽,弥勒佛顺势大笑。
一位佛祖,一位菩萨,并肩西行。
恰在此时,兜率宫中的老道长身而起,跨青牛往西天门而去。
一息后,瑶池西王母,凌霄宝殿大天尊在一众仙官开路下,也是径直出了西天门,往下界而去。
良久,镇守西天门的如来站在西天门上,脸色奇差无比。
眼冒金色光华,法眼遍观三界,直视下界一片热闹的小雷音寺。
怒色显露,袈裟一甩,却是丢下守门之职,出了西天门,径回了灵山。
观音一向和他不对付,答应去龙华会虽说做的太过了,但也情有可原。
可让如来难受的是,竟然连西王母和玉帝,都前往龙华会,为东来佛祖撑腰。
最关键的是,那弥勒佛连面都没露,二人就自己前去了,似乎早就商量好了一样。
要知道,在不久前,如来可是帮了玉帝大忙啊。
竟这么快被过河拆桥了,果然一如既往地言而无信。
玉帝乃三界共主,是众神名义上的主公,就连道祖太上老君面见玉帝,也以臣子之礼相待,要出门迎接。
玉帝去往龙华会,而且是紧随着观音和太上老君,着实让如来面上无光,这些人将他视如无物一般,极尽轻视,怎能让如来不怒。
西牛贺洲遍布妖魔,恶鬼妖邪祸乱人间,争相食人。
自开辟以来,就是贫瘠之地,仅有的沃野建立的国度,也被各方势力霸占。
道教、东方菩萨势力、妖族大圣、天庭众神,充斥其中。
各方为了道场征战不休。
死伤也是极其惨重,就连他手下的得力干将——大力王菩萨,也在和文殊菩萨争夺道场的时候,被当场斩杀。
索性他还有起死回生之术,将其救活,让其借助摩尼珠重活一世,借此维护西方道统。
但是如来有大夙愿,他定要如那道门荡魔天尊一般,保证西牛贺洲的清明,结束开天辟地以来的战乱。
回到灵山的如来闭关不见各方来客,就连一向跳脱乖张,惹得他不快的金蝉子,也面露忧色,守在洞前暗暗叹息。
众佛子金刚,皆不知如何面对如来世尊,解此困境。
如今的龙华会三界瞩目,自昨日镇元子大仙带着两童儿前去,惹得众神不喜。
毕竟虽说镇元子乃地仙之祖,辈分奇高,但也只是地仙果位。
众神仙、天仙,皆心中不忿。
一介地仙,竟然后他们出场,凭白落了辈分,连一向不问世事的毗蓝婆菩萨,也是满脸寒霜,封闭五识,不言不语。
索性小西天主人弥勒佛紧随其后,方才解了镇元子的尴尬处境。
紧随着弥勒佛后面来的人,可谓让人大跌眼镜,诸天颤抖。
竟然是南海观音孤身前来!
那殿外的金鱼灵感小怪早些时候带着五色莲台,充当贺礼,众人皆以为观音菩萨不会亲自前来。
却没想到观音菩萨竟然被说动,来参加这一场明显针对如来的龙华会。
也不知弥勒佛为了说动观音菩萨前来,付出了何等惨重的代价。
观音入内不久,一声牛吼声响彻三界,震得诸天震荡。
众人应声看去,却是一青牛踏云驾雾。
青牛背上一白衣老道手握浮尘,悠悠而来。
陈子安运转法眼,只见入眼皆是紫气,那青牛气息他认得,正是七年前来黄花观送丹的兜率宫青牛精。
那老道竟然是三清之一——太清道德天尊。
也是兜率宫太上老君。
陈子安还要细看,眼前却一片朦胧。
这太上老君竟像迷雾一般,看不清,认不准。
还不待众人缓下心神,只见天地色变,祥云飞舞。
有知情人露出了然之色,但更多人一脸惊诧。
陈子安正和师姐低头细语,谈论刚刚被众人迎入佛祖殿的观音菩萨,却见周围有异,下意识抬头看天。
只见九天之上,祥云之中,仙官列列,彩旗飘飘,玉撵跨长空而来。
“那是大天尊!”
杜师姐下意识咽了咽喉头,在陈子安耳边提醒。
陈子安顿时恍然,瞪圆眼睛,不待细看,便被师姐扯着衣袖低下脑袋。
他没想到第一次面见玉帝,虽说连面都没见到,就在这龙华会上。
虽说玉帝有变化面目,下界巡游的爱好,但今日见面,着实让他惊讶。
毕竟出发前,师傅曾信誓旦旦地说过,玉帝不会出现。
如来镇守着西天门,和玉帝关系密切,不会做出这等背信弃义之事。
没想到打脸来的如此之快,看来是师傅一向不问三界之事,心思单纯,也是太过大意了。
这大天尊和如来之间,也不似师傅说的那般和睦。
陈子安在修行间隙,也曾想过以后会在蟠桃会上直面玉帝。
但也未曾料道,和玉帝的初次见面来的如此仓促,也是如此离奇,竟然就在下界的小雷音寺中。
除了寥寥几人外,谁也没想到,今日的龙华会,竟然会如此热闹,几乎能顶得上一半蟠桃盛会了。
众人恍惚间,却见童子分立两旁,弥勒佛亲自拉开佛祖殿门,着黄眉童儿清扫一番。
殿内众神顺势踏步而出,出殿门迎接大天尊到来。
“吾等见过大天尊!”
东来佛祖和太上老君并肩而行,领着众人见礼。
陈子安余光看去,第二批人中,果然是观音菩萨一马当先,隐隐为众人之首。
其次为天庭四御、文殊、普贤等众。
师傅和那镇元子虽法力广大,但无仙籍,不是仙官,倒是站在后面。
大天尊率领众仙官恭贺弥勒佛祖一番,后同王母当先跨入佛祖殿,在众人的恭敬声中,消失入内。
陈子安心神激荡,这大天尊不愧为三界共主,不管台下斗的如何厉害,在明面上,连道祖太上老君,也要以臣子之礼相待。
结合师傅说过的话语,陈子安更能直观的感受到大天尊的威势,以及三界内的森严等级。
在此地,明面上玉帝最大,其次道祖、如来、以及观音菩萨。
其余众人皆要排在后面,那东来佛祖此刻能和道祖并肩,也只是占了一个本地主人的便利。
在三界内,法力高强者数不胜数。
单凭法力,是很难分出地位高低的,毕竟都是修炼了无数年,度过无数劫难的大神通者。
若说法力神通谁高谁低,谁也不能明确辨析,故而以各自的势力、法宝、手段、徒子徒孙、修行资源等来分个高下。
这点倒是让陈子安想起了前世的内卷,每个人都很厉害,却仍旧要比个高下,那只好另辟蹊径了。
玉帝乃大天尊,同西王母共掌三界至宝蟠桃园。
三界修行之人要长生,必须仰人鼻息。
大天尊地位尊崇,不难理解。
太上老君乃道祖,炼丹之术三界无人能出其左右,九转金丹更是人人想要的至宝。
更何况道祖炼制的护身至宝,如各种葫芦、铃铛等,也是众人防身的必要手段。
可惜道祖只有一人,分身乏术,九转金丹虽好,但产量有限,比不过天地生养、数量繁多的蟠桃树。
总不能让道祖一直待在兜率宫为他人炼丹吧?
故而地位稍次之。
如来法力高强,坐拥西牛贺洲,虽如今还未肃清势力,但门下聚集弟子众多,堪比天庭众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