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方的神马传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2章 江边救人(七)

杨老师抬头看了一眼自己昔日的得意女弟子,她叫张燕,出身于军旅之家,其父虽然是军人,但也略读诗书,因此她自幼就有良好的教育,长大后就读于何晓新所在的学校,当时女孩读书是非常少的,她从师于杨国峰老师,是杨老师的高徒,因何晓新的外祖父讨厌军旅的不稳定生活,因此就把她母亲嫁给经商的父亲,因他父亲熟读诗书,讨厌官场的尔虞我诈且一表人才,为人忠厚、为商不奸,很是得到晓新外祖父的赏识,他们二人婚后也是相敬如宾,育有一女如掌上明珠、知书达理、忧国忧民,虽然性格内向,却有鸿鹄之志,虽为女子确巾帼不让须眉。

杨老师问了一下何晓新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及思想行为等情况,何晓新也都逐一回答,最后杨老师说:“晓新你先回避一下,我有一件事想对你妈妈说。”

何晓新走后,杨老师拿出了开了封的信递给了张燕,张燕接过信,见是弟弟写信给女儿的,且又是拆封的,就一脸狐疑地看着杨老师。

杨老师说:“张燕,你先看一看这封信的内容,涉不涉及什么秘密的事情有没有什么隐情。”

张燕更加疑惑了,难道老师已经把信拆开了,还不知道内容么?于是她打开信看了一遍说:“这也没有什么隐秘的东西,就是我弟弟给何晓新写的,他想让晓新到东洋留学去接受更系统的教育,事情已经办好,就这事。老师这信不是您拆的么?”

杨老师说:“没有什么隐秘的事情就好,这就好。张燕呀,这信不是我拆的,我更不知道里边的具体内容,是我的两个学生拆的,他们不知道你弟弟的身份,出于好奇,但他俩知道特战旅,他们吓坏了,知道错了,他们请我来代他们向你弟弟、你及晓新赔罪,请你不要把这件事告诉你弟弟,毕竟他们也是孩子,不懂事,请你们原谅他们,这事我为什么问你有没有什么隐私呢?如果涉及秘密和隐私他们触犯法律我也不能给他们说这个情,既然没有什么秘密又是晓新到东洋留学的事,其实这也是一件好事,我得恭喜晓新。”

张燕说:“虽然没有什么秘密,但私拆信件这也是违法的事,我弟弟知道了也绝不能轻饶他们。”

杨老师说:“说的是,说的是,他们已经吓得要死了,说要向你跪着请罪,怕你不饶他们,这不请我来向你求情,他们也知道你是我的学生,不知能否给我这个薄面。”

张燕说:“老师您言重了,您老人家一辈子仁德无量,又是我们的导师,我非常的尊重您,怎么能让老师下不来台呢。”

杨老师说:“那我就代两个学生谢谢你,回去之后我一定严加管教。”

张燕和何晓新送走了杨老师,张燕就跟何晓新说了杨老师来的目的。

何晓新说:“一定是张利和秦平干的,全校就属他俩最坏,仗势欺人,无恶不作,昨天他们还找一些坏人要砍我的同学李登堂,要不是他机智,就被他们给害了。”

张燕说:“晓新杨老师都来说情了,我能不给面子么?另外咱们要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能赶尽杀绝,对吧!”

何晓新说:“对了,妈妈,你能找找舅舅,让他再安排一个去东洋留学的名额吗,李登堂人挺诚实,又有爱国之心,他想读军校,要像我祖父和舅舅一样报效国家。”

张燕说:“姑娘大了,想着别人了,这事还是你自己求你舅舅吧。”

何晓新说:“妈妈,就你求,不然我生气了。”

张燕说:“好,好,好,我说,我说。”

第二天张利和秦平早早来到收发室,见到老杨头马上点头哈腰地说:“杨老师,您辛苦了,昨天的事说的怎么样了。”

杨老师见他二人进屋,头也没抬,在自己的茶缸子里装满了水,才不紧不慢地说:“你们两个也有害怕的时候。告诉你们吧,算你们两个有造化,晓新的母亲答应了。”

张利和秦平一听乐得一下蹦老高,齐声说:“谢谢您杨老师,没事我俩先走了。”

杨老师说:“慢着,张燕虽然答应了,但谁也保不准她弟弟以后能不能知道,知道后能不能饶过你们俩,你俩如果再这样胡作非为,仗势欺人,没准谁就把这事告诉张燕她弟弟。”

张利和秦平俩人一听又把脑袋耷拉下来,小声小气地说:“杨老师,您别吓唬我们了,除了何晓新和她妈再就是您和我俩知道这件事,难道您救了我们再在背后捅一刀不成。”

杨老师说:“这可不好说,得看你俩今后的表现如何,如果继续做坏事,我还真能把这事捅出去!”

他二人一看杨老师一脸正经的样子,知道他是认真的,于是小声说:“杨老师,您放心,以后我俩一定听老师的话,遵守校规,这样总行了吧。”

杨老师一看他们二人确实有悔改之意就说:“那好,我就喜欢知错能改的孩子,没事了,你们出去吧。”

再说于宏伟在假期也没有闲着,她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党员,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她积极开展工作,在进步的学生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共产党的纲领,组织同学到街上贴标语,搞演讲,排练先进的节目,给当时的佳木斯造成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由其是在学生界和妇女界,使他们认清了社会的本质和抗争的必要,他们还与哈尔滨等高校联系,要组织一次全省性的大游街,目的是反对霸权,反对军阀,反对剥削,要平等,要自由。

在一个下着小雪的夜晚,一间铁路大修厂的一个车间里,灯光昏暗,屋里集聚着从哈尔滨、牡丹江、齐齐哈尔、伊春等地前来开会的学生领袖十多个人,坐在一个油滋滋的桌子周围,听着一个二十六、七岁,梳着短头的女同志的讲话,她就是共产党的代表,在这里召集会议,布置任务准备大年初一举行全省统一的争取自由、平等的大游行。

人刚聚齐,就听到厂大门外传来马达声,一辆大车的两束灯光照进院内,接着就听人喊:“快开门!快开门!我们是警察!”

听到喊声,于宏伟赶紧关掉灯,不敢走门打开窗户跳出去,然后翻过大墙消失在夜幕中。

警察进到院内四处搜寻,没有发现人影也就稀里哗啦地上车回去交差去了。

李登堂在家忙着帮家里打鱼,打场,买年货,张罗着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