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2 制造话题>等待话题
说起自带喜感的著名脱口秀演员松本人志,他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即兴达人。在大喜利[1]节目中,他的那些出人意料的“‘逗哏’式”聊天常常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捧腹大笑。
其实,就算天赋异禀的松本先生,也不是每一次都能取得立竿见影的表演效果。偶尔几次,当主持人亮出题卡时,场内也会有那么一瞬间陷入难以言喻的尴尬气氛。
但是,即使遇到一时不知如何回答的问题,松本先生也会想方设法圆场。
“哎呀,这个嘛,也有可能,也是很有可能的哦!”
松本先生就这样一边说着不痛不痒的家常话,一边东拉西扯、迅速切换话题,直到把大家逗笑为止。对于这样的一幅画面,大家应该都不会感到陌生吧?
回味之余,我们不妨对松本先生的表达逻辑进行更深一步的分析。松本先生为什么要迅速切换话题?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增加即兴表达中的“发球点”,也就是为了引起观众的兴趣而想方设法多说些什么。有经验的人会暗自观察在场观众的表情和反应,并且努力捕捉话题的突破口。
例如,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几个人聚在一起闲聊,时间设定为一个小时。假设每个人的话题引起别人兴趣的“命中率”相等,那么发言最多的人成功的次数自然也会最多,而他说的话就会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可见,在一场说来就来的即兴表达中,如果你没有找准话题的“发球点”,那么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引起大家关注的。
话虽如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难以做到像松本先生那样“死缠烂打”地增加说话的“发球点”数量。但是,我们可以分析自己找不准“发球点”的原因。
无法找准话题的“发球点”的3个原因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一次即兴表达中找不准话题的“发球点”的原因有以下3个。
1.因为有比自己更加“吸睛”的人,所以没有插嘴的机会。
2.因为不太了解对方,所以说话很谨慎,不敢轻举妄动。
3.因为有过冷场的失败经历,所以心有顾虑,不敢轻易抛出新的话题。
以上3个原因看似有不同的视角,但是都反映了即兴表达者的普遍心理:缺乏立即行动的勇气。
在我开设的即兴力培训课堂中,每当有学生遭遇类似问题,我都会向他们详细地说明立即行动的重要性。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给自己打气:反正也有比我更厉害的人在场,我如果不去尝试必定比不过他,还不如豁出去试试看!
反过来想,正因为我们不太了解听众,才要果断采取行动,以攻为主。只有不断地迂回话题,不断地试探对方,你才会知道怎么做能引爆全场,怎么做会遭遇冷场,从而找到能够解锁对方话题的密码。
退一步而言,当你失败过一次以后,也就不那么惧怕失败了。所以,你有理由抛去杂念和顾虑,马上行动起来。
最后,我要提醒大家:就算再次遭遇冷场,你也至少能捕捉到这样一个新的有效信息——讲这个话题会冷场。因此,在送别每一期的培训班学员时,我都会真诚地告诉他们:“如果你真的没有自信,那就反其道而行之,至少来5次冷场吧,把自己打造成‘冷场王’也未尝不可!”
多次尝试之后,你会发现:总有一次尝试会让你得到启发,总有一个“发球点”会被你成功捕获。只要成功一次,你也许就会开心地说:“渡边老师说得对,挑战一下没什么不好!”——我经常会收到这样的反馈。
因此,要想掌控局面、引爆全场,就要想办法增加话题的“发球点”,也一定要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冲劲儿。
多聊一句
好的话题不是等出来的,而是碰撞出来的。
即兴达人说
与其沦为“小透明”,不如当一回“冷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