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产品概念的筛选
提出产品概念的几句话以后如何快速判断是否靠谱呢?通常的经验是,先随便找几个人问问,把产品概念讲给他们听,如果你听到大家说“呵呵呵,我好像不需要”“好奇怪,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那就需要“回炉”重想。而如果听到“这个你准备卖多少钱”“有点用,但是不是已经有类似的东西了”这样的问题,就说明这个概念靠谱,大家已经认可你的大方向了。
接下来就要对这些概念进行筛选。
首先要明确一个大前提,产品概念筛选其实是在一个时间切片上做的。随着时间的变化,筛选工作应该每隔一段时间做一次。因为经验告诉我们,有的事情真的是一个大浪潮,而有的事情可能只是一个小浪花。
筛选要考虑的维度有很多,如果有一个模板会为大家省不少力气。接下来就提供一个我的总结:如何从内部的能力和意愿,以及外部的价值和成本这几个方面来完成筛选,如图3-6所示。先说理念,再说案例。
图3-6 产品概念筛选的要素
3.3.1 内部因素:能力
先看内部因素的“能力”,它又分为人、财和物3个方面。
人:团队是否与要做的事情相匹配。
老板和投资人在判断一些早期项目时,最看重的是人,特别是核心成员和创始人。重点考察这些人过去的经历,拥有的能力和经验是否能胜任项目,这个团队是不是互补,是否能覆盖这件事需要的各种能力。当然,如果泛化地来看团队,还会包括周边的人脉和上下游的合作方等。
财:各种资本和资金的支持是不是到位。
比方说你要做O2O。2014年曾上演过补贴大战,滴滴和快的一天要补贴上千万人民币,这个时候你要拿到足够多的钱才能做。而有些小的打车软件,整个公司账户上也就一千万左右人民币,就只能退出竞争。所以,融资或在公司内部“抢资源”,也是一种关键能力。
物:行业资源与业务能力。
►行业资源,任何产品都需要,往往靠的是长时间在行业和产业的积淀。比如想做在线教育,团队里光有做出系统的人是不够的,还要考虑有没有人在教育行业待过5~10年,是否理解“学习”这个领域,懂不懂各种教育机构和政府部门的规则与潜规则,有没有足够多的讲师和课程资源,等等。
►业务能力,是通过反复做某些事逐渐总结出的套路,如复杂的IT支持系统、运营活动的方法论、公司内部的流程等。大公司的流程大多很复杂,在做一些创新创业项目时,就会成为障碍。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在阿里B2B做一个创新项目时,要买一个8000元左右的硬件,就遇到了麻烦。因为当时阿里B2B是香港的上市公司,各种规定很严格,买超过5000元的东西就要走采购流程。最后,只能找不少于3个有资格的供应商来报价,然后再比价、走审批,东西买回来已经过去半个月了。而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可能只要在网上淘一淘,第2天就能收到东西。所以,不合适的业务流程,也可能成为一种能力上的不足。
这3个方面,最本质的还是人,财和物都可以由人带过来。
3.3.2 内部因素:意愿
意愿就是使命、愿景和价值观。这些东西听起来很虚,但你觉得一个东西太虚,很多时候只是因为你不了解。
使命就是我们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要做一件什么事情,比如“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愿景是说我们希望成为什么,比如“让客户相会、工作和生活在阿里巴巴,并持续发展”;价值观就是我们认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决定了我们想做什么,不愿意做什么。
我跟一个创业者聊天时,会反复问他:你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有的人会回答“因为现在流行嘛”“正处在风口”或“有一条很宽的赛道”。如果问来问去都是类似的答案,我们其实不会太重视,因为他的意愿不是原生的,不是自己真心想做,而是有一点机会主义的倾向。
那么,最好的意愿是什么?是要发自内心地对这个事情特别有使命感,并且一直为之努力,感觉这辈子如果不做就白活了。我会特别偏好这种创业者。创业的过程中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有这种有原生动力的人才能够坚持,尤其是持续坚持(坚持的是目标,是初心,方法手段没必要傻坚持)。而且有这样意愿的创业者,退一步讲,就算失败了也会很坦然,觉得自己试过了,这过程就很值。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不可能因为有几个研发工程师空着就接外包项目。跟初心有关的事情,往往更容易成功,如果是为了追风口,为了公司的战略需要,失败的概率就会很大。个人觉得,2013年年底阿里做“来往”的想法,就是过于在意“公司需要”而不是“用户需要”。反而是从中孵化出的“钉钉”,有着帮助阿里客户沟通和协同的初衷,在意愿上就胜出很多。
当然,意愿也不是某一天突然产生的,而是长时间思考和沉淀的产物。这对公司、对个人都一样。有了明确的意愿,做起事来才会有方向感和目标感。
3.3.3 外部因素:价值
说完了内部,再向外部看看。我看过一个TED的视频,演讲者根据硅谷很多公司成功与否的统计数据得出结论,最重要的成功因素居然是——时势。这告诉我们,“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不理性的想法。一个好的产品概念,必须要筛选过各种外部因素,才有可能落地。外部因素有价值和成本两方面,其中,对价值的思考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
宏观:天花板
对天花板的分析,就是对某个行业宏观价值的思考。对于新手产品经理来说,平时不太接触这事儿,因为老板都已经分析好了。天花板的意思,具体点说,就是我们想做的事情,扩大到一个行业,整体有多大?增速怎样?现在是高速增长期还是成熟期,甚至已经是衰退期?
所以,可以列出这样一个等式:
潜在用户[36]×单用户可挖掘价值=行业天花板。
由以上公式可以很容易地得出结论:金融、医疗和教育这些关系到民生的行业,都是天花板很高的超大行业。我们也可通过计算来衡量一个项目的宏观价值,如果一个项目的市场容量远达不到10亿美元,发展就比较困难。如果硬要做就必须占据绝对大的市场份额,才能成长为一家大公司。而如果有一个千亿美元的市场,你就算处在第三、四名,也能过得很不错。
当然,这只是从投资和做大事的角度来说的。如果要做一件“小而美”的事情,就可以不那么在乎行业天花板。
通常,提供了足够多的用户价值,总能有办法找到自己的商业价值。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总能赚到钱。
我们要脚踏实地,还要仰望天空,并且长期思考从实地到天空的发展路径。天花板是终局,但刚起步的时候,还是要多多思考切入点,即相应的微观价值,就是身边人。
微观:身边人
“你自己需要这个产品吗?”这是我个人比较喜欢问的。要做一个产品,最好自己就是典型用户,然后身边再有一群受这个问题困扰很深的人。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更加感同身受,找到的切入点才会更加准确。
儒家有一个传统价值观,叫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比较认同其中的顺序,越亲的人越重要。做产品也应该从身边做起,越能帮到亲近的人价值感越大。Facebook一开始就是扎克伯格做给自己和身边的宅男,在无聊的时候看“妹子”照片用的。Pinterest(一个采用瀑布流形式展现图片内容的应用)最早的用户是创始人自己的妈妈,以及有相似“剪报”习惯的全职主妇,她们用Pinterest在手机和电脑上做剪报。后来,这个产品才渗透进设计师群体,成为从业者找图片素材的好地方。
从身边起步还有两个特殊优势:一是为身边人甚至为自己做产品,能降低“误以为自己懂用户”的错误概念[37];二是找第一批精准用户更加容易,简化了项目启动过程。
我们把这些身边人叫作种子用户。
找到你的种子用户
听说有家公司的一个新产品,在内部就迭代了6次。原因是每一次发布后老板都不满意,只好再改一版,前后改了6次。其实这根本不叫迭代。迭代的概念是和种子用户连在一起的,内部改改只能叫没想清楚就动手。接下来看看种子用户究竟是怎么辅助迭代的。
种子用户是受你要解决的那个问题困扰最深的一小群人,最早的一批用户,通常是某种意义上的熟人。你很清楚每个个体姓甚名谁,他们也常被叫作“天使用户”“铁粉”“用户顾问”。从产品概念的验证开始,一直到需求采集阶段,需要找到并维护好这群人。
他们对产品的帮助很大。
►愿意配合。因为他们受困扰很深,所以有人来帮助解决,自然很高兴。如果你的产品找不到几个愿意尝试、积极配合的人,那只能说,你的产品概念有问题,几乎没有解决任何人的痛点;或者,有这样一群人但你不认识,这表明你们团队的行业积累有缺失。
►可以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俗话说,久病成良医。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在自己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去了解他们现在是怎么做的,让他们谈谈对新产品的想法,你一定会有很多收获。所以,种子用户也叫用户顾问。
►可以忍受缺陷。种子用户虽然很想解决问题,但往往因为资源的缺乏,有想法却没能做出很好的解决方案。这时候只要有方案出现,他们极有可能愿意忍受其缺陷。而这种不完美的产品,才是真正的迭代产物。你要做的是在功能列表里筛选出MVP,[38]做出来后推给他们。有时候,他们发现bug后不仅不生气,还会热心提交反馈,这一特征实在太有价值了。
►可以成为义务推销员。如果他们满意了,一定会帮你宣传产品。所以在选择种子用户时,找到某些细分领域的意见领袖很重要。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行业在内测(或叫封测)阶段,会充分利用种子用户,并且尽量放大这个过程的营销作用,比如早期的小米路由器,以及一些高端的特色餐饮店。
初次接触用户,验证概念
产品概念在大多数情况下,还真是“空想”出来的。当然,作为产品经理在相关领域肯定是要有积累的,要在过去几年、几十年里见过无数用户。
紧接着,就要不断在“创意—验证—调整”这个循环里往返,从产品概念筛选开始,不断地去用户那里验证,一般会采取用户访谈的方式。仍然以“智能长命锁”为例,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及点评,大家体会一下“初次接触用户”的过程。
通常先有一些预筛选问题,防止在非目标用户身上花费太多精力。比如,可以在电话预约的时候问:您有没有孩子,他/她年龄多大,经常带孩子出门吗?通话过程中可以考察对方的沟通能力、配合程度等。
约到靠谱的目标用户以后,会有一系列问题等着他。表3-1所示案例可以当作用户访谈模板。当然,当面问时应该尽量口语化。
表3-1 初次接触用户的访谈内容示例
按照我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里对用户研究方法的分类,第一次和用户接触属于“定性的说”,涉及的都是“开放式”“非引导”的问题。我们应该尽量到客户发生需求的场景去倾听客户、如实记录,不要做太多过滤和解读。
在这一步,跨部门的共同参与很关键,这样才能有早期共识,便于后续的产品推进。
从种子用户到潜在用户
图3-7中有几个前面加了不同修饰语的“用户”词组,让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它们各自所在的语境(本书之后会沿用这些语境)。[39]
图3-7 本书提及的几种用户
最外面一层的潜在用户,指向将来的想象空间与发展天花板;临近一层的目标用户,指所有现在能跟产品发生关系的用户群体;下一层的核心用户,指目标用户中最重要的那个群体;最里面一层的种子用户,指核心用户中最早接触的那一小批用户,通常是我们认识的个体。
以滴滴为例,种子用户也许就是公司在机场摆摊阶段每天遇到的那几十个人;核心用户为北京乃至各大城市的出租车司机——产品在切入点的选择上,通常先搞定供给端再找需求端;目标用户为出租车司机加上乘客——产品有了对目标用户的覆盖之后就可以形成一个价值闭环;滴滴打车升级成滴滴出行后,又会覆盖到当初的潜在用户,例如有闲暇时间可以代驾的司机或可以开顺风车的车主。
3.3.4 外部因素:成本
价值高的事情不一定非要做,还要看看成本与风险。成本因素依然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
宏观:大环境
宏观环境是指不受企业掌控的大环境,比如2016年国家有过好几次关于私家车用作专车和顺风车的政策变化,对这个行业的从业者显然有很大影响。当然,如果你的公司足够大,也可以反向推动政策的改变。
有一个模板,叫作PESTEL(下面这些英文单词的缩写),可供参考。
►政治因素(Political):是指对组织经营活动具有实际与潜在影响的政治力量,以及有关的政策、规定等因素。
►经济因素(Economic):是指组织外部的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及未来的经济走势等。
►社会因素(Social):是指组织所在社会中成员的历史发展、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教育水平及风俗习惯等因素。
►技术因素(Technological):不仅仅包括那些引起革命性变化的发明,也包括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以及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法律因素(Legal):组织外部的法律、法规、司法状况和公民法律意识所组成的综合系统。
面对大环境,我们更多的是顺势而为。
微观:行业环境
微观指行业环境,如图3-8所示的波特五力模型[40]已经总结得很好了,让我们来依次对号入座。
图3-8 波特五力模型
►同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能力,其主要指标为市场成熟度和竞争激烈程度。对于不成熟的早期市场来说,竞争对手少,但用户教育成本高,要避免做“帮后来者教育用户”的事情;而竞争激烈时期,可以考虑的策略是往行业上游走。比如,几年前团购上演“千团大战”时,你就可以考虑做团购网站的导航或团购商品的供应商。
►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代表行业门槛高低。一些依托“黑科技”创业的领域,门槛相对高,而商业模式创新则门槛相对低。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智能手机音视频功能对MP3和MP4市场的颠覆,可谓“毁灭你,与你何干”。对这点,我们要保持对变化的敏感,与其被别人干掉,不如自己先拥抱变化。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其实是一个店大欺客的问题。如果你的上游供应商过于集中,就很可能对你强势。设法分散供应商是一个解决方案。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其实是一个客大欺店的问题。如果你只有一个客户,可想而知,他提任何条件,你都只能答应,所以也是要设法分摊风险。
此外,你的供应商或购买者——也就是产业链的上下游,如果过于强大,往往会倾向于控制产业链上的更多环节,也就是很可能跨界到你的领域来直接竞争。打个比方,一家给餐馆提供食材的供应商,业务跑顺了以后,很可能会自己开几个餐馆。
针对互联网行业的环境,要特别提一下BAT这类巨头。你要考虑自己的产品和巨头是什么关系。如果不小心走到了巨头的战车会碾过的路上,也许他们都没有发现你的存在,你的产品就已经消亡了。所以,你的产品最好能和行业巨头形成互补,或者迅速做到巨头愿意收购的地步。
产品经理经常提到的“竞品分析”,其实一定程度上也在分析行业环境。
至此,已经把产品概念筛选要考虑的因素讲完了。当然,这只是一种框架,由于每一个行业都不同,每个人习惯也不同,你完全可以用别的框架。而模板的目的,只是防止在产品早期漏掉某些方面的思考,因为事后再弥补的成本会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