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带一路”重点国别和重点领域的调研与思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思考与建议

“一带一路”是未来我国对外开放管总的战略,是一项新的历史任务,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参考,需要从实践中逐步摸索。中巴经济走廊是当前进展速度最快的一条走廊,必须看到走廊建设取得的重大成绩,但对建设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应高度重视。我们应深入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办法,规避风险,同时提供走廊建设可资借鉴的经验做法,以推动走廊建设走深、走实、走远。

(一)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的工作力度,推动工作资源向巴基斯坦等重点国家倾斜

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旗舰项目,事关“一带一路”建设全局,必须建成建好。我们既要做得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让走廊立得住,经得起质疑和检验,也要说得好,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对不实言论给予及时驳斥。从一线同志普遍反映的情况看,当前亟待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一是扩大我国驻外干部队伍。过去,我国建设重心在国内,驻外机构多是负责沟通联络、接待协调等任务,驻外干部编制较少,而今我国已有大量投资项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仍然只凭借这些干部维护如此多的利益,实难周全,必须增强我国驻外工作力量,创新工作机制。可考虑提高我国在巴基斯坦、缅甸、老挝等“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的驻外机构规格,扩大人员编制和人手,派出熟悉经济、国际战略、文化等方面的人员,在外交部驻外使馆总协调下,更加有效地开展工作,同时增加工作经费,形成较美国更强的工作能力。同时,鉴于我国驻外使领馆长期驻扎一线,对所在国国情、政治变化、项目情况十分了解,可考虑将涉及所在国的相关政策决策权、重大项目协调权和建议权向使领馆适度下放和前移,避免出现决策机构和企业总部身处国内,但不了解国外情况而盲目决策、产生误判的情况。

二是增强我国外宣工作能力。从走廊5年建设经验看,舆论媒体能力博弈是事关走廊建设成败的另一个主战场。我国可考虑和巴方建立对外宣传协同机制,如定期共同发布《中巴经济走廊白皮书》,对走廊建设进展、债务情况、未来展望、民众获益等情况进行权威发布,正面回应少数媒体不实指责。鼓励国内主流媒体在巴设立分支机构,从国内调配一些英语流利、了解伊斯兰文化的骨干人员,办报、办网站、办电视台、办节目,对巴民众宣传走廊和中巴关系。可考虑利用外宣资金收购若干有影响力的巴方媒体,对我国企业、民众在巴自办媒体、栏目予以支持。未来应有更多国内媒体走进巴基斯坦,将中国声音、理念、文化传递给巴,向巴群众传递中巴友谊,反击西方、印度及巴国内分离势力等对走廊的不实指责。

(二)务实坚定地推进走廊建设,使走廊建设由“大写意”向“工笔画”转变

目前,走廊建设已取得阶段性进展,打下较好基础,未来要进一步稳固推进。由于走廊建设进度、巴方诉求等出现一定变化,走廊的建设重心、建设任务也应做出一定调整。下一步工作应注重以下三方面调整。

一是建设重点要从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向发展产业和建立园区倾斜。巴基础设施薄弱,走廊建设之初大量投资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是十分必要的。随着基建取得重大进展,未来走廊建设的更多工作要交给企业去做。要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负责编制走廊相关规划、制定支持政策、改善营商环境、牵头开展重大基建项目建设等,企业应成为走廊建设中市场化经营领域的主体,着重吸引社会资本和民营企业赴巴投资设厂,以推动两国形成相互嵌套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

二是加强与巴方的沟通和对表,但要确保项目选择的科学性和主动权。巴新总理伊姆兰·汗上台后,提出要对走廊建设进行调整。近期巴总理访华,双方对走廊下一步建设工作进行了沟通。要加强与巴方对表,推动两国发展战略密切对接。尽管巴方对华友好特别是对走廊建设形成举国共识,但不意味着巴方所有诉求都是合理的、投资项目就是没有风险的。要注意保持主动权,处理好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具体项目具体分析,不要被巴方牵着鼻子走。必须加强对我国在巴重大投资项目市场研究和风险评估,将我国国内重大项目投资管理体制复制出去,可引入发达国家第三方评估机构或智力服务机构,形成一套从可行性研究、项目立项、前期评估、项目开工到中期评估、后期评价的全产业链评估体系,有效管控我国在巴投资风险,保障走廊建设真正使中巴双方都能获益。

三是走廊建设工作可适度向民生项目倾斜。伊姆兰·汗胜选时重点打的是改革和民生两张牌,民生是巴新一届政府高度关注的议题。近期巴新总理访华,向我国提出了在走廊框架下增加民生项目的要求,我国应给予积极响应。援外资金是花小钱办大事,我国援外资金中用于巴基斯坦总额不高,未来我国应统筹用好援外资金,适度提高对巴援助规模,重点向巴教育、医疗、饮水等民生项目倾斜,使更多巴民众对走廊不仅有感性认识,还能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以稳定走廊建设的群众基础。

(三)处理好走廊建设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关系,最大限度地凝聚走廊建设合力

走廊建设不只是中巴两国的事,也涉及其他关联方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利益。走廊建设不应搞“小圈子”、关起门来搞建设,而应打造成面向各关联方乃至世界各国的开放性合作项目,尽量使各方成为走廊建设的积极力量。但同时也要注意保持战略清醒,在走廊建设还未取得全面突破时,可暂缓向阿富汗等其他地区延伸,以避免我国掉入“责任陷阱”。

一是要处理好中印巴大三角关系。南亚地缘局势复杂,印巴矛盾是核心原因。长期以来,南亚地区一直呈现印强巴弱且两国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的失衡局面。由于走廊建设的推进,两国发展差距正在缩小,失衡有向再平衡演变的趋势,印度的警惕性则可能越来越高。印度是走廊建设的关键第三方,我国如不做好与印度的沟通协调、增信释疑工作,印度很可能成为走廊建设的重大阻力和掣肘因素。我国在南亚的总体战略应是维持印巴实力均衡,随着走廊取得成效、印巴发展差距不断缩小,我国可适时调整姿态,以不站队、不拉帮、不结派的域外协调者、调解者身份处理南亚关系,最大限度地掌握外交灵活度和主动权。如果在深化中巴合作的同时,我国丧失了中印合作的机遇,是得不偿失的。对于涉及印巴之间的敏感议题,我国要推动两国以双边沟通对话解决问题。印巴都是上合组织成员,可将两国分歧问题提交上合组织沟通协商解决,既可以让更多第三方国家参与进来,避免双方都认为我国不公正、有偏袒,也要力争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打通印巴两国经济、政治、思想联系的壁垒,形成中国与南亚全方位互联互通的大格局。

二是更多地吸引国际组织和域外国家参与走廊建设,形成“中巴+”的走廊建设格局。目前,沙特、阿联酋、阿富汗、土耳其等国已表示参与走廊建设的积极意愿,尽管大多还没有真金白银投入,但随着走廊基础设施水平的快速提升,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走廊的重大经济价值并参与进来。我国应积极推动实施“中巴+”战略,欢迎各国企业参与到走廊建设中来,既欢迎中东各国企业来巴建厂,也欢迎印度和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在巴投资,共同合作开发巴方市场。一旦这些国家在巴有资产投入,就会减少制造走廊的负面消息,中巴走廊也将成为面向全球的开放平台,这样巴才能够真正发挥连接南亚、中国、中东、中亚乃至辐射全球的枢纽作用。

三是中巴经济走廊不必急于向阿富汗延伸,中国—巴基斯坦—阿富汗合作宜先从“软联通”做起。阿富汗因见到中国在巴大量货真价实的投入,对走廊态度十分积极,希望走廊能向阿富汗延伸,带动阿经济发展。但从调研了解的各方认知来看,目前走廊向阿延伸的“硬联通”条件尚不具备。巴阿两国关系十分复杂,两国边界地区长期存在“边界黑洞”,即普什图人在两国边界地区跨境而居,两国政府均无法对其有效管控,从而使该地区成为各种宗教极端势力和反政府武装的孳生地。美国在阿富汗势力较强,我国远远无法与之相比,若在阿投资过大,我国在政治上无法掌控。阿地缘政治复杂,历史上就为“大国埋骨地”,英国、苏联、美国等都曾陷入阿富汗泥潭而不能自拔,我国进入阿既无安全利益诉求,经济利益也不大。当前,我们可继续对外公开宣传走廊向阿富汗延伸,以回应阿富汗的关切,对外展现我国的开放姿态,但在实际工作中宜从文化、教育、政策等“软联通”做起,待中巴走廊成效明显、阿局势更加明朗后再考虑“硬联通”问题。

(四)走廊建设要打好人民币国际化牌,将巴作为形成人民币闭环流通的重要起步区

当前,我国应主动研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资和贸易结算以人民币计价,这样既可规避未来可能出现的美元相对不足问题,又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具体思路为,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人民币形式开展重大项目投资,沿线国家持有人民币后,采购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成套设备、工程装备、劳务服务。以开发性金融和商业化承建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我国在重大项目建设全产业链的整体盈利性。尽管上游开发性金融盈利较低,但下游项目承建和设备提供获利较高,可通过“银企”合作在开发性金融机构和承建企业间重新分配利润。同时,也要推动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以人民币结算,即我国从沿线国家进口以人民币支付,沿线国家获得大量人民币后也需从我国进口商品,带动我国出口产业发展,从而形成进出口平衡、对外经济发展双轮驱动的有利局面。“一带一路”建设必须打好人民币国际化牌,其核心是建立覆盖投资、贸易的人民币环流机制,使沿线国家经济发展融入我国国内外互动的经济体系中来,以摆脱对美元、美国市场及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的过度依赖。

巴基斯坦是与我国政治和经济合作紧密的国家,可率先在巴实行“一带一路”人民币闭环流通战略。应尽快实行中巴两国货币互换、货币直兑,直接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目前,巴已批准人民币成为中巴两国贸易结算货币,我国应积极回应,提升人民币结算比例,并推动中方企业持人民币赴巴投资。当前,巴在双边贸易逆差较大,人民币获取能力有限,短期可加大双边本币互换力度,为巴金融系统注入充足人民币的流动性,中长期则应积极推动中巴FTA第二阶段升级谈判,推动两国在零关税时间表、优惠条件等关键问题上尽早达成共识,扩大中国从巴进口,实现中巴贸易平衡发展,形成巴通过贸易获取人民币,再用人民币购买我国产品的畅通机制,建立基于贸易投资和人民币闭环循环格局。这不仅有利于使巴摆脱长期存在的美元危机,也可使走廊建设成为我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契机和手段。

(原载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报告》2018年第8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