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轨道交通是国民经济大动脉,是国家的关键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也是人们主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当下我国轨道交通正在飞速发展,截至2019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9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超过3.5万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达6172.2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的骨干作用日益凸显,居世界前列。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公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指出,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将达到约17.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达到约3.8万公里,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预计将新增6000公里,轨道交通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轨道交通的发展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轨道交通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车辆、线路、限界、车站、轨道、供电系统、信号系统、环控系统和运营组织系统等,其控制手段主要依赖信号系统。在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的趋势下,轨道交通已大量使用软件进行控制。而软件作为一种逻辑实体,是人们智力成果的结晶,其复杂程度很高,在提供极大功能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大量不可控因素,造成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安全性难以保障,使轨道交通面临着诸多的安全威胁。
轨道交通由于软件问题导致的故障或事故时有发生,有些严重的安全事故不仅造成了极大的财产损失,甚至还造成了人员伤亡,危及社会稳定。例如:2017年11月15日,新加坡裕群地铁站发生地铁列车碰撞事故,造成27名乘客及两名SMRT职员受伤;2011年7月,“7 · 23甬温线事故”造成多人伤亡,中断行车30余小时,直接经济损失超亿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等多个城市的地铁因信号系统故障而导致晚点延误、停运等事件也时有发生,给广大市民出行和城市社会生活造成困扰;此外还有一些信息安全问题,如2016年11月旧金山Municipal地铁发生了一次恶意的黑客勒索软件攻击事件,其电脑票价系统遭到黑客攻击,被索要100比特币作为赎金;国内也有城市地铁的邮件系统敏感信息被泄露,地铁管理系统大量内部建造资料被泄露的事件发生。
事后,通过对以上故障或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相关的信息系统、软件存在严重的设计缺陷或者重大安全漏洞,安全措施不到位,各系统间访问权限控制不到位,系统在设计开发阶段缺少对各种异常情况的全面分析和处理机制,研制过程缺少严格的专业测试,无法在系统上线运行时检测和发现潜在的质量、安全缺陷,最终导致故障或事故的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值得我们警醒。
为切实保障轨道交通相关软件的质量与安全,中国铁路总公司印发的《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成果评价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采用计算机技术涉及安全的铁路专用技术,应提交第三方评测机构按铁路功能性安全标准进行的安全认证证明”;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发改基础〔2015〕49号)中明确要求“应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培育关键技术装备认证机构,推动第三方认证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验收管理暂行办法》(建质〔2014〕42号)中明确要求“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测试和必要的认证资料应完整;主要功能项目的检验检测结果应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设备、系统安装工程需通过各专业要求的检测、测试或认证”。由此可见,软件的安全测评将是轨道交通产品研制和系统应用的必须环节,第三方的软件测评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IEC 62279:2015 Railway applications-Communication,signalling and processing systems-Software for railway control and protection systems(轨道交通 通信、信号和处理系统 控制和防护系统软件)标准是开展轨道交通产品软件研制、测评和认证的重要依据,在国内外得到行业广泛认同。该标准由IEC/TC 9 Electrical equipment and systems for railways(国内对口SAC/TC 278全国牵引电气设备与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制,标准明确规定了用于铁路通信、信号和处理系统的软件研发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
标准的主要技术点包括:
● 规定了轨道交通产品软件的研发生命周期过程;
● 适用于轨道交通产品中的安全相关软件,包括应用程序、操作系统、支持工具、固件;
● 确定了从SIL0到SIL4的5个软件安全完整性等级,其中SIL1~SIL4级别涉及安全相关软件,SIL0级涉及非安全相关软件;
● 确定了不同SIL等级所需要提供的功能安全活动证据链。
本书是软件功能安全系列丛书中面向轨道交通领域的一本书。作者所在的技术团队多年来开展了轨道交通制动系统、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CBTC)、列车控制和管理系统(TCMS)、屏蔽门等多型装备的软件功能安全测评,发出了第一张由国内机构颁发的软件功能安全测评证书,基于自身的工程实践和对IEC 62279:2015标准的理解,对标准部分条款进行了解读,并对重要条款的细则进行了详细介绍。希望本书能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标准条款的内涵,推动标准技术的正确应用,从而促进轨道交通的软件质量提升并取得相关认证。
由于作者的工程实践局限和对标准的理解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纰漏之处,请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任何意见、建议和探讨都欢迎发邮件至:liuyh@ceprei.com。
杨春晖 刘奕宏 于敏
2021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