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踞北方的契丹:飞出老哈河的海东健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青牛妪,曾避路——奇女子催生枭雄

尊敬英雄、服从英雄、争做英雄是草原文化的一大特点。可英雄毕竟不是随时都能出现的,于是,速兴速亡成为草原帝国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契丹人是幸运的,因为在他们之外没有一个强大政权虎视眈眈。契丹人可以耐心地去寻觅英雄,去培养英雄。于是,一个有别于冒顿单于、有别于阿提拉、有别于帖木儿的大英雄——耶律阿保机诞生了,一个延续了200余年的契丹帝国诞生了。

遥辇氏可汗的终结者:靠合法改选登上大位的阿保机

按《辽史》记载,耶律阿保机出生于公元872年。当时契丹的贵族阶层正在为争夺联盟首领之位打得不可开交。耶律阿保机的祖父在争斗中被杀,他的父亲和叔伯们也大多被迫逃离故乡,躲了起来。而南面的中原大地上,大唐王朝气数将尽,藩镇割据势力互争雄长,刀兵四起,很快,中国历史就迈进了兵荒马乱、群雄割据的五代十国时期。阿保机正是在这样一个乱世中磨砺出来的一代枭雄。

阿保机出身于迭剌部耶律(世里)家族,以氏为姓,故姓耶律,汉名亿。《辽史》上说,耶律阿保机的母亲是在梦见太阳堕入怀中后有了身孕,生产之日,室内霞光万丈,香气怡人,而刚出生的阿保机,就已体如3岁孩童。

如此异象,让阿保机的祖母又喜又惧。喜的是,这样的祥瑞之兆,预示着这个孩子绝非寻常,长大必定能够闯出一番事业;惧的是,当时的契丹族内部,权力的争夺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自己的丈夫和儿子们已经无一例外地卷入了这场战争。这个孩子出生就与众不同,会让对手把阿保机当作潜在的竞争者,在他还没有自保能力之时就欲将其铲除。经过慎重考虑,阿保机的祖母把他带在自己身边,藏在附近的毡帐里,甚至还涂黑阿保机的脸,以隐瞒阿保机的身份。

史书上说,阿保机果然像他祖母想象的那样,自幼就显示出超于常人的才能,出生就能爬行,三个月大的时候就已经能够走路了。不仅如此,刚刚能说话,就常能预言未发生之事,自称左右若有神人翼卫。祖母的刻意隐瞒并没有掩盖住阿保机的与众不同,虽然他还是个黄口小儿,但是所说所想已经是族内事务了。当时阿保机的伯父担任契丹夷离堇,经常来向他征求意见。耶律阿保机长大后,身长九尺,丰上锐下,目光射人,能够拉开150公斤的大弓。他机智勇敢、能骑善射,深得契丹迭剌部群众的拥护。

公元892年,在阿保机20岁时,家里给他定了一门亲事。女子汉名述律平,小字“月理朵”,她的父亲是回鹘人的后代,母亲则是耶律阿保机的姑姑。按照氏族传统,耶律和述律是通婚的两个部落,彼此都应在对方部落中寻找配偶。算起来,阿保机跟自己的妻子述律平是姑表兄妹,在当时是亲上加亲的美事。这一年,14岁的述律平按照氏族的习俗,嫁给了表哥阿保机。

述律平生长在“风吹草低见牛羊”“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草原上,没有汉族女子三纲五常的束缚。在马嘶弦鸣中成长的述律平不但精于骑射,而且阅历丰富,具有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巾帼不让须眉的她结婚不久,就随着丈夫一起东征西讨,夫妻俩同心协力缔造了契丹帝国。

契丹社会中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童谣——“青牛妪,曾避路”,就是来描述这位述律平的功绩的。说到这个,我们前面曾经讲到契丹族的起源传说,有一位乘白马的神人与一位驾青牛车的天女,在木叶山结为夫妻,生下了八个儿子,形成契丹八部。契丹人将源流始祖合称为“二圣”,乘白马的男子为奇首可汗,乘青牛车的女子为可敦(皇后)。从此,契丹人将青牛白马视为祭祀的圣物。同时,他们认为天神会化作乘白马的男子,地祇会化作乘青牛车的女子。据说,述律平在婚后曾经行至两河交汇处,远处有一个女子乘青牛车迎面而来,可是一转眼的工夫,女子和青牛车就都消失不见了。人们都说这是因为述律平地位尊贵,就连地祇神女也出于尊敬而要给她让路。可是,与其说地祇在她面前自惭形秽,还不如说述律平是个能让鬼神都害怕的狠角色,看见她就赶紧躲开吧。

阿保机婚后,很快从众多贵族中脱颖而出,开始担任挞马狘沙里。这本是个管理氏族内务的小官,但他做得有声有色。在任职期间,阿保机率兵降服大小二黄室韦、乌古部等几个小部落,受到族众称赞,他的军事才能也得到了族人的认同。

30岁时,阿保机被推为迭剌部的夷离堇,遥辇氏的痕德堇同时连任为契丹联盟的可汗。这时的阿保机手中掌握了部族的军事大权,专门负责四处征战,这又为阿保机建立军功、树立威信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任期间,他发动本部落的兵马四处征伐,接连攻破室韦和奚等部落,同时南下进攻汉族聚居地区,俘获一些汉人和大量的牲畜、粮食。多次胜利所获的丰厚战利品,使迭剌部的经济实力和作战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迭剌部在整个契丹联盟中的地位逐渐突出。

据说,阿保机的伯父、契丹联盟的于越(地位仅次于可汗,史称“总知军国事”,高于夷离堇,掌握联盟的军事和行政事务,相当于中原王朝的宰相)释鲁曾对阿保机说:“儿犹龙,吾犹蛇也。”言语间,除了赞扬,还大有将成就大业的寄托放到阿保机肩上的意味。然而,就在阿保机南下作战时,释鲁被自己的儿子勾结其他族人杀掉了。根据史书上的说法,这次弑父行为仅仅是为争夺一名女子。

释鲁事件的发生,目标可能是针对阿保机的。历史的列车一旦启动,任谁也无法停止车轮的转动,阿保机最终还是继承了伯父的于越职位,独掌部落联盟的军政大权。“枪杆子里出政权”,掌握了军权的阿保机,实际上就等于掌握了整个契丹联盟。在任期间,他不断向周围游牧部落用兵,同时也开始向南发展势力,在对黑车子室韦、奚、霫等族的战争中获利颇多。尤其是在905年,阿保机进击盘踞幽州地区的刘仁恭,连续攻下数州,“尽徙其民以归”。

随着战争所获战利品的增加,契丹族人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契丹族的发展壮大,必须依靠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

然而,当时作为联盟盟主的痕德堇可汗却是个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对外态度尤其软弱。在一次与幽州刘氏父子的争战中,这位可汗的儿子被俘虏,痕德堇并没有发兵武力解救,而是请求用5000匹良马赎回儿子。他的软弱让刘氏父子觉得应该有更多的油水可捞,于是一口回绝并要求痕德堇表现出更多的“诚意”。这位可汗果然十分听话,马上向刘氏“乞盟纳赂”,还吓得从此不敢再南进。如果说这种做法是因为他不愿意为拯救儿子而将整个契丹族推入战火,那么下一件事办得就彻底没有理由了。

刘仁恭在每年秋霜落后都放火烧毁契丹人的牧地草场,致使大量族人赖以生存的牲畜因没有足够的草料过冬而饿死,痕德堇对这种暴行也采取毫无原则的妥协政策,用更多的宝马良驹贿赂刘仁恭,请求卖给自己一些草场。

按契丹习俗,为可汗者必须有“德行功业”,否则应由他人替代。由于痕德堇平庸无能,治理无方,牲畜被饿死,领兵出征又经常失利,根本满足不了贵族们聚敛财富的欲望,所以各部落对痕德堇非常不满。相比之下,智勇善战的阿保机就比软弱无能的痕德堇强得多了。于是,阿保机利用这个大好时机,遵照合法的传统制度举行了可汗的改选仪式,并凭借自己的威望登上了可汗的宝座。就在辉煌一时的唐帝国灭亡于朱温手中的同一年,阿保机也在契丹族新一轮的选举中,取代了遥辇氏痕德堇,做了联盟的可汗,遥辇氏统治契丹的时代也随之结束,迭剌部多年的努力终于修成正果。可以说,是不断对周边地区征讨的铁蹄,把阿保机带上了契丹可汗的宝座。

成为契丹可汗以后,阿保机除了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外,继续领兵四处征战,把契丹的领土扩张到现在中国长城以北的大部分地区。与此同时,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为实现自己的皇帝梦做准备上。这一次,阿保机战马的铁蹄,不但踏向周边,更踏向契丹族内的反对者们。

阿保机虽然已经是部落联盟的可汗,但是按照传统制度,可汗之位要三年改选一次。多年的对外征战,使得阿保机并不仅仅把目光局限在草原地区。汉人谋士经常对他说,中原的帝王从来不改选;阿保机也不甘于再受部落贵族和可汗世选制度的约束,所以他从当上可汗之日起,就没打算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汗位再让出去。为此,他积极进行建国称帝的准备。

一方面,为取得更多的财富,扩张势力,树立权威,阿保机积极地四处征讨。他继续以武力征伐周边地区和民族,进一步扩大联盟的统治范围和军事实力。他出兵征服了黑车子室韦、吐谷浑、乌丸、奚、乌古和阻卜等部落,而且向南边的幽州和东边的辽东发动攻击。当上可汗的第二年,他率领40万军队大举南下,越过长城,掠夺河东等地,攻下九郡,俘虏人口95000多,以及无数的牛马牲畜。然后他又出兵讨伐女真,俘其300户。阿保机还曾领兵7万与李克用在云州(今山西大同)会盟,和李克用互换战袍、战马,并互赠马匹、金缯等物,结为兄弟,约好一同进攻幽州的刘仁恭。随后,阿保机又在讨伐刘仁恭时攻陷数州,尽掠其民而归。这些通过战争掠夺来的财物,被视为阿保机耶律家族的私有财产,因而其家族的经济实力大大超过了其他家族。

另一方面,阿保机加强内部统治机构的建立,调整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削弱契丹贵族中的保守势力,加强培植个人势力集团。首先他建立了自己的侍卫亲军,即“腹心部”,从武力上保护自己的权力,并由亲信族兄弟耶律曷鲁、妻族的萧敌鲁等人任侍卫亲军的首领。阿保机还设立了专门管理皇族事务的宗正官,即惕隐,由自己的弟弟耶律剌葛担任此职,以稳定家族的内部团结,整顿皇族内部的混乱局面。

在确保了自己的安全不受威胁之后,阿保机开始了拉拢人心的工作,确立自己家族在社会上的地位。为了发展经济,阿保机在炭山北面建羊城,用于与南方政权进行贸易。在草原地区建立城镇、寺庙以安置被俘的汉人和僧尼,同时广建碑铭以张大功德,树立个人的权威。在契丹贵族内部,为了给自己取代遥辇氏的行为披上合法外衣,他提升本家族居于遥辇九可汗族人之后为第十帐。为了笼络自己的支持者,他大大提高了自己妻子述律氏的家族势力,任命妻兄萧敌鲁做了北府宰相。

祸起萧墙:来自家族内部的汗位竞争者

随着阿保机多年的对外征伐、对内调整,可汗在整个社会中的权力越来越大。慢慢地,不只是阿保机越做越上瘾,其他人也开始向往着这种至高无上的感觉了,契丹汗位就这样令越来越多的人眼红起来。按照契丹社会的世选制,当汗位转入耶律氏家族之后,凡耶律家族的成年男子,只要有能让部众信服的能力和功绩,都有机会成为下一任的可汗。阿保机那些已经成年的叔叔和弟弟们均有一定的战功和实力,所以其中大部分人都在做着可汗梦,眼巴巴地等着可汗的换届选举。

阿保机要完成划时代的社会变革,必须冲破世选制的束缚,成为旧制度的掘墓人。诸弟要夺回这一职务,则必须借助于传统,所以那些曾经跟阿保机站在同一阵营,把象征旧势力的痕德堇可汗推下台的人们,这一次为了维护传统,而站到了阿保机的对立面。从阿保机担任联盟可汗的第五年开始,争夺联盟领导权的斗争便在他与诸弟之间展开,这就是契丹历史上的“诸弟之乱”。

兄弟们的叛乱一共有三次。

第一次发生在公元911年,这年的五月,剌葛、迭剌、寅底石、安端策划谋反,安端的妻子得知后,马上报告了阿保机,阿保机于是提前一步拘捕了谋反的弟弟们。史书上说,阿保机念及兄弟之情,不忍心杀掉他们,就跟他们一起登山杀牲向天发誓说,在下一次可汗改选大会上自己保证会交出汗位,然后赦免了他们。真实的情况很可能是,阿保机拒不交出汗位,本来已经是理亏的事情,如果杀了这些人,就等于公然向契丹原有的社会制度挑战。毕竟在这时,阿保机还不具备足够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来抗衡整个契丹族。在没有把握的时候,选择退让,实际上是给自己留有余地。此时,双方各让了一步,矛盾得到了暂时的缓解,大家都在等待着第二年的换届选举。

到了第二年,阿保机又借口军事繁忙而拒不参加换届大会。耐不住性子的兄弟们又在于越辖底的带领下,再次反叛。这一次除了原来的几个人外,新被任命的惕隐滑哥也参加到反叛的队伍中。这年的七月,阿保机征伐术不姑部,让剌葛领兵攻打平州(今河北卢龙)。剌葛攻陷了平州以后,立刻调转矛头,领兵阻挡阿保机的归路,想强迫他召开可汗的改选大会,交出象征可汗权力的旗鼓。大敌当前,阿保机没有硬拼,而是领兵南下赶在众兄弟之前,按照传统习惯举行了烧柴告天的仪式。按照契丹习俗,谁行了这个“柴册礼”,谁就是合法的可汗,无论这个人是不是被众人推举出来的。这样一来,阿保机就得以合法地连任,也使众兄弟没有了反叛的根据。阿保机兵不血刃地平息了一场叛乱,体现了他超群的智谋。第二天,诸兄弟纷纷派人来向阿保机请罪,阿保机也就不再追究,只下令让他们悔过自新。当实力对比相当的时候,谁先占了“理”,得到了舆论支持,谁就是胜利者。在这一次平叛之后,阿保机为防范来自迭剌部的威胁,任命耶律曷鲁总管军国事,并担任迭剌部的夷离堇,剥夺了耶律氏旧贵族对强大难制的迭剌部的控制权。

但是,可汗宝座的诱惑究竟比兄弟之情要大很多,当兄弟们意识到传统的约束已不能令阿保机就范时,双方的对抗终于发展为武装冲突。可汗改选大会召开不足半年,兄弟们就在913年的三月再一次反叛。这次发生了较大的武装冲突。参与这次武力争夺的主要人物都是世里氏家族成员,包括阿保机的母亲宣简皇太后萧氏、妹妹余庐睹姑、养子涅离衰和契丹大巫神速姑等。他们先商议好拥立剌葛为新可汗,自备旗鼓,然后派迭剌和安端假装去朝见阿保机,想伺机劫持阿保机去参加他们已经准备好的可汗改选大会。除了本部落外,乙室部落的贵族也参加进来。

阿保机发觉了他们的阴谋,首先依靠自己的武装力量,战胜了迭剌和安端,收编了他们的一千名骑兵,然后亲自率领部队追剿剌葛。就在这时,剌葛派的另一支部队在寅底石的率领下直扑阿保机的行宫,焚毁了辎重、庐帐,还夺走了象征可汗权力的旗鼓和祖先的神帐。当时阿保机精兵倾巢而出追击剌葛,只留下妻子述律氏及她的部分亲兵看守大帐。幸好述律氏也是个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她领兵拼死抵抗,等到援军来后又派人追赶,但也仅仅是追回了旗鼓,反叛者们还是逃走了。阿保机领兵北上追击剌葛,他先派人在前面埋伏堵截,前后夹攻。这一次,侍卫亲军发挥了重要作用,最终将剌葛打败,剌葛将夺去的神帐丢在了路上仓皇逃走。阿保机没有继续追击,而是在土河秣马厉兵休整,因为他知道剌葛的部下不久便会思念家乡,等到士气低落无心恋战时再出兵,会不战而胜。五月,阿保机领兵进击,终于擒获剌葛。此时的阿保机已经确定自己的实力远远胜过反叛者了,武力镇压是最快最直接的解决方式。

经过三次平叛,阿保机基本消灭了本家族的反对势力,为建国称帝扫清了障碍。之后他重新任命了迭剌部的夷离堇和惕隐等官,判处参与叛乱的300余人死刑,对参加夺权活动的亲兄弟们,首犯剌葛和迭剌处以杖刑,寅底石、安端等从者释罪不问。但这次反叛对本部落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民间原有上万匹马,而现在百姓出门都要步行了。

以退为进:主动辞职的大可汗

觊觎汗位的,远不止阿保机的兄弟们。只是苦于没有足够的军事、经济实力与迭剌部抗争,其他七个部落才一直隐忍着自己的权力欲望,连续多年的汗位之争,使迭剌部的势力受到了削弱,他们开始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于是迭剌部以外的七部中的守旧势力,趁阿保机征讨黄头室韦时,开始密谋将其赶下台。就在阿保机率军作战归来的途中,他们以恢复旧的可汗选举制度为旗号,陈兵境上,要其“如约”下台,让出可汗之位。大军在前,阿保机只好先交出旗鼓,答应退位,他对众人说:“我在可汗之位九年,下属有很多汉人,我想自己领一部治理汉城,不知这样可否?”众人也担心阿保机回到原居处可能举兵再起,听说他要另起炉灶,自然也都同意了。

寡不敌众的阿保机辞去可汗之职,带着迭剌部和契丹部落中先后被掳掠或归附而来的汉人迁徙至滦河一带。在这里,阿保机采纳汉族谋士的建议,模仿汉地建起了一座城市,率领汉人春种秋收,再加上当地出产盐铁,经济很快发展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迭剌部的军事实力和人口数又雄居契丹八部之首。

契丹族以游牧为主,生活必需的食盐一向无法自给,此时的其他七部都要由迭剌部提供食盐。述律平抓住了这个机会,向阿保机提出了一个将挡路者一起斩草除根、自己东山再起的主意。这个主意立即被付诸实施。阿保机首先向七部首领提出建议:“我的统治区内有盐池产盐,经常供给各部落,但大家只知道吃盐方便,却不知盐池也有主人,你们理应来犒劳我和我的部下们。”麻痹大意的七部首领果然定下一个日子,带着牲畜和酒齐聚迭剌部饮宴。就在客人们喝得醺醺然、宴会气氛最热烈的时候,早已安排好的伏兵一拥而上,所有来宾都不由分说地被杀死。这就是契丹历史上著名的“盐池之变”。契丹部落联盟中所有的阿保机反对者,在述律平导演的这一场契丹版“鸿门宴”之后几乎荡然无存。此后,阿保机顺利地统一了契丹八部。

除掉内外的反对势力之后,阿保机在公元916年正式称帝、建国,国号契丹,建元神册。契丹的国号有过几次变动:947年改成辽,983年又改为大契丹,1066年改成大辽,此后未再更改国号,直到1125年被金所灭。有的书中为避免混乱,就通称契丹为辽。

阿保机在一步步扩大帝国势力范围的过程中,得到了堂兄耶律曷鲁、妻子述律氏家族,以及一大批汉族谋士的支持。

从整个建国过程可以看出,有一个人的韬略决断、远见卓识是绝对无法抹杀的,这个人就是阿保机的妻子述律平。阿保机自称“大圣大明天皇帝”,自然也没有忘了支持自己的妻子,册封她为“应天大明地皇后”。并立长子耶律倍为太子,彻底废除了部落世选制,确立了皇位世袭制。他完善了护卫制度,创“斡鲁朵”(宫卫)制,培养特殊的皇权侍卫,“入则居守,出则扈从”。

耶律曷鲁,是契丹帝国的开国功臣之一。他是阿保机的堂兄弟,生性憨厚,是阿保机最忠实的支持者和最贴心的朋友。阿保机还在做挞马狘沙里时,每遇到军国事,一定会与曷鲁商议。之后,又是曷鲁极力推奉,把阿保机送到了契丹可汗的位子上。阿保机继可汗位,用曷鲁总军国事,让他与妻兄萧敌鲁总领“腹心部”亲兵。诸弟叛乱时,耶律曷鲁坚决地站在了阿保机一方,并帮助其进行武力平叛,后来因其平叛有功,被封为“于越”。神册三年,耶律曷鲁病逝在上京城中。每论及辅政功臣,阿保机总是无限感慨地称曷鲁为“心”。

在辅佐阿保机的人群中,还有无法忽视的一批人,这就是汉族知识分子。他们有的是为了躲避战乱来到契丹,有的是中原政权的降将,有的则是战争中被掠夺来的奴隶。他们对阿保机政权的巩固,特别是对他称帝建立契丹国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他们还帮助阿保机建立了各种政治制度,教他如何利用汉人从事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

例如韩延徽,他曾经是后唐节度使刘守光的幕僚,奉命出使契丹,见到阿保机,却不行礼朝拜,这种大不敬的举动使得阿保机十分震怒,扣留并使之牧马。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见到这种情况,劝阻道:“韩延徽奉命出使我国,是个贤明的人才,为什么要难为和羞辱他呢?”阿保机于是将其召回,并与之讨论天下事,交谈之中发现韩延徽的见解十分独到,很符合自己的心意,于是就命他做谋士,很多事情都去问他的意见,让他参与军机筹划。契丹建国后,韩延徽请求建筑城郭,“分市里(建了城以后,区分出市场和里坊)”,用来安置降辽的汉人,又为其定配偶,传授垦艺,这对辽地开发起了重要作用,也稳定了对所属汉人的统治。太祖初年,韩延徽又为契丹确立了各项制度,正君臣,定名分,加速辽封建化的进程。

契丹部族并没有成文的法律,而是采用习惯法来裁决族内的争端,也就是说,当有诉讼时,由本族内德高望重的人出面按照习惯来解决问题。阿保机称帝后,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协助下,健全了法制,制定契丹第一部法典——《决狱法》,使契丹帝国从此以后有法可依;并本着“因俗而治,得其宜”的原则管辖各民族,中央官制分南北,“(北面)以国制治契丹,(南面)以汉制待汉人”。

在文化上,阿保机任命耶律突吕不组织人力,创制了契丹大字,并大力吸收汉文化,兴建孔子庙、佛寺、道观等。从这一时期开始,草原上不再只有随处迁移的毡帐,而是多了一个个定居的城市、村落。

剑指东北:冒进南下,争雄失败后的战略选择

契丹帝国建立时,分散游牧于漠北草原的各少数民族部落和契丹比起来,势力都很小,并且都没有形成统一的力量。东邻的渤海也已经大大衰落。当时契丹帝国的南面,朱温取代唐朝建立了后梁,虽然名义上是个统一的王朝,但是,由于朱温这个帝位来得并不那么光明正大,故而当时没有几个人真正臣服于他。再加上朱温也没有能力改变“安史之乱”之后已经根深蒂固的藩镇割据现象,可以想见,拥兵反抗者大有人在。河东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就一直与之对抗,长期交战。

这些割据中原的藩镇,给阿保机提供了向中原发展势力的契机,也刺激了他向南扩张的欲望。阿保机一直致力于建立一个南到黄河、北至漠北的北方大国。为此,他首先把矛头指向了南方。就在契丹建国的第二年,李存勖率军进攻后梁,征兵新州(今河北涿鹿),激起当地军民的不满,新州将领卢文进遂兵变降辽,并乞求契丹的军事支持。这给契丹提供了一次绝好的南下机会,阿保机于是领兵对中原发动了第一次战争——新州、幽州之战。

卢文进与契丹兵进攻新州,击败后唐大将周德威,并乘胜围攻幽州达半年之久。后来,唐将李嗣源的援兵到达,阿保机在李氏援军的强大攻势下被迫撤军,但仍以卢文进为幽州留后、卢龙节度使,令其常居平州,守住契丹南下的一个重要通道。这一战虽然以阿保机的失败而告终,但却打开了契丹帝国南下中原的一道门户。

不久,镇州防御使张文礼杀死成德节度使王镕,自请为成德军留后,由于其与晋王李存勖有隙,于是向阿保机求救,一同对付李存勖。义武节度使王处直也遣儿子王郁北上求契丹出兵解镇州(今河北正定)之围,这又给契丹提供了一次插手中原事务的机会。阿保机第二次“受邀”南下中原,攻陷涿州(今河北涿州)后进兵围困定州(今河北定州),和李存勖在沙河及望都(今河北望都)一带展开拉锯战。当时正赶上少见的大雪,下了十来天,地上的雪厚达数尺,契丹兵马粮草奇缺,伤亡很大,阿保机见损失惨重只好撤兵。这一役虽然李存勖获胜,但阿保机的指挥才能和契丹军队严明的纪律令能征善战的李存勖赞叹不已。阿保机先后应卢文进、张文礼之约,参与中原割据势力间的争战,虽不曾取胜,却日益明确了向中原扩张势力的军政目标。

述律平的才能,不会因为已经贵为国母而被隐藏起来,相反地,她越来越不满足于做丈夫背后的女人,于是不失时机地走向前台。对于丈夫两次南下,述律平是持反对意见的,她曾劝说过阿保机:“我们不能如此穷兵黩武,幽州如今实力雄厚,硬打不但难以取胜,更有可能使我们自己一败涂地。”阿保机也曾听从述律平的意见,暂时取消出兵的计划。

但是述律平不出兵汉地,并不代表她是和平主义者,只不过是她懂得审时度势,知道一口吃不成胖子,这是从自己国家的现状出发做出的抉择。她建议阿保机现实一些,先荡平周边的小部族,尽可能地多占领土地、人口,积累更多的实力。阿保机并不甘心放弃逐鹿中原的行动。神册六年十二月,义武节度使王处直之子王郁来到契丹。王郁百般游说阿保机攻打河北,阿保机被说得心花怒放。虽然述律平百般劝阻,他终于还是忍不住兴兵南下,结果惨败而回。经此一役,阿保机吸取了教训,对述律平的眼光十分信服,于是转而开始对周边小部族如党项、吐谷浑、阻卜、突厥等部用兵,果然势如破竹。势力范围越来越大的契丹国威赫赫,远近小国纷纷前来进贡。

两次南下失利,这对刚刚建国的契丹来说是个严重考验。为了内部的稳定,在皇后的建议下,阿保机及时调整了战略方向,打算先征服北方的游牧部落,攻下东北的渤海国,消除两侧的威胁之后再全力南下。

他召开贵族大会,对军事征伐做出了新的部署。又召皇后、皇太子、大元帅及二宰相、诸部头领等总结了此前个人的征伐活动,最后说:“然未终两事,岂负亲诚?”所谓两事,即征服草原诸部和渤海。之后他亲率大军西进,征讨吐谷浑、党项、阻卜等部落,兵锋北至乌孤山(肯特山)、回鹘城(今蒙古国鄂尔浑河流域),西抵浮图城(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还抓获回鹘都督毕离堇,回鹘乌主可汗只得派使臣纳贡谢罪。契丹帝国的铁蹄踏平了北至胪朐河、西达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这次西征大大扩展了国土面积,为日后草原各游牧部落同帝国政治关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次年,他宣布“所谓二事,一事已毕,惟渤海世仇未雪,岂宜安驻!乃举兵亲征渤海”。渤海是东北地区的一个区域性的民族政权,政治和文化都在北方各民族之上,素有“海东盛国”之称,但当时的国力已经下降。阿保机集中全部兵力攻下了渤海国的西部重镇扶余城(今吉林农安县),然后又围攻其首都忽汗城(今黑龙江宁安东京城),国王不敌,率领几百名大臣开城投降。渤海全境不久统一,阿保机将渤海改为东丹国,意即东契丹国。让皇太子耶律倍任东丹王,管理东丹事务。这样,阿保机就将势力扩大到了渤海沿岸。同时,阿保机又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广置官府,实施管理。从这一时期开始,中国的东北地区,才真正纳入中华版图中来。这对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促进各族人民的交流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不幸的是,在回师途中,阿保机病死于扶余城,终年55岁,谥号升天皇帝,庙号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