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清华的110种方式·Ⅰ(110校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徐梦周:园子里普通人考研的那点事

朋友让我讲讲考研的故事。一开始我觉得没什么可说的,后来又觉得应该说说,说给园子里每一个普通的学生。

■ 优秀的人只有几个,大多数都是普通人

大三暑假结束后返校,那种毕业季的焦虑像一团热火,立刻焦灼起来。每个人都行色匆匆,忙碌着关于未来去向的事情。

而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毕业生。那些关于未来、关于梦想的事情一下子冲到眼前,让我不知所措。相比那些大学生活过得风生水起、十分充实的同学来说,我只是按部就班地修学分、上课、参加几个社团、和朋友说说笑笑,就这样来到了毕业季。没有什么社工的经历充实自己,没有在学业上下过功夫而导致学分绩平平,也没有找过实习,对就业更是一无所知。我就是这样普普通通,我的经历也许和大多数平凡的同学差不多,毕竟优秀的人只有几个,而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承认自己普通不是一件难事,尤其是在这个园子里,哪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同学未曾吃过点苦头呢。金字塔的塔尖就那么点,下面的基底才是大部分。

所以看了太多优秀的人的故事,我想也许我这样普通人的故事可能也会给你一些启发。这点事,说给园子里每一个普通的你。

■ 我固执地决定试一试,可能心里还是存有一些侥幸的

首先是做一个选择,就业还是读研?考虑了很多,我最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继续读研。我很喜欢我的专业,希望继续读研究生,深入地学习,如果能够顺利,我还想做一名教师,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日本文学的魅力。

看了我的学分绩之后,我深感推研困难。辅导员、学长、同学们都觉得我的学分绩排名真的太低,推研可以说没什么希望。推研竞争大,一起报名推研的同学们都名列前茅,平常表现也比我优秀许多。但我还是没有听从他们的建议,固执地决定试一试,可能心里还是存有一些侥幸的。

推研面试的时候,老师们问起我的学分绩就让我哑口无言,真的没有什么借口可以敷衍。虽然大家平常都痛恨学分绩,但是毕竟在一定程度上学分绩还是说明一些问题。平日里漫不经心,最终当然是换不回光鲜亮丽的成绩单的。我不是学习不努力,但是说实话,确实没有拿出我全部的精力投入学习。比起高中的全身心投入,大学阶段的学习多了一点放纵和漫不经心。面试的最后一个问题,老师们问我如果推研失败,我以后有什么打算。

我已经想好了,我不能放弃,我决定考研。

■ 做选择只是一瞬间的事情,重要的是接下来为选择有所付出

推研失败后,我决定考研。

听学长学姐们谈起毕业季的选择,好像清华考研的人不多。在清华园这个优秀人才汇集之地,毕业时我们有更多的选择。即使推研失败,毅然决然选择考研的人也不多。因为大家还有很多别的选择。究其原因,还是考研投入的精力过多,比起选择外校推研,或者申请出国留学,考研会花费更长的时间,而且结果出来得晚。

我仔细考虑了很久,还是决定背水一战。我非常热爱清华,舍不得这里。专业的老师是我非常熟悉的,校园也是熟悉的,读研究生的时候可省去适应新环境的时间。这里有太多丰富的资源,是非常好的平台,适合我继续成长。我还是想留在这里。

做选择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而重要的是接下来你要为自己的选择有所付出。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我从图书馆借了一大堆专业书,开始狂补。推研失败的结果在9月末出来,而研究生招生考试是在12月末,我只有三个月的时间。

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我疯狂读书,发誓把之前荒废的时间补回来。大四上学期我们的专业课程还不少,在上课、准备毕业论文开题的间隙中,我尽最大的努力准备考研,看书、刷题,恨不得把知识一股脑地倒进脑子里。参加推研的考试还是很值,毕竟专业知识就这些,怎么个考法,怎么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前的推研考试就是一次经验积累。除了专业知识,还有公共科目,在疯狂刷题之后,高中文科的基础还是让我心里有了点底。

每每想起那段奋战的日子,我就十分感慨:曾经那么专注,那么疯狂,单纯又认真。

■ 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有点不服输,然后纯粹地去努力和付出

在通过了初试、复试之后,直到公布考研的结果,我才真正松了一口气。我终于通过努力,拥有了留下来的资格。

每次谈到这段考研的经历,好多朋友都非常佩服我的勇气,其实我倒是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有点不服输,然后纯粹地去努力和付出。当时就想不管结果怎么样,我得去争取。不争取,就没结果;争取了,就不后悔。其实当时也想过退路,觉得如果考研失败,我还可以有很多选择,可以参加校园招聘,可以准备申请出国读书,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总之还有退路。所以就暂时不用管那些,先专注考研,把这件事干完再说。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会失败。这句话果然不错。幸好在努力后,加上一点幸运,我得到了一个自己满意的结果。每一种选择,都有各自的好处,只要付出过了,就不后悔。不去试一试,就不知道到底行不行。

徐梦周在清华园

园子里优秀的人太多,普通的孩子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毕业的时候迷茫,失去方向。其实只要做出自己的选择,并为之付出,总能找到自己的答案。要知道,普通的我们,才是大多数。没有内容丰富的简历不用怕,没有拿得出手的荣誉也不用怕,没有名列前茅的成绩也不用怕。大学,是发现自己的地方。我们有很多选择,每一条道路都通向理想的未来,就看你能不能坚持,愿不愿意尝试。为了梦想,奋斗无悔,我想这就是青春吧。

写于2020年10月

徐梦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日语专业2016届本科毕业生,本科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日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博士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