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频学三字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2 “知音”一词从哪儿来

匏:匏瓜,用来制作匏笙等乐器。

土:陶土,可做成埙。

革:皮革,用来制作鼓等乐器。

木:木材,用来制作梆子、木鱼等乐器。

石:石头,用来制作磬等乐器。

金:金属,用来制作锣、钟等乐器。

丝:丝线,用来制作琴、瑟、琵琶等乐器。

竹:竹子,用来制作箫、笛等乐器。

古文今译

匏瓜、陶土、皮革、木材、石头、金属、丝线和竹子,用这八种材料制成的乐器被称为八音。

趣味链接

《论语》:“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释义: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五更叔叔说

这八样东西都与乐器有关,下面咱们就先对这八样东西做一个了解。

匏土革,匏,指的是匏瓜,类似葫芦。用来制作匏笙(shēng)等乐器。土,指的是陶土,古人用陶土烧制成一种吹奏的乐器叫埙(xūn)。革,指兽皮,有一个词叫皮革,说明皮和革不分家,革是用来制作鼓等乐器的。

木石金,木,就是木制的乐器,比如梆子、木鱼。梆子我们都很熟悉,河北梆子,河南梆子。石,当然是石头,用来制作磬(qìng)等乐器。磬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用石片做的打击乐器。金,就是金属,用来制作锣、铙(náo)、钹(bó)、镲(chǎ)、钟、铃等乐器。由于金属具有延展性,所以可以制作的乐器的种类也非常多。

丝与竹,丝就是丝线,用来制作琴、瑟、琵琶等乐器。竹就是竹子,用来制作箫、笛之类的乐器。

学完这一讲,大家要记住,这八种材质制作的乐器,就被称为八音。有一种音乐盒叫八音盒,制作非常精美,发出的声音清澈、透亮,使听的人身心愉悦。“八音盒”这个名字就来源于《三字经》里面的这“八音”,意思是说这个盒子里包括了所有乐器的声音,包括了所有音乐的声音。

说起音乐,在历史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和钟子期因为音乐成了好朋友。俞伯牙是一位琴师,特长是弹琴;钟子期是一位樵夫,除了砍柴的特长之外,还善于听音乐。俞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先生琴声雄伟而庄重,看来先生志在高山。”俞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又说:“琴声宽畅浩荡,先生您志在流水。”不管俞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的心意,这让俞伯牙又惊又喜。钟子期去世以后,俞伯牙悲痛万分,他认为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于是,他就把自己最心爱的琴给摔碎了,终生不再弹琴。“知音”一词就是从这个故事中来的。后来,人们把“知音”比作理解自己的知心朋友、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