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解伤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引言

《伤寒论》作为伟大的中医经典,是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所著,经晋朝王叔和整理,宋朝官方校正刊行,广传于世至今。该书是仲师继承东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如《素问》《灵枢》《难经》等,尤其是《汤液经法》的汉方传承,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以病、脉、证为辨证论治的要点,从临床实际出发,详细论述了伤寒和杂病的相互联系,并给出了治疗药方以及治疗指导思路,是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医临床中的巅峰之作,成书以来就一直和《黄帝内经》《难经》并肩,作为中医三大经典著作之一,为中医后学指路至今。《伤寒论》成书以后,历代医家注释和研究它的著作成百上千,著名的也有几十种,时至今日,虽然历经两千年,仍然在中医的临床诊治中给予医生们极大的帮助。

《伤寒论》以六经为框架,脉、证、病为写作核心,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以“证”为记述重点,因此后世医家基本都是围绕“证”为中心进行研究、体悟和发展的,这也是现在“方证对应”体系的基础。本书命名为《脉解伤寒》并不是又一本重新注解《伤寒论》的书,而是借助传统脉诊这个有力的诊断工具,重新深入临床中的伤寒和杂病,重新阅读《伤寒论》,从脉诊的角度分析疾病的病机,希望跟读者分享笔者对于伤寒六经病以及对《伤寒论》全新的体会和认识。

书中所使用的脉诊体系是一套上承自《黄帝内经》《难经》《脉经》,中承自李时珍的《濒湖脉学》,下承自保留于清朝孟河医派的脉诊体系的完善的脉诊诊断系统。由于该系统能直接指导使用包括《伤寒论》在内的各大早期中医经典中临床应用的经验,和传统中医理论系统完全接轨,故称其为传统脉法。这个脉法上的回归,为笔者打开经典中医宝库的大门提供了金钥匙。然而脉诊一技,如需传承,是需要师生手把手实际教授和学习的,并不能通过“纸上谈兵”来获得,因此,本书的重点并不在传统脉诊的教授,而是重点跟大家分享在传统脉诊这个诊断工具的帮助下,笔者对于疾病病机的深入发现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临床诊治经验。因为是以“脉”作为各类疾病的诊断入手点,因此对于疾病病机的认识和把握都更加全面和深入,希望能据此为各位同道开启更广的治病思路。

《伤寒论》是以六经为框架写作的,按照以往对此的习惯性思路,在对疾病的认识上,大家也是依循这个思维来学习和使用。一般都认为疾病的发生和传变,是按照由表入里的次序发生和发展的,即: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这样的顺序,位列最末的“厥阴病”应该是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因此历来学习和研究《伤寒论》,大家都把三阳病作为重点,而对于三阴病最后阶段的“厥阴病”,论述都不多也不详细。然而,笔者通过传统脉诊诊断,却发现厥阴病在实际临床中非常多见和常见,并以各种完全想不到的临床形式表现出来。更令人惊讶的是,很多人一出生就已经是病在厥阴了,并没有上面提到的疾病传变过程。进一步更发现,大量临床疾病,特别是现今常见的疑难杂症如癌症、免疫系统疾病、渐冻症、糖尿病、高血压、肺病等等的病机,有很多都是在厥阴病的基础上,又发生了太阳病或者阳明病。正是因为这些错综复杂的多重病机,才造成了这些疾病从诊断到治疗上的难度。而在这个方面,因为脉诊传承的特殊性以及在中医诊断体系中使用的局限性,才导致从脉诊这个角度探索和发现病机的领域可供参考的前人经验很少。而本书的写作初衷和重点,正是以此空白为出发点,从理论到临床应用,跟大家详细分享在传统脉诊指导下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临床使用经验。本书除了分享对于厥阴病、厥阴阳明病、厥阴太阳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以外,还对与此相关联的延展部分,比如在临床诊断上极易和厥阴病混淆的少阳病的诊断和治疗;从传统脉诊的角度重新解读《伤寒论》里泻心汤类方的使用以及它的历史源流探析;还有数个中医里多年来习以为常的理论,比如“柴胡劫肝阴”,但是其实劫的却是肝阳;“补中益气汤补脾胃”,但是其实补的却是三焦;风寒、风热感冒到底如何区别和治疗;柴胡和吴茱萸同用的问题;柴胡和麻黄不宜同用的问题;表里双解的顺序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借助传统脉法的帮助,深究下去后才发现和一直以来的认识完全不同或者是有更深更广的使用范围和价值。而所有这些观点和相关临床经验的分享,全部都还是在伤寒六经以及经典中医的理论范畴,并不是笔者的新创。只是因为得益于传统脉法,能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使经典中医理论能得到更深和更广的认识和使用,从而能够为疑难杂症的治疗开拓思路,为患者找到新的治愈曙光。

下面是本书经验分享时所使用到的诊断方法——传统脉法的源流以及详细内容的介绍,部分更详细的源流考据会在各章节,特别是第四章和第五章根据所写内容进行讲解。

脉诊,虽然在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中是排在四诊之末,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是非常重要的,就其诊断价值而言,实为四诊之首。只是由于脉诊的传承一直是秘而不宣,一般是嫡传弟子或家族中秘传,从不普传,以至于大部分中医生从未有机会真正掌握脉诊,故而在大家的认识中,脉诊排到了四诊之末。

从《难经》提出“独取寸口”,到《脉经》提出二十四脉,再到李时珍的《濒湖脉学》,脉诊的理论传承其实从来没有中断过,但是由于没有手指上的实际操作的传承,临床医生虽有脉书,却难以完全领会,因此才有了“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的感慨。

以笔者使用传统脉诊诊断疾病多年的临床经验来看,对于脉诊的认识,诀窍只有两个:

一个是脉象,也称脉质。本书采用了《濒湖脉学》的二十七部脉的分类描述体系,即:

浮、沉、迟、数、实、虚、弦、紧、滑、涩、缓、革、牢、洪、动、伏、结、代、促、弱、细、濡、微、散、芤、短、长。不同的脉象,是对人体病理特点和生理状况在寸口脉上表现的高度概括。临床中最常用的是弦、紧、缓、滑、涩、浮、沉、迟、数、洪、革、实、虚、弱、细、动,这16种脉质。

另外一个是脉位。虽然大家都知道寸口脉分寸、关、尺,左侧对应心、肝、肾,右侧对应肺、脾、命门,但真正具体到脉位的准确位置,如果没有传承和手把手教授,医生可能穷其一生,也从来没有在正确的脉位上诊到过反映客观实际情况的脉象。只有在正确的脉位得到相应的脉象并进行诊断,才能发挥传统脉诊的诊断优势,否则尽管可能掌握了脉象,如果没有脉位,还是不能对疾病的病机做出正确的诊断。比如通常我们所认识的“左寸”的位置,在实际情况中,就并不是“心”的脉位,而是“膻中”的脉位,如果想通过“膻中”这个位置的脉象来判断心的状态,就是完全错误的。

部分脉位具体的源流演变会在第四、五章详细论及,在此不多做记述。

本书中的脉位采用的是《素问·脉要精微论》和《难经》中所记录的脉位。

在《素问》中:

《素问·脉要精微论》: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左寸是心和膻中;左关是肝和膈;左尺是腹和肾;右寸是肺和胸中;右关是脾和胃;右尺是腹和肾。据此总结出的脉位如下表:

在《难经》中:

《难经·十八难》曰:

脉有三部,部有四经,手有太阴、阳明,足有太阳、少阴,为上下部,何谓也?

然:手太阴、阳明,金也;足少阴、太阳,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足厥阴,少阳木也,生手太阳、少阴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为上部。手心主少阳火,生足太阴、阳明土,土主中宫,故在中部也。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养者也。

据此总结出的脉位如下表:

综合《难经》和《素问》记载的脉位,经过临床实际反复应用和实践验证,最后总结出的在本书中应用于临床,命名为“传统脉诊”的脉诊系统中,所使用的脉位定位如下:

上表为根据《素问》和《难经》总结出的脉位表,这套脉位体系配合《濒湖脉学》中所记载的脉象一起运用,就可以回溯到中医早期的临床诊断体系,并可完全指导经典中各前辈临床经验记载的使用,能够给疾病以针对病机的精准的诊断和治疗。

鉴于传统脉诊作为一把金钥匙,它为笔者打开的中医世界实在是太过广阔,本书有限的文字只能做有限的分享,难免有遗漏和不足之处,还请读者见谅。

书中所有提及的病案,均为笔者临床中的真实个案,因涉及隐私,患者真实姓名均用化名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