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自然分娩
一、自然分娩产妇“一病一品”护理路径
二、自然分娩产妇“一病一品”护理方案
分娩(labor)是指妊娠满28周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开始到全部从母体娩出的过程。其中,妊娠28~36周分娩者为早产;妊娠37~41周分娩者为足月产;妊娠满42周及以上分娩者为过期产。
(一)自然分娩产妇入院时
【热心接】
1.入院介绍
详见第一章第一节相关内容。
2.一般评估
详见第一章第一节相关内容。
3.专科评估
护士根据妊娠期合并症专科评估表对产妇进行评估(附录94)。
(1)产程评估
1)评估方法:询问产妇病史以及辅助检查,包括孕周、既往慢性疾病史、手术外伤史、月经生育史、药物过敏史,有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辅助检查结果(包括胎盘位置等),与产妇沟通分娩意愿,并取得相互信任和支持。
测量生命体征,评估产妇宫高、腹围、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以及胎头是否衔接、羊水量大致情况等。监测产妇胎心是否正常,胎动情况,宫缩的强度、频率、持续时间。观察有无阴道流血、流液等,阴道检查评估是否临产或产程进展。
2)护理措施:入院产妇行胎心监护评估胎心、胎动及宫缩情况,发现胎心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嘱产妇左侧卧位,协助产妇吸氧。当产妇有前置胎盘、产前出血、先兆早产、胎膜早破等情况时,应及时通知医师,评估是否进行阴道检查。阴道检查时,尊重产妇隐私和感受,在宫缩间歇期进行评估外阴和会阴情况。阴道检查后与产妇及时沟通,告知产妇产程进展情况。
(2)心理评估
1)评估方法:观察产妇神志,有无紧张、焦虑、情绪激动等。
2)护理措施:了解并耐心倾听产妇入院后的需求,尊重产妇并富于同情,态度和蔼,鼓励和认真听取待产妇的叙述和提问,消除产妇分娩前的陌生感和紧张感;为产妇提供一个安静、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根据产妇意愿选择陪待产家属;告知产妇自然分娩是个生理过程,为产妇详细讲解各个产程注意事项,减少产妇紧张焦虑的心理,增加自然分娩的信心。
(二)自然分娩产妇分娩前
第一产程:从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的过程。
【耐心讲】
护士对产妇及胎儿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产妇病情及产程进展情况向产妇讲解第一产程的注意事项。
1.讲饮食
对于剖宫产低风险的产妇,不限制产程中的进食情况,产妇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选择进食,鼓励少量多次进食高热量易消化食物。产程中确保充足的水分补充,保证体力。有水肿者应限制钠盐的摄入,尽量减少食用加工食品,如香肠、罐头、腊肉等。告知产妇记录出入量的重要性,严格记录每日饮食、饮水情况。
2.讲活动
将产妇安置于安静、舒适、清洁的病室,血压控制良好的产妇,产程中不限制活动,鼓励产妇选择舒适的体位,避免长时间仰卧体位,可能导致仰卧位低血压或胎心异常。无痛分娩产妇,告知产妇严禁单独下地活动,注意预防跌倒,下床活动需专人协助。对于合并子痫前期的产妇,尤其是血压控制不佳的产妇,减少活动(包括卧床休息)可能会改善子宫胎盘血流和预防高血压的恶化。
3.讲卫生
指导产妇定时更换会阴垫,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减少感染的发生。胎膜破裂产妇注意关注羊水性状,出现羊水性状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4.讲排尿
指导产妇定时排尿,每2h排尿一次。避免膀胱充盈影响产程进展和胎先露下降。遵医嘱记录每次排尿量,评估出入量情况。
5.讲疼痛
分娩过程中产妇的疼痛程度和对疼痛的耐受度因人而异,告知分娩过程可能产生的疼痛及原因,疼痛出现的时间及持续时间,让产妇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增加自信心和自控感。对疼痛敏感的产妇痛感更强,其体内内源性儿茶酚胺含量升高会影响子宫收缩和子宫的血液供应,进而影响产程进展和胎儿供氧。另外,疼痛引起产妇精神紧张焦虑,增加子痫发生的可能性。告知产妇一些缓解疼痛的方法,如拉玛泽呼吸法、按摩、音乐疗法等,帮助产妇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详见本节专科护理品牌。尽早实施无痛分娩有利于产程中血压的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妇临产后可适时进行无痛分娩。
6.讲产程
告知产程的开始、进展和持续时间存在较大个体差异,与宫颈的扩张和胎头下降有关。第一产程指从规律宫缩到宫颈口开全,其中对于初产妇宫口扩张至5cm之前为潜伏期,进展相对较慢,5cm之后到宫口开全为活跃期,产程进展较快。阴道检查后告知产妇产程进展程度,帮助产妇树立分娩信心。
7.讲体位
鼓励产妇保持直立体位(跪位、蹲位或站立位),多下地活动促进产程进展。指导产妇使用分娩球缓解分娩疼痛,纠正胎位。
8.讲配合
第一产程的产妇,特别是初产妇,往往有许多焦虑,针对每位产妇的提问和要求,耐心讲解产妇提出的有关分娩和胎儿安危问题,指导产妇认识分娩的生理过程。对每一个阶段要发生的情况及检查治疗,事先与产妇解释、指导,告知产妇产程进展,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树立分娩信心,顺利完成分娩。
【细心观】
1.观察生命体征
每间隔4h监测产妇生命体征。
2.观察胎心
每30min监测胎心,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进行胎心监护的监测,同时给予吸氧,变换体位。
3.观察宫缩
每2h评估宫缩情况,腹部触诊或使用胎儿监护仪观察宫缩,保持规律宫缩。
4.观察羊水
注意破膜时间并记录,破膜后应立即测胎心音,观察羊水的性质、颜色和量。
5.观察宫口
潜伏期宫口扩张5cm之前,每4h行阴道检查,5cm后每2h行阴道检查,检查后记录并描绘产程图。活跃期产程进展≥0.5cm/h为正常,4h内宫口扩张<2cm为活跃期延长;宫口扩张≥5cm且破膜后宫缩正常,宫口停止扩张>4h为活跃期停滞。
6.观察心理
通过产妇言语姿态、情绪、感知水平及不适程度来评估其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指导。
【诚心帮】
1.帮助生活护理
帮助产妇做好生活护理,协助产妇进食、更换体位、活动等,对于无痛分娩的产妇协助下地如厕等。
2.提供连续性照顾
为产妇提供连续性分娩照护,为产妇提供情感支持、鼓励、健康教育、舒适措施,指导产妇缓解疼痛的方法,帮助产妇使用分娩球促进产程进展。帮助产妇正确留取血、尿、分泌物等各项化验标本。
3.帮助消除恐惧
为产妇讲解分娩相关的知识,消除产妇紧张焦虑情绪,帮助产妇及家属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进行一对一导乐式全程陪伴分娩。
(三)自然分娩产妇分娩中
第二产程:从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
【耐心讲】
1.讲体位
告知产妇以最舒适的体位用力,包括直立位、仰卧位、侧卧位等。其中直立位(例如走动、站、坐、有支撑的跪)时,骨盆处于垂直平面,可增加骨盆大小及便于获得良好胎位。长时间仰卧位会导致主动脉、腔静脉受压,应避免该体位,可选择左或右侧卧位,避免主动脉、腔静脉受压。
2.讲用力
不鼓励产妇过早用力,在胎先露位置较高,或产妇没有强烈用力的意愿时,只要胎心正常,可以再等2h。
3.讲呼吸
用力时的呼吸方式应该由产妇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可以使用Valsalva方式,宫缩开始时深吸一口气憋住,在向下用力时尽可能久地屏住呼吸;或者自发用力方式,在用力时根据自己的本能调整呼吸。
【细心观】
1.观宫缩
注意宫口开全的时间,宫缩的强度和频率。
2.观胎心
宫口开全后,严密监测胎心变化,10min监测一次胎心,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师,尽快结束分娩。
3.观羊水
观察羊水的颜色、性状,同时注意有无膀胱充盈。
4.观产程进展
每小时评估胎头下降程度和胎位。第二产程时间,无分娩镇痛的初产妇3h,有分娩镇痛的初产妇4h;无分娩镇痛的经产妇2h,有分娩镇痛的经产妇3h。
5.观产妇生命体征
严密监测产妇脉搏、呼吸、体温和血压变化,出现体温升高、虚弱乏力等情况及时通知医师。
【诚心帮】
1.帮助产妇摆好体位,根据产妇意愿选择舒适体位,侧卧位、半坐卧位或直立位等,指导产妇正确用力的方法和呼吸方式。
2.第二产程帮助产妇会阴热敷/会阴按摩,减轻会阴部的损伤。
3.助产士全程陪伴在旁,给予产妇安慰和支持,帮助产妇增加信心。
4.帮助产妇做好生活护理,协助产妇擦汗、进食、饮水等。
5.帮助产妇保暖,注意保护产妇隐私。
第三产程:从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
【细心观】
1.观察新生儿的生理状况,进行Apgar评分和身体外观评估。
2.严密观察胎盘剥离征象,及时娩出胎盘。
3.胎盘娩出后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
4.检查阴道有无裂伤,告知产妇伤口及处理情况。
5.观察产妇对新生儿的第一反应,了解亲子关系,关注产妇心理变化。
【诚心帮】
1.新生儿分娩后帮助产妇实施“皮肤接触”。
2.告知母亲新生儿准备觅乳的征象:包括寻找、流口水、张大嘴等。
3.帮助母婴充分实施“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若母亲和新生儿状态平稳,则不间断皮肤接触至少90min。
4.指导母亲开始母乳喂养,确保正确的姿势和含接方法。
(四)自然分娩产妇分娩后
【耐心讲】
1.告知产妇产后多饮水,6h内下床排尿,防止产后尿潴留。
2.告知产妇阴道分娩后7~10d内会感到伤口疼痛、肿胀,可以冰敷外阴缓解伤口疼痛,每次10~20min。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大小便后使用清水冲洗伤口或坐浴,勤换卫生巾(纸)及内裤,穿棉质、宽松透气的衣物。一般会阴Ⅱ度裂伤产后3周左右可以恢复,会阴Ⅲ度或Ⅳ度裂伤需要4~6周。
3.告知产妇按摩子宫可加强子宫收缩,减少阴道流血,促进子宫复旧。鼓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促进产后恢复。产后不限制产妇饮食,鼓励产妇进食高热量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4.母乳喂养
(1)母乳喂养的益处:告知产妇母乳至今为止是新生儿最健康、最经济的营养来源,母乳喂养对产妇、新生儿和社会均有诸多健康益处,对婴儿能促进智力发育,降低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咬合不正、感染性疾病、腹泻等的发生率;对产妇能促进产后恢复,降低乳腺癌、卵巢癌、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对家庭社会卫生、简便,减轻经济负担。
(2)母乳喂养的方法:教会产妇正确母乳喂养方法,鼓励产妇尽早开始母乳喂养。根据新生儿的觅乳信号哺乳能够促进母乳喂养的建立、持续和纯母乳喂养。一般新生儿出生后有2个小时的清醒状态,这是最佳的开始母乳喂养的时间。2h之后新生儿会有一个睡眠阶段,进行皮肤接触能促进增加母乳喂养的频率。新生儿出生第二天开始哺乳频率更高,无须间隔规律的时间哺乳,帮助产妇识别喂养的信号。一般第一周内就能建立起每24h母乳喂养8~12次的喂养模式。
(3)新生儿需要哺乳的信号
1)早期:扭动、活动胳膊或腿、嘴角反射、舔舌、张大嘴、扭头、寻找等。
2)中期:烦躁、伸展身体、身体活动增加、吃手、间断性的哭泣。
3)晚期:哭泣、开始哺乳前新生儿需要平复。
鼓励在新生儿出现早期/中期信号时开始哺乳,根据哺乳信号判断该次哺乳需要一侧还是两侧乳房。母乳喂养不仅能为新生儿提供食物和营养,还能起到安抚作用。
(4)停止哺乳的信号:移除乳头不再有嘴角反射;停止吸吮/吞咽;进入睡眠状态。大部分新生儿在母乳后就能安静下来,但也有一些情况在哺乳后新生儿仍有寻找哺乳/安抚的行为。
(5)哺乳的频率因新生儿的需求和泌乳速度而异,每次喂养的时间不同,不鼓励限制哺乳的时间,在母乳喂养的初期由于泌乳速度等原因每次哺乳可能需要1h。
5.告知产妇母婴皮肤接触的益处,对婴儿能促进觅乳行为,减少哭泣,稳定生命体征,提高疼痛阈值,促进母乳喂养的启动;对产妇能促进缩宫素的分泌,减少产后出血,提高皮肤温度,缓解产妇焦虑,增加母婴互动等。鼓励产后尽早实施母婴皮肤接触,建议母婴皮肤接触时间至少90min。
【细心观】
1.自然分娩产妇需要在产房内观察2h,密切关注产妇生命体征,产后15min、30min、1h、2h监测产妇血压、脉搏、心率、呼吸,并关注产妇子宫收缩、子宫底高度、膀胱充盈情况、阴道流血量、会阴、阴道有无血肿等。关注产妇主诉,如有肛门坠胀感,应立即通知医师即刻行肛查,排除阴道血肿,若确诊后给予及时处理,预防产后出血。
2.密切观察新生儿状况,关注体温、心率、呼吸、肤色、反应、排尿排便等情况是否正常,注意有无缺氧、低血糖等表现,注意新生儿保暖,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儿科医师。
【诚心帮】
1.帮助母婴充分实施“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若母亲和新生儿状态平稳,则产后尽快帮助母婴实施不间断皮肤接触至少90min。皮肤接触期间密切关注新生儿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2.皮肤接触期间帮助产妇完成首次母乳喂养,在新生儿出现扭动、活动胳膊或腿、嘴角反射、舔舌、张大嘴、扭头、寻找等早期觅乳信号时,指导产妇正确进行母乳喂养。
3.帮助产妇做好新生儿护理,出生24h后帮新生儿油浴,加强脐部护理,严格消毒隔离,防止脓疱疮、脐炎及败血症发生。加强母乳喂养,保证婴儿摄入足够乳量;晒太阳,类似光疗,太阳中的光谱有消退黄疸的作用,可每日2次在室内靠近窗户的地方阳光沐浴10~20min,避免阳光直射眼睛,避免晒伤。
4.帮助产妇做好生活护理,协助产妇下地活动,更换衣服、会阴垫,保暖等;为产妇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帮助恢复体力,促进产后恢复。
(五)自然分娩产妇出院时
【温馨送】
1.告知产妇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叮嘱产妇院外的饮食、环境、卫生等注意事项。
2.告知产妇产后复查的时间等相关事宜,如出现阴道大量出血、发热等异常情况随时就医。
3.告知产妇产后进行锻炼的重要性,出院后循序渐进地进行产后锻炼,坚持盆底功能锻炼能促进产后盆底功能恢复,减少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盆底功能锻炼方法如下:
(1)找到盆底肌:通过“中断小便法(排尿时刻意中断小便的动作,此时起作用的肌肉就是盆底肌肉。此方法不宜常做,每日不能超过2次)”找到盆底肌的位置。开始锻炼的产妇,最好选择卧位。掌握方法之后,任何体位都可以进行盆底肌锻炼。
(2)掌握锻炼技巧:开始锻炼时,坐在硬板椅子上,收缩盆底肌时,感受到盆底肌离开椅子面。每次收缩3s,放松3s。
(3)集中精力:锻炼时,将注意力仅仅放在盆底肌锻炼上。同时,放松腹部,大腿或者臀部肌肉。锻炼时,避免屏住呼吸,保持自由呼吸,如果做完盆底肌运动后感觉腰酸背痛,说明方法就不正确。
(4)锻炼次数:每天3组,一组10~15次,每次收缩3s,放松3s。
(5)排尿开始或者结束时,不进行盆底肌锻炼。
(六)自然分娩产妇出院后
【爱心访】
详见第三章第一节相关内容。
三、自然分娩产妇“一病一品”专科护理品牌
(一)专科护理品牌:“笑对分娩——分娩镇痛”
1.意义
分娩的疼痛可能是女性一生中所经历的最严重的疼痛。许多产妇(尤其是初产妇)认为临产疼痛是很严重或无法忍受的。临产和分娩的疼痛因人而异,而且一名产妇每次临产的疼痛程度可能也会有很大不同。分娩时的剧烈疼痛可以导致体内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使产妇发生血管收缩,胎盘血流减少、酸中毒等,对产妇及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良好的分娩镇痛非常有意义。
(1)分娩镇痛可明显提高母婴安全:
分娩镇痛可缩短产程,减少手术产率,减少产后出血率,降低胎儿缺氧及新生儿窒息,宫缩更协调,降低体力消耗,使产妇心理健康。
(2)分娩镇痛是每一位产妇、胎儿的权利:
分娩是繁衍后代的必经之路,妇女有权享受安全、幸福的分娩服务,胎儿有权“从在宫内到宫外的旅途中”受到保护与善待。
(3)分娩镇痛是现代文明产科的标志:
分娩疼痛是客观事实,分娩疼痛有生理及心理学基础,疼痛研究为医学领域中古老而现代的课题。分娩镇痛已经经历一个多世纪的研究,是健康分娩的必不可少的项目,因此医护人员应根据病人意愿提供此项服务。
2.护理方案
目前的分娩镇痛方法包括:非药物性镇痛和药物性镇痛两类。
(1)非药物镇痛
1)放松和呼吸:呼吸法是一种自我镇静技术,产妇根据宫缩情况规律地进行呼吸会促进身体放松,使人感觉良好。并且,有节律的呼吸和自我镇静行为有助于平衡大脑皮质活动,使产妇回归本来的情感状态。指导产妇在宫缩期间进行节律性呼吸,并在呼气时解除张力。在不过度通气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这种呼吸方式,以一种缓慢的速度(每分钟呼吸6~12次)和一种中度快的速度(每分钟呼吸30~60次)呼吸可使产妇的呼吸模式适应宫缩的强度。指导产妇呼吸时可配合温柔的话语安慰产妇,以有节奏的手势等引导产妇的呼吸节奏,鼓励产妇通过调整呼吸放松全身,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2)抚摸和按摩:抚摸他人可传达一些积极信息,如关心、关注、安慰和爱。按摩是出于治疗目的对人体软组织进行有目的、系统性的手法操作。按摩过程中产生的热,刺激身体的很多感受器,能刺激内啡肽的流动,而内啡肽是一种天然的镇痛剂。产程中按摩的方法很多,包括工具按摩、自我按摩、他人按摩等,可以用手指压迫髂前上棘、髂嵴或耻骨联合或用双手握拳压迫腰部、骶部;或由丈夫或助产士按摩下腹部、腰骶部,再与呼吸法相结合。
3)音乐/听音镇痛:听音镇痛是通过音乐、白噪声或环境声音等听觉刺激减少对疼痛的感知。听音镇痛可能增加疼痛耐受性、加强乐观情绪或提示产妇有节奏地运动或呼吸。在临产前,产妇可选择对自己有积极影响的音乐或环境声音,产妇可利用这些声音练习放松或自我催眠,并在临产期间将自己带入一种放松或催眠的状态。在临产过程中,产妇可选择特定声音帮助自己放松和提升情绪。听音镇痛没有已知的不良反应,对产妇而言,这是一种简单而流行的选择。
4)持续分娩支持:由一名受过训练的导乐在整个产程和分娩中为产妇提供非医疗性护理。导乐可关注产妇的身体舒适状况,帮助产妇抚触和按摩,协助摆好体位、洗澡梳妆,给予冷敷热敷;给予产妇情感支持(赞美、安慰、鼓励和持续陪伴);对产妇进行宣教,为产妇讲解分娩过程及注意事项,协助产妇应对疼痛和焦虑,并改善产科结局。
5)分散注意力:分散注意力的技巧是选择一件事物作为注意点,让产妇将注意力集中于此点,使其注意力从宫缩引起的疼痛和不适上转移开,增加对疼痛的耐受力。当阵痛越来越频繁的时候,指导产妇不妨想象一下宝宝出生时的美好场景,或者看看报纸、电视,走一走,聊聊天,尽量不要去想“疼”这个字。
6)适当活动:如果产妇活动不受限制,鼓励产妇多活动,变换体位,寻找自己最舒适的体位。骨盆的直径随产妇体位的不同而变化,能够促进产程进展,缓解分娩疼痛。鼓励产妇保持直立,可以站起来,倚着床,或靠着家属;也可以跪下去,靠着一张椅子的座位上;或者单膝跪着,把另一条腿抬起来;也可以四肢着地,趴在床上。当阵痛尚不强烈的时候,活动一下身体如来回踱步会比一直躺在床上舒服。
7)分娩球:又称“导乐球”。分娩球运动的主要作用包括帮助产妇获得舒适体位、扩张产道、促进胎儿下降、减轻分娩疼痛、放松骨盆、增加骨盆灵活性、减轻对会阴部的压迫等。使用分娩球运动过程中,专人进行保护和动作指导,避免在分娩球运动过程中失衡,造成跌倒、外伤等。
8)穴位按压:穴位按压指用手指或小珠在穴位进行按压。一个常用的穴位是位于每侧胫骨上的三阴交穴,该穴位位于内踝之上4个手指宽处,以斜向前的方向对胫骨施加压力,该穴位比周围区域更敏感。另一个常用穴位是位于手背的合谷穴,即第1掌骨与第2掌骨的汇合处,在第2掌骨根部施加压力。
9)冷敷/热敷:该方法易用、廉价、无须提前练习、恰当使用时极少有副作用。热敷部位通常是产妇的背部、下腹部、腹股沟和/或会阴。可用的热源包括暖水瓶、热毛巾、电热垫或暖毛毯,热敷期间避免烫伤。除用于缓解疼痛外,热敷还可用于缓解寒战或发抖、减少关节僵硬、减轻肌肉痉挛、增加结缔组织的延伸性。冷敷或冷冻疗法通常用于产妇的背部、胸部和/或面部,包括冰袋、装有冰的外科手套、冷冻凝胶袋、露营用冰、装有冰的空心塑料或瓶子、在冰中冷藏过的汽水罐或冷冻袋。除缓解疼痛外,冷敷还有缓解肌肉痉挛及减轻炎症和水肿的效果。根据产妇需求选择热敷或冷敷,同时产妇皮肤与冷敷/热敷包之间垫1层或2层布料,预防皮肤损伤。此外,只有具有完好感觉能力的产妇才可进行冷敷或热敷。
(2)药物镇痛
1)药物镇痛方法:硬膜外麻醉镇痛法,这是目前各大医院运用最广泛、效果比较理想的一种药物镇痛方法。此种方法的优点是产妇头脑清醒,能主动配合,积极参与整个分娩过程。麻醉药的浓度大约相当于剖宫产麻醉时的1/10,浓度较低,镇痛起效快,可控性强,安全性高。
2)麻醉时机:产妇自愿接受分娩镇痛。当宫颈消失,宫口开1cm以后,产妇对疼痛的忍耐达到极限时,麻醉医师在产妇的腰部将低浓度的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采用间断注药或用输注泵自动持续给药,达到镇痛效果,镇痛可维持到分娩结束。
3)无痛分娩前护理:①向产妇及家属讲解分娩镇痛有关知识。耐心回答产妇及家属提出的问题。②助产士督促产妇排尿,行胎心监护20min,监测无痛分娩前胎儿的胎心状况。③由助产士用轮椅推至产房,开放静脉,测血压﹑脉搏﹑呼吸,协助麻醉师摆好体位,与麻醉师一起核对所用药。
4)无痛分娩后护理:“五预防、保安全”。①预防缺氧:助产士协助产妇平卧,行胎心监护20min,监测无痛分娩后胎儿的胎心状况。②预防疼痛:协助麻醉师做无痛后效果评定,了解产妇无痛后疼痛缓解程度、精神状况等。③预防跌倒:搀扶或轮椅带产妇至待产室,鼓励产妇下地行走,进食无渣透明清亮液体。指导产妇家属在产妇下床时给予搀扶,避免跌倒。麻醉后腿部柔软无力者卧床休息或与家人聊天,于宫口开全时停泵。④预防脱管:无痛置管后,指导产妇正确活动,勿将镇痛管路打折、弯曲、受压。防止无痛管路脱出。⑤预防感染:分娩结束后,及时通知麻醉医师拔管。
(二)专科护理品牌: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
1.意义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arly essential newborn care,EENC)是指出生时及生后三天内提供给新生儿的保健服务,包括3个主要部分:针对所有的母亲和新生儿的“第一次拥抱”;针对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早产的预防和管理”;针对有出生窒息、新生儿败血症和并发症的儿童的“高危儿保健”。另外,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ENC)旨在促进废止那些过时、有害或者无效应,但仍在传播的行为习惯。EENC是能够显著减少新生儿死亡的最简单、最具成本效益性的预防措施,它涵盖了正常新生儿、早产儿以及患病新生儿从出生时刻开始的基本临床保健技术,以及医院进行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技术流程。
“第一次拥抱”指的是出生后立即进行能够挽救生命的母婴肌肤接触,旨在减少新生儿死亡,改善产妇健康。婴儿出生后立即与母亲进行肌肤接触,母亲可以将温暖、胎盘血和保护性细菌传递给新生儿,促进母婴之间的天然联系,从而能够改善所有婴儿(包括早产、患病或剖宫产婴儿)的情况。母亲通过初乳为新生儿提供基本营养、抗体和免疫细胞,避免新生儿患病。当婴儿出现流口水、吮舌、觅食反射、啃咬拳头或手指等表现时,母亲即可以开始完全母乳喂养。应在进行首次母乳喂养后再开展给予维生素K、眼部预防保健、免疫接种、全面体检和称重等婴儿常规保健工作。洗澡应推迟到出生24h后进行。同时,这些干预措施的实施还需要遵循正确的顺序、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具体操作流程详见附录95。
2.护理方案
(1)分娩后即刻新生儿保健:
接生者按照分娩机转将胎儿娩出放在母亲的下腹部,同时大声说出新生儿出生的时间(h、min、s)及新生儿的性别。立即将新生儿放置于预先铺好干毛巾的母亲腹部,在5s内开始彻底擦干新生儿,在20~30s完成擦干动作,擦干顺序为眼睛、面部、头、躯干、四肢及背部,擦干的过程中快速评估呼吸状况。同时助产人员还应检查是否多胎妊娠,由助手在1min之内给母亲注射宫缩剂,预防产后出血。
彻底擦干刺激之后,若新生儿有呼吸或哭声,撤除湿巾,将婴儿腹部向下头偏向一侧,与母亲开始皮肤接触。取另一清洁已预热的干毛巾覆盖婴儿,给婴儿戴上帽子。脱掉一副手套,左手触摸脐带,感觉脐带的波动,1~3min后脐带搏动停止,用2把无菌止血钳分别在距离脐带根部2cm和5cm的位置夹住脐带,并用无菌剪刀在据脐带根部2cm处一次断脐。WHO的指南建议,在医院内分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条件下,不必在脐带断端及周围使用任何消毒剂(除非有感染迹象),不包扎脐带,保持脐带断端暴露、清洁和干燥,这样更有利于脐带脱落。
彻底擦干刺激之后,若新生儿出现喘息或不能呼吸,应立即寻求帮助,脱掉第一副手套,在距离脐带根部10cm左右处结扎脐带,迅速移至预热的复苏抢救区域开始复苏,务必在1min内建立有效通气。出生后1min内不建议常规进行口鼻吸引,除非有胎粪污染且新生儿无活力时才进行气管内插管吸引胎粪。
(2)母婴皮肤接触:
若新生儿状况良好,不要将新生儿与母亲分开。除非出现以下情况:严重胸廓凹陷、喘息或呼吸暂停、严重畸形、母亲出现紧急医疗状况的处理(如急症子宫切除术)。不擦掉新生儿胎脂,出生后24h内不给新生儿洗澡。如果新生儿必须和母亲分开,剪断脐带后将婴儿放在母亲附近安全温暖的地方。
推迟其他常规操作,如测量体重和身长、常规查体、注射疫苗等,让新生儿与母亲保持不间断的持续皮肤接触至少90min。观察新生儿,只有当出现觅乳征象(如流口水、张大嘴、舔舌/嘴唇、寻找/爬行动作、咬手指)时,才指导母亲开始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是母亲和新生儿都要学习的过程。新生儿将经过多次尝试才能成功母乳喂养。大部分新生儿出生15min后才会出现觅乳征象,因此不应强迫新生儿和母亲进行母乳喂养。
医护人员应及时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相关指导,确保正确的姿势和含接方法,但应避免过多干扰。90min内,密切观察母婴的生命体征,产妇子宫收缩、出血等情况,每15min记录一次。90min后,再给新生儿做体检、测体重、量身长、注射维生素k1及疫苗等护理操作。若新生儿出现疾病症状或不表现出觅乳需求,则需给新生儿进行检查并及时处理。
(岳洁雅 包艾荣 冯嘉蕾 刘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