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马克西姆·高尔基[1]
……
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比《敌人》具有更大的意义。以这部小说造成的印象和流传的广度而论,恐怕没有多少现代文学作品可以企望同它相比。在俄国本国,《母亲》当然被砍掉了一大部分,成了一个没有充分说服力的残本,而国外所出的俄文足本能传入俄国的又很有限。但是国外的工人报刊——主要是德国的,还有一些法国的和意大利的,——却抓住这篇小说,用报纸附册或副刊的形式,真正是把它散播了几百万份之多。对欧洲无产者来说,《母亲》成了一本案头常备书。有好几年,我从相熟的工人——德国人、法国人和意大利人——那里,不断听到对这篇作品的最热烈的赞扬。
然而在俄国,态度严肃的评论界,包括马克思主义评论界在内,对待这部小说却不够热情,理由是这样:当然,小说中是有几个绝妙的典型,特别是女主角——母亲的典型。当然,其中是有不少关于地下工人运动、工厂日常生活等等的绘声绘色的场面,但总的来说,在俄国读者看来,这篇作品毕竟有点浪漫主义味道。
高尔基终于在无产者身上找到了他的正面典型,而他仍然抑制不住浪漫主义精神,《母亲》本应该是一部有根有据的现实主义小说,可是其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多得大大超过了需要。况且,如果它采取社会主义性质的幻想和梦境的形式,采取符合现实的、当时的确有过的丰功伟绩的形式,采取激烈的演说的形式,那么问题倒还不大,但是高尔基不止这样。高尔基的浪漫主义精神表现在:他用一种色彩斑斓的孟加拉烟火,把他的人物映照得闪闪发光。固然我们处处都可以感觉到他是一个很有才能的巨匠,他掌握着分寸,不让自己一味赞扬歌颂,力求清醒和严肃,但他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做到这一步的。
虽然如此,小说《母亲》却是个重要的转折关头。第一,它表明高尔基,这位为着脱离他所熟悉的、难以忍受的苦海的问题而四处探求答案的流浪汉,终于找到港口,靠拢坚实的海岸了。这件事本身便是重大的社会现象,因为高尔基是这种寒微的平民出身的探求者中间最大的一个,他们注定要集结在无产阶级组织的坚强核心的周围。第二,这本书也是一次有力的宣传,是向全社会发出的号召,号召人们正视无产阶级及其斗争。这个号召并不是没有人听见的。正因为小说《母亲》有着如此巨大的社会意义,又反映了高尔基同社会民主党革命团体在政治上的接近,它才受到各式各样敌人的猛烈抨击。他们什么坏话都说过!而处理这项崭新题材的作家又还不熟悉工厂无产阶级的生活,因而像前面已经指出的,行文未免不大自然;敌人利用了这一点。他们在许多地方开始鼓噪,说是高尔基脱离了文学,名存实亡,他的才能业已枯萎,并且任何才能都注定要枯萎,如果他心血来潮,要接触社会政治性质的题材的话。
现在想起这些事来不免可笑。从那时候起,高尔基又写了一系列在艺术力量上无与伦比的佳作。同一部《母亲》至今还是我国工人心爱的书之一,今后也将由于它记叙了一个已经一去不复还的时代而具有某种历史性。不久以前它又通过普多夫金的影片[2],在全世界作了一次凯旋游行。于是,这部曾经在高尔基最亲密的同志和战友中颇受冷遇的小说,如今却极其光荣地载入作者个人的传记和我国文学史了。
……
注释
[1]本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第5期《号召》,后经增订,作为1928年版《高尔基文集》序言。这里只节译了其中论《母亲》的部分。译自《卢那察尔斯基八卷集》第2卷增订版。
[2]弗·伊·普多夫金(1893—1953),苏联电影导演。他导演的影片《母亲》于1926年10月开始在苏联放映,卢那察尔斯基誉之为“电影杰作”“世界上最强有力的影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