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结构决定流程还是流程决定结构
“是组织结构决定业务流程,还是业务流程决定组织结构?”其实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明确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之间的关系,以便进行组织结构变革。
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影响了笔者对组织结构的认知,也终于让笔者跳出传统思维的禁锢,看清了未来组织形态的特征,也从这个问题开始,理解组织结构变革。
一、追寻问题答案
对于这个问题,有几种不同的答案:有的说组织结构决定业务流程;有的说业务流程决定组织结构;有的说以前是组织结构决定业务流程,未来则是业务流程决定组织结构;有的说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相互作用。
姑且不论这些答案哪一个正确,事实上也无法简单用正确与错误评价。它们都在试图明确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之间的关系,而随着争论逐渐增多,也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
如果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定论,就需要思考问题本身,反而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笔者认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这个问题把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进行了天然分割,即组织结构是组织结构,业务流程是业务流程,将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领域。以此种认识为基础,无论如何都不会有结果,也就是说以上答案可能都是正确的,也可能都是错误的。
因此出现了另外一种答案,即业务流程即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即业务流程。一旦得到这个答案,未来组织到底是什么样的,就跃然纸上了。
二、为什么有这样的认知
首先需要明确何谓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组织运行系统的框架,是进行价值创造的一种秩序,任何组织都必然有其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支撑组织的有序运行。既然组织结构的本质是人们进行价值创造活动的秩序,那么,只要是能使组织有序运行的秩序形式,都可以被称为组织结构。
一个组织无论是如何构成的,都必须存在发出指令的权力主体。指令双方即形成一种秩序关系,共同进行价值创造活动,但是没有规定必须采取何种方式,因此既可以采用纵向的垂直方式,也可以采用横向的水平方式,或者是纵横交错的方式。只不过长期以来指令都是从上至下的,导致今天的人们将这种方式作为一种思维程式,认为在企业中,组织结构必然采用垂直方式,而业务流程只不过是把不同功能连接在一起,共同完成一个价值创造活动。殊不知,业务流程的本质也是一种组织结构,只不过它强调一种横向的组织运行秩序,此时,权力主体从上到下的关系,变成了双方的对等关系,秩序由单向变为双向。
在组织发展史上,以垂直管理方式为主的组织结构曾使企业取得过辉煌成绩,因此在很多人的潜意识中,从上至下的管理方式顺理成章,在传统企业中更是如此——很多员工在没有指令的前提下,根本不知道如何工作。这导致人们一旦提及组织结构就会被禁锢于这种认知框架,并且深信不疑。难道人类的价值创造方式与秩序仅此而已?显然不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了业务流程理论,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始颠覆传统的组织结构,试图用一种全新的组织结构形式取而代之,这就是流程型组织结构。
这种组织结构形式率先出现在产业价值链的下游企业中,例如研发公司、创新型企业、金融公司等。这些企业通常面临激烈的竞争、风险大、投资回报高,需要组织结构更加灵活,具有较强的市场应变能力。
三、这种认知的意义
这种认知的意义在于思维创新,为构建新组织创造条件。所有创新都是对传统的改变,如果传统没有被改变,如何能称为创新?很多传统企业一边大声呼喊创新,一边又坚定地固守传统,在转型过程中岂能不感到困惑与迷茫?
业务流程也是一种组织结构,因为传统管理文化影响深刻,让传统企业接受它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西方世界在迈入工业社会前,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思想启蒙运动,封建等级意识被弱化。对于企业变革而言,这种社会背景便于横向运行秩序改造的实现,因此,类似流程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等的新理念能够找到合适的土壤;相比较而言,中国企业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较为明显,与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相得益彰。在市场经济改革初期,这种理念尚能有力推动企业发展,让中国企业在短时间内实现爆发式成长,但是当企业逐渐进入成熟阶段时就会发现,传统思想与管理模式形成了一种极大的阻碍,它们会自发地拒绝这种全新的组织运行秩序,这就是传统企业转型遇到的最大困难。
中国传统企业并非没有进行过创新尝试,只不过多以失败告终,ERP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从ERP的特征来看,它与横向管理模式相匹配,但是中国企业非要在垂直的管理模式中对它进行实践,最终发现效果并不理想,甚至还有一些企业家产生了极大困惑,不理解为何投入如此巨大,收获却如此可怜——如果不理解组织运行的基本逻辑,再好的技术都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这么多年过去了,如果困惑依然没有解决,可怜就会变成可悲。
四、变革从认知开始
传统的组织结构是否能够直接转变为流程型结构?笔者在这个问题上徘徊了一段时间,最后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如同人类的进化一样,企业进化也是有序进行的,从传统组织结构到流程型组织结构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除非企业进行新设、兼并、重组等破旧立新之举,否则中间就一定会有一个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两种运行秩序将同时存在。过渡阶段的组织结构应该兼有两种组织结构的特点,传统企业转型需要先转变为过渡阶段的组织结构,然后再转变为流程型结构。到了流程型结构时企业就会发现,组织结构就是业务流程,业务流程就是组织结构,这一逻辑将可以指导中国企业现阶段的组织结构变革。
当然,传统企业转型不能仅仅依靠组织结构转变,这将是一个系统工程的建设,与组织结构相匹配的是整个组织形态的转变,至少十个组成结构都要进行相应调整,从而达到一个新的最佳组织形态。
现在再回来看这个问题,我们也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个答案的意义,如果依然把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分割来看,就会陷入传统思维中不能自拔。用传统思维解读未来组织,是这几年最常见的事情,很多变革理念变得似是而非,始终无法形成一个连贯的逻辑,这也导致了中国企业的转型迟迟没有实质性进展。由于没有理解组织变革的基本逻辑,企业只能通过学习先进经验弥补。殊不知在新商业时代,组织形态开始从静态向动态转变,业务流程本身就是一种以客户为导向的动态价值创造程序,流程型结构自然就是一种动态的组织结构形式,所有的“最佳实践”在新商业时代都变得苍白,不仅学不会,还会把企业引入另一个误区,成为企业变革的障碍。笔者认为,发现规律与逻辑才是变革前需要解决的认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