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借钱
第二章借钱
太阳还没落山,她们二人一致决定走路回去,正好一路上也好四处逛逛,便让马夫先行回府了。
江舟喜甜,所以遇上路边的糕饼铺,果脯摊都要上去看看,买点尝尝。
国师府在城西,为了逛街她们特地往城东绕过去。
一路上还遇到不少司天监的同僚。
行至城东尾,有一处人群聚集,江舟好奇就拉着赵絮一起凑凑热闹,还以为是西域来的什么新鲜玩意或卖艺呢,没想到是卖身的。
地上的白布上大概写着:因家乡遭了天灾,一路逃难,没想到路上与家人走散,现在身无分文,几天没吃饭了,饥饿难耐,六两银子就可得了卖身契,做牛做马都可。
那卖身的女子头发乱糟糟的,一身粗布麻衣,脸倒是干净像是刚洗过的,瞧着年纪应该在十七八岁左右,一直低着头,有一些浪荡子言语调戏她,她也没搭理,就好像没听到一样,那些人无趣就也走开了,毕竟天子脚下谁敢太胡作非为呢。
赵絮对着江舟轻声的说:“这姑娘实属可怜,要不我们帮帮她?”
“这……我们家应该不缺丫鬟了吧,再说这女子身份不明不白的,我们要是随意带回去会不会惹出事端啊?”江舟问道。
“应该不会,你看她虽然粗衣在身,却也知道把脸擦干净,说明是个讲究人,要不是真走投无路了,也不会想出此等下策了。”
江舟还是有些犹豫,主要还有个原因,她没带这么多钱。
赵絮又说道:“而且我们府上正缺人呢。”
“哪里缺?”
“上个月管家张叔和我说厨房烧水丫头身契也要到期了,说是不续了,她娘给她说了门亲事要回家成亲去,我们把这姑娘带回去不是正好。”
听她这么一说,江舟倒是觉得有理,正欲上前卖她,却被另一人抢先一步。
只见那小厮一般模样的人把几锭银子扔到那女子身前,语气高傲的说:“我们家公子要买你,这是十两,跟我走吧。”
那女子却好像没听到一样,纹丝不动。
那人语气变的凶狠了起来:“老子和你说话呢,你没听到啊。”
女子还是不动。
那人不耐烦了,上前拉扯她,女子拼命的挣脱,可能真的饿了好几天,根本敌不过那小厮。
周围已有些百姓看不过去出言阻拦,又来了几个男人帮着把那女子拉扯走。
这个场面明眼人都能看出是某位富贵人家的公子看上这女子了,要硬抢呢,长安城里最不缺勋贵人家,为了不得罪,没人真会上前伸手制止。
江舟也不想多事,可她师姐明显要上前,她师姐心善但弱小,可不是他们的对手,江舟一瞄眼就看见远处来了一人,正是新科状元宋皬。
她灵机一动,上前大喊道:“住手。”
声音一出所有人都看向她,“光天化日之下,你们这是干什么,强抢民女吗?”
一小厮出来恶狠狠的说:“关你什么事,不想倒霉就滚远点。”
“怎么不关我的事,天子脚下,我虽是七品小官,也不能看你们如此欺负百姓啊。”
那些小厮一听是当官的停了手上的动作,一人跑过去和不远处马车上的人对话。
那人又跑回来,趾高气昂的说:“我们家公子说了,七品算什么官,何况朝廷哪有女子为官的?”
江舟觉得这蠢钝如猪的话真是说的出来,她嘲笑着说:“别你家公子你家公子的,你家公子不是个丑陋无比的人吧,连个马车都不敢下,我乃司天监掌故,若是不信礼部司卿宋皬宋大人在此,请他作证。”
宋皬刚到此处还不清楚缘由,便被人指名点姓了。
“其实你们也不用两头跑,我知道你们是柳家的人,这样藏着掖着又何必呢,是吧,柳家二郎君。”
其实江舟也不确定是不是他,但是想想京城哪个豪门家能干出这样的事的,也只有他了,凭着她姑姑是皇贵妃,曾替皇上挡过一箭凭着皇上的愧疚,经常干这蠢钝如猪的事。
那些小厮见自家公子被她暴露了身份,就想冲过来揍她,幸得宋皬出面站在了她的面前,亮出官牌,“我乃礼部司卿宋皬,谁敢上前我必将今日之事上奏给皇上!”
马车里的人不知道是看在宋皬的面子上那个还是皇上的面子上,还真走了,不过他那招还真高明,做坏事躲车里,一面都不露,真沉得住气啊。
人都散了,赵絮上前扶住那姑娘说:“姑娘我们家尚有空缺干活的位置,你是否愿意跟我们走?”
那姑娘抬起头面无表情,眼神无光,声音有些嘶哑的说:“愿意,只求贵人先给我六两银子,城外有些老弱妇孺快饿死了。”
赵絮拿出荷包,却没多少钱,就是凑上江舟的也不足六两,这让她犯了难。
江舟想了一下,向宋皬拱了一手说:“宋大人,下官想向您借钱,不知宋大人可愿意?”
宋皬到现在也看清了情况,他取出钱袋递给她说:“江掌故助人为乐,在下也不是冷漠之人,这钱就算赠与江掌故,无需再还。”
“那多谢宋大人了。”江舟又向她行礼表示感谢。
宋皬也还了半礼。
眼瞧着太阳要下山了,宋皬便先离开了。
江舟看了钱袋里的钱,刚好六两,就拿出钱装入赵絮的荷包,给了那姑娘说:“这些钱都给你,你先去救人吧,至于你,可以离开或者来府上随你选择,要是想要来府上,就去城西的国师府。”
那女子拿了钱,跪在地上给她们磕头,“谢谢贵人,等我把钱送去城外,一定去府上,既拿了钱,我定不会食言。”
赵絮扶了她一把,说:“快去吧,晚了城门就要关了。”
那人离去,江舟看着她的背影若有所思的说道,“灾民?我怎么没听说哪里闹灾了?”
“可能是地方远报灾的公文还没有到长安?”
江舟摇了摇头,解释到:“不会,师傅年初的时候就算过,今年的大豫朝不会有大灾,若是照那女子所说的如此民不聊生,那公文早应该六百里加急的送过来了,除非那地方官是个奸佞之臣,只为自己的政绩不管黎民百姓?”
照这样分析,两人觉得此事非同一般了,暮春时节白日天气炎热,太阳下山后倒是凉爽起来,街上的人零零散散的,大豫朝没有宵禁,所以晚上也会有人在街上行走,只是天黑了,若不是要紧的事一般人也不会出来,除非是过节,街上灯火通明的还愿意出来逛一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