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引导技术的工作坊设计(修订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工作坊与培训的区别

无论是纯引导型工作坊,还是“引导+培训”型工作坊,其首要特征都是在现场围绕某一真实、重要且未解决的问题开展研讨。

◣ 区别标志

(1)有没有围绕重要且未解决的真实议题在现场开展研讨,是区分一般培训课程和引导式课程的关键特征。

(2)带领学员在解决问题和把握学习机会之间取得平衡,是区分传统培训师和纯引导师的关键标志。

(3)遇到困境、冲突和挑战时,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可以反映出课程带领者扮演的角色。

◣ 现场特征

在带领一场“引导+培训”型工作坊时,引导师要让以下画面出现:

(1)针对重要、真实且未解决的问题开展对话和交流。

(2)参与者积极参与问题研讨,并贡献内容。

(3)参与者之间进行大量深度对话。

(4)针对案例体验或问题研讨过程开展自我学习和群体学习。

(5)课程带领者进行大量提问、过程引导和少量内容贡献。

为此,引导师需要:

(1)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场域,让所有人的心态完全打开。

(2)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允许现场发生更多的可能性。

(3)成为一名陪伴者、支持者,让学员成为真正的学习者和工作坊推进者,两者紧紧连接。

◣ 关于案例

优秀的培训师经常会讲案例,或者带领学员做案例研讨解析。这些案例或许来自前期调研和后期提炼,它们的答案对大家解决各自的问题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这些案例往往是有一定答案的,培训师依然掌握着评判和判断的绝大部分权力(扮演裁判员的角色),而且培训师使用案例的目的主要是传递观点和教授方法,而非解决问题。案例研讨过后,学员只停留在获取启发的层面,培训师并不会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员带着启发去解决近期要面对的真实问题,这也是让人深感遗憾的地方。这就好比好不容易找到了有水的地方,却随便挖了两下就离开了。

与培训师擅长使用案例不同,引导师擅长发掘议题,推动对话。引导师也会使用案例,但一般只在以下三个场景中使用:一是使用案例来介绍自己的角色或研讨过程中的工具方法,以让参与者快速理解;二是根据参与者解决问题的需要,提前向大家呈现案例或邀请内容专家贡献案例;三是当参与者解决问题陷入惯性模式时,借助真实案例刺激和启发大家进行深度思考或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