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当皇上了
因为大行皇帝停灵乾清宫,为了方便朱由检就宿在养心殿了,也是为了方便办公。
民间丧仪都得热闹的搞好几天,更何况天子。
次日乾清宫宣读大行皇帝遗诏后,接受了群臣以及皇家亲属的君臣之礼,明确君臣名分。因为还没有举行登基大典,自己也就算提前体验皇帝岗位。
“朕承祖宗之基业会继承先帝遗志,勤政爱民,护卫大明江山。诸位大臣还望保持为官本心,学以致用,上辅佐君王,下润泽百姓,望天下太平。”
金銮殿宽敞开阔,朱由检坐在阶梯之上的龙椅,入目是朝中掌权的大臣,文臣在左,武将在右,就清楚这是以文治武的政治框架。
前边站着的都是些上了年龄的老头,古代读书科举就要十多年,能顺利中举考上进士,再去翰林院镀金,外放地方累积经历又是十余年,一路下来朝中都是浸淫官场几十年的老狐狸,自己唯一的武器也就是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了,当然上朝的人当然不止殿内这些,朱元璋下令凡是京官,都可以参与朝政,所以皇极殿外还排了长长的队伍,极目眺望大概得有几百人。
鸿胪寺卿家上报入京谢恩、离京辞官的人数,这些名单里的官员他一个也不认识,官职也不大,朱由检就不召见了。
接下来是官员陆续奏事过程,一直到官员奏事完毕,鸿胪寺这才“唱”奏事毕,皇帝这才能离开,接下来是朝臣散去。全程认真听大臣们汇报的问题,主要的几个问题是陕西旱情严重,辽东所欠军需,今年下半年的税收征收等,新皇上朝头一天,禀报的都是些正经事,东林党和阉党朝臣不了解朱由检心思两党没有打起来,比较保守。
下朝时间才上午九点左右,距离中午还早,是以他觉得自己应该多做点事,早点融入现在这个身份里。
如今皇宫里的秉笔太监是徐应元,身边伺候的用的是信王府原班子,可是宫内毕竟不是信王府,哪几个人根本不足以掌控偌大的皇宫。
“皇上,东厂提督前来觐见!”徐应元身形矮胖,着靛蓝色盘领杉,一身圆润的肉把衣服撑的鼓隆隆的,面白无须,主子当了皇帝他身份自然也是随着水涨船高,如今就连魏忠贤面见圣上也是和蔼的的态度让自己去通报,谁叫他是前朝的秉笔太监呢!
“让他进来吧。”才下早朝人就来了。
魏忠贤青年时自宫,所以长相身高是后宫太监中少有的高大,天启期间位高权重数年之久,只手遮天将所有弹劾他的官员统统被他投进镇府司监狱,手段残忍,阴狠毒辣所以即使他刻意收敛浑身气势,但是进门依旧给人铺面的压迫感。
那双眼睛不是善类!
“奴婢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看着魏忠贤匍匐在地上恭顺的模样,朱由检心中却对他十分防备。
“爱卿快起来,厂公来找朕是有什么事情吗?”
“奴婢早先听别人说圣上的生母刘娘娘德才兼备,温和善良,她为大明社稷诞下盖世无双的天子,如此功德无量,奴婢请求圣上追封逝世的刘娘娘孝纯皇后,以显示我大明皇后仁义无双。”
本来皇帝继位礼部肯定是要追封其生母的,朱由检本来就不是原装的他还真把这事忘了,听魏忠贤提起恍然想起来有这件事。
“朕以着礼部去办了,朕会采纳的,厂公有心了。”朱由检不由的缓和了脸色,本来以为对方来是为了朝政上的事情,如果是棘手的事情,心中还在想着推辞之说,没想到说的是家事,心里有些偎贴。
待魏忠贤离去,朱由检本来想起身做别的事情,但是脑子回想魏忠贤刚才的行为,这是为了试探自己?
“传口谕,忠贤对大行皇帝鞠躬尽瘁,大行皇帝仙逝后督导后事劳苦功高,还望保重身体。”沉吟片刻到:“着内库金银赏赐魏忠贤。”
登基前便名人清点了内库金银,一个皇帝的私库居然只有五十多万两银子,听起来很多,但是这只够辽东一年军资,想想后面要赈灾,养兵,去除贼寇,这点钱毛毛雨。
另外今天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呢。
“听闻皇后是才女,朕近日遇到了一件棘手了事情,不知到皇后可有解决之策啊。”
“皇后先道来,若是臣妾能有小聪明帮到皇上那就是臣妾的福分。”后宫不得干政,周皇后自然知道,这件事肯定是后宫的事情,不然皇上也不会贸然闻自己。
“皇宫这个司那个殿宇,我人都没有认明白,想在太监中找几个机灵的的人办事好顺手。”
“这有何难,朝廷选士有开恩科途径,后宫嘛自然也可以在阉人中用考试选拔几个人,出题筛选后皇上在进行‘殿选’。”皇后想到选拔太监一时有些新奇,不由得说笑到。
“既然皇后献上妙计,拿今日就采用女公子的办法给咱们选几个太监出来用,我们回坤宁宫等着。”说完相视一笑,传令宫中所有内侍参加内学堂考试,后宫如火如荼的动静肯定是瞒不过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他有些担忧,一朝天子一朝臣,他的司礼监掌印肯定是做不长的,能够功成身退就不错了。
他不由得和魏忠贤说到:“皇上这是要做什么,是要替换各司掌印和掌笔太监了吗?你说皇上对我们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若是东林党重获圣恩,我等恐怕不得善终!”
“皇上圣颜不苟言笑,无法揣测圣意,传信出宫给杨维恒,杨所修攻击崔呈秀试探皇上意思,若是圣上有削弱阉党的意思定会顺势免除崔呈秀兵部尚书职位,那么咱们就要早做打算。”魏忠贤心里想的是崔呈秀这个自己一手提拔的干儿子,如今换了新帝就有些不受控制,天启驾崩时问自己是否可以效仿前人垂帘听政,崔呈秀并未给出答案!
“厂公考虑的是。”
刚好徐应元过来司礼监传朱由检口谕,并带来大量的金银珍宝,徐应元是皇上在府邸时的贴身大伴,魏忠贤是红极一时的阉党掌权人,王体乾是掌印太监“掌印秩尊视元辅,掌东厂权重,其次秉笔,其次随堂,如众辅焉。”虽然自己跟皇上关系更近但是现在看来皇上并没有厌弃魏忠贤,大行皇帝遗嘱要重用魏忠贤,现在看来皇上是有继续任用魏忠贤的打算。
一方有心拉拢一方有心接近,三人聊的都十分尽兴,徐应元临走魏忠贤许诺许多好处贿赂他。
明朝初,朱元璋对宦官管理很严,禁止识字,压低宦官官职,后来朱棣年间为了平衡锦衣卫,在宫内开设内书堂,小太监们通过考核进入内书堂由学官教授其学问,学习的也都是四书五经明朝律法、《忠鉴论》《貂珰史鉴》和外面的私塾教学差不多。
这也相当于给内宫各衙门培养人才的地方,毕业了包分配。
司礼监的掌权人基本也都是内书堂里面的出来的,比如现任王体乾,当然也有例外比如魏忠贤,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居然做了司礼监秉笔,李永贞和王体乾就共同为他更改内阁票拟。
经过半日考核,内书堂教官择出其中最优的四人--曹化纯梁栋裴升张文元
在皇后的坤宁宫敞间面见内书堂的人,徐应元接过四人考试答卷,背面附一个人情况介绍呈交上去
曹化纯在历史上很受皇帝信任,崇祯就是个文人十分喜好诗词歌画,而曹化纯正好和他有相同语言。
翻看个人介绍,这人以前出自信王府邸,因受前任掌印太监王安牵连被逐出宫中,历史上这人黑料也比较少,应该也是可用的。当然在各大影视剧中,曹化纯是个背主的奴才,给大顺军开门投降大顺被鞭笞而死,但是实际上曹化纯早在崇祯十二年就告病还乡了。
“梁栋去内官监、裴升尚食监、张文元司礼监好了内官领他们去各自的衙门任职吧。”只能说丢几颗小棋子在这宦官内部,也没想着他们会有什么用,如此稚嫩的新人。现在的官是真值钱,官员上任,升迁都得拿关系银子开路。如果不是我下令送过去的恐怕他们也打不开各内衙的门,是以要整顿非一日之功。
待他们离开后,朱由检斜躺在椅子上斜着眼睛扫视曹化纯,这是个经历过宦官宫斗经验的人,经历过人生的起伏和先前那几个从学院里出来的青瓜子不同,朝里朝外都烂透的,只能寄希望于那些忠君爱国而又能补窟窿的人。
“你知道我为什么要留你到最后吗?”
曹化纯叩头跪在地上,感受到从头顶落在身上的目光,不由的将呼吸都放轻了。
皇上留下自己,肯定是有皇上的用意,当今上自己并不了解其秉性,更何况随意揣度上位的心思,容易引起反感。
“奴婢不知,奴婢愿为皇上犬马,誓死效忠!”
“锦衣卫是田尔耕,东厂魏忠贤,禁军在前朝倒是显赫一时,如今我想重新整顿起来,希望能再现往日辉煌,曹化纯于今日起便任命你为御马监提督吧,腾骧四卫兵员质量参差不齐,如今分为勇士营和四卫营,清理能用的人合并一营,如需要补充人手放手去做,我给你直面圣听的权力。”
“臣领命,臣定不负众望,不负皇上嘱托完成任务,好好练兵,争取早日能为陛下守卫疆土御下杀敌。”
叩头谢恩间说话竟有几分啜泣,曹化淳没想到皇上居然如此信任自己,他以为皇帝早把自己忘到犄角旮旯了,心中感动异常,要不是自己脸皮薄,真想抱着皇上的鞋面啃两口表达自己的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