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法灸法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针刺时间

针刺时间,包括留针的久暂和施术时间。

(一)留针久暂

对表热证,宜疾出针;对里证和虚寒证,一般须留针,留针主要是为了延长针刺作用的时间。留针久暂的宜忌,如《灵枢·经脉》曰:“热则疾之,寒则留之。”《灵枢·终始》曰:“刺热厥者,留针反为寒;刺寒厥者,留针反为热。”《灵枢·根结》曰:“气滑即出疾,其气涩则出迟;气悍则针小而入浅,气涩则针大而入深,深则欲留,浅则欲疾。”这就是说邪气剽悍滑利,其人易脱于气,不宜久留;相反,气涩迟钝,则宜久留以致气。

(二)因时而刺

《素问·八正神明论》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说明人体生理功能与天时的变化有一定关系。正因为如此,古人结合日月的运行盈亏,推论人体气血的周期性活动,根据气的开阖而行补泻,《黄帝内经》这些记载,可供针灸临床进一步研究。“候时而刺”的思想,后世发展为“子午流注”时间针法。

结合时序的递变,人的气血活动和肥瘦情况也有不同。《灵枢·终始》曰:“春气在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刺此病者,各以其时为齐。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齐;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齐。”这是指出春夏季节于瘦人宜刺浅,秋冬季节于肥人宜刺深。当然,在临床上还必须根据病情的实际情况而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