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敬斋针灸全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标由[121]

拯救之法,妙用者针。

夫今人愈疾,岂离于医治?劫病之功,莫妙于针刺。故经云:拘于鬼神,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正此之谓也。

察岁时于天道,

夫人身十二经,三百六十节,以应一岁十二月三百六十日。岁时者,春暖、夏热、秋凉、冬寒,此四时之正气。苟或春应暖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暖,是故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122];秋伤于温[123],上逆而咳。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焉。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滞而卫气沉,故血难泻,气难行[124]。月始生,则气血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气血实,肌肉生[125];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天寒无刺,天温无凝[126],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廓空无治,是谓得天时而调之。若日月生而泻,是谓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名曰重实[127]。月廓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又曰:天有五运,金水木火土也。地有六气,风寒暑湿燥热[128]是也。学者必察斯焉。

定形气于予心。

经云:凡用针者,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平调理期,细察形气,得于心矣。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生,不调者病,相失者死。是故色脉不顺而莫针,戒之戒之。

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

经云:病有沉浮,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伤五脏,后生大病。故曰:春病在毫毛腠理,夏病在皮肤,故春夏之人,阳气轻浮,肌肉瘦薄,血气未盛,宜刺之浅。秋病在肌肉脉[129],冬病在筋骨,秋冬则阳气收藏,肌肉肥厚,血气充满,刺之宜深。又云:春刺十二井,夏刺十二荥,季夏刺十二输,秋刺十二经,冬刺十二合[130],以配木火土金水。理见《子午流注》。

不穷经络阴阳,须逢[131]刺禁。

经有十二:手太阴肺、少阴心、厥阴心包络、太阳小肠、少阳三焦、阳明大肠,足太阴脾、少阴肾、厥阴肝、太阳[132]膀胱、少阳胆、阳明胃也。络有十五:肺络列缺,心络通里,心包络内关,小肠络支正,三焦络外关,大肠络偏历,脾络公孙,肾络大钟,肝络蠡沟,膀胱络飞扬,胆络光明,胃络丰隆,阴跷络照海,阳跷络申脉,脾之大络大包,督脉络长强,任脉络屏翳也。阴阳者,天之阴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手足皆以赤白肉分之。言脏腑之阴阳,则五脏为阴,六腑为阳。是以春夏之病在阳,秋冬之病在阴,皆视其所在,与施针石也。又言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阴中之阳,肝也;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是以应天之阴阳。学者苟不明此经络、阴阳、升降、左右不同之理,如病在阳明,反攻厥阴,病在太阳,反和太阴,遂致贼邪未除,本气受弊,则有劳无功,禁刺之犯,岂可勉哉。

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

脏者,心、肝、脾、肺、肾也;腑者,胆、胃、大小肠、三焦、膀胱也。虚者,痒麻也;实者,肿痛也。脏腑居于内,经络行乎外。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如心病虚,则补肝木,实则泻脾土。又且本经亦有子母,如心之虚,取少海穴以补之,实则取少府穴以泻之。诸经皆然,并不离乎五行相生之理矣。

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133]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

此言平人气象气脉,行于十二经,一周为身,除任督之外,计三百九十三穴。一日一夜有百刻,分于十二时,每一时有八刻二分,每一刻计六十分,一时共计五百分。每日寅时,太阴肺脉生自中焦中府穴,出于云门起,至少商穴止[134]。卯时,阳明大肠经自商阳穴至迎香穴。辰时,阳明胃经自头维至厉兑。巳时,太阴脾经自隐白至大包。午时,少阴心经自极泉至少冲。未时,太阳小肠经自少泽至听宫。申时,太阳膀胱经自睛明至至阴。酉时,少阴肾经自涌泉至俞府。戌时,心包络经自天池至中冲。亥时,少阳三焦经自关冲至禾髎。子时,少阳胆经自瞳子髎至窍阴。丑时,厥阴肝经自[135]大敦至期门而终。

经十二[136]别络走三百余支。

十二经者,即手足三阴三阳之正经也。别络者,除十五络,又有横络、丝络、孙络,不知其纪,散走于三百余支之脉也。

正侧偃伏,气血有六百余候。

此言经络或正或侧,或仰或伏,而气血循行孔穴[137],一周于身,荣行脉中三百余候,卫行脉外三百余候。

手足三[138]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

此言经络阴升阳降,气血出入之机,男女无以异矣。

要识迎随,须明逆顺。

迎随者,要知荣卫之流注,经脉之往来也。明其阴阳之经,逆顺而取之。迎者,以针头朝其源而逆之;随者,以针头从其流而顺之。是故逆之为泻、为迎,顺之为补、为随。若能知迎知随,令气必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升降上下,源流往来,逆顺之道明矣。

况夫阴阳气血,多少为最厥阴太阳,少气多血;太阴少阴,少血多气;而又气多血少者,少阳之分;气盛血多者,阳明之位。

此言三阴三阳,气血多少之不同,取之必记为最要也。

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

言用针者,先明上文气血之多少,次观针气之来应也。

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

轻浮、滑虚、慢迟也,入针之后,直[139]此三者,乃真气之未到也。沉重、涩滞、紧实,入针之后,直此三者,是正气之已到也。

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

留,住也。疾,速也。此言正气既至,必审寒热而施之。故经云:刺热须至寒者,必留针。阴气隆至,乃呼之、去徐,其穴不扪;刺寒[140]须至热者,阳气隆至,针气必热,乃吸之、去疾,其[141]穴急扪。

未至也,据虚实而img气。

此言针气之未来也。经云:虚则推内进搓,以补其气;实则循扪弹怒,以引其气。

气之至,如鱼吞钓饵之浮沉;气未至,如闲处幽堂之深也。

遂气既至,则针自涩紧,似鱼吞钓,或沉或浮而动。其气不来,针自轻滑,如闲居静室之中,寂然无所闻也。

气至速而效速,气迟至而不治。

言下针若得气来速,则病易[142]痊,而效亦速也。气若来迟,则病难愈,而有不治之忧。故赋云:气速效速,气迟效迟,候之不至,必死无疑矣。

观夫九针之法,毫针最微,七星可应,众穴主持。

昔黄帝制九针者,上应天地,下应阴阳四时。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img针,以应天,长一寸六分,头尖末锐,去泻阳气。二曰圆针,以应地,长一寸六分,针如卵形[143],揩磨分肉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三曰img针,以应人,长三寸半,锋如黍粟之锐,主脉勿陷,以致其气。四曰锋针,以应四时,长一寸六分,刃三隅[144],以发痼疾。五曰铍针,以应五音,长四寸,广二分半,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六曰员利针,以应六律,长一寸六分,大如厘,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七曰毫针,以应七星,长三寸六分,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痒,以取痛痹。八曰长针,以应八风,长七寸,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九曰大针,以应九野,长四寸,其锋微员,尖如挺,以写[145]机关之水。九针毕矣。此言九针之妙,毫针最精,能应七星,又为三百六十穴之备也。

本形金也,有蠲邪扶正之道。

本形,言针也,针本出于金。古人以砭石,今人以铁代之。蠲,除也。邪气盛,针能除之。扶,辅也。正气衰,针能辅也。

短长水也,有决疑[146]开滞之机。

此言针有长短,犹水之长短也。人之气血凝滞而不通,犹水之凝滞而不通也。水之不通,决之使流于湖海。气血不通,针之使周于经络,故言针应水也。

定刺象木,或斜或正。

此言木有斜正,而用针亦有或斜或正之不同。刺阳经者,必斜卧其针,无中其卫;刺阴分者,必正立其针,毋伤其荣。故言针应木也。

口藏比火,进阳补羸。

口藏,以针含于口也。气之温,如火之温也。羸,瘦也。凡欲下针之时,必效仿真人,口温针暖,使荣卫相接,进己之阳气,补彼之瘦弱。故言针应火也。

循机扪而可塞,以象土。

循者,用手上下循之,使气血往来也。机扪者,针毕以手扪闭其穴,如用土填塞之义。故言针应土也。

实应五行而可知。

五行者,金、木、水、火[147]、土也。此结上文,针能应五行之理,可知矣。

然是一寸六分,包含妙理。

言针虽但长一寸六分,能巧运神机之妙,中含水火,回倒阴阳,其理最玄妙也。

或细桢于毫发,何贯多歧。

桢,针之干也。歧,气血往来之路也。言针之干,虽如毫发之微小,能贯通诸经血气之道也。

可平五脏之寒热,能调六腑之虚实。

平,治也。调,理也。言针能调治脏腑之疾,有寒则温之,有热则清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拘挛闭塞,遣八邪而去矣。

拘挛者,筋脉之拘束[148]也。闭塞者,气血不通也。八邪者,所以候八风之虚邪也。言疾有挛闭者,必驱散八风之邪也。

寒热痛痹,开四关而已之。

寒者,身作颤而发寒也。热者,身作潮而发热也。痛,疼痛也。痹,麻木也。四关者,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太冲、合谷是也。

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149]而可施。

凡用针者,必使患人精神已朝,而后方可入针。既刺之,必使疾者精神才定,而后施针行气。若气不朝,其针必轻滑,不知疼痛,如插豆腐者,莫与进之,必死之候。如神气既至,针自紧涩,可与依法察虚实而施之。

定脚处,取气血为主意。

言欲下针之时,必取阴阳气血多少为主,见上文。

下手处,认水木是根基。

下手,亦言用针也。水者母也,木者子也,是水能生木也[150]。济母裨其不足,夺子平其有余。此言用针必先认子母相结之义,举水木而不及土金火者,省文也。

天地人三才也,涌泉同璇玑、百会。

百会一穴在头,以应乎天;璇玑一穴在胸,以应乎人;涌泉二穴在足掌心,以应乎地。是谓三才也。

上中下三部也,大包与天枢、地机。

大包二穴在乳后,为上部;天枢二穴在脐旁,为中部;地机二穴在足胻,为下部。是谓三部也。

阳跷、阳维并督脉,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

阳跷脉起于足跟中,循外踝,上入风池。阳维脉维持诸阳之会,如腑会太仓之类。督脉起自下极之腧,并于脊里[151],上行风府,过脑、额、鼻,入龈交穴也。言此奇经三脉属阳,主治肩背腰腿在表之疾也。

阴跷、阴维、任、冲、带,去心腹胁肋在里之疑。

阴跷脉亦起于足跟,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阴维脉,维持诸阴之交,如足太阴之脉,交出厥阴之前。任脉,起于中极之下,循腹,上至咽喉而终。冲脉,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带脉,起于季胁[152],回身一周,如系带也。言此奇经五脉属阴,能治心腹胁肋在里之疾也。

二陵、二跷、二交,似续而交五大也。

二陵者,阴陵泉、阳陵泉也。二跷者,阴跷、阳跷也。二交者,阴交、阳交也。续,接续也。五大者,五体也。言此六穴,递相交接于两手、两足并头也。

两间、两商、两井,相依而列两支[153]

两间者,二间、三间也。两商者,少商、商阳也。两井者,天井、肩井也。言此六穴,相依而分别于手之两支也。

另见取穴之法,[154]有分寸,先审自意,次观肉分。

此言取量穴法,必以男左女右,中指与大指相屈如环,取内侧纹两角为一寸,各随长短、大小取之,此乃同身之寸。先审病者是何病、属何经、用何穴于我意,次察病者瘦肥、长短、大小,肉分、骨节、发际之间,量度以取之。

或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

伸屈者,如取环跳之穴,必须伸下足、屈上足以取之,乃得其穴。平直者,或平卧而取之,或正坐而取之,或直立而取之。自然安定,如承浆在唇下宛宛中之类也。

在阳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在阴分郄腘之间,动脉相应。

阳部者,诸阳之经也。如合谷、三里、阳陵泉等穴,必取侠骨侧指陷中为真也。阴分者,诸阴之经也。如箕门、五里、太冲等穴,在屈心之间,必以动脉应指,乃始为真穴也。

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正。

此言取穴之法,必须点取五穴之中而用一穴,则可为端的矣。若用一经,必虽取三经[155]而正一经之是非矣。

头部与肩部详分,督脉与任脉异定异,当作易。

头部与肩部,则穴繁多,但医者以自意详审大小、肥瘦而分之。督任二脉,值乎背腹中行而有分寸,则易定也。

明标与本,论刺深浅之经。

标本者,非止一端也。有六经之标本,有天地阴阳之标本,有传病之标本。夫六经之标本者,足太阳之本,在足跟上五寸,标在目也。足少阳之本在窍阴,标在耳也。足阳明之本在厉兑,标在人迎、颊挟、项颡也。足太阴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标在背脾俞与舌本也。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上三寸中,标在背肾俞与舌下两脉也。足厥阴之本在行间上五寸中所,标在背肝俞也。手太阳之本在手外踝后,标在命门之上一寸也。手少阳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间上一寸,标在耳后上角下外眦也。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中上别阳,标在额下合钳上也。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标在腋内动脉也。手少阴之本在锐骨之端,标在背心俞也。手厥阴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标在胁[156]下三寸也。此乃十二经之行取也。

经云:病有标本,刺有逆从、浅深之理。凡刺之方,必别阴阳,前后相应,逆从得施,标本相移。故曰: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本。故治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故知逆从,正行无问。明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谓妄行。夫阴阳标本逆从之道也,小而言大,一而知百。病之害,少而多,浅而博,可以言一而知百也。以浅而知深,察近而知远。标本易言,而世人识见,无能及也。治反为逆,治得为从。先病而后逆者,先逆而后病者,先病而后生寒者,先热而后生病,此五者,俱治其本也。先热而后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后中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大小便不利,治其标;大小便利,治其本。大小不利而[157]生病者,治其本。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又云:得病日为本,传病为标也。浅深者,刺阳经必中荣,须浅而卧针,无伤于卫也;刺阴分必中卫,须深而立针,无损于荣也。此谓阴阳标本浅深之道也。

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径。

此言用针之法,有住痛移疼之功者,必先以针左行左转而得九数,复以右行右转而得六数,此乃阴阳交贯之道也。经脉亦有交贯,如太阴肺之列缺,交于阳明大肠之路;阳明胃之丰隆,别走于少阳[158]之径,此之谓也。

岂不闻脏腑病,求门、海、俞、募之类。俞者,五脏六腑之俞也[159]

门、海者,如章门、气海之类。俞者,五脏六腑之俞也,俱在背部二行中。募者,脏腑之募,肺募中府,心募巨阙,胃募中脘,肝募期门,胆募日月,脾募章门,肾募京门,大肠募天枢,小肠募关元,但三焦、包络、膀胱而无募矣。此言五脏六腑之有病,必取此门、海、俞、募之穴,而刺之最微妙矣。

经络滞,而求原、别、交、会之道。

原者,十二经之原也。别,阳别也。交,阴交也。会,八会也。夫十二原者,胆原丘墟,肝原太冲,小肠原腕骨,心原神门,胃原冲阳,脾原太白,大肠原合谷,肺原太渊,膀胱原京骨,肾原太溪,三焦原阳池,包络原大陵。八会者,血会膈俞,气会膻中,脉会太渊,筋会阳陵泉,骨会大杼,髓会绝骨,脏会章门,腑会中脘也。此言经络血气凝结不通者,必取此原、别、交、会之穴而刺之。

更穷四根三结,依标本而刺无不痊。

根结者,十二经之根结也。《灵枢经》云: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也;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也;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堂也;太阳根于至阴,结于目也;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钳耳也;少阳根于窍阴,结于耳也;手太阳根于少泽,结于天窗、支正也。手少阳根于关冲,结于天牖、外关也;手阳明根于商阳,结于扶突、偏历也。手三阴之经未[160]载,不敢强注。又云:四根者,耳根、鼻根、乳根、脚根也。三结者,胸结、肢结、便结也。此言能究根结之理,依上文标本之法刺之,则疾无不愈也。

但用八法五门,分主客而刺无不效。

八法者,奇经八脉也。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肺任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五门者,天地配合,分于五也。甲与己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戊与癸合也。主客者,公孙主,内关客也;临泣主,外关客也;后溪主,申脉客;列缺主,照海客也。此言若用八法,必以五门推时取穴,先主后客,而无不效也,详载于后。

八脉始终连八会,本是纪纲。

八脉者,即奇经也,注见上文。八会者,气血、脉筋、骨髓、脏腑之八会也,亦注见前。纪纲者,如网[161]之有纲也。此言奇经八脉起止,连及八会,本是人身经脉之纲领也。

十二经络十二原,是一枢要。

十二经、十五络、十二原穴,俱注见前。此言十二原者,乃十二经络出入门户之枢纽也。

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幽微。

六十六穴者,即子午流注井、荥、输、原、经、合也。阳干注腑,三十六穴;阴干注脏,三十穴。此成六十六穴,具载后“子午流注图”中。此言经络一日一周于身,历行十二经穴,当此之时,流注之中,一穴用之,则幽微之理可见矣。

一时取一十二经之原,始知要妙。

十二经原,注见于前。此言一时之中,当审此日是何经所主,当此之时,该取本日此经之原[162]穴而刺之,则流注之法玄妙,始可知矣。

原夫补泻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

此言补泻之法,非但呼吸,而在乎手之指法也。法分十四者,循、扪、提、按、弹、捻搓、盘、推内、动摇、爪切、进、退、出、摄者是也。法则如斯,巧拙在人之活法,备详《金针赋》内。

速效之功,要交正而识本经。

交正者,如大肠与肺为传送之府,心与小肠为受盛之官,脾与胃为消化之宫,肝与胆为清净之位,膀胱合肾,阴阳相通,表里相应也。本经者,受病之经,如心之病,必取小肠之穴兼之,余仿此[163]言能识本经之病,又要认交经、正经之理,则针之功必速矣。

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

缪刺也,刺络脉也。右痛而刺左,左痛而刺右,此乃交经缪刺之理也。

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

三阳之经,从头下足,故言头有病,必取足穴而刺之。

巨刺与缪刺各异。

巨刺者,刺经脉也。痛在左而右脉病者,则巨刺之。左痛刺右,右痛刺左,中其经也。缪刺者,刺络脉也。身形有痛,九候无病[164],则缪刺之。右痛刺左,左痛刺右,中其络也。经云: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右痛未已而左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中其经,非络脉也。故络病,其经与经脉缪处,故曰缪刺。此刺法之相同,但一中经、一中络之异耳。

微针与妙刺相通。

微针者,刺之巧也。妙刺者,针之妙也。言二者之相通。

观部分而知经络之虚实。

言针入肉分,则以天、人、地三部而进,必察其得气,则内外虚实而可知[165]矣。又云:察脉之三部,则知何经虚、何经实也。

视沉浮而辩[166]脏腑之寒温。

言下针之后,看针气缓急,可决脏腑之寒热也。

且夫先令针耀,而虑针损;次藏口内,而欲针温。

言欲下针之时,必先令针光耀,看针莫有损坏;次将针含于口内,令针温暖,与荣卫相接,无相触犯也。

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

此戒用针之士,贵乎专心诚意,而自重也。令目无他视,如握虎,恐有伤也;心无他想,如待[167]贵人,恐有责也。经云:凡刺之道,必观其部,心无别慕,手如擒虎,犹待贵人,不知日暮,着意留心,不失其所,此之谓也。

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

言欲下针之时,必先以左手大指爪甲于穴上切之,则令其气散,以右手持针,轻轻徐入,此乃不痛之因也。

空心恐怯,直立侧而多晕。

空心者,未食之前。此言无刺饥人,其气血未定,则令人恐惧,有怕怯之心,或直立,或侧卧,必有眩晕之咎也。

背目沉掐[168]坐卧平而后昏。

此言欲下针之时,必令患人勿视所针之处,以手爪甲重切其穴,或卧或坐,而无昏闷之患也。

推于十干、十变,知孔穴之开阖。

十干者,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十变者,逐日临时之变也。备载“灵龟八法”之中。故得时为之开,失时为之阖。苟能明此,则知孔穴之得失也。

论其五行、五脏,察日时之旺衰。

五行、五脏,俱注见前。此言病于本日时之下,得五行生者旺,受五行克者衰。知心之病,得甲乙之日时者生旺,遇壬癸之日时者克衰,余皆仿此。

伏如横弩,应若发机。

此言用针之捷效,如射之发中也。

阴交阳别而定血晕,阴跷、阴维而下胎衣。

阴交穴有二,一在脐下一寸,一在足内踝上三寸,名三阴之交也。此言二穴能定妇人之血晕。又言照海、内关二穴,能下产妇之胎衣[169]也。

痹厥偏枯,迎随俾经络接续。

痹厥者,四肢厥冷麻痹也。偏枯者,中风,半身不遂,偏枯也。言治此症,必须接气通经,更以迎随之法,使血脉贯通,经络接续也。

漏崩带下,温补使气血依归。

漏崩、带下者,女子之疾也。言有此症,必须温针待暖以补之,使荣卫[170]调和而归依也。

静以久留,停针待之。

此言下针之后,必须静而久停之。

必准者,取照海治喉中之闭塞;端的处,用大钟治心内之呆痴。

照海等穴,俱载“折量法”中,故不重录。

大抵疼痛实泻,痒麻虚补。

此言疼痛者热,宜泻之以凉;痒麻者冷,宜补以暖。

体重节痛而输居,心下痞满而井主。

输者,十二经中之输穴;井者,十二经中之井也。

心胀咽痛,针太冲而必除;脾冷胃疼,泻公孙而立愈。胸满腹痛刺内关,胁痛肋疼针飞虎。

太冲等穴,俱载后图。但飞虎穴即章[171]门穴也,又云是支沟穴,以手于虎口一飞,中指尽处是穴也。

筋挛骨痛而补魂门,体热劳嗽而泻魄户。头风头[172]痛,刺申脉与金门;眼痒眼痛,泻光明于地五。泻阴郄止盗汗,治小儿骨蒸;刺偏历利小便,医大人水蛊。中风环跳而宜刺,虚损天枢而可取。

地五者,即地五会也。

由是午前卯后,太阴生而疾温;离左酉南,月死朔[173]而速冷。

此以月生死为期,午前卯后者,辰巳二时也,当此之时,太阴月之生也。是故月廓空无泻,宜疾温之。离左酉南者,未申二时也,当此时分,太阴月之死也。是故月廓盈无补,宜速冷之。将一月而比一日也。经云: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至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十七日十三痏,渐退至三十日一痏也。月望已前谓之生,月望已后谓之死。午前谓之生,午后谓之死也。

[174]扪弹弩,留吸母而坚长。

循者,用针之后,以手上下循之,使血气往来而已。扪者,出针之后,以手扪闭其穴,使气不泄也。弹弩者,以手轻弹而补虚也。留吸母者,虚则补其母,须待热之至后,留吸而坚长也。

爪下伸提[175]疾呼子而嘘短。

爪下者,切而下针也。伸提者,施针轻浮豆许曰提。疾呼子者,实则泻其子,务待寒至之后,去之速,而嘘且短矣。

动退空歇,迎夺右而泻凉。

动退,以针摇动而退。如气不行,将针伸提而已。空歇,撒手而停针。迎,以针逆而迎。夺,即泻其子也,如心之病,必泻脾胃之子。此言欲泻必施此法也。

推内进搓,随济左[176]而补暖。

推内进者,用针推内而入也。搓者,犹如搓线之状,慢慢转针,勿令太紧。随,以针顺而随之。济,则济其母也,如心之病,必补肝胆之母。此言欲补必用此法也。

慎之大凡危疾,色脉不顺而莫针。

慎之者,戒之也。此言有危笃之疾,必观其形色,更察其脉,若相反者,莫与用针,恐劳而无功,反获罪也。

寒热风阴,饥饱醉劳而切忌。

此言无针大寒、大热、大风、大阴雨、大饥、大饱、大醉、大劳。凡此之类,决不可用针,实大忌也。

望不补而晦不泻,弦不夺而朔不济。

望,每月十五日[177]也。晦,每月三十日也。弦,有上弦[178]、下弦。上弦,或初七,或初八[179];下弦,或二十二,或二十三也。朔,每月初一日也。凡值此日[180],不可用针施法也。暴忌之疾,岂可拘于此哉?

精其心而穷其法,无灸艾而坏其干[181]

此言灸也。勉医者宜专心究其穴法,无误[182]于着艾之功,庶免干犯于禁忌,而坏人之皮肉也。

正其理而求其原,勉投针而失其位。

此言针也。勉学者要明其针道之理,察病之原,则用针不失其所也。

避灸处而和四肢,四十有九;禁刺处而除六腧,二十有二。

禁灸之穴四十五,更和四肢之井,共四十九也;禁针之穴二十二,外除六腑之俞也,俱载于前。

抑又闻高皇[183]抱疾未瘥,李氏刺巨阙而复苏;太子暴死为厥,越人针维会而复醒。[184]井、曲池,甄权刺臂痛而复射;悬钟、环跳,华佗刺躄足而立行。秋夫针腰俞而鬼免沉疴,王纂针交俞而妖精立出。取肝俞与命门,使瞽士视秋毫之末;刺少阳与交别,俾聋夫听夏蚋之声。

此引先师用针,有此立效之功,以砺学者用心之诚耳。

且夫去圣逾远,此道渐坠,或不得意而散其学,或衍其能而犯禁忌。愚庸智浅,难契于玄言;至道渊深,得之者有几偶述斯言,不敢示诸明达者焉,庶几乎童蒙之心启。

此先师叹圣贤之古远,针道之渐衰。理法幽深,难造其极,复以谦逊之言以结之。吁,窦太师乃万世之师,穷道契玄,尚且谦言以示后学,世之徒,知一二而自矜自伐者,岂不愧哉。


[1]膑:《医经小学》作“滨”。滨,水边,引申为边境,也有靠近之意,义胜。

[2]臑髃(nào yú闹鱼):即臂臑、肩髃二穴。

[3]纡(yū淤):屈曲、曲折。

[4]轩豁:高大开阔。韩愈《南海神庙碑》:“乾端坤倪,轩豁呈露。”

[5]里:原脱,据《医经小学》补。

[6]跗阳飞阳:原作“附阳兑端”,《针灸大全》同,据《医经小学》改。

[7]扶承:疑倒,当作“承扶”。

[8]髎:原作“窌”,用于穴位名。现规范穴名作“髎”,故改。

[9]睛明:原作“明睛”,据《医经小学》乙正。

[10]眵(chī吃)风:眵,指眼角的分泌物。眵风,即翳风穴。

[11]髎:原作“酥”,据《医经小学》改。

[12]夏蚋:蚋,蚊虫。意为可以听见蚊虫的叫声。

[13]沂(yí移):本义指“沂水”,古水名。此处借以比喻经气的传输如同水流一样。

[14]光明:原作“光乎明”,据《医经小学》改。

[15]阳:原作“阴”,据《医经小学》改。

[16]渎:原作“溃”,据《医经小学》改。

[17]羊矢:股内侧近阴处。《针灸甲乙经》:“阴廉在羊矢下。”《黄帝内经素问》:“下部天,足厥阴也。”王冰注:“在毛际外,羊矢下一寸半陷中,五里之分,卧而取之,动应于手也。”

[18]鸿濛:古人认为天地开辟前是一团混沌的元气,这种自然的元气叫鸿濛。《淮南子》:“西穷窅冥之党,东开鸿濛之先。”

[19]兑端:原作“兑临”,据《医经小学》改。

[20]龈:原作“断”,据《医经小学》改。下同。

[21]大杼:《医经小学》、《针灸大全》、朱鼎臣《针灸全书》同,疑为“大椎”。

[22]坦夷:《医经小学》作“夷坦”,均为“平坦”之意。

[23]士:宗文堂本《针灸大全》作“王”,三多斋本《针灸大全》作“正”。

[24]大杼一名百旁:旁,疑为“劳”之误。《针灸大全》作“大椎一名百劳”。

[25]冘(yín银):多人行进之意。

[26]气合:《医经小学》《针灸大全》均作“气舍”,当从。

[27]寉(hè鹤):同“鹤”。

[28]牌:《针灸大全》作“脾”,当从。

[29]吕细:《针灸聚英》作太溪穴别名;《针灸集成》指内踝尖穴;《针灸玉龙经》:“吕细,在足内踝骨肉下陷中,针三分。”即照海穴。

[30]关梁:原脱,据《针灸大全》补。

[31]耶:疑误。《针灸大全》作“邪”。

[32]类:《针灸大全》作“髎”。

[33]太中恒:原作“太中桓”,《针灸大全》作“大中极”。

[34]地头:疑误,《针灸大全》作“蛇头”。

[35]关阳:《针灸大全》作“阳陵”。

[36]阴开:《针灸大全》作“阴关”。

[37]公:原作“父”,据《针灸大全》改。

[38]髭鬓(zībìn滋膑):指胡须和鬓发。

[39]意:原作“之”,据《针灸大全》改。

[40]左:原作“右”,据文义及《针灸大全》改。

[41]言虽直,其义详明:《针灸大全》作“言虽鄙直,义则详明”。

[42]应:原脱,据《针灸大全》补。

[43]不以示:原脱,据《针灸大全》补。

[44]捷:三多斋本《针灸大全》同,宗文堂本《针灸大全》作“提”。捷,快捷,在此指针法简便,收效迅速。

[45]泻:此上原衍“泄”字,据《针灸大全》及文义删。

[46]者:根据上文,此处疑脱“者”字,据《针灸大全》补。

[47]原气:即元气。

[48]爪:针刺操作的辅助手法之一,用以减少进针对经气的耗伤,并减少疼痛的发生。

[49]富贵:据《针灸大全》《针灸聚英》《针灸大成》,当作“贵贱”。

[50]为:《针灸大全》作“候”,当从。

[51]捣:朱鼎臣《针灸全书》同,《针灸大全》无此句,《针灸聚英》作“掩”,当从。

[52]龙虎升腾:亦称龙虎升降,首见于《针灸问对》,是一种以捻转、提插补泻手法与行气法相结合的复式针刺手法。如《针灸问对》所述,是以提插、九六补泻与盘法相结合,而《针灸大成》则描述为医者左右拇指交替捻针,结合提插,与前者不同。

[53]龙虎龟凤:又称飞经走气四法,具有促使针感通行以达病所的作用,分别为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

[54]炁:同“气”。

[55]符:《针灸大全》作“待”。

[56]凑:通“腠”,即“腠理”之意。

[57]已:同“以”。

[58]透天凉:原脱,据《针灸大全》《针灸聚英》补。

[59]阴:原作“阳”,据《针灸大全》《针灸聚英》改。

[60]法:原作“浅法”。浅,衍文,据《针灸大全》删。

[61]千遭:《针灸大全》作“十遭”。遭,作“次”解。陶岳《五代史补》:“且共汝辈赤脚入棘针地走三五遭,汝等能乎?”千遭自平,意指反复施针多次,疾病就会逐渐痊愈。

[62]痃瘕癖癥:原作“痃瘕癖癥瘕”,后一“瘕”字衍,《针灸大全》作“痃癖癥瘕”。痃,古病名,亦称“痃气”,指脐旁气块;瘕,指妇女腹部长结块的病或者腹中生长寄生虫;癖,古同“痞”,痞块;癥,腹中结块的病。本处泛指生于腹部、胁部等处的各种结块病。

[63]针:原脱,据《针灸大全》改。

[64]诀:原作“诸”,据《针灸大全》改。

[65]癞:病名,即今之“麻风病”。此指恶疮、顽癣等皮肤病。

[66]再:原作“罔”,据《针灸大全》改。

[67]圆:原作“丸”。《针灸大全》作“员”,《针灸聚英》作“圆”,据改。

[68]病三因……故曰捷法:原脱,朱鼎臣《针灸全书》亦无,据《针灸大全》补。

[69]死:《针灸大全》作“久”,当从。

[70]弟:同“第”。

[71]后:原脱,据《针灸大全》补。

[72]随而愈:《针灸大全》作“随手而愈”。

[73]与:原作“于”,据《子午流注针经》改。

[74]随:原作“风”。据《子午流注针经》《针灸大全》、朱鼎臣《针灸全书》改。

[75]赜(zé责):深奥,玄妙。

[76]总:原作“捻”,据《子午流注针经》《针灸大全》改。

[77]牢濡:劳脉、濡脉。《难经》:“所谓实之与虚者,劳濡之意也。气来实牢者为得,濡虚者为失,故曰若得若失也。”

[78]二:原作“十”,朱鼎臣《针灸全书》同,《普济方》作“七十二”,与上文不对仗。据《子午流注针经》《针灸大全》《针灸聚英》改。

[79]刺阳:原倒,据《子午流注针经》《针灸大全》《针灸聚英》乙正。

[80]燥:当作“躁”。

[81]而:后原衍“求”,据《子午流注针经》《针灸大全》删。

[82]馘(guó国):本义指古代战争中割取敌人的左耳,用以计数报功。《尔雅》曰:“馘,获也。”此处为“获得”之意。

[83]诀:原脱,据《针灸大全》补。

[84]孔:原脱,据三多斋本《针灸大全》补。宗文堂本《针灸大全》作“用针须协乎深浅”。

[85]痛:疑衍。

[86]脏腑:疑衍。

[87]岐:同“歧”。

[88]始:朱鼎臣《针灸全书》同,《针灸大全》《针经指南》同作“须”。本赋始载于《针经指南》,故作“须”为宜。

[89]以:同“已”。

[90]溪:《针经指南》《卫生宝鉴》《针灸聚英》作“泻”,当从。

[91]臂:《针灸大全》《卫生宝鉴》《针灸聚英》等同作“臂”。窦氏原文作“髀”,于义为胜。

[92]髋骨:《针灸大成》杨氏注解为:“髋骨二穴,在委中上三寸,髀枢中,垂手取之,治腿足疼痛,针三分。一云:跨骨在膝膑上一寸,两筋空处是穴。”

[93]泻尽:原作“泻泄”,据《针经指南》《针灸大全》改。

[94]裨(bì必):原作“禅”,据文义改。《说文解字》:“裨,接益也。”《针灸大成》“通玄指要赋”杨注:“裨者,补也。”

[95]子:原作“乎”,据《针经指南》改。

[96]肾余:指疝气。

[97]筋:《针灸大全》《卫生宝鉴》《针灸聚英》等同作“筋”。窦氏原文作“肋”,于义为胜。

[98]夫:此后原衍“人”,据《针经指南》删。

[99]针:原脱,据《针经指南》补。

[100]扳:通“攀”。

[101]两:原作“而”,据《针灸大全》改。

[102]颠:同癫。

[103]血:原作“面”,据《针灸大全》改。

[104]而:宗文堂本《针灸大全》作“口”,三多斋本《针灸大全》《针灸大成》均作“而”。当作“口”为宜。

[105]筌蹄:筌,一作“荃”,捕鱼竹器;蹄,捕兔网。《庄子》:“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后以“筌蹄”比喻达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

[106]少海:原作“气海”,据《针灸大全》《针灸聚英》改。

[107]食癖:饮食不节伤及脾胃,寒邪积聚潜藏于两胁间,痛时自觉有物。《外台秘要》:“三焦痞隔,则肠胃不能宣行,因饮水浆,便停止令不散,更遇寒气,积聚而成。癖者,谓癖侧于两胁之间,有时而痛是也。”

[108]五般痫:即马、羊、鸡、猪、牛五种痫,因患者发病时口中发出的声音与五种动物相似,故以命名。

[109]小肠气痛即行针……脚膝肿时寻至阴:原脱,据《针灸大全》补。

[110]救急:原作“急救”,据《针灸大全》《针灸聚英》乙正。

[111]十三鬼穴:有两种提法。孙真人十三鬼穴:人中(鬼宫)、少商(鬼信)、隐白(鬼垒)、大陵(鬼心)、申脉(鬼路)、大杼(鬼枕)、颊车(鬼床)、承浆(鬼市)、间使(鬼营)、上星(鬼堂)、男会阴女玉门头(鬼藏)、曲池(鬼巨)、舌下中缝(鬼封);徐秋夫鬼病十三穴:人中、神庭、风府、舌下中缝、承浆、颊车、少商、大陵、间使、乳中、阳陵、隐白、行间。因为这些穴位多用于治疗精神疾病,而古人认为精神疾病与鬼神有关,故称“十三鬼穴”。

[112]鱼腹:即承山穴。

[113]俞:原作“隆”,据《针灸大全》改。

[114]痃疼:《针灸大全》作“痃癖”。

[115]七疝:《黄帝内经素问》作冲疝、狐疝、瘕疝、厥疝、img疝、img疝、癃疝;《儒门事亲》作狐疝、寒疝、img疝、气疝、水疝、筋疝、血疝;《诸病源候论》另有一说。

[116]不:原作“是”,据《针灸大全》改。

[117]腰连膝肿急必大……定泻一时立便瘥:原作“腰连膝痛必大便,三里攻其隘下针,一泻三补之气上,攻噎只管针气海,定泻一时立便瘥”,据《针灸大全》《针灸聚英》改。

[118]补自卯南转针高:指从卯(东)向午(南)的方向,大指向上,食指向下捻针为补。

[119]泻从卯北莫辞劳:指从卯(东)向子(北)的方向,即大指向下,食指向上捻针为泻。

[120]子午:在此指阴阳而言。向左捻针为补为阳,向右捻针为泻为阴。

[121]由:三多斋本《针灸大全》、朱鼎臣《针灸全书》同。《针经指南》、宗文堂本《针灸大全》、《针灸玉龙经》、《医学纲目》作“幽”。

[122]痎(jiē皆)疟:二日一发的疟疾。

[123]温:原作“湿”,朱鼎臣《针灸全书》同。据《针灸大全》改。

[124]故血难泻,气难行:原脱,据《针灸大全》补。

[125]生:三多斋本《针灸大全》同。宗文堂本《针灸大全》、《针灸大成》作“坚”,于义为胜。

[126]凝:宗文堂本《针灸大全》同。三多斋本《针灸大全》作“灸”,疑误。

[127]重实:原作“虚实”,据《针灸大全》改。

[128]热:原脱,据《针灸大全》补。《针灸六赋》作“火”。六气,即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热)。

[129]肌肉脉:《针灸大全》作“肌肉”,《针灸大成》作“肉脉”。

[130]合:前原衍“络”字,据《针灸大全》删。

[131]须逢:《针经指南》《医学纲目》作“多逢”,《针灸大全》作“须宜”。

[132]太阳:原作“大肠”,据《针灸大全》改。

[133]漏:原作“以”,据《针经指南》《针灸大全》改。

[134]止:原作“至”,据《针灸大全》《针灸大全》等改。

[135]自:后衍“至”,据《针经指南》《针灸大全》删。

[136]正经十二:原作“经十二”,据《针经指南》补。《针灸大全》作“经有十二”。

[137]穴:原缺,据《针灸大全》补。

[138]三:原作“一”,据《针经指南》《针灸大全》改。

[139]直:遇,碰上。

[140]寒:原作“也”,据《针灸大全》、朱鼎臣《针灸全书》改。

[141]其:原作“一”,据《针灸大全》、朱鼎臣《针灸全书》改。

[142]易:原作“则”,据《针灸大全》改。

[143]卵形:原作“卯样形”,据《针灸大全》《灵枢经》改。

[144]隅(yú鱼):本义为山水弯曲边角处,此为“棱”或“刃”之意。

[145]写:《针灸大全》作“泻”。邱愔《陈李昭德罪状疏》:“蚁穴坏堤,针芒写气。”

[146]疑:《针经指南》《针灸大全》均作“疑”。《针灸玉龙经》《普济方》《医学纲目》作“凝”,义胜。

[147]火:原脱,据《针灸大全》补。

[148]束:原作“速”,据《针灸大全》改。

[149]定:原作“之”,据《针经指南》《针灸大全》改。

[150]下手……是水能生木也:原脱,据《针灸大全》补。

[151]并于脊里:原作“血与春里”,据《难经》《针灸大全》改。

[152]季胁:原作“季脉”,据《针灸大全》改。

[153]支:同“肢”。

[154]必:原脱,据《针灸大全》补。

[155]经:原作“穴”,据《针灸大全》改。

[156]胁:原作“筋”,据《针灸大全》改。

[157]而:此后衍“病”字,据《针灸大全》删。

[158]少阳:《针灸大全》同,《针灸大成》作“太阴”,于义为胜。

[159]俞者五脏六腑之俞也:此句疑为所加之注解。《针灸大全》《针灸大成》无此句。

[160]未:原作“下”,据《针灸大全》改。

[161]网:原作“纲”,据《针灸大全》改。

[162]原:后衍“始”字,据《针灸大全》删。

[163]此:原误作“少”,据《针灸大全》改。。

[164]病:原缺,据《针灸大全》补。

[165]实而可知:原缺,据《针灸大全》补。

[166]辩:通“辨”。

[167]待:原作“符”,据《针灸大全》改。

[168]背目沉掐:原作“昏目沁掐”,据《针灸大全》改。

[169]衣:原脱。据《针灸大全》补。

[170]卫:原脱,据《针灸大全》补。

[171]章:原作“童”,据《针灸大全》改。

[172]头:原脱,据《针灸大全》补。

[173]月死朔:应为“月朔死”,与前“太阴生”对仗,指农历每月十五之后,月光由圆渐半而缺,故曰月朔死。

[174]循:原作“推”,据《针经指南》《针灸大全》改。

[175]提:原脱,据《针经指南》《针灸大全》补。

[176]左:原脱,据《针灸大全》补。

[177]日:原作“不”,据《针灸大全》改。

[178]弦:原作“下”,据《针灸大全》改。

[179]初八:原作“十七”,据《针灸大全》《针灸大成》改。

[180]日:原作“二”,据《针灸大全》改。

[181]干:《针经指南》《普济方》同作“肝”,《针灸玉龙经》作“皮”,《医学纲目》作“肌”,《针灸大全》作“身”。据下文注解,当作“皮”。

[182]误:原作“著误”,据《针灸大全》删。

[183]皇:原作“年”,据《针灸大全》改。

[184]肩:原作“一”,据《针经指南》《针灸大全》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