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海纳百川,有“仁”为大
仁是一种柔嫩笃厚之情,是一种很真挚敦厚充实的样子,是我们所固有的生命发出来的。
一部《论语》,质朴无华,几无修饰,因为是对孔子日常之中言谈的随录,故其中的一言一行都是他真心的自然流露。孔子往往是不假思索、未经雕饰便脱口而出,真率而不做作。但通篇读下来,有时不免困惑,明明是同一个词,为何解释如此不同?如果要问《论语》在说什么,一言以蔽之,便是“仁”。但是对“仁”这个概念,孔子对学生给出的答案却千姿百态。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本着认真严肃的态度。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这样的人称得上是仁者。)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这里的仁是指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恭敬认真、对人真诚。)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訒乎?”(仁人说话是慎重的,因为做起来很难,所以要警惕言过其实。)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这就是仁。)
……
解释如此之多,那么仁究竟为何物?想从中找到确定的概念以应对考试的人必然会失望。毕竟《论语》不是一本教科书,孔子也不是喜欢让学生死背概念的老夫子,他所做的往往是四两拨千斤,在三言两语之中给你一些点拨让你自己去领悟,这是一种类似于苏格拉底式的通过思辨来交流的授课。在弟子和孔子的对话中便能发觉仁的内涵非常广阔,因为他已经把各种美德都纳入了这个范畴里。行为处世恭敬有礼、与人为善、忠实厚道、孝敬父母等都是仁。仁是一切美德之源,换言之,人身上所体现的每一种美德都是仁的化身。
仁其实并不复杂,它就是人之本心,是一种柔嫩而敏感的情感,比如见到花开会欣喜,听闻流水会动心,灵思一动,便是仁。梁漱溟先生说,仁是一种柔嫩笃厚之情,是一种很真挚敦厚充实的样子,是我们所固有的生命发出来的。这种天真纯然是不自觉地从我们身上自然地流露出来的,而我们又不自觉地跟着它的指引去做,唯有这样才能心安。这样的人知道如何在生活中以仁爱之心去待人接物,孔子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一次,一位名叫冕的大乐师来看孔子。由于这位乐师双目失明,所以孔子亲自出来接他。孔子小心地扶着他,快要上台阶时,告诉他这里是台阶了。到了席位时,孔子又说这里是席位了,请坐吧。等大家坐下来,孔子就对他说某先生在你左边,某先生在你对面,把同席的人一一详细地告诉他。
等乐师冕走了,学生子张就问:“老师,你待他的规矩这样多,处处都要讲一声,待乐师之道,就要这样吗?”孔子说:“当然要这样,我们不但对音乐师要如此,对任何这样眼睛看不见的人,都应该这样。”
仁者都是听从内心的指引去处世,不需要旁人提出要求,就如同下雨了便要撑伞一样自然。孔子能够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正是源于他的仁爱之心,懂得急人之需。在他看来,有仁心之人都应如此,自然也就痛恨那些不仁之举。
宰我说:“要为父母守孝三年,太久了。”孔子说:“你在这段时间里如果锦衣玉食,能安心吗?”宰我说:“能。”“既然心安你就去做吧。君子在丧期里,看到美食没有胃口,听到音乐也不快乐,住在豪宅里心里也不安心,因此不会这么做。现在你能做到安心就做去吧。”宰我离开后,孔子说:“他真是没有仁爱之心啊,出生后三年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三年的丧期是天下通行的。他也应该守孝三年来回报父母之爱呀。”
孔子认为君子不可能在父母丧期之内安心地享受舒适的生活,这才是人之常情、仁之表现。而宰我不仁就是因为他没有尽为人之子的礼仪却还能安之若素,这是孔子所看不惯的。因为守孝是对父母敬爱的一种表现,如果对父母这点心意都没有,怎么还能算得上是仁呢?
孝悌是最基本的仁,因为人人亲其亲,才能对旁人也怀有爱,才能心怀善意地对待身边的万事万物,在点滴之间折射出仁的光辉。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不用细网捕鱼,不去射杀还巢的鸟,扶盲者上台阶,这不过是琐屑微小之事。但泰山不让寸土方能成其大,事无巨细都能本着仁爱之心去做,此方能谓之大仁。
弦外听音儒
有教无类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同时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孔子则认为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没有贫穷、地域的区分,因此创办私学,成为伟大的教育家。
《诗经》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据考证,孔子曾经为《诗经》正过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