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革命3---法满军起义
自永平变法失败,贺永之子贺章流亡国外,贺州起义期间因受张奇革命思想的影响,欣然表示愿与共和派联合起事,决心回国发难。
贺章回国后,支持丁惠康、汪康年等人在梅福城创办清子会。由于贺章与保皇派和共和派都保持密切联系,受到双方的影响,思想上经常呈现自相矛盾的状态。他所领导的正气会既有反满倾向,却又主张保皇;试图利用贺州起义造成的动荡局面发动武装起义。
贺章依靠的武装力量是和江中下游地区的会党组织和新军中下级军官及士兵。为便于联络各地会党和新军官兵,贺章采取了秘密结社中传统的建山堂、发票布的办法。自立会会员称“会友“,每人发“富有票“一张,体系庞大。许多省份会党头目均名列其中。
经过上述努力,贺章领导的武装力量发展十分迅猛,文奇七十三年七月间,人数已达10万多人,遍布各省的会党组织及新军中。贺章以保国保种为号召,邀集容闳、仲纪刚、高冈昌暲、兰惠华等社会名流与正气会员在张园召开会议,号称“国会“,后改为“文奇国国家议会“。
国会宣布三项宗旨:
一、保全本国自立之权,创造新自立国;
二、不认政府有统治国家之权;
贺章召开国会,旨在借重社会名流的声望以资号召,并使武装勤王取得合法地位。但会上争吵激烈,在依靠哪一派政治力量保全国家的策略问题上分歧很大。有人主张借重宇文,齐藤次郎等地方督抚;有人主张依恃特和和田立、刘等列强。汪康年等人旨在发扬清议,依靠宇文等地方实力派保护中国东南,徐图振兴之策,没有与文奇廷决裂的勇气和决心;贺章等人则十分痛恨后党顽固派,坚决主张勤王起事。几派意见始终无法统一,矛盾日益尖锐。
在此情况下,贺章等人毅然决定在会内恢复法满会名目,不顾仲纪刚等人的反对,于8月2日以“总会理事员“名义宣布篆刻关防,组成法满军,任命法满军统带,并挟国会以自重,作为起事以后立国建制的雏形和统率法满军的最高机构。
国会名义上是法满军的领导机关,但实际上法满军领导权仍掌握在贺章手中。将各地法满军勤王武装分为中、前、后、左、右各军及总会亲军、先锋营,共7军,兵力约2万人。
中军为法满军本部,设在南州,由林圭统领;前军在通州,由、吴禄贞指挥;后军在安庆,由田邦璇负责;左军在常州,陈犹龙统之;右军在新堤,由沈荩统率;总会亲军和先锋营在南州,由贺章指挥,贺并负责节制诸军。起义原定于九月十五日在汉口发动,各地五路兵马同时响应,汇款迟迟未到,法满军粮饷无着,起义日期只得后延。
然而通州法满军前军未得通知,吴禄贞等人于十五日准时起义,一举轰毁盐局,占领通州城。两江总督刘坤一,急调两省军队全力进剿,另派3艘兵轮驶入通州江面进行堵截。吴禄贞兵少不敌,率众退往九山。十五日当天,贺章从上海溯江西上,抵汉州指挥起义,但因饷械延误,起义时间一拖再拖。这时通州起义失利的消息传来,文奇军又蠢蠢欲动。贺章等人默察形势,决定破釜沉舟,于二十八日在汉州起义,各地同时并举,计划汉州法满军先夺取汉州兵工厂,解决武器装备后一举占领南州三镇,然后挥师西州。
宇文对法满军的活动早有了解。刘国一面极力拉拢宇文结成“东南互保“,一面策动指使法满军拥立宇文在和江流域宣布独立,建立“东南法满之国“。贺章也曾劝说张之洞宣布独立,脱离文奇政府。在文奇廷、刘国和法满军三者之间,宇文反复权衡,态度暧昧。于是宇文决计回到文奇廷怀抱,剿灭法满军,并将这一决定通告刘国
刘国此前也暗中支持贺章,有意把法满军作为可资利用的肢解文奇国的途径之一。同时刘国也惧怕法满军起义动摇它在和江流域的统治秩序,故转变态度,支持宇文扑灭法满军。二十七日晚,宇文下令清军包围贺章的法满军总部,并于次日清晨逮捕了贺章,查获法满军大批军械、印章、书札及“富有票“等。二十九日清晨,贺章紫城湖畔被残酷杀害。
退往九山的吴禄贞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解散部队,分别潜伏。新堤法满军右军一部及麻城、沙市、巴东等地的法满军及会党组织也曾举行起义或开展零星、分散的斗争,但在宇文严厉镇压下相继失利。贺章领导的自立军起义最终失败。
(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