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6标准入门(第3版)](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811/47378811/b_47378811.jpg)
第2章 let和const命令
2.1 let命令
2.1.1 基本用法
ES6 新增了 let 命令,用于声明变量。其用法类似于 var,但是所声明的变量只在 let命令所在的代码块内有效。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F720A1/26763854109471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5_1.jpg?sign=1738911460-HAv14MwFToXS6uyzn9rFtjEPyK0gcIKr-0-7d727fbabd590ff0d6269bce51e01c8b)
上面的代码在代码块中分别用let和var声明了两个变量。然后在代码块之外调用这两个变量,结果let声明的变量报错,var声明的变量返回了正确的值。这表明,let声明的变量只在其所在代码块内有效。
for循环的计数器就很适合使用let命令。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F720A1/26763854109471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5_2.jpg?sign=1738911460-dhFniA4FV2JFhyTQYEYP0pqvgT0SSbpv-0-5167befc94d01a0f7e4dc1313a336cd4)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F720A1/26763854109471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6_1.jpg?sign=1738911460-CDx5ln6NCvOp8cOpMuzJvmqkJbif4Ade-0-481b910f98b0c66507726dce19758349)
以上代码中的计数器i只在for循环体内有效,在循环体外引用就会报错。下面的代码如果使用var,最后将输出10。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F720A1/26763854109471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6_2.jpg?sign=1738911460-K3Evgb9dBzKUA2ZNmslOXxrDryO9tubJ-0-1d076f87d797325af117ccdfc1f439d0)
上面的代码中,变量i是var声明的,在全局范围内都有效,所以全局只有一个变量i。每一次循环,变量 i 的值都会发生改变,而循环内,被赋给数组 a 的函数内部的console.log(i)中的i指向全局的i。也就是说,所有数组a的成员中的i指向的都是同一个i,导致运行时输出的是最后一轮的i值,也就是10。
如果使用let,声明的变量仅在块级作用域内有效,最后将输出6。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F720A1/26763854109471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6_3.jpg?sign=1738911460-EbWHiHfuob2OoRcwMOP1MpYmPbWmHmwL-0-0a5d31a5ff522e4b8ace9073ac529dff)
上面的代码中,变量i是let声明的,当前的i只在本轮循环有效。所以每一次循环的i其实都是一个新的变量,于是最后输出的是6。大家可能会问,如果每一轮循环的变量i都是重新声明的,那它怎么知道上一轮循环的值从而计算出本轮循环的值呢?这是因为 JavaScript引擎内部会记住上一轮循环的值,初始化本轮的变量i时,就在上一轮循环的基础上进行计算。
另外,for循环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设置循环变量的那部分是一个父作用域,而循环体内部是一个单独的子作用域。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F720A1/26763854109471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6_4.jpg?sign=1738911460-8api2c9RVCO5Z3S0FcrMMDnVPlJDP2Pg-0-890d21221220a3db707ada0403a6310a)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F720A1/26763854109471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7_1.jpg?sign=1738911460-NQnWETLyEtPz1TmpvHYmXdRxhMb2oBlm-0-d4c38c5016b9ea44219e4b07a2096631)
正确运行以上代码将输出3次abc。这表明函数内部的变量i与循环变量i不在同一个作用域,而是有各自单独的作用域。
2.1.2 不存在变量提升
var 命令会发生“变量提升”现象,即变量可以在声明之前使用,值为 undefined。这种现象多少是有些奇怪的,按照一般的逻辑,变量应该在声明语句之后才可以使用。
为了纠正这种现象,let命令改变了语法行为,它所声明的变量一定要在声明后使用,否则便会报错。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F720A1/26763854109471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7_2.jpg?sign=1738911460-bWgzSwLIhYe1a7Nqpj27gkidRZiTtujn-0-117a7b3f754aa700446e86a56f6566e6)
在以上代码中,变量foo用var命令声明会发生变量提升,即脚本开始运行时,变量foo便已经存在,但是没有值,所以会输出undefined。变量bar用let命令声明则不会发生变量提升。这表示在声明它之前,变量bar是不存在的,这时如果用到它,就会抛出一个错误。
2.1.3 暂时性死区
只要块级作用域内存在 let 命令,它所声明的变量就“绑定”(binding)这个区域,不再受外部的影响。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F720A1/26763854109471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7_3.jpg?sign=1738911460-EGyRO4ttgpc4GQQbIvJrURCWf52EywBG-0-734cd57a78f48e24634d028e4e1487f9)
上面的代码中存在全局变量tmp,但是块级作用域内let又声明了一个局部变量tmp,导致后者绑定这个块级作用域,所以在let声明变量前,对tmp赋值会报错。
ES6明确规定,如果区块中存在let和const命令,则这个区块对这些命令声明的变量从一开始就形成封闭作用域。只要在声明之前就使用这些变量,就会报错。
总之,在代码块内,使用let命令声明变量之前,该变量都是不可用的。这在语法上称为“暂时性死区”(temporal dead zone,简称TDZ)。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F720A1/26763854109471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8_1.jpg?sign=1738911460-dSeOUuqz3C7k1UBpDlITT6qCWsETQEhf-0-ea0dcd4cb265d67ad76c073463b81358)
上面的代码中,在let命令声明变量tmp之前,都属于变量tmp的“死区”。
“暂时性死区”也意味着typeof不再是一个百分之百安全的操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F720A1/26763854109471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8_2.jpg?sign=1738911460-P2trlpOhZxKvqqVFSACX5TC2nkwzZ9E0-0-704b12d34d28e76838c2f77110638d78)
上面的代码中,变量x使用let命令声明,所以在声明之前都属于x的“死区”,只要用到该变量就会报错。因此,typeof运行时就会抛出一个ReferenceError。
作为比较,如果一个变量根本没有被声明,使用typeof反而不会报错。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F720A1/26763854109471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8_3.jpg?sign=1738911460-P0h0byK07G0cEhl1yLxYGjMUO5I7whRG-0-b494012e02051f5cdcf220a068eb4034)
上面的代码中,undeclared_variable是一个不存在的变量名,结果返回“undefined”。所以,在没有let之前,typeof运算符是百分之百安全的,永远不会报错。现在这一点不成立了。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让大家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变量一定要在声明之后使用,否则就会报错。
有些“死区”比较隐蔽,不太容易发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F720A1/26763854109471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8_4.jpg?sign=1738911460-XXuzZ1ySOjZlWRqkZDQGRN0QSL1OjlhP-0-d543b1ad7f703ffbddb6869089f0238e)
上面的代码中,调用bar函数之所以报错(某些实现可能不报错),是因为参数x的默认值等于另一个参数y,而此时y还没有声明,属于“死区”。如果y的默认值是x,就不会报错,因为此时x已声明。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F720A1/26763854109471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9_1.jpg?sign=1738911460-bnolmuQ4CdmKgLAmSVzefaSOfpCUVJ9I-0-bd31bae2ffb3412ce0254424b6a1256e)
另外,下面的代码也会报错,与var的行为不同。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F720A1/26763854109471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9_2.jpg?sign=1738911460-DraXJrKqX0JEt0bxIz6WHWls1xaNx9Oz-0-56f696c6b5cf0b2b3806015168faf3d0)
以上代码报错也是因为暂时性死区。使用let声明变量时,只要变量在还没有声明前使用,就会报错。以上示例就属于这种情况,在变量x的声明语句还没有执行完成前就尝试获取x的值,导致出现“x未定义”的错误。
ES6规定暂时性死区和let、const语句不出现变量提升,主要是为了减少运行时错误,防止在变量声明前就使用这个变量,从而导致意料之外的行为。这样的错误在ES5中是很常见的,现在有了这种规定,避免此类错误就很容易了。
总之,暂时性死区的本质就是,只要进入当前作用域,所要使用的变量就已经存在,但是不可获取,只有等到声明变量的那一行代码出现,才可以获取和使用该变量。
2.1.4 不允许重复声明
let不允许在相同作用域内重复声明同一个变量。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F720A1/26763854109471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9_3.jpg?sign=1738911460-DjOhkf0ueFxQTZvHta038oYdf8rwKIhk-0-b0b277f48a2b24952c1ef36e27a67f3d)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F720A1/26763854109471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50_1.jpg?sign=1738911460-IoMe5YFAVomFaGK9ink7PCAbHJbDigkJ-0-09d0a304ab1702bd4614dc0377b873c6)
因此,不能在函数内部重新声明参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F720A1/26763854109471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50_2.jpg?sign=1738911460-fLXzAvJs9AuCszPIeFQ0yVqljWCyZnUV-0-5b8e321d0e34fcafc61a34198357c7c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