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自由:扭转职场沟通困境的7项选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坚守“我好,你好”的态度

一、区别存在与行为

若想坚守“我好,你好”的态度,区别人的存在与行为最为重要。行为有好坏,但人的存在没有。因此,我们要尊重每一个人的存在。无论他的行为好或不好、能力强或弱、级别高或低,他都有存在的权利,他的存在是有价值的。

流浪者克努尔普,一生毫无成就,四处漂泊,孤苦落魄,甚至被认为浪费了才华。临终之时,他对自己的人生意义产生了质疑。

克努尔普:“我是个多么可恶的家伙!……本来我是不该再活下来的。”[3]

神:“你这个孩子般的家伙,现在还不明白这一切具有什么意义吗?正因为你要为所到之处带去些许孩童的愚蠢和笑语,所以你才不得不成为悠闲的流浪汉。”

克努尔普:“为什么从那么多事情中我没有学到一点东西呢?那时候我还有时间,竟然没有成为一个正经的人!”

神:“你用我的名去漂泊,把一些对自由的向往和情绪带给那些定居的人……”

在职场中,我们常会“看不上”不进取、没有斗志、做着闲差的人,也可能会排斥太过进取、争强好胜、挣扎在斗争漩涡中的人。但是,这都是他人的人生。我们可以不喜欢、不欣赏、不理解,但我们要尊重。尊重他人以自己的方式度过一生,这是他人存在的权利、选择的自由。我们要坚信,无论何种人生,都有其价值和意义。当然,对于破坏性的或伤害我们的行为,我们必须及时阻止甚至适度还击。这就是区别人的存在和行为。

关于该信念,以下对话易懂且深刻。

电影《新少林寺》[4]中有这样一段对话。方丈劝煮饭僧悟道离开少林寺,出去看看。悟道觉得自己只会做饭,到了外面啥都不行,所以不去。

方丈:“人生需要很多的经历和磨炼,离开少林寺,出去看看吧。”

悟道:“俺就只会做点饭,到了外面啥都不会了,俺不去。”

方丈:“一块金子,一堆烂泥,哪个有用处?”

悟道:“俺猜金子吧。”

方丈:“给你一粒种子呢?”

悟道:……

方丈:“你不要看轻自己,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用处。”

一堆烂泥自有价值,何况一个人、一个岗位、一个部门、一家公司呢。

在公司中,总有一些部门相对重要或看起来没那么重要。在部门中,岗位亦如此。销售团队易持有“我们是创收部门,我们最重要”的态度,但若没有产品、售后服务与各类行政部门的支持,销售部何谈创收?研发团队常自认为是公司生存的根本,“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他们认为没有核心产品,就没有公司的存在,所以研发团队最重要。但如果没有生产、营销、销售与售后等部门合作,再好的创意又如何变现?

除了经济收入,维系公司与品牌持续发展的因素还有外部的社会认知、内部的凝聚力等。所以,我们要用系统观念看待部门的存在价值,而持有“我好,你好”的态度是前提。尽管我们无法始终持有该态度,但在关键的沟通和沟通的关键时刻,有意识地转换为该态度,是赢得沟通的重要前提。

二、训练有效思维

从是否有益沟通目标达成的角度,思维可分为有害思维、无效思维与有效思维,三者的特征分别为主观否定、主观怀疑与客观分析[5]。运用心理态度理论理解,有害思维的沟通态度是“我不好,你不好”,此态度无益解决问题,容易让事情变得更糟,甚至破坏关系;无效思维是“我可能是不好的,你也可能是不好的”,此态度多将精力消耗在思考与问题无关的内容方面,从而造成拖延或逃避问题的解决;有效思维的态度是“我好,你好”,持此态度者能直击问题本质、勇敢面对、客观分析、积极探索解决方案,最终推进工作进展,促进沟通目标达成。

在大部分沟通中,我们无法厘清自己即刻闪现的思维是否有效。但在非紧急沟通情境中(撰写邮件、发送或回复微信等),我们不需要第一时间给出回应,因此我们有时间检视自己的思维是否有效,并思考有效思维会如何回应。借助非紧急沟通情境,我们有机会训练自己的有效思维,即训练如何以“我好,你好”的态度发起或回应沟通。

疫情期间很多同事居家办公,员工的心理状态不稳定,工作效率明显下降。小安是行政部经理。老板安排她思考一下从行政角度能做点什么,并让小安尽快写一份方案发给自己。小安加班加点,还联系了一些外部资源,赶写了一份方案发给老板。但是老板迟迟没有回复。小安不知道该如何推进此事,为此苦恼,于是前来寻求咨询师的帮助。

咨询师:“老板迟迟没有回复,你肯定觉得不舒服吧?”

小安:“是啊。不过老板就是这样的,催活时急得不行,害我加班加点,现在他却不着急了。”

咨询师:“你觉得是他突然不着急这件事了?”

小安:“可能是吧,否则不会拖了一周不回复。”

咨询师:“你觉得老板现在不太着急这件事,你打算怎么办?”

小安:“他不着急,我也不着急,那就再等等呗。”

咨询师:“除了这个,你还有别的想法吗?”

小安:“我还有点担心,担心我的方案写得不好,老板觉得执行价值不大,所以懒得回复。”

咨询师:“如果是这样,那你准备怎么做呢?”

小安:“我想发邮件问问,但有点害怕,怕被骂。”

咨询师:“因为担心被骂,所以不敢核实?”

小安:“是啊。”

咨询师:“听起来你有两种想法,但都未得到验证。让我们一起看看是什么阻碍了事情的进展。”

咨询师让小安拿出一张A4纸,折叠成四个区域。分别写上“我好”“我不好”“老板好”“老板不好”。通过分析,小安将上述两个想法分别填入“老板不好”和“我不好”区域。然后,咨询师引导小安想想另外两个区域分别有哪些可能性(见表1.1)。

表1.1 “我好,你好”的有效思维

经过咨询师的引导,小安看到了 “我好,老板好”的可能性,这与之前她本能产生的想法不同。基于“我好,你好”的态度,小安很快就清晰了下一步可以做什么。如果老板太忙忘记回复了,适度提醒是恰当的;如果方案有不足的地方,继续努力完善方案就好;如果老板有更多的考虑,询问自己能做什么是分内职责。

于是,小安给老板发了邮件,核心内容如下。

知道您很忙,不敢贸然打扰。

但就之前提交的“如何提高居家办公的工作效率”方案,很想听听您的想法。疫情暂无缓解,越来越多的同事都亟待解决该问题。本周,我进一步了解了同事们的心理与现实需求,对方案做了一些补充。详见附件。

该报告还需在哪方面继续完善以及下一步如何推进都期待您的指导。您什么时间有空,我想和您当面或电话汇报。

该邮件基于“我好,你好”态度,既表达了自己的努力和思考,也表达了对老板的尊重和理解,同时从工作效率的角度提出了合理请求。

除了邮件沟通,微信沟通也是一种非即时沟通。理性告诉我们,秒回本就是不合理的期待。尽管如此,对于迟迟未回复的现象,绝大多数人的本能反应仍是“对方没礼貌”或“我不重要”,即“你不好”或“我不好”。

这种本能反应一定是对的吗?

不一定对。迟迟未回复可能是对方没看手机,可能是不知道如何回复更恰当,也可能对方想等有进展、有结果时再回复。假设如此,沟通发起者的“我不好,你不好”就误解了自己和他人,阻碍沟通的有效推进——“我不好”会让自己心生委屈和无力感,行为难免退缩;“你不好”会让自己易生出抱怨,言词难免有指责意味。当然,作为沟通回复者,适当的解释和表达“已看到”“在考虑”“在推进”等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抱歉,有些忙,没顾上看手机”“您说的事情我需要些时间考虑,晚点再回复”“我明白您的意思,我先跟进下,有进展即回复”等。上述回复看似没有任何信息,却传递了“我好,你好”的沟通态度——我是有礼貌的,你是重要的;我理解并尊重你对回应的期待,也尊重我有选择如何回复的权利。

不回复的现象,很多人解释为缺乏沟通技巧(嘴笨),实则仍是受困于沟通态度。让对方持久等待,又缺乏适度解释,确有不尊重之嫌,即“你不好”;不知如何回应而选择不回应,是对自己沟通能力的漠视,即“我不好”。

当然,面对迟迟不回复现象的一系列本能反应也可能是对的——对方礼貌欠佳;我们以及我们的事情于对方而言,确实不重要。即便如此,以“我不好,你不好”的态度思考问题,仍是无益、无效的,甚至会阻碍事情的推进,破坏关系。

因此,无论现状如何,以有效思维即“我好,你好”的态度思考,都是推进沟通顺畅进行的前提与保障。

三、选择有效行为

思维驱动行为,但并非所有有效思维都一定能转化为有效行为。二者之间的距离还需要我们理性选择,即在思维可能驱动的所有行为中,选择能真正推进沟通的有效行为。

除了职级和职能差异,职场现实差异还体现在专业技能方面,如网络管理人员更懂电脑、策划人员更擅长写PPT等。以下两种能力悬殊的情况,很容易让我们在行为上有所偏失。

我强,你弱

如果我们的某项具体技能确实比其他人强很多,我们就很容易持有“我好,你不好”的态度,并容易出现“过度干涉”和“疲于救火”的行为。前者往往会忽略对方是否需要,甚至在对方没有求助的情况下,忍不住指点,如“你就听我的!这个软件更好用”“这个配图太难看了,我帮你改改”等。后者是只要出现相关问题,就会被抓去救火,从而成为职场救火队员。上述两种行为传递着“没有我,你不行”的信念,本质是“我好,你不好”的态度。

所谓人生只有三件事:我的事、你的事、老天的事。我们的首要职责是做好自己的事。对待别人的事,我们要坚信“没有我,你也行”,即“我好,你好”,帮助的行为须有所节制,以“不求不助”“指导适度”为原则。“不求不助”是指无论我们多能干,如果别人没有求助,就不要帮忙。“指导适度”是指面对他人的求助,我们应提供适度帮忙。过分热情、主动地帮助常意味着对他人能力的不信任,这会妨碍他人的自我成长,也容易被误解为炫耀。

我弱,你强

因为某项具体技能弱,每逢需要该技能时,我们便容易陷入“我不好,你好”的状态,表现出“求助失度”的行为,甚至形成“弱者绑架”的现象。前者完全期待别人能帮我们搞定此事,不思考自己能做什么,能做到什么程度。后者则持有不可理喻的“你强你应该,我弱我有理”的错误信念,如“我做这事需要一周,还不一定能做好,而你只需要一下午就能搞定”,所以,“虽然这件事是我的事,但就应该你做”。这种对他人的依赖及绑架行为,是对自己应承担责任的放弃。把所有自己该做的、能做的、不能做的全部推给他人,完全不顾及对方有自己的职责,即“我不好”;认为对方完全有能力甚至可以轻松帮忙解决问题,即“你好”。

对于某项技能,无论我们有多弱,对方有多强,我们都要坚守“我好,你好”的态度,做到“求助有度,责权分明”。我们可以请求帮助,但要厘清自己能做些什么,能做到什么程度;自己已经做了哪些事情,尝试了哪些努力;自己的请求是否会影响对方的本职工作,哪些是对方比较容易帮助我的。而后,清晰具体地提出自己的请求。同时,我们需要始终清醒地意识到对方有权利不帮我。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事,不是对方的事。如果对方予以帮助,我们能做些什么补偿对方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对方不给予帮助,我们又将如何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以上这些都需要我们做好行动预案,选择更有效的行为。

四、检视个人沟通困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沟通困境。

有人向下沟通张弛有度、得体有效,却害怕向上沟通;有人向上沟通毫不费力,和上级侃侃而谈,却很难顺利向下沟通。有人公开汇报洋洋洒洒,一对一沟通却局促不安;有人谈工作得心应手,表达感情却支支吾吾、如鲠在喉。

以下五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检视自己的沟通困境,并思考、选择新的应对方式。取其关键词的英文首字母,概括为D*2·ABC思考法。

1.困境(Dilemma)。何种沟通情境是我不熟悉、想要逃避、不擅应对、让我深感不安或不舒服的?这个问题要尽量具体回答。向上沟通是宽泛的,向上申请资源、展示成绩、赞美老板,这样的情境是具体的。

2.态度(Attitude)。我的沟通态度是什么?这些态度是怎么来的?有现实基础吗?合理吗?一定是这样的吗?

3.行为(Behaviour)。我以往常采取什么方法应对?是尽量逃避、蒙混过关、等待问题自行消失,还是大吼一番就算了?

4.后果(Consequence)。习惯的行为通常导致怎样的后果?产生什么影响?如果此类情境累积多了会怎样?

5.决定(Decision)。想真正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我要做出怎样的新决定?新的决定包括以怎样的态度(Attitude)去面对,采取怎样的行为(Behaviour)才是最恰当的,我期望得到怎样的结果(Consequence)。

常女士身为部门总监,业务能力强,自信果敢,向上沟通和对外沟通都处理得很好,却唯独在面对下属犯错问题上屡屡受困。此次,她的下属对外报价出错,被认定为严重的工作失误。常女士自己出面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和公司申请不要处罚下属。事中事后,常女士都没有就此事和下属进行深谈。

常女士:“我是想和她谈的,我也知道应该和她谈,有必要让她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以后该如何避免。但我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咨询师:“你的理性使你知道该怎么做,你的感性却使你做不到。能说说你当时的想法或感受吗?”

常女士:“我主要担心这么大的失误,她一个女孩子会承受不了。而且,我作为领导,就应该保护她。”

咨询师:“所以,你认为她是没有能力承担这个责任的?你认为只有保护下属,才是好领导?而你保护她的方式,就是帮她处理一切问题?”

常女士:“是啊,她是下属,我是领导,我的承受能力肯定比她强。公司和客户怎么也会给我点面子。再说了,我不帮她处理问题,显得我多冷漠无情,又怎能称得上是好领导呢?”

显然,常女士的沟通困境是怎样和犯错的下属谈话。通过常女士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出其心理态度是“我好,你不好”。她认为自己的承受能力比下属强,下属承受不了错误的后果。但她的“我好”是有条件的,即只有帮助下属解决问题,保护下属,有情有义地对待下属才是好的。在此心理态度下,她回避与下属谈话,选择自己出面解决一切问题。这导致她承担过多,常陷入疲于为下属善后的困境。可是,下属不但不能从错误中成长,还容易形成依赖心理。此类事情多了,常女士突然变得愤怒,但她仍没有选择与下属正面沟通,而选择和人力资源沟通,直接辞退了该下属。下属在接到辞退通知时,也异常愤怒,指责常总监以前的好都是伪装的。

如何调整?请参考上述两节——训练有效思维,选择有效行为。

五、终生成长观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不断收集各种证据,证明“我好”或“我不好”。久而久之,我们早已忘记了证据是否真实、可靠,只记住了未加检视的结果。然后,本能地采取相对固定的心理态度看待自己、他人和世界。尽管“我不好”或“你不好”的态度会带来不理想的结果,进而重复挫伤、挫败我们,我们仍无法改变。这是因为头脑的空间已更多地被不好的记忆占据,好的记忆少得可怜,被挤压在角落里,很难被唤醒。所以,即便我们知道要用好的态度去沟通,也会因“我好”的素材太少或太久没使用而无法调用。

可喜的是,科学研究证明了大脑是可塑的。

一方面,我们可以刻意搜索好的素材,并不停地将其储存在记忆中。我们的大脑就会慢慢地被好的素材充盈。另一方面,对于已储存的不好的素材,我们可以通过面对和分析去修正,将过往形成的偏见、刻板印象、孩童般的幻想、文化制约的偏狭等一并修正。不好的素材或其中的一部分素材是可以被转化为好的素材的。

由此,好变得越来越多,不好变得越来越少。记忆结构得以改变,大脑得以重塑,我们的心理态度也就自然地转变了。

成长专题1 开启积极视角——有效思维能力训练

“我好,你好”的态度是有效思维的本质,是避免沟通陷入负性循环的最佳路径。如何做到“我好,你好”?尤其是在负性事件中。

斯蒂夫·卡普曼(Stephen Karpman)认为在任何负性事件中都有10%的积极因素,并将此称为“10%溶液规则”。[6]如严厉的经理,虽然管理风格让下属极其不舒服,但其初衷仍是希望下属取得进步,变得更好。我们认为,找到这积极的10%,即找到了有效思维的切入点。

如何找?在总结了大量培训与咨询经验之后,我们绘制了“我好,你好”思维训练圆环(见图1.2)。该圆环提供的思维线索可帮助我们发现10%的积极因素。

日常沟通常提及“对事不对人”“对人不对事”,但人们常将二者混为一谈。因此,思维训练圆环最内环便将人和事分开。从存在层面看,人都是好的。基于此,思维训练圆环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一定可以找到10%的积极因素。

有底色的圆环是我们惯常看问题的关注点。即现在大概发生了什么事(概况),结果是怎么样的。在这件事中,当事人有怎样的行为,体现了怎样的才能。面对负性事件,如果过度聚焦于该圆环主题,我们便很难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因此,我们需要同时向内看、向外看。

图1.2 “我好,你好”思维训练圆环

向内看,是将事掰开揉碎了分析,经由外显特点探索人的内隐特质。

事的维度。看过程,不好的结果是怎样一步步发展的?过程中是否有值得肯定的部分?看细节,在大致的事情轮廓下还有哪些细节?这些细节中是否有值得肯定的地方?看过去,事情是否有历史可参照与对比?事情的背景资料是否有提示?

人的维度。看初衷,尽管结果不尽如人意,但初衷是否是好的?看品德,尽管事情中体现出来的才能有所欠缺,但人的品德是否是好的?看信念,尽管其行为有错,但其行为背后的信念是否是合理的?看过去,尽管这件事情搞砸了,但过去做事情如何,有无贡献,是否值得信赖?

向外看,是将事放在更大的系统中,以未来的视角探索意义,看到人的发展性以及未来的可能性。

事的维度。看意义,事情的结果不好,是失败的,但这个不好的结果有何正面价值?是验证了又一种错误的方法,还是提醒了我们需要规避些什么?看系统,从个人到部门、组织再到行业甚至社会,这件事的正面作用是什么?看未来,为了期待的结果,我们还能做点什么?

人的维度。看意义,此事对个人发展、成长的意义是什么?看发展,人的行为是可以改变的,才能是可以提升的;看未来,人可以选择从挫败中成长,发掘潜能,做出新的贡献。

现在,请借助“我好,你好”思维训练圆环,启动你的有效思维吧。


[1] 本书有很多真实案例,为了保护企业与当事人隐私,以及尽量还原沟通情境,对人物姓名和案例细节均做了一定程度的改动。

[2] [英]艾恩·史都华,[美]凡恩·琼斯:《人际沟通分析练习法》,易之新译,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版。

[3] [德]赫尔曼·黑塞著;吴忆帆译.漂泊的灵魂.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13年版。

[4] 电影《新少林寺》,陈木胜执导,2011年上映。

[5] 程社明,熊福林:《走向职场成功的36个密码》,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年版。

[6] [美]斯蒂夫·卡普曼:《人间无游戏》田宝,张思雪,田盈雪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7年版。